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试论《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

试论《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

时间:2022-12-28 18: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一本长篇历史小说。小说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约百年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鼎力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周瑜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一,本文通过多角度对这一艺术形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周瑜 三国演义 主要人物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出生于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病故于巴丘。陈寿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曰,“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杰,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三国志记录中周瑜是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的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演义》是一篇历史长篇小说,架构基本上遵从历史发展顺序。罗贯中在小说创作中以刘备集团为主线,主题思想是拥护刘备正统汉室血统,反对曹操,着力突出的是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就如正史中周瑜在纷争不断的三国时期画上了浓重的一笔,不容历史忽略一样,在《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下,周瑜亦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不仅将刘备、曹操、孙权三方主要军事力量贯穿链接起来,还映衬了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诸葛亮。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在出山后的重大军事行动,而赤壁之战前后,亦是《三国演义》的组成部分之一。赤壁之战集合了曹操、刘备、孙权三方的主要人物,文臣武将们各施谋略、各显威风,在政治上、军事上展开了或明或暗、规模空前、错综复杂的斗争,罗贯中通过周瑜将各种矛盾联系到一起,并把小说中的各种人物的行动贯穿起来,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并且个性鲜明的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首先,当曹军大兵压境之时,孙权的文臣武将分为以张昭为代表的主降派和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虽然孙权赞同抗曹,但对于能否抵挡住日益强大的曹军没有信心,因此犹豫不觉。作品中主战与主降这对矛盾出现,而孙权又无法抉择,此时有人提醒孙权“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将此矛盾转移到周瑜身上。周瑜先见到了鲁肃和张昭了解了事情的梗概,又见到了程普、黄盖等宁死不降主战派的将领,周瑜的态度起到关键作用。小说中描述周瑜被诸葛亮“智激”坚定了抗曹的决心,在与孙权见面时,周瑜驳斥了主降派张昭等人的“迂儒之论”,分析了曹军的四大弱点,使孙权下定了抗曹的决心,并且派周瑜、鲁肃、程普等率军迎击曹操。周瑜不仅将主战与主降这个矛盾解决,在之后孙权部众抗曹的行动,如黄盖的“苦肉计”、阚泽的“诈降书”、庞统的“连环计”等都有理的串联在一起。

其次,刘备方面在被曹操打得大败,势力衰弱且面临曹军大兵压境的千钧一发之际。决定寻找同盟者共同抗击曹军,诸葛亮为了联盟来到江东,经过“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后又“智激周瑜”,坚定了孙权周瑜抗曹的决心,诸葛亮完成使命,也成功的将刘备方面各种人物与东吴孙权、周瑜的联系到一起,刘备方面的方针策略都通过周瑜来实现,就这样周瑜又将同盟军刘备方面串联到一起。

第三,罗贯中不仅让周瑜将同盟军串联起来,还将刘备、孙权共同的敌人曹操方面有机的联系到一起。曹操方面和孙权方面交战失利后,使曹操领悟到自己“不习水战”,为了改观现状决定采用劝降计策,劝降的对象就是周瑜,曹操企图争取周瑜或利用周瑜,由此引出蔡中、蔡和的诈降,黄盖的诈降,庞统的“连环计”,在真假投诚过程中,曹操以为利用了周瑜,而实际反被周瑜利用,最终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败,结构上因为周瑜使之更为严密紧凑。

从以上三方面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罗贯中的笔下周瑜是一个串联刘备、曹操、孙权三方面势力的关键人物,贯穿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小说整体逻辑更畅通严密。

除了在故事情节、故事逻辑上周瑜起到了贯穿的作用外,在人物塑造时,周瑜起到了衬托《三国演义》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作用。从赤壁之战孙刘结盟开始,罗贯中对周瑜这个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刻画。周瑜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几乎没有遇到过强劲的对手,一路战袁术、斩吕布、破袁绍、降刘琮,势如破竹。但是遇到了周瑜之后,曹操这个善战的人就变得处处被动,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洞察了曹操的“诈降”,并且善加利用最终使曹操的失败。而小说中描述周瑜的计谋策略虽战胜了曹操却被诸葛亮洞察得一清二楚。侧面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高过周瑜,并且小说中有多处周瑜想杀掉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巧妙的抵制了,又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上无人能及。在《三国演义》中周瑜器量狭小、忌才妒能、行事易冲动和意气用事、不够谨慎,目光不够深远。在诸葛亮携结盟之任来到江东时,周瑜就萌生了杀掉以绝后患的想法,并且多次设计却未成功,体现了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且目光短浅,不为结盟大局考虑。而诸葛亮军事才能高于周瑜,明知周瑜有杀之而后快的想法却为了联合抗曹的大局而在江东冒险,由周瑜衬托出诸葛亮的宽宏大量、顾全大局、有远见。另一方面,小说中描述诸葛亮引了曹植《铜雀台赋》中“挟二桥于东南兮,若长空之螮蝀”“智激”周瑜,坚定了周瑜抗曹的决心;后又写周瑜派诸葛亮到聚铁山去烧曹军的粮草,实际上是想借曹操的手杀诸葛亮,诸葛亮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嘲笑周瑜只能水战,不会陆战。为了反驳诸葛亮的嘲笑,周瑜竟要亲自去烧曹军粮草,再到最后的“三气周瑜”,又体现了周瑜器量狭小、行事易冲动和意气用事、不够谨慎,反而衬托出诸葛亮的沉着老练和深谋远虑。

总之,周瑜在历史上的这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被罗贯中写进《三国演义》中时,就注定了他“悲剧”的命运,以拥刘反曹为主线思想,着重体现刘备方面的人物,诸葛亮作为重中之重除了正面描写外,侧面衬托亦是必不可少的,而侧面衬托的却又不能分量太轻,周瑜作为孙权方面的核心人物,即贯穿了三方势力,将故事情节链接到一起,又通过其本身就具有卓越的才能,来衬托出比他更技高一筹的诸葛亮。当然,小说创作对人物的原型进行了加工,而现代的我们要用看待艺术的角度看《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用看待英雄的角度看待历史中的周瑜。

推荐访问:演义 试论 形象 周瑜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