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工作要点 > 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4篇)

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4篇)

时间:2023-01-08 09:10:03 工作要点 来源:网友投稿

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4篇)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论文提要  新形势下农村村两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村委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村干部选举有失民主、公正,很难达到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4篇),供大家参考。

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4篇)

篇一: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论文提要

  新形势下农村村两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村委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村干部选举有失民主、公正,很难达到民众的期望。(二)乡村混混介入农村治理工作,严重干扰了农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各项工作。(三)一些村官(尤其是村内“一把手”)履行职责有法不依,未真正按“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原则来开展工作,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和矛盾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背道而驰,成为农村最不和谐的问题之一。(四)基层党支部未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班子战斗力不强,缺乏“双带”(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体现出来。(五)、农村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六)、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

  二、对策(一)依法选举,依法管理。(二)提高村干部和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三)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四)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村组干部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六)、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为村“两委”和村民自治增强活力。

  1

  新形势下农村村两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建设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由村民直选村委会,是农村推行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举措。一个地方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建设,不断增强村委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而村委会的领导核心——村支书这个不是“官”的官,在村内是“下管鸡毛蒜皮,上管婚丧嫁娶”,是党和政府在群众中最基层的代言人。特别是由村民直选村主任、村支书一肩挑,属于村民自治推进中的制度创新。这一模式的推出,客观上有利于权力的集中,对于有效调适村委会和党支部之间的矛盾冲突,减轻农民负担,以及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我们又看到与制度创新相伴随的,是有些一把手滥用权力,村民自治变为党支部自治甚至是村党支书(主任)个人自治。

  2

  就近几年来说,虽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富裕农民的惠农政策,更加注重从基础和战略的高度来解决“三农”问题。但是,随着农业税减免政策的逐步到位、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委会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

  一、当前村委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村干部选举有失民主、公正,很难达到民众的期望。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选举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缺少法律依据。在选举中,目前主要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组织选举工作。但是,在一些地方(诸如对选举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还不完善。二是在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出现了农民民主意识贫乏、政府行为失范、家族势力抬头,黑恶势力操纵选举等问题。主要体现在:贿选成风,“谁给好处就选谁”,选举的过程成了政治赌博的过程;农村宗法、宗教势力抬头,谁家人多势力大,村民就被迫选谁;“拳头、棍棒里面出村官”;也有村党支部权力被架空,支部培养,推荐干部成了空话;三是地域影响选举的公正性。村民之间的利益往往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不同的地域关系产生和形成了村民之间的不同派别。因为对大多数的选民来说,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如果村官是他们所在的村民小组的,可能就会在今后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其

  3

  他支农惠农方面向本组倾斜,这就使选举村干部与自身的利益挂钩,当选的村干部也就更能有效地影响村委会做出有利于本自然村的决定。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的地域因素对选举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正常的选举,产生了不称职的村委会,为农村的发展埋下了阴影。

  (二)乡村混混介入农村治理工作,严重干扰了农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各项工作。

  介入方式主要有三:一是介入选举。惟利是图,软硬兼施,通过利诱、威逼和打击报复等手段,为自己的头目或者傀儡强拉选票;二是介入村民日常纠纷的处理。村民之间发生纠纷后,纠纷双方常常请乡村混混来以恶制恶,用非正常手段解决矛盾;三是介入村级决策的实施。有些村干部与混混存在权钱交易或利于瓜葛,促成了村干部和混混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横行乡里,为所欲为。

  (三)一些村官(尤其是村内“一把手”)履行职责有法不依,未真正按“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原则来开展工作,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和矛盾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背道而驰,成为农村最不和谐的问题之一。

  个别村干部作风不端、工作方式粗暴、侵害村民利益等问题引发新的矛盾和上访。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一些村官的财务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村委会、村社干部政

  4

  务不公开,经济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收支不透明,甚至自己又批又支,把村集体的财物当成个人的,想花就花,想拿就拿,肆无忌惮,有的就是有账,也是白条坐支坐收居多,甚至直接漏收重支,直接侵害村民利益,又由于监督的空白,致使违法乱纪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制止和纠正,造成群众利益长期被侵害,以村干部代表的村委会公信力极差;二是有些村干部在村内家族势力庞大,人多势众,在村内大权独揽,大小事情一人说了算,对村民态度骄横跋扈,村民敢怒不敢言;三是由于一些村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执法办事的过程中做不到一视同仁,优亲厚友,使人们的心理感到不平衡,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四是各种矛盾产生后没有及时、公正地采取处理措施,甚至在办事过程中作风粗暴、言语粗鲁,致使矛盾激化,引发村民上访。

