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现代财政制度定义(9篇)

现代财政制度定义(9篇)

时间:2023-01-07 14:25:04 规章制度 来源:网友投稿

现代财政制度定义(9篇)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关于现代财政制度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猛来源:《理论导刊》2015年第3期  王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财政制度定义(9篇),供大家参考。

现代财政制度定义(9篇)

篇一: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关于现代财政制度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猛来源:《理论导刊》2015年第3期

  王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既涉及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以及政府之间关系的调整和改革,也涉及财政制度各具体领域制度的科学建构和完善,还涉及对公共财政基本理念、假设和文化的革新。因此,它是充满系统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的复杂工程。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安排下,财政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究其根本而言是对各种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打破和重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建构新型的财政关系是推进现代财政制度的关键。财政关系的调整是当前中国社会总体改革的重要部分,亦是改革的难点。

  关键词:现代财政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框架;利益关系;利益格局重组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3-0087-04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经济理性、制度结构与乡土逻辑:农村政策执行中的‘共谋’现象研究”(15XNH025);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专项(98514121)的成果。

  作者简介:王猛(1989-),男,四川南充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之后,关于现代财政制度的研究文章迅速增加,我国财政制度建设或者说财政制度的现代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又一次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这对于完善我国财政制度、推动财政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讨论主要停留在对官方文件的延伸解读上,尚未深入思考如何建立系统性的现代财政制度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关于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几点浅见,以供批评讨论。

  一、关于“现代财政制度”

  国内“现代财政制度”的提法最早出现于王绍光与王有强发表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兼谈农村‘费改税’的思路》一文中。文章提到“税费改革目标应是建立一个民主、公平、统一、规范、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只有正税收入才符合现代财政制度公正、统一、规范的原则”。[1]显然,两位学者关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提法和思考是在费改税的时代背景下,亦是服务于费改税的学术思考。2004年9月4日,中国财经报发表了时任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的《现代财政制度的三个支点》一文,文中提出“推进民主理财,推进依法理财,推进科学理财,”[2]即提出了现代财政制度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要求。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调整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加大转移支付,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增加财政投资规模,增强公共产品供给

  能力。[3]此番关于公共财政制度的讨论则主要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下进行,强调财政制度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现代财政制度”,则指明了现代财政制度与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紧密关系,亦提出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和推进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等方面完善财政制度。

  “现代财政制度”的提法在官方文件中出现尚属首次,因此也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期许。在学界热烈讨论现代财政制度之时,我们有必要审慎思考。现代财政制度是“新瓶装旧酒”吗?或仅仅是一种政治宣示?我们发现,在“现代财政制度”这一新名词下提出的诸多改革举措如完善预算管理、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都是学界和实践界长期呼吁的改革举措。因此,现代财政制度也不免给人以“新瓶装旧酒”之嫌。但如果将其置于目前的新背景下,便能理解现代财政制度的新内涵。现代财政制度的提出是执政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背景下,将公共财政提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进行的系统思索,反映了执政者思维模式的变化。[4]结合我国财政制度的发展和改革的历程,可得出以下启示:从分税制开始,我国财政制度一直在朝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努力。20年来,财政制度改革在预算管理、税收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亦需认识到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渐进过程,即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搭起现代财政制度框架,改革的进程也必然是循序渐进的。因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何要重提若干长期呼吁的改革举措。另一方面,也需认识到财政关系调整的动态特性,即我们不可能建立一劳永逸的财政制度。财政制度应随着财政关系及其反映的权力关系、利益关系、政府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而不断调整和适应。另外,财政制度涉及广泛的权力、利益关系,财政制度改革必定是对既有利益关系的触碰和对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因此,财政制度改革注定是个艰难的过程。

  二、中国特色现代财政制度与西方财政制度

  有学者指出,《决定》对财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安排其实是就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财政制度基本框架的描绘。[5]就现代财政制度而言,学界尚无统一界定。我们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制度都是地方性知识,因此,我们建立的现代财政制度必然是带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的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然而,对财政制度特殊性与具体性的强调并不意味着要忽视财政制度具有的一般共性和汲取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财政制度成熟经验的必要性。财政制度的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财政制度的一般职能包括规范公共财政活动,提供财政活动的方向和路径框架;界定财政主体的地位及关系,保证财政效率;为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职能、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调整提供法律保障和物质基础。其次,财政制度一般都包括财政组织制度、财政收入制度、财政支出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调控制度等内容。最后,现代财政制度都要求法治化、民主监督、透明、分权管理、分层组织、绩效和公平等一般性原则。同时,中国财政制度的现代化表现出与其他现代化国家趋同的方向。[6]因此西方财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参照系。

篇二: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现代财政制度的几点理解

  现代财政制度的理念:

  财政,是指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即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并体现一定的分配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想要理解现代财政制度,首先应关注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和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核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完善的现代财政制度,是我国迫切需要完成的目标。《决定》中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由此可见,推进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建设,首先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作为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现代财政制度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相结合,治理理念的确立是国家治理【i】的重要支柱。“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根本前提是实现国家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因此,我认为现代财政制度的理念就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由管理者转变为治理者,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和内容:

  现代财政制度具体应由完善的财政法律作为支撑,以现代财政收入制度,现代财政支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国家预算管理与财政平衡制度,现代财政政策和现代财政管理监督制度构成。1.财政相关法律法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石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只有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才会使现代财政制度有法可依,具有权威性和正当性。完善的立法不仅能使政府以正当理由执行财政政策,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府的行为,保证公权力合理有效地运行。2.现代财政收入制度现代财政收入制度是对现代财政筹集经济资源各种渠道和形式的统称。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按收入形式分类。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列出的类级科目有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有了财政收入才能更好地分配社会资源,运行政府机构。3.现代财政支出制度现代财政支出制度是对现代公共资源配置的各种用途的统称。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共权力机构运转支出、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支出、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支出、公共工程支出、经济和社会调节支出等。财政支出应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支出地合理性。4.现代财政税收制度

  税收是政府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存在与公共治理的基础,也是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完善的税收制度有利于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5.现代财政预算制度与财政平衡现代财政预算制度是现代国家筹集、配置经济资源的计划手段。它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两个财政资金运行阶段从数量与结构上连接起来,达到某种平衡,处于整个公共财政运作的中心环节。财政收支平衡才能促进财政持续健康发展。6.现代财政政策制度现代财政政策制度是现代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和。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完整的政策体系。7.现代财政管理和监督制度现代财政管理制度是指现代财政管理主体在财政分配过程中运用公共经济理论、现代管理方法组织资源流、管护操作软件的职能活动,是财政及其他公共部门在管理公共资财活动中具体进行诀策、执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现代财政监督制度是指为保障国家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财政管理的有序有效,运用现代技术方法监察督促公共财政事务的各种活动。广义的财政监督体系,泛指由国家权力机关、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税务部门、资金使用部门等通过财政收支和公共资产管理活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通过经济鉴证活动,对国家财税政策执行和财政资源运行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只有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和监督制度,才能使财政运行更加合理有效。我认为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和第三方监督机构,能更好地达成这一目的。我认为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地,更不能照搬西方已有的财政制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摸着石头过河,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财政制度试点的实施,把成功的经验逐步推广,最终完成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

  i

  马晓,顾克清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起点与实现路径【J】财经科学2014,(1)

篇三: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

  关于《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理论与实践》,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1、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主要

  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其职能定位、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有哪些。

  (1)现代财政国库的职能定位。国际上对国库职能的定位,1般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即国库不单是指国家金库,更重要的是指财政代表政府

  控制预算执行,保管政府资产和负债的1系列管理职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1定义,从本质上将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库区别开来,赋予了现代国库管理更为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为:第1,财政国库是财政部门受政府委托、代表政府履行职能的1种体现;第2,财政国库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国库资金收支操作,而是1系列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第3,财政国库重在控制预算执行,要保证财政资金收支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规定执行;第4,财政部门要对政府资产和负债实施管理,要提高政府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效率。财政国库职能定位的上述4方面内涵,代表着当前各国现代财政国库管理的方向,也是丰富与完善现代财政国库职能的基础。

  (2)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基于现代财政国库重在“管理”詹静涛的职能定位,国际上又将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称为“国库单1账户制度(TSA)”,美国称为“合并资金账户”制度。不管具体名称如何,从主要内容上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以国库单1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方式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国债与国库现金管理制度3个组成部分。

  (3)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对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国际上基本形成了共识,这就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标准,即:效益、透明、监控。

  所谓效益,是指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和运行效率。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是通过制度设计,简化资金收付流程,减少资金收付中间环节,提高财政资金入库效率和支付效率。2是通过高效管理国库现金流量,使国库资金保值增值,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益。3是通过国库资金调度与短期国债发行的有机结合,降低国债筹资成本,提高国债发行效益。

