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疫情防控 > 深圳市某两所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深圳市某两所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时间:2022-12-04 20:55:03 疫情防控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 结果 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小学;突发疫情;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781.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31-04

流行性腮腺炎作为春秋季节较为常见的一种流行性感染疾病,其是因感染流行性腮腺病毒而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相关预防疫病保健机构将其定为丙类传染病[1]。由于流行性腮腺

炎是一种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疾病,其对成人的威胁较小,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儿童,常见爆发场所主要为小学、托幼机构等人口相关较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及时监测流行性腮腺炎,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2],对于及时控制疫情,降低感染人数,遏

制传染源扩散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于2013年3~6月先后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两所小学出现疫病学生共74例,疾控人员针对两所学校的疫情展开了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有效的控制和遏制了疫情的传染,现将相关结果分析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1~12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相关网络系统报告中有关于深圳市大鹏新区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信息,本研究所提及的疫病事件来源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最后核实。

1.2 相关标准

(1)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本研究中所有出现疫病学生,均经过体征、临床表现(出现明显的腮腺或唾液腺非化脓性肿胀、发热等症状)、病理分析等检查后确诊,确诊标准参考由杨绍基学者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传染病学》中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3];(2)疫情报告标准:本研究疫情达到报告标准均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而实施,均符合1周内,同一所学校或幼儿园等人群集中性公共或私人单位中,出现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疫患者数高达10人或10人以上的疫情之规定[4]。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所小学疫情爆发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并采取双录入方法存储于Excel数据库,通过分析两所小学学生接种情况、发病学生男女病例比例等方法,并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行统计学差异分析:计量资料()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校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疫情爆发两所小学,经走访、访谈、地理位置观察等调研性工作准备后,发现两所学校无论是在地理位置或楼道等空间位置设置上,均无明显差异;将上述两所学校分别标注为学校A和学校B,其中A学校共有24个班级,学生1210例(男女各716名和494名),教职员工91人,教学楼1栋,无机械通风设备,每个教师均安装紫外线灯(4支),全校无学生寄宿;学校B共有27个班级,学生1274例(男741名,女513名),教职员工86人,教学楼1栋,无机械通风设备,每个教师均安装紫外线灯(4支),全校无学生寄宿。分析发现,两所学校在学生、教职工等一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疫情情况

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从发生至最后1例病例出现时间持续时间61d,即自2013年3月末出现流行性腮腺炎,截止6月初;其中符合报告时间至疫情结束间隔为37d,共有52名学生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无教职工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其中发病班级13个,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学校B疫情自开始至最后1病例共持续46d,即自2013年5月7日~6月15日;其中感染至符合报告时间间隔为12d;共有22名学生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无教职工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1.73%,发病班级8个,占29.63%;两学校疫情对比情况详细见表1。

表1数据分析显示,学校B较学校A而言,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明显降低,整个疫情持续时间及采取相应措施干预后较学校A明显,这说明学校A疫病突发后,学校B采取相应的干预和预防对遏制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有积极的作用。

2.3 疫病学生情况对比

3月末时,学校A1210名学生中统计未接种和接种腮腺免疫成分疫苗学生分别为437名和773名,接种率为63.89%;疫情爆发后,应急接种数46例,应急接种率为10.53%(46/437);52名发病学生,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7~13岁,平均(11.2±1.1)岁;31例接种过含腮腺炎免疫成分疫苗,其中应急接种11例,另外21例学生中,15例接种时不详,6例为未接种;同样,学校B1274名学

生于3月末前,已接种学生784例,接种率61.54%;疫情爆发后,应急接种134例,应急接种率为27.35%(134/490);22例发病学生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6~13岁,平均(9.34±1.03)岁;其中10接种过腮腺炎免疫成分疫苗,9例未接种,3例接种不详;两所学校疫病学生资料和接种情况详细对比见表2、3。

3 讨论

通过走访、实地调研等方法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发现学校A在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后,疾控人员通过对整个学校的环境、卫生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查,结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相关要求,及时要求学校B开始实施相应的流行性腮腺炎紧急预防措施[6];同时,依据广东省疾控中心下发的《关于印发广东省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暴发疫情调查处理技术指引(试行)的通知》 [粤疾控[2012]156号]的相关要求[7],对两所小学采取了下列措施:(1)学校出现疫情后,立即对疫情学校下发疫情处置建议书,指导校方做好相应的疫情处理及预防工作,同时,联系周边区域学校,做好疫情预防准备工作[8];(2)对出现疫病的学生,严格执行隔离治疗,待其腮腺非化脓性肿胀,耳部疼痛、发热等症状[9]完全消失后,方可回校继续上课;(3)对疫病学生班级同学及接触者做好严密的医学观察,并做好随访记录,一旦出现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等症状,立即叮嘱或安排其前往整个医疗机构行隔离治疗[10];(4)指导校方做好晨时、午时检查制度,依据病症诊断标准,做好相应的登记、随访、病情观察及汇报等工作;另外,联系消杀队对学校操场、教师、校医院等学生相对集中地场所行消毒、杀菌工作,并要求校方每天开启紫外线灯至少4h以上(学生离校后)[11],并强化各重点场所的卫生保洁等工作,及时对教室行通风、换气;(5)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病症的预防宣传工作,联系在校教师,将预防腮腺炎的相关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中,并组织防护知识的讲授等活动;同时,联系紧急申请流行性腮腺炎免疫疫苗,对相关接触病例者进行紧急接种[12];通过分析上述三项表格及两所学校相关数据发现,学校B在行相关的预防工作及紧急疫苗接种等措施干预,该学校疫病发生率明显较学校A降低,疫病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这说明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时通过预防知识讲授、消毒、紧急预防疫苗接种等各种措施干预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腮腺炎疫情的传播,有一定宣传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成国明,吕金伟,王斐,等.芜湖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1):978-980.

[2] 王长双,马雅婷,路明霞,等.河南省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2):176-178.

[3] 杨绍基.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3.

[4] 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S].2006-01-01.

[5] 费方荣,冯录召,许真,等.2008-201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9):691-693.

[6] 马静,郝利新,罗会明,等.中国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6):533-535.

[7] 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S].卫疾控发[2007]305号.

[8] 邱琳,郭晓荣,郁会莲,等.2007-2011年陕西省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4):325-327.

[9] 钟庆洪,孔东锋.2009-2011年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2):55-56,59.

[10] 张令要.登革热媒介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0,21(6):631-634.

[11] 方杭燕,王来根,胡永勤,等.2004-2010年杭州市余杭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 2012,27(5):361-364.

[12] 杨铁链,韩发维,李华.2005-2011年山西省古交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4):274-276.

(收稿日期:2014-05-13)

推荐访问:深圳市 疫情 病学 突发 小学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