  (四)基层党支部未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班子战斗力不强,缺乏“双带”(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体现出来。

  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以自我为中心,“私”字当头,为了守住位子,故意瘫痪组织,甚至千方百计阻止有水平、有能力、有文化的年轻人加入组织;二是部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完全适应,缺少应变能力;三是多数村干部文化水平低,身无长处,有为民富民之心,却无为民富民之策,只满足于应付上级;四

  5

  是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党员偏少;五是广大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老观念和旧思维方式在潜意识中根深蒂固,加之缺乏技能培训,致富办法少,思想惰性大,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老党员甚至以老、穷做资本,带头为自己和他人因没有得到某些救济或救济偏少而经常找乡、村两级的麻烦乃至于上访。

  总之,因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偏低,发展思路不清晰,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党员先进性不突出。

  (五)、农村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正常开支面临很大的缺口,严重影响着村委会的规范运行和职能作用的发挥,更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对村级干部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政治方面:不能转干和提拔重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部普遍缺乏进取心;经济方面:待遇偏低,老无所养等缺乏工作动力;三是工作怕得罪人,得混且混。(六)、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一是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评议、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在农村刚刚起步,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干部群众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党员流失

  6

  严重,由于民主自治机制不完善,干部能力得不到发挥,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生计而从事其他活动,履行干部职责成为农村干部的“第二职业”。

  二、对策新形势下,要解决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主要问

  题,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级强班子、好班子,加快农村发展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那么,在讨论乡村社会治理时,切不可离开乡村社会实际而抽象地谈论民主、自由、权利这些大词,更不可以抽象的理念代替对乡村社会的冷静观察与思考。通过调查了解,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依法选举,依法管理。首先村干部的产生过程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关键抓好“选人”,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尤其要调配好支部书记。“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农村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党支部和村委会逐项落实。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看支部书记。班子选好了,“一把手”选准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就会有希望。为此,我们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自

  7

  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标准:选用“双强”型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选配“双强”型的村组干部;培养“双强”型的农民党员队伍;吸收“双强”型的农民入党;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可以从种养大户或农民经纪人中有能力的党员中选任,也可从外出打工有管理经营经验的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此外,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

  其次,选举产生的村委领导班子在工作中要依法办事,党支部既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

  (二)提高村干部和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可靠的保证和战略高度。要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首先把乡村党员干部作为骨干进行培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调整经济结

  8

  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使这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首先成为新型农民。其次是通过这些骨干去培训和影响其他群众,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帮助村级建立和完善如下几项制度:(1)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凡涉及村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可以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提出初步议案,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并拟定初步决策方案,然后将决策方案向群众公布,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两委联席会议形成决议。要通过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规范两委的内部决策运作机制,形成党支部领导下的集体民主决策。(2)两会议事制度,包括党员议事会制度和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制度。在村级组织下选举出有威信、有觉悟、公道正义的村民组建村民议事会,保证人民群众能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特别是要注意总结经验,推行一些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村民(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村委会(党支部)定期报告工作制度、村民代表会质询制度、民主日制度等。(3)村务公开、村规民约、村务管理、社会治安、环

  9

  境卫生管理等系列制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把两委班子建设成为一支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的新农村领导集体。尤其要在防止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和走过场上下功夫,并把财务公开放到突出位置。关于村委会的资金收支,可由乡镇政府对其进行“双代管”;对于村主任(支书)的财务支出,要成立理财小组予以监控。

  (4)明确干部工作职责,制定考评办法,建立干部述职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四)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为民富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稳步发展,农民人心稳定的保证。发展村级经济一是要因地制宜,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时,要积极稳妥,克服盲目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市场行情和传统习惯来规划调整,如炎山乡二半山适合发展核桃、花椒、蜡虫、魔芋产业,区、乡两级应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培训,为农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和搞好服务,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二是要利用大户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老板、个体经营户、经纪人投资兴办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一者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二者可以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三者可以带动农村劳动者业务素质结构