  所谓透明,就是提高透明度,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向纳税人、公众透明。政府是受全体纳税人委托管理政府资产和资源,因此政府有责任向纳税人披露履行受托责任情况,包括政府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政府运营情况和宏观运行情况。就我国而盲,重要的是提高财政资金收支过程中的透明度,以促进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发展,让每1笔钱都花在“阳光”下。

  所谓监控,是指对预算执行进行控制和监督。通过制度设计和利用现代信息系统,对所有财政资金的收付活动进行动态监控,

  对违规或不规范操作进行及时核查处理,强化预算执行,保证财政资金支付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我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建立了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系统,财政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到财政资金的具体活动情况,每1笔资金活动的详细信息,都在财政部门的视野之内。系统不仅能够实时提供上述信息,而且对违规或不规范活动进行预算,及时发现疑点和,重大问题立即核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纠正或解决。

  2、现代财政国库的基础及其

  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财政管理制度的1次重大创新。研究这1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更好地推进改革工作。结合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主要有4大理论基础:1是公共财政理论。2是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3是博弈理论。4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

  (1)公共财政理论及其应用。

  公共财政理论是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基础性理论。公共财政理论的前提,是要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也就是说,公共财政的第1层含义,是在明确政府与市场关系基础上界定财

  政职能,财政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认识清楚。财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的,财政就不能“越位”;对满足社会需要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财政就不能“缺位”。这是第1层面的问题,又称为功能型公共财政。在此基础上,公共财政还有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些职能的问题,这就是第2个层面的问题,即要用公共管理的办法管理财政,确保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公开、透明,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从这1层面上理解的公共财政,又称为管理型公共财政。1般来讲,预算资金分配属于功能型公共财政范畴,预算执行属于管理型公共财政的范畴,预算执行管理基于预算资金分配又或反作用于预算资金分配。以预算执行管理为核心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构建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财政部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列为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工作之1,大力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尽管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框架已基本确立,但距离理想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1步扩展、丰富、完善,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以国库单1账户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财政资金缴拨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2)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应用。

  现代财政国库管理改革,也是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经济活动实践中的新发展。经济学中,处于信息优势的1方称为代理人,处于信息劣势的1方称为委托人。根据经济学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各自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在经济活动中,委托人、代理人都以其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信息对称下,即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不1致,代理人行为仍会被觉察,不会造成道德风险,也不会出现逆向选择,不会产生目标背离。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就会产生道德风险,造成目标背离。为减少这种目标背离,1般采取以下方式解决:1是设计1种合理、的机制,使得代理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为有效激励代理人,有必要实行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机制。2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尽可能减少委托方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双方间的利益背离。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财政国库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受托责任,主要实现3方面的功能:1是控制预算执行。2是高效管理国库现金和债务。3是全面、准确反馈政府收支信息。尽管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以控制预算执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重点,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成效,发挥了财政国库在管理与控制预算执行中的功能和作用,但离财政国库上述职能定位,还存在1定差距。

  如政府资产和负债还没有得到高效的运作管理,政府收支信息还没有得到全面、准确反映,财政信息透明度不高,以及预算单位用款计划编制过粗,财政国库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预算控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需要待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强研究,进1步完善财政国库的管理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促使财政资金收付方式更加规范,资金使用更加高效,预算执行更加透明,信息反馈更加快捷,财政监管更加有效。

  (3)博弈理论及其应用。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个人或单位)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也就是说,当1个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所以,博弈论又可称为对策论。博弈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与企业之间乃至夫妻之间,都存在博弈关系。在财政预算执行管理方面,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也存在博弈关系。预算单位强调预算支出要满足实际需要。希望自由、灵活地使用预算经费;财政部门要求预算支出要符合规定,要按照批准的预算和相关制度规定支出预算经费。这就产生了相互博弈关系。博弈结果,形成了新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财政部门通

  过对用款计划和资金拨付的审核及监控,虽然增加了审核监控成本(包括时间),但保证了预算单位按预算和规定使用预算经费;预算单位按财政部门要求使用预算经费,虽然不能自由、灵活地支配预算资金,但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预算资金,满足工作需要。通过博弈实现双方利益的均衡。即实现所谓的“纳什均衡”。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不断的博弈过程,也就是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过程,推进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最终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4)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应用。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是研究导致1项制度发生改变或创新的制度均衡原因以及变迁路径问题。制度变迁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各主体响应因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而进行的自发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来自政府高层统1法令、强制要求而引起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机源于主体间的1致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是制度变迁中富有效率的方式之1,但通过这1制度变迁方式实现改革目标,则会耗时长,进展慢。强制性制度变迁,其优势在于能通过政府强制力,在最短时间内快速推进制度变迁,降低制度变迁成本。

  我国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应该是强制性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有机结合。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全面进行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统1领导下、自上而下大力推动的1项改革,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范畴。这1强制性制度变迁,主要有以下特点:1是高层重视。2是要求明确。3是行动迅速。

  但另1方面,我们在推进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也实施了诱致性制度变迁。从主管部门来说,通过实施改革建立新的资金运行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简化了用款程序,有效地提高了主管部门财务管理水平。从基层预算单位来说,改革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转效率,取消了资金拨付的中间环节,使财政资金由“中转”变为直达,方便了基层预算单位用款,因此也得到了他们的广泛支持和赞同。

  $False$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及实践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市场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管理制度,主

  要有3个基本特征:1是财政部门统1设立国库单1账户体系,预算单位不设立财政资金存款账户,所有财政资金收付活动都纳入国库单1账户体系管理。2是财政资金收付方式规范。税收和

  非税收入通过银行系统及时缴入国库单1账户体系;财政资金支出由国库单1账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资金余额只保存在国库单1账户。3是实现财政收支实时动态监控。财政部门实时监控每1笔财政资金收入以及支出情况。国库单1账户体系的设立、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的确立以及建立财政国库动态监控体系等,都积极应用了上述理论,取得了很好的改革成果。

  (1)关于国库单1账户体系。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财政部门是接受政府委托,负责管理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因此,所有财政资金的收支账户都应由财政部门负责统1管理。据此,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中规定,财政部门统1设立和管理国库单1账户莎系,所有财政资金收支活动都纳入国库单1账户体系管理。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这1管理方式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财政部门与各预算单位间的信息不对称。改革前,预算单位分散开设银行账户,分头管理,资金收缴及使用均在各预算单位操作。由于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间存在重大的信息不对称,造成资金使用过程中挪用、管理不规范现象严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的代

  理人,直接负有管理各部门银行账户的职责和权力。在资金支付方面,财政部门为各预算单位设立授权支付0余额账户,账户管理权归属财政部门,代理银行根据协议每日对账户实行清算,保证财政资金支付按照规范化程序操作。在非税收入收缴方面,财政部门为各执收执罚单位设立财政汇缴专户,根据政府受托责任,该账户由代理银行根据财政部门要求每日清0,资金上交国库。上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设立的国库单1账户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前存在的预算单位挪用、占压资金等现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收付效率。

  (2)关于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1项创新,改革不是财政部门集权,而是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及博弈理论,理顺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等各方关系,创新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使得运行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国库集中收付整体效率。这1运行机制,主要包括3方面:1是合理界定3部门职责。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做好国库集中收付相关资金支付业务以及监督管理工作,代理银行负责做好国库集中收付资金的代理与清算业务。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规定,负责报送用款计划和使用资金。2是实行激励与惩罚制度。为保证预算单位顺利适应改革,改革中确立了预算单位职能“3不变”原则,即不改变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主体

  地位,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不改变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权和核算权。“3不变”原则,实际上是对预算单位的1种制度激励。对预算单位、代理银行违反改革规定的,财政部门会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惩罚。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在上述激励与惩罚制度约束下,最终形成合作博弈,共同推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3是围绕“3个变化”,创新了资金运行机制。改革主要有3个方面变化:1是银行账户设置改变,通过建立国库单1账户体系,控制了库款资金流量。2是财政资金收支流程改变,通过改变资金缴拨方式,规范资金的收入收缴和支出支付活动。3是管理机制改变,由于账户体系和缴拨方式的改变,预算执行透明度大大提高,强化了财政部门和预算主管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与监督监控。这“3个变化”构建起严密的、覆盖财政资金整个收支活动的预算执行运作机制,能有效解决财政资金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以及透明度等,实现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和高效运行。

  (3)关于财政国库动态监控。

  我国推进国库集中收付改革中,着力建立健全财政动态监控体系,较好地解决了改革前财政资金运行透明度不高的问题。1是强化了财政部门的受托责任。改革前,财政资金拨付给主管部门后,就脱离了财政部门监督,财政部门也很难控制资金运行过

