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米易: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米易: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22-12-23 19:45:03 振兴乡镇 来源:网友投稿

米易县共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出台各类方案、细则300余项,连“扶贫档案的规范性”这样的细节都被纳入其中,通过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实施扶贫工作,米易县域贫困户逐步挣脱了“高恩格尔系数”困境

位于安宁河和雅砻江交汇区的米易县是典型的插花式贫困地区,也是攀枝花市域扶贫任务较重的县区之一。2014年—2016年,米易县顺利完成了8个贫困村退出、2361户8459人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2017年,米易县立志要将全县剩余的17个贫困村、1084户4521人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摘帽”。

2017年10月,记者走进米易县,探索这座“被阳光迷恋的城市”的脱贫和振兴之路。

制度建设 出台“史上最严考核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米易县副县长熊玉兰说,“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我们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系列具有米易特色的扶贫制度设计。”

主任吴卉。后来乡政府工作人员与何兴文悉心沟通,才让何兴文打消了顾虑。

“不遗余力地用好、用足医保帮扶政策外,米易县还在今年4月成立了初始资金为500万元的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有莉说,“基金成立后,消除因病致贫的最后拼图完成,贫困户在县域政策范围内住院可以实現零支付。”

让贫困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这是米易县走在脱贫攻坚道路上,许下的承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米易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已使用598076元资金,共救助1007人次。

学有所教:从孩提到大学。

“筑梦”,家贫不失青云之志;“感恩”,年少亦有衔环之心。

连接着攀西裂谷与成都平原的成昆铁路,在米易县境内划出一个“微笑”,两条平行的轨道承载着当地53名“山里娃”的好奇与期盼,一路飞驰,接近梦想。

自去年以来,米易县利用每个暑期开展青少年公益夏令营活动,主要是为进一步让贫困青少年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鼓励和引导贫困青少年锻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精神,塑造自强不息、改变命运的品格,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习惯,努力将他们培养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新一代建设者,与全县人民共同建设阳光、激情、活力、生态米易,携手同步迈进小康社会。

2017年7月29日,米易县县委书记王飚悄然来到四川大学。此行的目的是看望在这里参加“感恩奋进·筑梦脱贫”青少年公益夏令营的53名米易孩子。让贫困学生走出大山、增长见识,在贫困村埋下“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欢迎学有所成的贫困学子参与家乡建设,这是米易县县委书记王飚的一个心愿。

米易县在教育扶贫上可谓费尽心思。除国家和省级相关政策外,米易县还推出了“雨露计划”(贫困户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助学补助)和“百工技师”工程(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成都机电工程学院且提供生活补助),设立500万元规模的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建成了贫困户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资助体系,彻底破除“因学致贫”的难题。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对于基本福利的定义,也是国民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通过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地实施易地搬迁、医保扶贫和教育扶贫工作,米易县域贫困户逐步挣脱了“高恩格尔系数”困境。

因户施策 浇灌产业“种子”长出“大树”

产业扶贫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经济扶贫。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奇认为,脱贫与致富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脱贫是福利生存问题,致富是产业发展问题。在产业发展上,必须真正弄懂“穷人经济学”的含义,突出做好条件改善、机会创造和能力提高工作。

“农户缺少什么条件,就改善什么条件。”攀莲镇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向海鑫说。数据显示,米易县贫困户中,缺技术135户、缺资金113户、缺劳力132户、缺土地或水82户、交通条件落后的43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41户。

记者造访攀莲镇南厂村村民熊玉国的时候,他正在山上忙着为母羊“接生”,无暇接受采访。“以前一直想养羊,但缺技术、缺资金。2015年,政府给了900元/人的到户产业资金,我又申请了小额借款帮扶和种养循环项目资金。后来在市农科院专家的支持下,建设了标准化羊圈,现在存栏有80多头了。”在电话中,他掩饰不住兴奋,“今年春节肯定能过个幸福年!”900元/人到户产业资金,是米易县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支点。南厂村党支部书记罗德友说,“这是县级财政直接发放给贫困户的‘种子资金’。”

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可以自己干产业,而耕地和劳动力不足的仙山村和西番村则选择了“抱团取暖”。

10月26日,草场乡仙山村迎来了村集体经济的第二次分红。这是草场乡在“创造机会”领域进行的尝试。“仙山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一亩多,县财政产业扶持资金900元/人的到户资金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仙山村第一书记刘斯诺介绍,在党支部的推动下,贫困户以900元/人作为本金入股村集体核桃专业合作社和盛云养殖专业合作社,整合资金修建了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优化种植核桃5100亩、花椒2000亩、樱桃500亩……2016年,仙山村“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抱团脱贫模式初见成效,贫困户户均分红超过400元。

普威镇西番村则选择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种子资金”让他们成为了村集体脱贫项目——苏儿莫地养殖专业合作社和西番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今年9月30日,西番村召开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会上51户贫困户共分得红利99025元,人均分红425元。“钱拿到手上,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贫困户丰志勇说。

新山傈僳族乡新山村借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股份制旅游开发公司+旅游专业合作社/产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组织村民开展舞台演出、土特产出售、餐饮服务等方式扩大增收渠道。截止2017年10月,新山傈僳族村旅游收入达800余万元。新山村第一书记沈杰说,“米易县是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山村是米易县电子商务建设示范点,接下来新山村将利用自身优质农产品和傈僳族特色产品,在电子商务领域试水。”

鄉村振兴 建“三会四有五员七好”

“三会四有五员七好”,是米易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结合脱贫攻坚的要求,每个村都建设了村务党务财务监督会、邻里互助会、红白理事会和1个特色产业体系、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套产业发展模式、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配齐了党风政风民风监督员、乡村及农房建设监督员、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员、环境卫生保洁监督员、思想文化宣传员。“三会四有五员”,奠定了乡村治理和发展的根基。

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明确将家具摆好、衣被叠好、农具放好、柴草堆好、畜禽管好、卫生搞好、房前屋后环境生态建好写入了村规民约,并且定期评比。这样“接地气”的做法,将“乡村振兴”变得“生动而接地气”。

“新山村是传统的傈僳族聚居地,是一个‘一步跨千年’的村落。自从开展了‘七个好’家庭评选活动。最初没有人得到优秀,上周评选优秀的都有26家了。可以说,整个村的风气焕然一新。”谈到这个问题,新山乡新山村第一书记沈杰不无得意。

推荐访问:米易 脱贫 攻坚 助推 振兴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