  10

  调整;四是可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五是要转变村干部的工作方向,增强“双带”能力,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兴办各类经济实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形成一种干部当能人,能人当干部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村组干部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首先,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向其倾斜,使他们在政治上有荣誉。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解决养老问题,让村干部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养老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工作责任到村,目标量化到村,监督考核到村,兑现奖惩到村”的工作责任制,以保证村级干部充分覆行职责。

  (六)、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为村“两委”和村民自治增强活力。

  抢抓省、市、(区)财政扶持机遇,要加快解决以村级办公室、活动室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场所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组织活动阵地和农村教育培训阵地的建设,改善村级党组织活动条件和农民群众受教育培训的条件。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党员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只有农村党员真正发

  11

  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发挥模范作用。让党员引导和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对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带头当先锋”活动,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通过“双带工程”、使农民党员做到“三个带头”,争当“三个先锋”,即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带头调整农业结构和采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做致富先锋和科技推广先锋;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带头崇尚科学、弘扬美德,做树立农村文明新风的先锋;着眼于管理民主,带头履行应尽义务和解决矛盾纠纷,做遵纪守法的先锋和维护农村稳定的先锋。

  12

  参考资料[1]徐勇,吴毅.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农村村民委员

  会研究文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徐世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

  策[J].山东: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3

篇二: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要全面实现党的xx大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按照“xxxx”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切实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各级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立足实际,大胆创新,在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但通过调研发现,在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以改进,才能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当前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村民委员会的直选相对于农民群众的素质和目前我国法制水平的超前性,部分村在村委会换届过程中受封建宗族、宗派势力的影响,干扰了选举工作的健康进行。这些宗族宗派势力暗地里采取一些非法手段或封官许愿,或迎合群众的落后思想,提出不交集资提留等,并以此当眩甚至有些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进入了村委班子,给农村带来了新的不安定因素。

  (二)部分干部群众在处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问题上存在“对立论”和“分离论”两种错误认识,部分村两委出现了“两张皮”现象。所谓“对立论”就是把党的领导同村民自治对立起来,或者是一提村民自治就排斥党的领导,或者是片面理解党的领导而否认村民自治;所谓“分离论”就是认为党支部、村委会应各管各的事,互不干涉。有些新当选的村主任上任之后不是考虑按《组织法》的要求如何开展工作,而是争权夺利,要求换会计,要签字权,跟支部唱对台戏。有个别新当选的村主任片面理解或曲解《组织法》,认为实行村民自治“党委不能管,支部管不着”,应“一切权力归村委会”;村民自治就是村主任说了算,在村务决策和村务管理中我行我素,不依法办事,严重影响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正常的村务管理。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个别农村党支部书记缺乏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决策不民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农村党员、干部管理不规范,有的党员党性观念、宗旨观念淡薄,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个别村村务公开还存在不及时、不真实、不全面的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村,但是影响极坏。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影响基层政权的巩固,影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于党支部的地位及与村委会等其他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尽管《条例》和《组织法》规定的已经非常明确,但在具体工作中党支部特别是直选产生的新一届村委班子,各取所需,导致了农村管理工作双轨不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据《条例》和《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从规范村级各项制度入手,建立一套全面的、规范的村级工作运行体制,明确界定和规范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管理的原则、程序,将村级组织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把党支部、村委会行使职能的途径统一到一个系统的程序上来,充分体现和扎实推进在党的领导下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推行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实行规范化管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突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增强农村党支部的执政能力,更好地促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既充分体现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又切实保证村级其他组织发挥功能的原则。二是坚持依法建制的原则。严格依照《条例》和《组织法》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建章立制。三是坚持既约官又约民,重在约官的原则,把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四是坚持实用实效、便于操作的原则,使各项制度的制定着眼实际,有章可循,操作性强。按照这些原则,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对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

  (一)规范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机制。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村级干部在思想观念、政治理论等各方面的不断加强。因此,必须把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实。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党校的作用,定期安排农村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技能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适当集中一段时间,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以“xxxx”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基层干部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真正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的实惠”的目的。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激发干部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在不同范围内选择一批班子基础好、工作思路清、有发展潜力的村进行重点培养,高标准,严要求,树立样板,做到学有标准,赶有目标。利用每年的夏训、冬训或农村工作会议等,抓好典型村经验推广工作,请他们在会上交流经验和做法,并有计划地组织参观学习;各村之间也要经常互相交流,帮助出主意、理思路、定措施,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教育培训和典型带动,真正达到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目的,提高他们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村“两委”规范运行机制。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对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推进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应继续抓好《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学习贯彻,加强对村党支部和