  程中的各种风险,近年来审计风暴所反映的各部门出现的各类问题,也多是这方面存在风险,财政部门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后,强化了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受托管理责任,财政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支付到收款人及用款单位,或直接给各基层单位下达授权支付额度,财政部门的受托管理责任得以加强。2是实现了实时动态监控。传统财政收支管理方式下,1些单位存在资金坐收坐支、延滞人库以至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频繁发生,难以根本杜绝,重要原因就是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存在信息不对称,预算单位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违规操作,谋求利益最大化,财政部门无法及时发现。改革后,财政部门建立动态监控系统,预算单位每1笔财政资金收支都实时处于财政部门监控下,有效遏制了预算单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

  (4)关于信息生成机制。

  改革之前,财政资金大多以拨代支,缺乏来自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信息,有些预算执行信息来源于1级预算单位,而且是通过纸质报表报送。这样的传递,不仅信息来源粗略,信息延伸半径短,而且很难做到完整、及时。在这种管理方式下,财政部门难以掌握真实、全面、系统的信息,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信息严重不对称。改革之后,财政部门能够及时获取财政资金活动的详细信息,形成了新的信息生成机制。预算执行信息来源于基层预

  算单位的每1笔交易记录,通过信息,实时地传输给财政部门,预算执行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大幅度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明显增强,有效地促进了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的信息对称。这为财政运行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信息基础。

  当然,这些信息是在现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下产生的,还不能完整、客观地反映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为了克服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国际上开始政府会计改革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近20个国家政府会计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尽管这些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式、内容、程度及改革步骤不尽相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政府会计改革目标比较明确,就是能够全面或比较全面地反映政府财务会计信息,增加财政透明度,更好地评价政府财政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率和效益,防范财政风险,增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能力。

  近年采,我国也在着手研究政府会计改革问题。下1步政府会计改革工作主要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规划、先易后难、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的原则,研究制定改革总体规划、改革方案及相关制度,条件成熟时逐步向前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必须深入研究,充分准备,才能确定具体改革方案。当前,主要做好各项改

  革前期准备工作,为将来实施政府会计改革打好基础。

  4、政府采购制度的理论应用与实践

  (1)关于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

  1.关于政府采购的范围。政府采购虽然在国际上广泛施行,但并没有规范统1的概念和范围。通行做法是,各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以形式确立政府采购范围,并且根据政府职能的不断变化而逐步扩大,有的国家以政府事权来划分,只要属于政府公共职能范围的事,不论采购项目大小,是否使用财政资金,就是采购也要实行政府采购;有的国家把军事采购也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

  我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的定义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集中采购目录以外,但在采购限额标准之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才实行政府采购;未达到规定数额的,可以不实行政府采购。由此可见,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的采购主体和采购范围都比较窄。

  2.关于政府采购规模。采购规模与采购范围是紧密相关的。由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采购范围宽,所以,其规模都非常大。,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采购规模1般占1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15%.OECD国家的政府采购规模(政府消费加上政府投资,含公务员工资福利、军事采购等)占年度GDP的15-20%.美国为19%,欧盟为21%,加拿大为25%.有的国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更高[1]  

篇四: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最核心的问题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首先,本文就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任务进行简要介绍;其次本文认为预算的公开透明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最后简要分析新预算法在公开透明方面的进步与不足。关键词:现代财政制度预算公开透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了构建现代化财政制度的财税体制改革方向,明确提出要“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这为我国进一步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重在从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任务出发,分析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及其发展情况和不足。一、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内涵现阶段对于“现代财政制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对于如何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却有着明确的思路,即“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此外,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目前我国预算审批包括收入、支出和收支平衡三方面,但核心是收支平衡,这样容易造成“顺周期”问题,不利于依法治税。也就是说,经济下行时,为完成任务可能收“过头税”;而经济过热时,又容易收不该收的。因此,审核预算重点应该从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为实现跨年度预算平衡,需要进一步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的管理。此外,对于预算公开,简单公开账目,公众并不了解,应该逐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强化监督检查,逐步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二是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存在与公共治理的基础,也是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深化税制改革的重点包括:全面推进增值税、消费税改革,加快房产税立法和改革步伐,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加快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措施,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三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事权划分是现代财政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在明确政府间事权划分基础上,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明确划分政府间收入,再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调节上下级政府、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力余缺,补足地方政府履行事权存在的财力缺口,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二、预算的公开透明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最核心问题预算制度之所以是财政制度的基础,原因在于预算管理对于政府财政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政府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二是促使政府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三是规范政府整体的财政收支行为。

  因此,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中,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成为首要任务。而从理论上讲,预算的基础是民主、法制、规范,也就是预算必须具有刚性约束力。但是,由于我国的财政预算一直以来不够公开透明,无法有效地被社会、民众监督,无法真正地做到民主,保证法制以及规范,因此一直以来我国预算呈现“软约束力”的状态。由此可见,公开透明是预算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预算从国家机密到公之于众大体经历了三个历程:第一阶段:财政预算为国家机密。1951年颁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中规定:“国家财政计划,国家概算、预算、决算及各种财务机密事项”属于保密内容,是国家机密。1997年由国家保密局制定的《经济工作中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中明确指出:“财政年度预算、决算、草案以及收支款的年度执行情况、历年财政明细统计资料等属于国家机密,不得向社会公开”。第二阶段:部门预算向人大公开。1982年宪法赋予人大有权审核、批准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994年预算法明确了人大审核预算的职能,但其中并无预算公开的规定。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提出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等要求。第三阶段:预算向公众公开。2007年通过的国务院信息公开条例将“财政预算、决策报告、财政收支、各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列为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尽管财政预算一步步的对公众公开,但财政部门公开的结果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一种数字游戏。因为,从这些账目中,公众根本没有办法判别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哪些不属于公共财政范畴,哪些是必须花的,哪些是不应当花的。甚至连财政部门自己,也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相反,“三公”经费等严重不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支出,却在不断地刺激着公众的神经,伤害着公众的感情,损害着政府的公信力。也正因为如此,社会各方面对每年的财政预决算报告,都意见很大,质疑声的很多。正因为如此,要构建现代预算体制、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就必须将公开透明作为改革的最核心问题。三、新《预算法》的进步和不足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法律将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十年磨一剑”的新预算法》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控制方式、地方债务风险、转移支付制度、预算支出约束等五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其中,新预算法在预算管理制度方面,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新预算法明确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同时,新预算法还增加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经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20日内由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安排、执行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由此可见,新的预算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预算的公开透明。尽管如此,新的预算法在公开透明上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关于预算编制条款部分,新的预算法规定:“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基本支出应当编列到款。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济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列到项”。从财务会计来看,分类应该为:类、款、项、目,其中“目”为最细,

  编制到项、款,虽然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细化,透明性仍然不够强。此外,新预算法的规定是明确的20日之内公开有关的报告、表格,但对这些报告和表格具体内容却没有做明确规定。因此,在贯彻新的预算法的同时,公开透明的预算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加强,从而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成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四、总结本文从预算公开透明的角度分析了现在财政制度建设的最核心问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初步学习了新预算法,关注相较于原预算法的修改之处,也学习了很多经济学家以及媒体人对于新预算法进一步发展的期望。在此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同时,也意识到对于时事关注程度,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学习、完善。参考文献[1]楼继伟.建立现代财政制度[J].中国财政.2014.01:10-12[2]周珊辉.预算管理在政府财政中的重要性[J].财经界.2012(11):8[3]夏祖军.加快建设全民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N].中国财经报.2014年9月11日(001)[4]马骁周克清.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起点与实现路径[J].财经科学.2014/1(310):98-103[5]胡苏敏.我给新预算法打80多分[N].东方早报.2014年9月3日.(A20)[6]单文苑.新预算法瑕不掩瑜[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9月2日(003)[7]蒋洪.公开透明是预算法制化管理的基础[N].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6月(第10卷第3期):47-49[8]田必耀.中国预算公开路线图[J].人大研究.2010(223):4-7

篇五: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现代财政制度的内涵

  作者:徐孟洲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第05期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适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实现财税体制改革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什么是现代财政制度?目前学界对此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笔者认为,抓住“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四个关键词,就可以理解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内涵。国家为履行其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借助公共权力并依法定程序进行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部分社会资源的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要引领、促进和保障财政活动能够按照国家统一意志运行,国家就必须建立财政制度。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其中,首要关键词是“统一完整”。因此,现代财政制度,是一种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统一完整的财政制度。

