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群组看病对于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效果分析

群组看病对于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12-09 13:15:09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讨论(头脑风暴法)。提供病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通过创造性的言论提供更好的建议,教会成员自我管理的一般技能,对照组的老年人接受常规骨质疏松的管理(发放宣传资料及日常饮食)。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for window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_(_差)±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二组干预前基本资料 干预组43例,女34例,男9例,对照组43例,女33例,男10例,二组之间性别构成比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χ2=0.07,P>0.05)。二组在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BUN、Cr、Ccr、OSTA指数、OkT、OSES、骨生化及转换指标,LFN BMD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OSES、OkT的变化 干预组干预前、后的运动知识,钙知识、锻炼及食钙自我效能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干预后二组在上述4个方面亦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 二组骨生化、转换相关指标变化 干预组干预前后除血Ca2+、P3+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LFN BMD、PINP、β-CTX、PTH、25-OHVitD3均有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在干预后除LFN BMD、血Ca2+、P3+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骨生化,转换指标在干预后二组有统计学差异,见表3.

3. 讨论

OP是一种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疾病。据调查,中国>60岁人群的OP总患病率为22.6%,男性为15%,女性为28.6%,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8],骨质疏松虽然作为老年常见的慢性病,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尚未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项目之中。

群组看病将自我管理支持和看病结合在一起,一次性满足慢性病患者的多层次的需求,过程中利用同伴的支持和激励,从而在积极的患者和准备好的团队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互动,其也被认为是未来家庭医学模型的一个之一。作为一种全新的实践模式,其设计可因实施的人群,特定的团队和组织,不同的医疗服务系统特定而异,形式灵活[9]。根据国内外的原有经验,群组看病模式是一全新的慢性非传染性慢性病的管理模式,时至今日已经取得很好成效[4,9]。群组看病模式在国外一些慢性病管理中(如:糖尿病、心衰、COPD、高血压)开展实施。

本研究中通过对骨质疏松高危老年人进行群组干预管理,干预后干预组在运动知识,钙知识,以及锻炼自我效能,食钙自我效能四个方面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t=12.48、10.84、10.31、13.81,P<0.05)。同时干预组内干预前后亦存在上述四个方面得分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新一代骨代谢生化指标由于具有及时敏感,特异性等优点,可以早期反映骨的转换水平,预测骨折发生的风险性,监测药物疗效,已经应用于临床,但是目前仍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10]。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推荐首选PINP和β-CTX这二个骨转换生化标志物[11]。群组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PINP、β-CTX、25-OHVitD3、PTH均存在差异(P<0.05),与2015发表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干预的疗效监测与评估专家意见》内容相符,出现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TM)下降,PINP、β-CTX分别为骨形成和吸收的敏感、特异性指标,经阿仑膦酸盐治疗后均出现下降。多项研究结果及指南指出,抗骨吸收的药物在1-6个月引起骨病转换指标有大幅度的降低,首先骨吸收指标下降,然后骨形成亦下降,PINP和β-CTX的改变早于BMD的变化[10-12]。本研究中经药物干预后干预组LFN BMD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干预组组内分析显示与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它与中国、美国骨质疏松指南的结果以及以往双膦酸钠在骨质疏松的研究结果一致[12-15]。

本研究中同时补充基础活性维生素D3及钙剂后,干预后干预组的25-OHVitD3水平较前升高,而PTH水平下降,在以往的研究中提示25-OHVitD3与骨密度呈一定的相关性 [16-17]。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指出,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对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体稳定性,降低骨折风险有益。

本研究中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25-OHVitD3平均水平为15±4.36ng/mL,与国内上海等地区关于25-OHVitD3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致,提示老年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25-OHVitD3水平下降[18]。故在今后防治工作中应该补充及监测25-OHVitD3 的水平。

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基础研究,三级医疗体制中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治疗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症、骨折等方面,缺乏社区层面管理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标准,通过本研究结果发现群组干预管理治疗社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是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提高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补充钙知识、运动以及锻炼的自我效能,同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药物(阿仑膦酸钠)加上基础治疗(活性维生素D3+钙片),可以改善骨生化代谢指标的变化。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生不仅要控制患者的病情,更重要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群组干预管理对患者从社会、心理、生理、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各方面实施综合性干预管理。

参考文献:

[1]楼慧玲. 亚洲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在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作用[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9 (4): 155-160.

[2]朱兰.群组干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评价[J].中国卫生资源, 2014,7(2):131-134.

[3]余峰.团队管理群组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估[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5):230-233.

[4]王晓莉.群组看病模式在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5(8):8-11[0].

[5]胡蓉芳.“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汉化版的测试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696-698.

[6]陈玉平. 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测定[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11(3):339-341.

[7]陈文彬,潘祥林,康熙雄,等.诊断学(第7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51.

[8]宋轶萱.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J].医学综述,2008,14(3):400-402.

[9]李丽平.组看病模式: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创新[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6):750-753.

[10]肖恩.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3):212-216.

[11][0]陶天遵.原发性骨质疏症的治疗与预防[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8(5):377-384.

[12]李玉洁.2014年骨质疏松领域进展回顾—美国骨矿研究学会(ASBMR)年会精粹(2014,休斯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4):379-394.

[13]张萌萌.中國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11):1263-1272.

[14]孟迅吾.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7):504-506.

[15]李毅中.骨转换标注物监测双膦酸钠盐治疗反应[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10):1175-1215.

[16]杜伟.[0]骨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8(12):36-40.[0]

[17]赵海洋.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维生素D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3):292-296.

[18]汪纯、刘玉娟、肖文全.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J].上海医学,2011(3):166-170.

推荐访问:群组 看病 骨质疏松 老年 人群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