  村委会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帮助村委会成员牢固树立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党支部和村委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把村里的事情办好,为村民服务好。

  二要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大量情况表明,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间出现不协调,绝大多数都出在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上由谁说了算,按什么程序办的问题上。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依照有关法律和条例,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规范村务公开特别是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近年来,我们推行由党支部召集、书记主持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在民主协商基础上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然后按照各自的职能组织实施,这样既保证了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又发挥了村委会的作用。

  三要进一步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选配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选举上,我们采劝两推一驯的办法,先由党员、群众分别推荐,再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这种办法有利于选举产生党员和群众都拥护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也有利于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应继续坚持好。对村委会的选举,也要加强领导,既保障农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又引导他们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提倡村党支部书记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鼓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按照规定的选举程序交叉任职。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减少矛盾,还能减少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

  (三)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农村党员是农村党支部的“细胞”,围绕激发农村党员队伍活力,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敞开入口,严格按照“两推一公示”的要求,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实行“双推”。对推荐出来的优秀中青年,经村党支部研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再在全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指定1—2名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落实帮教责任,负责考察写实;对入党积分子经过培养后,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重新进行

  评议,按照评议结果实行优胜劣汰。评议结果为优秀、确已具备入党条件的,召开党员大会,研究发展其入党;评议得一般票和差票超过参加评议人数1/3的,不要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民主推荐补充新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样一来,可以较好地解决个别村优秀青年入党难、突击发展党员的问题,消除党员发展的“盲区”。其次,要疏通出口,对党员推行党员量化管理,由村党支部与党员签订《党员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对联户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分半年和年终两次,由村党支部组织进行两次考核。对考核分数不足60分的党员,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改不改的按照有关程序进行处置,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第三,要放手培养后备干部。要把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年年抓,常年抓,不断线。要求每个村选拔2—3名后备干部,列入党委统一管理,统一建立档案,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农村工作能力。工作中要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促其早日成为开展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

  (四)规范财务管理机制。农村财务管理是影响干群关系和村庄稳定的焦点问题。要立足实际,健全机制,抓好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经济事项事先申请制度、定项限额管理制度、财务开支集体会签制度、财务开支集体会签制度、借(贷)款管理规定、印章管理制度和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要求村级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实行村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模式,对农村帐务纳入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村级只设一名报帐员,并从村级开支的审批程序、报帐程序和报帐时间三个方面进行规范,强化民主理财小组、核算中心、领导和群众四监督。对村级各项开支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严格做到“三不”,即不规范的单据不入帐,未经审批的开支不入帐,超标的开支不入帐;制定了《农村财务管理考核办法》,从源头上杜绝了乱开支现象。同时,要按照要求抓好财务公开工作。确保财务公开及时、全面、真实,将财务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五)建立目标考核机制。要坚持“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不动摇,以考核促工作,用实绩来衡量干部的工作,成为抓工作落实的“助推器”。积极推行村级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对各项经济工作目标进行具体细化、量化,层

  层落实责任制,人人身上有指标。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坚持平时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单项督查与综合督查相结合,季度督查与年终考评相结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形成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晨碰头、周例会、月调度、季考评”制度。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调度会,坚持平日工作周调度,重点工作日调度,难点工作随时调度,切实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每月达进度或超额完成任务。同时,坚持“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不奖”的原则,在核发农村支部书记工资时,加大考核力度,主要根据考核结果批支部书记工资,增强农村支部书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篇三: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是由于一些村官的财务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村委会村社干部政务不公开经济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收支不透明甚至自己又批又支把村集体的财物当成个人的想花就花想拿就拿肆无忌惮有的就是有账也是白条坐支坐收居多甚至直接漏收重支直接侵害村民利益又由于监督的空白致使违法乱纪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制止和纠正造成群众利益长期被侵害以村干部代表的村委会公信力极差