  从保障国家意志运行逻辑分析,现代财政制度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所谓统一性是该制度寻求财政活动之间内在联系的系统化。只有现代财政制度的统一,才能够保证所有的财政收支活动遵循国家意志有序运行。统一性又需要法律的权威性加以保障。中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加以规定。这条规定从国家立法上保障财政和税收的集中统一性和权威性。在实际社会经济生活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违反税法规定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向企业许诺,只要前来投资,就可以享受最优惠的税收政策。这种政策倾斜造成的“税收洼地”危害很大,不利于公平竞争和统一市场营商环境建设,阻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高财税制度的统一性与权威性。完整性是指现代财政制度在内容和适用范围上,要实现规范财政活动的全覆盖。例如,作为财政制度之一的预算制度的完整性,要求实行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所有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都要纳入预算管理。中国现代财政制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现代财政制度是法治规范的制度,正是从法治经济逻辑上来理解的,即现代财政制度实质上是一种财政法律制度。基于法治的要求,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加强财政税收立法。”目前,中国宪法对国家财政税收基本活动原则未有专题规定,因此,将要制定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在内的财政税收法律,缺乏充分的直接的宪法依据。为实现中共十九大关于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改革的目标,需要推动财税修宪,在现行宪法中增加规定国家财政税收基本制度的宪法条文。“法制统一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要实现法制统一,就必须消除目前立法工作中的部门化现象,消除财税法律规范性文件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解决财税法体系内部存在的分散与碎片化问题。在现行《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所得税法》等财税法律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财政资金支付条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等众多财税行政法规的基础上,推进财税法规的系统化,编纂财政法典。中国现行财政法律尚未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之法律地位、公共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各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税收法定原则等现代财政制度涉及的基本问题作出统一完整的明确规定,这不利于巩固中国财税改革4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的改革成果。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无论从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考虑,还是从解决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而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政府非税收入流失等突出的现实问题出发,都必须加快编纂财政法典,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以统率现行数以千计的财政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等法律规范性文件,提高财税法律的科学性、统一性、完整性和权威性,落实财政法治、税收法定原则。公开透明是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联系的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府要依法充分披露信息,人民享有监督权力,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要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作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领域的财政预算,必须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和程序,向社会公布。例如,2018年中央部门预算情况,在4月13日集中向社会公开,其中“三公”经费缩水,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一些部门对“三公”经费预算的增减作出了详细说明。如,“国家体育总局在说明中指出,因公出国(境)费用预算数比2017年增加了5000万元,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平昌冬奥会和雅加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达亚运会参赛相关预算。”一个国家的财政制度是否公开透明,是判断该国财政制度是否属于现代财政制度的主要标志。现代财政制度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不仅具有统一性、强制性、规范性的属性,而且还具有普遍适用性。法的普遍适用性可引申出法的公开性,所以公开透明又是与法治社会相联系的特征。现代财政制度的公开透明一般体现在五个方面的标准上。一是公开载体的标准,必须是通过有知名度的媒体发布。一个媒体的知名度越高,其宣传覆盖面就越广,信息公开的程度也就越高。二是公开措施的标准较高,即必须要有足够的保障力度。要从制度要求上对财政信息的公开制定出具体的保障措施,以确保信息公开。特别是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继续搞变相的信息封锁,或者不完全甚至于不对外公开信息的行为,要制定相应的处罚制裁措施。三是公开内容的标准,即所公开内容必须真实、完整与具体,不得借口属于例外情况而不公开或不完全公开。四是公开时间的标准。例如,中国现行《预算法》第14条规定,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20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将政府采购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开。五是公开方式的标准,即必须做到全面周到。现代财政制度相较于旧有财政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运行高效。现代财政制度运行高效,一般包括财政制度本身运行高效和财政资金运行高效两个方面。财政制度本身运行高效,是指制度本身运行成本低,产出的成果多。例如,税收成本低(指征纳双方在征税和纳税过程中所付出代价的总和低,具体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及课税负效应三个部分),征收税款多而花费时间短,就是高效的税收征管制度。衡量现代财政制度本身运行高效的一般标准有:一是制度设计科学合理,运行或操作规则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二是机构精简,岗位职责权限明确,人员素质高;三是当事人完全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四是监督、管控和约束机制健全;五是有适当的奖惩机制。财政资金运行高效,即通过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和保障财政资金高效率地周转运行和使用。财政资金运行高效也包括两个方面:财政资金运行经济高效和财政资金运行社会高效。财政资金运行经济高效,要求优化资源配置的高效,实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例如,通过现代预算制度安排,可以使政府配置资源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相适应,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的同时,还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目前中国预算审批包括收入、支出和收支平衡三方面,但核心是收支平衡,而不是支出规模与政策掛勾——这样容易造成“顺周期”问题。也就是说,经济下行时,为完成任务可能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经济过热时,又容易收不该收的税,造成“热上加热”,影响政府逆周期调控措施的效果。又例如,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严格按照国库支付业务流�

篇六: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hlj.offcn.com/中公网校:http://edu.offcn.com/

  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七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报告摘要】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报告解读】[变化]此次全会将财税问题单独放在一段,而不是像金融、企业改革等只是提了几句,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超出了过去历届全会。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亮点]其一,在财政的重要性上,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考量,是一个新提法。其二,公报提到了要建立科学的财税体制。这一方面要反映中国实际情况;一方面还要反映国际通行做法。其三,提到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权力和责任要进行明确,并要有法制保障。其四,全会讲到要做到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当前不少事权集中在地方政府,民生改革、教育改革、城乡一体化改革等任务繁重。但同时却没有相匹配的财权,一些基层政府甚至绝大多数财力都是靠转移支付。为此,现在就是要厘清事权和财权,做到有事做就有钱来保障。[改革税制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分析及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行政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今年3月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撬动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截至目前,已分四批取消、下放了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在行政审批权下放的同时,政府监管、社会组织如何“配套”,才能规避“一收就死、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hljoffcn

  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hlj.offcn.com/中公网校:http://edu.offcn.com/

  一放就乱”困局,达到行政体制改革的理想状态—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三中全会公报对此做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同时,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特别强调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而且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而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都是市场体系的两个最重要的“支点”。[综合分析]财政问题,实质是公共资源配置体系与机制的问题。财税改革密切联系战略和全局。在我国经济仍具黄金发展期特征的同时,要看到伴随而来的矛盾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一方面,在财政方面,省以下体制一直未进入真正的分税制状态,基层财政困难、大量隐性负债和短期行为明显的“土地财政”偏颇,引起广泛诟病,为化解矛盾、真正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能,服务又好又快发展,强调财政体制的扁平化、县级财力保障、地方税体系建设、转移支付改进、预算的透明、规范和民主化、法治化都势在必行。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正在呼唤新的一轮价、税、财配套改革。在我国一般商品价格已由市场决定的情况下,当前,资源产品价格、不动产价格等方面仍存在着严重的比价关系不能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扭曲问题,愈益形成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最突出的例子是社会再生产“命脉”层面“从煤到电”的配置机制扭曲,比价关系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不能有效形成产业上、中、下游全程各相关主体的节电、节能、降耗、低碳发展的内在激励。除此之外,从资源开发到社会总产品分配中的重要制度——地方税体系和地方政府阳光融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省以下财政分税制迟迟不能落实,成为政府职能转换、行为优化方面的明显障碍,基层财政困难、地方大量隐性负债、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等为人们所诟病的问题,都与此有关。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hljoffcn

篇七: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1994年我国开始新的预算体制改革以来,初步建立了转移支付和分税制财政体制,迈出了向公共财政转变的第一步。2001年3月16日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公布《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及其附件—《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之后财政部和全国各地方财政部门加紧进行了国库改革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国库体系改革的总方向是从现行的高度分散化的模式转向相对集中性的模式,其实质是实现核心的财政管理功能的集中化。而关于国库改革的理论探讨却一直显得相对薄弱,且缺乏清晰的宏观框架,本文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做些探讨。一、分散化公共财政下的国库体系中国传统公共财政框架的根本特征是:一个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加上一个高度分散化的财政管理框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重心一直集中在财政体制方面,到90年代中期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财政体制的集权化程度已经大为降低了,但是高度分散的财政管理框架却没有改观。财政管理框架的分散化集中表达在国库功能的分散化方面,这种分散式支付制度,是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将预算确定的各部门和各单位年度支出总额按期拨付到各部门或单位在银行开立的账户,由其自主使用。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支出过程脱离财政监督。预算资金一旦拨付给了部门和单位,就脱离了财政监督,资金使用缺乏事前监督,财政部门只能依赖各支出部门的财务报告进行事后审查监督,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支出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各种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无法控制,财政资金入库时间延滞,大量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特别是建设工程资金,经过层层截留、挤占、挪用,落实到具体工程上的资金往往少而又少,容易出现“豆腐渣工程”现象。

