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心得体会 >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探索和体会

“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教学探索和体会

时间:2022-12-13 15:50:04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为了实现宽口径、大土木的培养目标,从与力学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构建整体的传力体系、加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紧跟时代要求培养现代化工程技术人员六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加以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教学探索;体会

作者简介:杨淑红(1969-),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王建华(1966-),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83-02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涉及内容广,包含建筑力学、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土力学地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有基本构件设计和房屋结构设计两大部分,知识面宽且实践性强。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受力和破坏特征,掌握基本计算理论和方法,掌握传力路线,对一般房屋能进行结构选型和构件布置,在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从事开发、管理、设计、施工及监理等与建筑相关的工作打下必备基础。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该课程展开探讨,供同行交流参考。

一、结合课程特点,讲清混凝土结构课与力学的联系与区别

力学是混凝土结构的先修基础课,混凝土基本构件在性质上相当于“材料力学”,因而它与材料力学既有联系但又有所区别。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单一、均质、连续、弹性材料的单纯构件的受力分析,而混凝土结构则是研究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力学性质差别很大、复杂构件的受力分析。在裂缝出现以后,特别是临近破坏之前,其受力和变形状态与理想材料有显著不同。这导致学生刚入门时思维产生混乱、混淆。但二者又都是通过几何、物理和平衡关系来建立基本方程这一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只是混凝土构件要始终考虑两种材料组成及非均质、非连续、非弹性的特点。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侧重于构件的应力、内力和变形的计算,答案唯一。混凝土结构课程不仅要解决构件强度、变形的计算,更侧重于设计;不仅包括结构方案的确定、构件选型、材料选择、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及配筋构造等,还要考虑安全、适用、经济、施工合理可行等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有多种解决的方案。

二、讲好设计原则,掌握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1]是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原则。这部分内容多,关系复杂,信息量大。包括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方程、结构可靠度、目标可靠指标、安全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其中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又有多种组合,适用于不同的极限状态。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与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的表达式涉及的参数非常多,初学者不易领会理顺。授课时将这部分内容制成教学挂图展示给学生,如图1所示。

其中:γ0 为结构的重要性系数;S为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其函数为:S =S(γG,γQi,ψCi,ψqi,SGK,SQik,…);R为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其函数为R=R(fc,fs,αk,…)/γRd;C为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同时将图中内容归纳为“一个基本要求,两类极限状态,三种性质,多个分项系数”,这样使零散的概念条理化、系统化,宜于理解掌握。

三、构建整体的传力体系,指明设计思路

混凝土结构课的讲授要使学生一开始就建立总的框架结构,明确整体传力体系,这样才能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抓住构件、整合结构。

房屋结构中的屋(楼)盖(梁、板)是水平承重构件,主要承受直接作用在屋(楼)盖上的竖向荷载及本身自重。柱、墙是竖向承重构件,除承受由屋(楼)盖传来的作用及自重外,尚承受由风和地震所引起的水平作用(对于地震区房屋或高层建筑,水平作用往往是比较大的)。房屋所承受的全部竖向荷载、自重及水平作用等通过柱和墙作用到基础结构上,最后由基础传至地基。

在教学中以图2形式展示直观形象,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四、遵循教学规律,加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1.重视构造措施并在工程实践中加深理解

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通常受到多轴正应力、剪应力的复合作用,混凝土很少处于单向受力状态。对复合受力情况下的混凝土强度,由于其材料的复杂性,至今未有能同时圆满解释各种现象的强度理论。这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至今仍建立在性能试验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其计算公式有边界条件和使用范围;对于在计算中不易详细考虑而被忽略了的因素,往往会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加以补充完善。可以说:一个完整的结构设计应是可靠的计算依据、合理的构造措施相辅相成的。计算固然重要,但若缺少构造前提,计算将无法进行;反之,有了计算结果,还需要构造措施加以保证。

构造措施在混凝土结构课中所占比重很大,复杂抽象,单凭课堂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除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将构造措施与结构计算并重外,安排多次认识实习并在实践中理解、领会、消化构造措施是切实可行的途径。

2.课程设计保持连贯性,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土木工程专业有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的课程设计、地基基础的课程设计、施工组织的课程设计、概预算的课程设计等等,它们往往自成体系、各自独立。片面强调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互不衔接既不利于学生综合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也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把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施工组织、概预算等各课程设计连贯起来,任务书合成一本,统一下达的教学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学中要注意设计题目应“拆得开、并得拢”,既有工业建筑又有民用建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对口方向,尽量做到一人一题,结合实践真题实做。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相互连贯的课程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综合驾驭问题的能力又可为毕业设计及通才加专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五、注重连续性、过程性,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20世纪70年代,教育学家O·桑迪在总结前辈们各种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人才评价的原理,其中特别强调将过去那种单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考试的评测转化为与课程同时进行的合作性、过程性评价。[2]

在教学初始将课程要求、成绩标准、考核方式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合作评价、过程评价的重要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新能力。如该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两次笔试占50%(期中占20%、期末占30%),混凝土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理论方面的研讨论文占10%,自主到施工现场、科研单位、设计所进行实践性学习的成果占20%,课堂参与占10%,小组讨论占10%。同时各部分的考核分散在课程的各个阶段,有时效性。这种考核方式会保证学生从始至终全神贯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会出现前松后紧、期末突击的不均衡现象。

六、紧跟时代要求,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

1.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构建大土木的混凝土结构

为解决原有的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部分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的弊端,教育部明确了宽口径、大土木的培养目标。大土木下的混凝土结构的类型很多,涉及的领域很广,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内容上除基本的材料力学性能、设计原则、受弯(受扭、受拉、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梁板结构及单层工业厂房等内容外,在教学中增加了构件受冲切性能、灾害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性能、新性能的混凝土结构(如: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纤维增强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钢—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等内容的介绍。同时把粘结与锚固列为独立章节,构建粘结应力滑移本构关系,着重掌握基本锚固长度、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的计算及一系列相关构造要求。

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例注重新材料、先进施工方法的引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课堂的教学信息量,使学生视野开阔,毕业后适应的工作范围广泛,有后劲。

2. 紧密结合《规范》授课,为注册执业资格考试做好知识储备

执业资格考试是对建筑工程领域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考试,如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自1998年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来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总体水平的稳步提升。考试中混凝土结构所占比重很大,因此在学生阶段就要打好基础,为注册执业资格考试做好知识储备。为此在教学中要优化课程内容,不仅注重知识点的试验研究、结论引入,更在教学中结合《规范》注重其边界条件,侧重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学会“学《规范》、套《规范》、《规范》与其他规范(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的交叉应用”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毕业后终身学习、专业发展、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七、结束语

目前混凝土仍是我国建房的主要材料,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工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有后劲的工程技术人员仍需不断探索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韩峰. 美国评价学生的七项标准[N]. 中国科技报,2001-02-21.

[3] 王祖华.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M].第2版.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2005 .

[4] 沈浦生. 混凝土结构[M].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王祝萍)

推荐访问:混凝土结构 探索 体会 课程 教学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