  论文提要

  新形势下农村村两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村委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村干部选举有失民主、公正,很难达到民众的期望。(二)乡村混混介入农村治理工作,严重干扰了农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各项工作。(三)一些村官(尤其是村内“一把手”)履行职责有法不依,未真正按“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原则来开展工作,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和矛盾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背道而驰,成为农村最不和谐的问题之一。(四)基层党支部未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班子战斗力不强,缺乏“双带”(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体现出来。(五)、农村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六)、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

  二、对策(一)依法选举,依法管理。(二)提高村干部和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三)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四)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村组干部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六)、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为村“两委”和村民自治增强活力。

  新形势下农村村两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建设是国家政权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由村民直选村委会,是农村推行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举措。一个地方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建设,不断增强村委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而村委会的领导核心——村支书这个不是“官”的官,在村内是“下管鸡毛蒜皮,上管婚丧嫁娶”,是党和政府在群众中最基层的代言人。特别是由村民直选村主任、村支书一肩挑,属于村民自治推进中的制度创新。这一模式的推出,客观上有利于权力的集中,对于有效调适村委会和党支部之间的矛盾冲突,减轻农民负担,以及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我们又看到与制度创新相伴随的,是有些一把手滥用权力,村民自治变为党支部自治甚至是村党支书(主任)个人自治。

  就近几年来说,虽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稳定农村、富裕农民的惠农政策,更加注重从基础和战略的高度来解决“三农”问题。但是,随着农业税减免政策的逐步到位、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村委会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

  一、当前村委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村干部选举有失民主、公正,很难达到民众的期望。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选举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缺少法律依据。在选举中,目前主要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组织选举工作。但是,在一些地方(诸如对选举中出现问题的处理)还不完善。二是在推行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出现了农民民主意识贫乏、政府行为失范、家族势力抬头,黑恶势力操纵选举等问题。主要体现在:贿选成风,“谁给好处就选谁”,选举的过程成了政治赌博的过程;农村宗法、宗教势力抬头,谁家人多势力大,村民就被迫选谁;“拳头、棍棒里面出村官”;也有村党支部权力被架空,支部培养,推荐干部成了空话;三是地域影响选举的公正性。村民之间的利益往往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不同的地域关系产生和形成了村民之间的不同派别。因为对大多数的选民来说,他们考虑的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如果村官是他们所在的村民小组的,可能就会在今后的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其

  他支农惠农方面向本组倾斜,这就使选举村干部与自身的利益挂钩,当选的村干部也就更能有效地影响村委会做出有利于本自然村的决定。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的地域因素对选举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正常的选举,产生了不称职的村委会,为农村的发展埋下了阴影。

  (二)乡村混混介入农村治理工作,严重干扰了农村民主管理、村民自治各项工作。

  介入方式主要有三:一是介入选举。惟利是图,软硬兼施,通过利诱、威逼和打击报复等手段,为自己的头目或者傀儡强拉选票;二是介入村民日常纠纷的处理。村民之间发生纠纷后,纠纷双方常常请乡村混混来以恶制恶,用非正常手段解决矛盾;三是介入村级决策的实施。有些村干部与混混存在权钱交易或利于瓜葛,促成了村干部和混混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横行乡里,为所欲为。

  (三)一些村官(尤其是村内“一把手”)履行职责有法不依,未真正按“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原则来开展工作,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和矛盾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背道而驰,成为农村最不和谐的问题之一。

  个别村干部作风不端、工作方式粗暴、侵害村民利益等问题引发新的矛盾和上访。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一些村官的财务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村委会、村社干部政

  务不公开,经济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收支不透明,甚至自己又批又支,把村集体的财物当成个人的,想花就花,想拿就拿,肆无忌惮,有的就是有账,也是白条坐支坐收居多,甚至直接漏收重支,直接侵害村民利益,又由于监督的空白,致使违法乱纪腐败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制止和纠正,造成群众利益长期被侵害,以村干部代表的村委会公信力极差;二是有些村干部在村内家族势力庞大,人多势众,在村内大权独揽,大小事情一人说了算,对村民态度骄横跋扈,村民敢怒不敢言;三是由于一些村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执法办事的过程中做不到一视同仁,优亲厚友,使人们的心理感到不平衡,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社会矛盾;四是各种矛盾产生后没有及时、公正地采取处理措施,甚至在办事过程中作风粗暴、言语粗鲁,致使矛盾激化,引发村民上访。