  二是资金分散支付和存储,使用效率不高。由于各单位资金都有个逐渐支付的过程,在预算资金按期拨付,由各单位分散保存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大量财政资金分散在各单位形成沉淀,而财政部门为应付短期资金需要,有时不得不向银行借款或发行短期公债,从而大大增加财政利息负担。

  三是财政资金运行的信息反映滞后。因为财政资金大量分散于各单位、各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无法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行过程,导致财政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财政收支信息反应缓慢,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准确依据。

  二、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势在必行

  针对现行国库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与监督的实际需要出发,应建立和推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所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即将所有的政府性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存放到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的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必须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的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政部门对各预算单位的经费不再事先预拨,财政资金的使用,由各部门根据细化的预算自主决定,财政部门核对后准予支出,财政资金将由单一账户进行转账结算。但在实际支付之前,所有的资金都集中在国库,财政部门可以统一调度。这种制

  度减少了财政支出的中间环节,杜绝了财政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等问题,确保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分析各国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经验以及我国财政资金管理现状,笔者认为,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库款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本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可以有效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和多户头存放问题。使过去的财政向多头拨款变为向一头拨款,由一次大量拨款变为屡次小量拨款,由单位分散存放变为单一账户集中存放,由层层下拨支出变为国库直接支付。这将有利于财政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有效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本钱,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助于强化财政预算执行,有效地防止单位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把预算执行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和事中监督,把对支出预算总额的控制变为对每笔支出的控制,使各项支出能严格按预算执行,从而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强化预算的严肃性。同时,由于实际资金不到单位账户,单位想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已不可能。

  第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健全财政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部门内部实行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开,从机制上防止营私。财政预算部门、支出单位、财政国库支付部门三者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机体,有利于加强对财政支出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利用财政资金谋取私利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遵循四个原那么

  法制原那么。鉴于国库集中支付这项改革尚处于试验阶段,为了标准其运行和防止出现偏差。近期内在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出台之前,仍应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公布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财政部国库司制定的《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方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方法》、《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银行清算方法》为根本法规依据。便利原那么。在法制和标准的前提下,国库集中支付要使各部门、各单位用款更加方便,解决过去财政资金层层拨付,流转环节多,资金滞留、沉淀和流转慢的问题。

  效益原那么。在推行这项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原那么,加强财政对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有效遏制资金挤占、转移、挪用等现象,降低财政资金划拨支付本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稳妥、分步实施原那么。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必须做充分的调研和宣传工作,取得各个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以减少改革的阻力。具体实施时,要先易后难,对各种资金合理分类,分步实行集中支付。要做好试点工作,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四、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建立五项保障措施

  〔一〕国库集中支付以明确政府职能为首要前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是公共财政,是国家〔政府〕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取得收入,用于政府公共活动支出、保障国家平安和社会秩序、提高社会公共效劳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经济均衡开展的政府财政活动,整个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以划分市场和政府各自的职能为根底的,只有明确了政府在国家事务和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角色,才能确定政府应该通过税收、各种收费、国债等方式筹集多少财政收入,分别用于那些工程,各花费多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各级政府支出部门根据年初预算合理确定所需购置的商品和劳务或者它们所需调拨的资金数额,而制定预算方案本质上就是决定政府的支出安排。这种支出安排的范围应主要限定在政权机关和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非盈利性的领域和事务,包括政权建设、根底教育、根底科研、环境保护等。因此,明确政府职能和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根底和前提。

  〔二〕国库集中支付以建立和完善部门预算为先决条件。

  国库集中支付与部门预算是相互配套,不可分割的。预算编制只有采取部门预算的方法,国库集中支付才能付诸实施,因为集中支付制下的分类账户本身就是按政府各支出部门设置的,各支出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编制好的部门预算来确定用款工程和用款时间,并通过单一账户进行资金划拨,这有利于预算的执行操作,防范和制止预算执行中的不标准做法,便于预算审查和监督。另一方面,国库分类账户和政府财务信息系统很好地反映了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预算执行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下一年度按照零基预算的方法重新编制新的部门预算。

  〔三〕国库集中支付以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核心内容。

  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应由五局部组成:〔1〕财政部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的国库单一账户;〔2〕财政部门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用于预算资金的日常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的零余额账户;〔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反映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预算外资金账户;〔4〕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的小额现金账户;〔5〕经国务院批准或授权财政部批准开设的特设账户。国库单一账户集中了所有的财政资金,并且只有财政国库部门才可以签发支付命令。

  〔四〕国库集中支付以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控制体系为重要保障。

  完善责任制度,强化执法监督是有效发挥国库职能的重要保障。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充分发挥其强化预算约束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离不开严格的管理、监督执行机制,包括财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专业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对资金和财务的监督,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等。这是国库集中支付体系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环节。

  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与政府采购制度相互配合

  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具体设想

  〔一〕改革现行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首先要改革财政部门现行的机构设置和现行的财政核算体系,建立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部门有机结合的支付体系,确立预算审核、资金支付、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预算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具体思路是:进行机构分设,实现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别离。预算编制部门只负责编制预算和必要追加,不管执行;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作为预算执行部门那么按照预算方案具体执行,两者各司其职,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公开性,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财政部门国库资金管理机构负责财政资金整体调度,审核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安排,并下达资金支付指令,对资金拨付、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调控。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负责财政资金的出纳、结算业务和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并对国库资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资金支付中心是财政部门国库资金管理机构的直属部门,负责为各预算单位建立支出总账和分类账,根据国库资金管理机构的支付指令通知银行付款,并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

  代理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接受人民银行委托,根据支付中心的指令具体承办财政资金的支付和结算业务。

  (二)改良资金管理方式

  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根本内容和国外经验,应当建立单一账户和分类账户相结合的账户体系,实现集中资金、集中核算、集中支付。我国目前应在坚持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各预算单位原来的一切账户,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将所有财政资金都存放于该账户,并在预算单位需要实际支付时,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供给商。在此之前,资金应该始终存放于国库单一账户中。与此对应的是建立国库分类账册管理体系,即在国库单一账户下为每个预算单位都设立支出总账和分类账,记录它们各自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财政部门每年给预算单位下达预算指标,并审批预算单位提出的用款申请,委托支付中心办理具体的支付手续按照这种资金管理方式,财政资金支付都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统一进行,财政部门还要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并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通过零余额账户,对财政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给商。商业银行代理支付的财政资金,每日与财政部门开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

  〔三〕标准资金运行程序。

  资金管理方式的变革要求资金支付程序也随之进行改革。按照财政资金的用途和性质,可将支出分为大宗购置支出、工资性支出和其他支出三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支付。

  (四)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需要配套解决假设干问题

篇八: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1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引言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制度。”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改革国库制度,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务院:《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已经过国务院第95次总理办公会议原则同意。“在‘十五’期间全面推行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财政国库管理是一门非常专业的经济管理。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库收付金额不断扩大,收付的内容也更趋复杂,要求用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更科学的管理技术来完成这项非常专业的管理.对多数人来说国库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概念,我们需要用比较朴素直白的语言,让政府部门财务工作者、让政府决策层、让普通公民、让全社会简单明确地了解国库。国库是什么,国库与我们一般的公民有什么关系,国库与各种法人单位,包括企业、各种非盈利组织有什么关系,国库是如何管理的,财政国库为什么要改革,财政国库如何改革,国库改革后对我们个人、单位会有什么影响,如何让政府放心、老百姓放心国库管理,随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提高,随着政府依法行政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化的发展,这些问题将逐步成为社会不同层面人们关注的热点.我们组织本书的编写,主要是要指导当前国库改革具体业务的操作,同时,也要尽可能简明地回答这些基本问题。一、国库管理制度的概念

  2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教材国库,也叫金库。辞海:“金库,亦称国库,经管国家预算收支的机构.金库或由国家在财政机关内单独设立,或由国家银行代理。国家预算收入均须纳入金库;国家预算支出,均须自金库拨付”。这个解释有一点是明确的:国家所有的收支,都需要通过国库来完成。通俗地理解,国库就是国家财富保存的地方,英文中Treasury,解释为一个保存宝物的地方,或者解释为:“一个私人或公共资金被接收、保存、管理或支出的地方”。牛津词典上对国库(Treasury)的解释是:“负责收税、预算以控制政府支出、管理国债及宏观经济管理".国家是一个大家,正如我们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成员挣的钱,总得有一个管家,这些钱,或者购买的金银首饰,家里通常有一个保存的地方,或者将钱存放在银行里,金银贵重物品委托别人保管,但是这些钱、金银物品的支配权是管家;而且为了这些被保存的钱增值,还有一个如何运作这些钱的问题,使这些钱安全地增值。国库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经管的地方,由于纸币的流通,加上现在连纸币都可以部分代替直接通过支票或者电子支票来代替流通,促成交易,因此,古时候国库里要存有多少黄金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代之以在国库里存放有相当于多少价值的货币。国库管理制度可以理解为维持国库正常运行的一种管理制度。一个大家庭有许多家庭成员,需要建立一种制度,保证每一个成员所挣得的收入按约定的规则,将钱迅速交给管家手里,在成员需要钱时,这些钱如何尽快准确地不折不扣地保证需要,需要形成一种家庭成员都可以遵守的制度,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正是研究预算收入、支出及管理一种制度.如果一个家庭的部分成员,对所赚的应该交给家庭统一管理的钱,可以少交或者迟交,或者一上交后就强行要回去,甚至该交的不交直接花了,这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就会发生问题,

  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3对别的家庭成员来说也不公平;在花钱上,成员申请的钱用于了干什么,应该有比较清楚,不能申请要100钱去买米,结果只有一半的钱买了米,还有一半的钱自己拿去买了酒喝。对一个政府来说,其收支账务十分频繁、数额巨大、交钱的人(纳税人)、花钱的人(各类财政开支的机构、人员、项目)都很多,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约束,该进入国库的钱进不来,或者不能及时进来,花出去的钱不能花到应有的地方,或者钱一出国库后根本就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如果没有详细的支出去向的准确统计,在钱如何收、钱如何支付上如果没有铁的制度,国库管理就会发生混乱,至少国库会受到浸蚀,而且容易造成一些不守规矩的单位和个人占便宜,老实的人或者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或单位,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国库管理制度主要是研究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政府的钱如何运作的问题。其目标在于有效地控制预算执行,规范和高效管理国库现金及债务,及时准确地提供完整的预算执行报告,为财政管理和宏观管理服务。

  国库既可以直接经管,也可以委托别人代理。在国家财政机关内设立机构的,称独立金库制;委托国家银行办理的,称委托金库制。我国国库制度是委托金库制,财政金库委托中国人民银行的专设机构代理。

  用现代专业语言描述,国库是财政部门代表政府控制预算执行,保管政府资产和负债的一系列管理职能.财政国库就是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管理的执行机关,它所行使的职能是国家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一旦确定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总量任务,那么运用国家的经济政策,组织财政预算收支执行,实现收支总量任务便是财政国库最主要的职责。同时,在保证财政预算支出的前提下,通过对财政沉淀资金的资本运作

  4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教材来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在一定范围内调控经济,是现代财政国库的又一个重要功能。财政国库管理方式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发达程度以及国家政治和经济体制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同国家的政治

  经济体制相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建立,市场环境日益趋好,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改革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建立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

  现代国库管理制度有什么实质性的要求呢,其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TreasurySingleAccount

  System),所有财政性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支出均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支付到商品或劳务提供者的财政性资金管理模式,又称之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换个说法,属于财政性资金,就必须缴入单一账户体系,不进入单一账户体系就不可以动用,要动用就必须从单一账户体系来支付.它的内涵就是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对财政支出从预算分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以及财政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提供者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也就是要实现两个“直达”,即:“收入直缴,支出直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改变现行的财政性资金收支方式,取消财政性收支过渡户,减少财政性资金的周转环节和流动中的沉淀,充分发挥资金调度功能和国库资本运作功能,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现代国库十分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国库资金的规划和运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国库管理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现金管理、政府银行账户管理、预算收支执行及现金流量预测、政府债务管理、国库资金的运作。下面有所侧重地分析.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5(一)现金管理(CashManagement)国库现金控制是宏观经济管理和预算执行的关键因素,其目的是控制支出总额、圆满完成预算执行、使政府借款成本最小化、使国库存款和投资回报最大化。

  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及时入库,避免提前支付款项,是其重要内容。现金管理中,一个重要理念是现金的时间价值问题,一年前的100万元,与现在的100万元,与一年后的100万元,其价值是不等的。通过国库现金的管理,就是要实现资金现值的最大化。

  1、国库现金流量。现金管理中,首先要控制现金流量。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包括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支出方法。

  控制现金流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应缴入国库的资金,应该用最快办法缴入国库,二是国库收到现金与支付现金的时间间隔应当尽可能缩短.为保证现金及时入库,需要研究收入缴库的各个环节。由于现行银行系统基础设施较为先进,商业银行通常能够以比税收征收机构更高的方式征集收入,因此,需要研究在收入(包括税收和非税收入)缴库信息流上,以征收机构为主,在资金流上充分借助现代银行系统的收入征管方式。同时,政府需要采取严格措施,确保商业银行迅速将财政收入转移到国库账上,此外,通过付费给商业银行应有的报酬.我国现行包括税收在内的收入、一些非税收入,广泛地存在征收机关的收入过渡户,缴款人上缴的税或费,在征收单位的账上要滞留一段时间,这与现代国库管理中现金及时流入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也是与纳税人、缴费人的要求不一致的。作为纳税人、缴费人,需要明明白白地看到所缴的收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国库,而不是任何别的地方。

  控制国库现金流的第二要素是现金流出问题。现金流出与预算安排有关,财政资金什么时候支付,支付多少,与项

  6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教材目进度也有关系,控制国库现金流出,需要充分考虑收入的进度,考虑库款的情况.

  控制国库现金流的第三个要素是财政支付的方式.考虑到现代支付方式、结算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如现金、支票、电子支票、电子转移支付、记账卡等。以电子支付取代支票和现金的现代化支付手段,使得政府可以更加

  准确地计划其现金流量、加速支出、简化行政和会计程序.当然,这些支付方式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电子技术运用普及和水平息息相关。

  2、集中现金余额与国库单一账户。按我国传统的国库支付模式,财政部门将财政资金全部拨付到各预算单位的账户上,通过这些账户层层下拨,这对于发挥各预算单位理财自主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现金管理的角度,很容易造成一方面有大量闲置资金滞留在各预算部门,另一方面国库资金紧张,一些按预算急需要保证的项目,甚至连工资支付都出问题,其关键问题是现金没有实行集中管理。

  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可以有效地集中现金余额。国库单一账户是指一个或一组彼此相关的账户,政府通过这个(组)账户可以完成其所有支出。标准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支出单位开设的账户必须经过国库的授权,支出机构的账户均为零余额账户,支出机构的账户每天结算时自动清零,中央银行在每天结束前合并政府账户头寸,包括所有政府账户中的余额。

  (二)政府银行账户管理现代国库管理政府各种收支活动,一个重要手段是通过对政府各部门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体系的监管。无论是税收征集和支出采用何种组织形式,财政国库必须负责监督所有政府银行账户,包括所有预算外资金.对于参与政府财政收入征集和财政资金支付的商业银行,财政国库必须与商业银行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7进行谈判并签署各项协议,以减少财政国库收支业务中的费用,并保证高效。按照国际惯例,财政国库对政府银行账户的管理,对我国当前具有特别意义。当前各预算单位多头管理,资金分散管理,国家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并导致大量的违规行为.建立对政府银行账户体系的监控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要求。(三)组织预算执行。预算执行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收入管理,包括记录收到的款项及其相关信息,保存应收款项的有关信息,并在到期时催收和追缴。政府应当编

  制月度收入分配预测,这种预测应当定期更新,最好是每月更新一次,因为宏观经济环境和税收管理制度是变化的,这些变化必然会影响到预算收入的完成。譬如,2003年初始发的“非典”疫灾,是对人类生存的挑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经济活动,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在作收入计划时,就必需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重新组织预算收入的实施。

  预算执行中对预算支出的实施,是一项更为棘手的问题.一般通过编制预算单位用款计划来完成,也就是资金用款计划,需要提前编制并分发给各支出机构.支出计划要充分考虑到项目实施的要求和国库资金余额的需要。

  在编制收入计划和支出计划的前提下,要编制国库现金收付计划。(四)对国库现金实行资本运作。国库存款经常性的余额,也称库底资金,如何根据资金的时间价值运作好这些资金,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完善的支付信息管理系统,计算出正常情况下现金的收、支和余额。根据国库资金使用计划,在保证财政正常支付需要的前提下,沉淀的资金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运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库底资金运作在地方8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教材财政尚有许多配套措施需要解决。库底资金运作中,首先需要考虑资金的安全,第二是增值问题。为确保资金安全,就需要对资金投向、投入方式等作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库底资金动作不能波动太多,以免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要做好资金运作的投资组合,就一般来说,不宜投资于一般性股票交易。这里面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有个观念的转变,一个国家或者一级政府,国库里拥有多少钱(财力)十分重要,但是,并不需要保留太多的现金,现金太多,等于是资金的闲置.现代西方国家,追求的是科学的现金计划下,使国库内现金余额最小化.此外,还有国债发行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三、财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背景分析