  (四)基层党支部未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班子战斗力不强,缺乏“双带”(即: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体现出来。

  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以自我为中心,“私”字当头,为了守住位子,故意瘫痪组织,甚至千方百计阻止有水平、有能力、有文化的年轻人加入组织;二是部分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完全适应,缺少应变能力;三是多数村干部文化水平低,身无长处,有为民富民之心,却无为民富民之策,只满足于应付上级;四

  是性别结构不合理,女性党员偏少;五是广大农村党员年龄普遍偏大,老观念和旧思维方式在潜意识中根深蒂固,加之缺乏技能培训,致富办法少,思想惰性大,等、靠、要思想严重,部分老党员甚至以老、穷做资本,带头为自己和他人因没有得到某些救济或救济偏少而经常找乡、村两级的麻烦乃至于上访。

  总之,因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偏低,发展思路不清晰,导致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水平不高,决策能力、工作能力低下,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党员先进性不突出。

  (五)、农村基础条件差,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正常开支面临很大的缺口,严重影响着村委会的规范运行和职能作用的发挥,更满足不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对村级干部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政治方面:不能转干和提拔重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部普遍缺乏进取心;经济方面:待遇偏低,老无所养等缺乏工作动力;三是工作怕得罪人,得混且混。(六)、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一是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评议、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在农村刚刚起步,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干部群众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党员流失

  严重,由于民主自治机制不完善,干部能力得不到发挥,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生计而从事其他活动,履行干部职责成为农村干部的“第二职业”。

  二、对策新形势下,要解决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的主要问

  题,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开创精神的村级强班子、好班子,加快农村发展经济,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那么,在讨论乡村社会治理时,切不可离开乡村社会实际而抽象地谈论民主、自由、权利这些大词,更不可以抽象的理念代替对乡村社会的冷静观察与思考。通过调查了解,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依法选举,依法管理。首先村干部的产生过程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关键抓好“选人”,建设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村级班子,尤其要调配好支部书记。“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农村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处在最基层的党支部和村委会逐项落实。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看支部书记。班子选好了,“一把手”选准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就会有希望。为此,我们在选好一班人,选准“领头雁”的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自

  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标准:选用“双强”型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选配“双强”型的村组干部;培养“双强”型的农民党员队伍;吸收“双强”型的农民入党;让一批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不谋私利,有奉献精神,会管理,懂经营的人脱颖而出;选人的面要广、路要宽,不拘一格,可以从种养大户或农民经纪人中有能力的党员中选任,也可从外出打工有管理经营经验的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任。此外,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吸收年轻党员,扩大党员队伍,把农村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从根本上改变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能力较弱和后备干部乏人的状况。

  其次,选举产生的村委领导班子在工作中要依法办事,党支部既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支持和保障村民自治。

  (二)提高村干部和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有可靠的保证和战略高度。要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首先把乡村党员干部作为骨干进行培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调整经济结

  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使这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首先成为新型农民。其次是通过这些骨干去培训和影响其他群众,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建立健全农村自治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指导和培训,帮助村级建立和完善如下几项制度:(1)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凡涉及村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可以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提出初步议案,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并拟定初步决策方案,然后将决策方案向群众公布,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两委联席会议形成决议。要通过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规范两委的内部决策运作机制,形成党支部领导下的集体民主决策。(2)两会议事制度,包括党员议事会制度和村民代表大会议事制度。在村级组织下选举出有威信、有觉悟、公道正义的村民组建村民议事会,保证人民群众能够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特别是要注意总结经验,推行一些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如村民(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村委会(党支部)定期报告工作制度、村民代表会质询制度、民主日制度等。(3)村务公开、村规民约、村务管理、社会治安、环

  境卫生管理等系列制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把两委班子建设成为一支能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的新农村领导集体。尤其要在防止村务公开流于形式和走过场上下功夫,并把财务公开放到突出位置。关于村委会的资金收支,可由乡镇政府对其进行“双代管”;对于村主任(支书)的财务支出,要成立理财小组予以监控。

  (4)明确干部工作职责,制定考评办法,建立干部述职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四)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为民富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稳步发展,农民人心稳定的保证。发展村级经济一是要因地制宜,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时,要积极稳妥,克服盲目性,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当地的地理优势、市场行情和传统习惯来规划调整,如炎山乡二半山适合发展核桃、花椒、蜡虫、魔芋产业,区、乡两级应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培训,为农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和搞好服务,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二是要利用大户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老板、个体经营户、经纪人投资兴办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一者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岗位;二者可以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三者可以带动农村劳动者业务素质结构