  从国外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看,我国传统的国库管理与其相距甚远,表现在对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预测,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预测上还非常抽象;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国库对资金的时间价值都还没有引起重视;资金用款缺乏与预算相适应的计划;对支付和收入实现的明细情况,国库环节缺乏准确、细致的统计。更为突出的是,财政资金拨付的方式和财政收入缴入国库的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现行的国内财政学教程中,很少有对财政支出的拨付方式加以研究的.推行国库集中收付成为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这一改革掀起的背景是什么,

  (一)政务法治化、规范化、公平化的趋势法治化:市场经济是法治化经济,它是一种游戏规则,没有这种游戏规则,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将无法有序地进行。规范化:市场经济要求公共财政必须规范地运行,增加客观性,减少人为因素,减少寻租行为.公平:效率和公平是任何国家财政管理都要追寻的目标。单从公平上讲,这里包括对纳税人的公平,对财政供给对象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9的公平。财政供给对象主要是维持社会运转必要的机构,或者市场经济下私人无法或者不愿意承担的事务或者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公营组织帮助的群体。包括政府公营组织及员工;政府及其他必要的公营的非盈利组织应该得到公平的标准化的财政支持,而不应该厚此薄彼.是否公平,需要一种支付制度来实现。(二)政务公开化、透明化的趋势市场经济宛若浩瀚的海洋,谁也无法穷尽其内在的真谛,市场经济对财政制度产生的影响,也很难描绘。市场经济的公开、公平、透明及法治等要素,将会对过渡时期的财政制度产生影响。如整个财政制度的法治化,财政信息的公开化,决策的透明化,都会不以个人意志而逐渐表现。作为财政国库,对其所经管收支内容、

  金额的公开化,也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作为公共财政(PublicFinance),区别于私人财务(PrivateFinance)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前者的公开性,代理人没有理由向委托人隐瞒财政收支状况。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制度,使我们的纳税人明了他们缴的税或费是否真正及时进入了国库,纳税人还有权利知道,公民交的税收具体是怎么样运用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而现行的财政支出的统计难以满足这一国民基本的要求。

  财政制度和财政事务增强公开性,对财政管理部门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公开性带来的影响,将首先是财政预算的公开性。随后,需要预算执行的公开性.因为预算执行结果才是预算编制的归宿,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公开,预算公开是虚的。通过国库集中收付,有利于解决支付环节的公开性。比方说,现在从政府到社会都十分重视教育、计划生育、卫生、农业、社会保障、民政救济等项目,公众有权知道公共财政安排的这些部门的钱具体投向了哪

  10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教材里,而不是仅仅知道投了多少到这些事业,这就需要从支付环节作好具体的集中统计。再如社会发行的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相应募集的款项投向了哪些体育项目、哪些民政项目,最后承建这些项目的商人即收款人是谁,公众有知情权,社会有监督权.通过国库直接支付到供货商或服务商,有利于资金真实地按其本来用途投入,减少中途折耗.

  (三)公共财政改革的需要中国在过渡经济时期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必然选择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改革的轨迹中,需要选择国库集中收付这一制度。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一个点的改革,而是要看到一个面的改革,看到在整个公共财政改革进程中国库改革所处的位置。迄今中国公共财政改革的进展,从改革内容上看,在前20年侧重点是分配制度的改革,包括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城市对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工商

  税制的改革、分税制的改革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开始,财政改革逐步转向以管理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上来。

  对财政改革也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根轴线来理解。在纵向上,主要是从1993年开始推行了分税制改革,构建起了上下级政府之间财政利益分配的核心制度,使中央财政收入建立在稳固增长的基础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财政在财政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由于分税制将原属于地方的部分税种划分给了中央财政,中央财政集中的财力中有一部分需要分给地方政府,为规范这种分配行为,中央财政辅之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TransferPayment)。转移支付是纵向上分配财政资金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多因素的客观分析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公平、透明化的分配问题,减少人为因素。当然,转移支付也

  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11需要逐步完善,因素选取的不同,按理论值(标准值)测算后与实际值的差异如何处理,仍然有较大的随意性,回归样品本身值的失真,回归出的统一计算模型也将失真.公共财政在纵向改革上下一步需要真正关注的:一是对事权如何比较清晰地界定好;二是对财政体制、转移支付等制度如何提高法治化程序,减少随意性;三是不同地区国民如何在公共产品上享受标准化的最低程度保障的服务问题如基础教育要研究中西部地区未成年人如何享受这一基本的公共服务的问题。

  在横向上,主要是推行了预算制度的改革,包括零基预算(ZeroBasedBudget)、部门预算(DepartmentalBudget)及“收支"两条线,这些改革一个共同目标是要解决对横向的部门公平的标准化的分配问题,保证政府部门的正常运行及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需要.预算编制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的事情,还涉及到上层建筑领域的事项.预算的完整性(不被肢解)、预

  算的严肃性、预算的公平性、预算的公开性以及预算分配上如何切实按公共财政的原则分配资金,都将是今后改革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

  公共财政横向推进上,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财政资金支付问题和收入缴库环节的改革.财政资金分配,其最后一道环节,也是最实质性的环节,将分配的资金拨付到公共财政所需开支的环节.一个好的预算,如果没有好的实施,难以有好的结果,甚至结果与预算大相径庭。预算编制完后,预算如何执行,在某种程度上其重要性甚至超过预算本身,预算执行要切实保证编制的财政收支计划得到实施,同时,要矫正预算编制中发生的偏差.由此产生了横向上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问题。它主要需解决的是对所分配的公共财政资金,

  12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教材如何保证它按预算到位,并提高效率,否则再优化的预算分配如果在支付环节扭曲,前面一切过程不过是一场空洞的游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今中国一方面面临财政资金供给的短缺,另一方面,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并没有用在财政专项资金设置的本来用途,多少水利资金用于了水利,多少扶贫资金用于了真正的扶贫,多少农业税减免落实到真正的农户手里,多少的计划生育经费、教育经费、排污费、国土整治费真正直接用于了相关事业,多少交通养路费用于了养路,„„„„

  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最原始和简单的问题,就是对支付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长期熟视无睹。长期以来,我们采取的是财政拨款制,将财政资金拨到另一个政府部门,并就此作为财政支出,至于拨到这个政府部门的钱是否用于预算的项目,财政没有更多地关注.在银行支付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为什么对一笔财政资金支付要转这么多弯、经过这么多环节呢,为什么不能从国库直接支付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商人那里去呢,在财政收入资金缴库环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无论是收税的,还是收费的,只要是代表国家行使职能,没有任何理由将纳税人或缴费人应上缴国库的资金在征收人的过渡账户上滞留一段时间,必须寻求资金直达国库的办法。这

  就是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道理。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性观念和做法是,当资金不能专款专用或者不能有效地专款专用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时,这种制度设计肯定是有缺陷的,必须进行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正是这一背景下出炉的.

  政府采购(GovernmentalProcurement),也类似于国库集中收付,要解决的是对已经确定的公共资金,在购买时如何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的问题。而且政府采购为国库集中支付创造了条件,国库集中支付为政府采购提供了保障。

  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13无论是公共财政横向推进,还是纵向推进,都是市场经济在中国植根的过程中所必须作出的选择。从财政部门以及公共部门的财务机构来说,公共财政的进程也是理财者规范自身行为的过程,是政府部门规范行政行为的过程,是理财者自我革命的过程。改革的终极方向,政府任何部门在职能上只有分工不同,不应有其自身经济权利上的差异,进一步说,政府理财者将更多地向技术部门靠近。(四)网络化的趋势20世纪后期,人类最伟大的进步可以说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日益贴近。网络时代已经不是虚拟的故事,而是我们伸手可及的现实。网络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实在太大。一张天罗地网笼罩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再也不能置若罔闻,再也不能等闲视之.信息化会强烈地影响财政制度。政府部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是大势所趋。通过网络化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减少财政开支.实现资源共享。财政收付是一项业务量大、繁琐的工作,存在着大量的与社会打交道的地方。如在收缴环节,直接涉及的是纳税人、缴费人。根据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Smith)便利纳税人的基本原则,我们需要给缴税人提供极大的便利,因此,需要通过网络完成收缴程序.在支付上,通过现金集中管理模式,完成各项支付的集中办理业务,现代网络为这些集中业务提供了便利。因此说,网络化的进程,为国库集中收付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他山之石财政越来越成为一门世界语,对各国政府来说,财政国库面临的任务大同小异,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不仅带来物流、资金流的不分国界的流动,14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教材而且包括信息流、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在国库现金管理方式上,一种倾同化的趋势是要求集中管理现金余额,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实现,包括每天集中现金余额,由国库负责管理这一账户,编制现金规划至关重要。通过设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通过这一账户体系管理;财政收付方式规范,所有财政性收入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直接进入国库单一账户,不设立过渡性账户,也就是说,任何财政性资金需要进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才可以按规定使用;财政支出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或财政授权预算单位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财政部门设立专门的国库支付执行和现金管理机构.环视当今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无不在按这些基本要点操作,有的已经运行多年。澳大利亚财政部的责任是对联邦全部现金合并进行投资,测定相关政策并与银行达成协议,控制部门现金流量,对联邦现金进行预测,把各方面的债务管理和货币政策形成一个整体。对联邦现金余额处理上,每天晚上所有代理银行账户上的余额都要进行清理并转到公共账户(OfficialPublicAccount)上.所有部门都要将其预算支付分成部门性开支(AgencyDepartmentalPayments)和部门行政内部开支(AgencyAdministeredPayments),部门绝对不可将预算安排的用于相应行业发展性资金用于本行政机关内部开支.银行账户相应分成部门账户、机关管理账户、收入账户.在银行经营协议中,要求每天营业结束时把管理收入账户余额转移到法定公共账户中,其他所有账户余额要求每天营业结束转存法定公共账户,每天早晨再返还到原账户。