  调整;四是可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五是要转变村干部的工作方向,增强“双带”能力,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兴办各类经济实体,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形成一种干部当能人,能人当干部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村组干部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首先,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向其倾斜,使他们在政治上有荣誉。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和解决养老问题,让村干部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养老方面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工作责任到村,目标量化到村,监督考核到村,兑现奖惩到村”的工作责任制,以保证村级干部充分覆行职责。

  (六)、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为村“两委”和村民自治增强活力。

  抢抓省、市、(区)财政扶持机遇,要加快解决以村级办公室、活动室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场所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组织活动阵地和农村教育培训阵地的建设,改善村级党组织活动条件和农民群众受教育培训的条件。整合各种资源,广泛开展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党员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只有农村党员真正发

  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发挥模范作用。让党员引导和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对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在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带头当先锋”活动,做给大家看,带着大家干。通过“双带工程”、使农民党员做到“三个带头”,争当“三个先锋”,即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带头调整农业结构和采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做致富先锋和科技推广先锋;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带头崇尚科学、弘扬美德,做树立农村文明新风的先锋;着眼于管理民主,带头履行应尽义务和解决矛盾纠纷,做遵纪守法的先锋和维护农村稳定的先锋。

  参考资料[1]徐勇,吴毅.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农村村民委

  员会研究文集[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徐世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对策[J].山东: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篇四: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报告根据部机关安排,5月18日至20日,我们一行三人深入*镇和*乡两个乡镇及19个行政村,对农村两委班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这两个乡镇,首先听取了党委书记关于本乡镇农村两委班子的整体情况汇报,之后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村通过与两委班子成员座谈和实地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经过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乡14个行政村中8个村连选连任,“一肩挑”的达到13个村;*镇38个行政村中26个村实现了“一肩挑”,9个村连选连任。通过调研,两个乡镇党委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比较重视,能够及时处理农村班子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可以说,两个乡镇的村级班子建设总的形势是好的,呈现出了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同时发现,村级班子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

  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个别村存在干部不作为现象。一是“不想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连续担任村主干长达二十余年,思想疲软,观念陈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只停留在上传下达、敷衍应付的基点上,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经济上没有大的贡献。二是“无能为力”。*村全村800余口人,常住人口仅300余人,61岁老支书*,担任书记27年,一心想搞好村里工作,提高农民收入,却受地理位置限制,只好当老百姓的邮递员、修理员。*村,全村280余口人,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仅有30多位老人常住在村,由于地理位置偏高,连最基本的吃水问题都难以解决。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面对该村的自然条件和现实情况显得“无能为力”。三是“有力难为”。*村新当选的

  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是*公司总经理,平时忙于经营企业,没有太多精力考虑村里的事情,甚至连最基本的农村日常事务也不能及时办理,影响了该村的发展。还有一些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常年在外打工,难以参与该村的事务管理。

  3、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这一点普遍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的重视,有些村在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及时为班子输入新鲜血液。但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书记*已经67岁,*村党支部书记*现已64岁,这两个村的两委干部都在50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年轻党员

  政治意识淡化。一些年轻党员经常在外,不能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集体意识、服务意识不清。*村40岁以下的党员大都出门在外,不参与村里事务。四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

  4、部分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对村里事情基本不管,支部对村委工作不支持,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5、村级党组织活动开展难。农村党组织普遍反映农村党员年龄结构老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课三会”制度难落实,活动难开展。坚持制度最好的*村,在以前坚持每月三次党员例会,后来变成每年召开四次党员大会,现在感觉到组织一次党员大会都非常困难。

  6、个别村财务管理混乱,运行不规范。个别村会计出纳形同虚设,没有规范的账目,财务收支只是一个笔记本;部分村“两委”主干法律观念淡薄,素质相对较低,认为只要给村里办了事就行,不用向村民公开太多;个别村干部怕麻烦,长时间不向群众公布账目,致使村民对村干部产生猜忌和误解,随即出现上访告状的情况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推荐访问:村委会工作存在问题及不足 村委会 存在问题 工作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