  巴西从1986年开始就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所有财政性收支都通过这一账户进行。同时国库为预算支出部门、支出单位在巴西银行(商业银行)设立国库单一账户代理户(零余额账户),具体办理支出资金划拨及与国库单一账户的

  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15资金清算。财政支出通过巴西银行将资金划转到商品或劳务供应商的银行账户。

  日本、意大利、匈牙利、法国也都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完成财政收支业务,其相同点是将所有政府现金资源余额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统一管理,只有当国库资金实际支付给商品供应者或劳务提供者时,才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中划转出去;对国库现金流作比较详细的计划.

  下面重点对美国财政部的相关运作方式作较为详细的介绍。美国财政部(DepartmentoftheTreasury)是联邦政府十分重要的部门,紧靠白宫。Treasury的意思即国库、金库。美国财政部职能包括管理联邦金融,收税、海关,承付国债,印制邮票、印钞和造币,管理政府部门账户(ManagingGovernmentAccounts)和公债,监管国内银行,建议国内和国际财政、货币、经济、贸易和税收政策,实施联邦金融和税法,调查逃税、伪造钱币、走私和枪支管理违犯者,保护总统、副总统及其家人,以及保护外国代表团居民和访问使节。2002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为18533亿美元,下降6。9%;财政支出为2011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9%。联邦收入中,个人所得税占45%,社会保障和退休金收入占38%,公司所得税占8%,消费税占4%,其它占5%。联邦财政支出中,社会安全占23%,国防占17%,达到347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收入安全保障占16%,医疗保障占11%,利息支出占9%,其它为11%。

  美国有一种趋势,就是纳税人交税时在网上直接点击财政国库的账户,将应缴税款从自己账户上主动划到国库,中间不经过任何多余的环节;在支出上也是对经过批准的预算

  16湖北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教材申请,直接由财政将钱划拨到最终用款户上,减少一切多余的拨款环节。(税收在线TaxesOnline,付给政府PAY.GOV)

  美国财政部下财政事务管理局(FinancialManagementServices,FMS),充当UncleSam的钱管家(MoneyManager),专司集中支付(CentralizedPayment,Collection)、收缴及为联邦政府报告服务。FMS的基本情况:——约有2,100全职员工;——每天经手$500亿现金进出联邦账户;——2002年支付超过$1.64万亿到超过1亿人的个人账上,通过社会安全、老兵福利、所得税返还及其他支付方式,FMS签发了9.22亿笔支付令;-—通过1万个金融机构收缴超过$2.3万亿/年支付到政府的收入,其中$1。8万亿通过电子手段缴库(73%);为联邦机构提供现金管理指导;———-充当政府的债务收缴中心机构,经管政府不良债务组合,且每年回收超过$28亿拖欠联邦政府的债务;——财政支付系统总部设在华盛顿,早期在全国设立了35个支付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集中在全国东、南、西、中部设立了4个支付中心,负责联邦政府的支付管理工作;

  ——按日、按月、按年公布联邦机构范围内的收付现金的信息.并可从国际互联网上直接查询。

  五、国内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进展中央单位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工作正在大规模展开,支出支付改革试点和收入收缴改革试点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支出支付改革方面,截止2002年底,中央已有42个部门及所属近800个基层预算单位,分3批进行了支出支付管理改革试点。2003年,又新增加了40个中央部门.第一章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概述17这些试点部门和单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规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方式,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表明新的支出支付管理机制已经建立。对试点部门的试点级次,普遍推行到2至3级基层预算单位以上。在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方面,中央已经有35个部门进行了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试点.地方改革进展情况:各省都已经实行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分离,并都在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在推进试点或准备试点。到2003年8月,全国已有16个省区按照统一规范的改革文件实施了改革,安徽省目前省政府所有47个部门及所属353个基层预算单位纳入了改革范围,并将改革推进到14个地市;四川省也将改革扩展到129个省级一级预算部门及所属307个基层预算单位,并在7个地市进行了改革;河南省、湖南省省级也都有40多个部门进入改革试点,河南省2003年地市一级全部开始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此外,重庆、福建、辽宁、海南、陕西、江苏、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宁夏、云南、广东、北京、江西等地相继开始进行改革试点。吉林等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地方,开始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转换过渡。

  湖北省在90年代末期,在以荆州市沙市区为代表的地区,实行了财政集中支付和核算的改革,建立了财政运行的新机制,并建立了财政集中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沙市的改革,为后来全国兴起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原创示范作用,沙市软件底层数据库,成为后来全国研发国库集中支付软件的重要来源。

篇九: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现代财政制度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欢迎下载)作者:-----------------------------------------日期:------------------------------------------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放心下载!

  现代财政制度的几点理解

  现代财政制度的理念:

  财政,是指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即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并体现一定的分配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

  想要理解现代财政制度,首先应关注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和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核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完善的现代财政制度,是我国迫切需要完成的目标。《决定》中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由此可见,推进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建设,首先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作为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现代财政制度要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相结合,治理理念的确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根本前提是实现国家管理向治理的转变。”【i】因此,我认为现代财政制度的理念就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由管理者转变为治理者,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现代财政制度的架构和内容:

  现代财政制度具体应由完善的财政法律作为支撑,以现代财政收入制度,现代财政支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国家预算管理与财政平衡制度,现代财政政策和现代财政管理监督制度构成。

  1.财政相关法律法规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石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只有建立科学的法律体系,才会使现代财政制度有法可依,具有权威性和正当性。完善的立法不仅能使政府以正当理由执行财政政策,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府的行为,保证公权力合理有效地运行。2.现代财政收入制度现代财政收入制度是对现代财政筹集经济资源各种渠道和形式的统称。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按收入形式分类。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收入分类科目”列出的类级科目有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有了财政收入才能更好地分配社会资源,运行政府机构。3.现代财政支出制度现代财政支出制度是对现代公共资源配置的各种用途的统称。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共权力机构运转支出、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支出、社会保障和公共福

  2

  精品文档可以编辑!!放心下载!

  利支出、公共工程支出、经济和社会调节支出等。财政支出应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支出地合理性。

  4.现代财政税收制度税收是政府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存在与公共治理的基础,也是实施宏观调控、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完善的税收制度有利于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5.现代财政预算制度与财政平衡现代财政预算制度是现代国家筹集、配置经济资源的计划手段。它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两个财政资金运行阶段从数量与结构上连接起来,达到某种平衡,处于整个公共财政运作的中心环节。财政收支平衡才能促进财政持续健康发展。6.现代财政政策制度现代财政政策制度是现代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和。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完整的政策体系。7.现代财政管理和监督制度现代财政管理制度是指现代财政管理主体在财政分配过程中运用公共经济理论、现代管理方法组织资源流、管护操作软件的职能活动,是财政及其他公共部门在管理公共资财活动中具体进行诀策、执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现代财政监督制度是指为保障国家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和财政管理的有序有效,运用现代技术方法监察督促公共财政事务的各种活动。广义的财政监督体系,泛指由国家权力机关、政府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税务部门、资金使用部门等通过财政收支和公共资产管理活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通过经济鉴证活动,对国家财税政策执行和财政资源运行情况所实施的监督。只有建立完善的财政管理和监督制度,才能使财政运行更加合理有效。我认为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和第三方监督机构,能更好地达成这一目的。

  我认为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地,更不能照搬西方已有的财政制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摸着石头过河,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财政制度试点的实施,把成功的经验逐步推广,最终完成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

  i

  马晓,顾克清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逻辑起点与实现路径【J】财经科学2014,(1)

  3

推荐访问:现代财政制度定义 定义 财政 制度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