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三十年河东》二人谈

《三十年河东》二人谈

时间:2022-12-27 16: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大诗与大历史的拥合——评梁平长诗《三十年河东》

张德明

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是富有韵味和力量的历史时刻,是中华民族向世界捧献的精彩绝伦的鸿篇巨制,只有以大诗和伟辞才可能承载它描述它,才能呈现它的精粹和风华,留存它的美丽倩影和永恒魅力。在这个意义上,梁平新近创作的长诗《三十年河东》,以书写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发展为主题,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东方大国“睡狮梦醒”的崛起和强盛,是当代诗歌史的又一巨大收获,成功实现了大诗与大历史的完美拥合。

理性地审度,一段大历史绝不只是诗的历史,历史所呈现的滞重沉雄、云谲波诡,构成历史主体的社会政治所具有的苍茫气度和庞大体系,不是轻飘如缕的诗歌能够相提并论的。历史的重型机器轰隆行进时,它裹挟的和覆盖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世界方阵,似乎超越了任何人的想象能力,没有哪一种文学文体能够包容和涵盖它,何况是一向被人视为贫弱的中国新诗。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诸多方面都跃升到一个全新的文明高度,三十年完成了此前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夙愿,实现了此前多少代人没有完成的理想和目标,因此,想用新诗的艺术形式,来真实而具体地再现这一段历史的精彩面影,实现诗与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状况的成功对接,这对每一个诗人来说都是极大的冒险,以诗书写当代史对于任何作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思维、智力与经验的极限挑战。社会历史的宏大主题、超常结构、包罗万象的辐射性和风云变幻的机动力,一开始就给文学创作置设了很高的艺术表达难度,没有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勇毅,一个诗人是不敢轻易闯入这个表达区域的。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具体性、现实性甚至冗杂性,与诗歌文体之间似乎存在着巨大的分野与差异。从通常的审美经验来看,诗歌需要的是精练,是“以少总多”(刘勰《文心雕龙》),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但社会历史丝毫不会按照文学文体的思路发展和存在,社会历史自始至终都是杂乱的、琐碎的,与其说它是诗的还不如说它是非诗的,社会历史先天性是与诗性相抗御的。然而,一个作家要真实地描述社会历史的真相,又不得不进入历史的内部,把握每个历史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相关人物和具体的事件展开过程,而这些细而小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时间似乎都不足以体现出文学表达的诗性特征来。上述两个方面的存在,决定了用诗歌来呈现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段辉煌历史的难度和风险性。

不过,如果换个角度看,大历史往往又是诗性洋溢的人类文明史,大历史与诗歌之间往往又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大历史的大刀阔斧与诗歌的删繁就简如出一辙,大历史的不为尘俗所易、勇于开拓与新诗的“喜新厌旧”、追新逐异的诗学精神毫无二致,大历史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逻辑与诗歌人文关怀的审美属性有着天然的合一,大历史和谐共生的张力结构与诗歌意蕴生成的张力结构惊人相似。所有这一切,其实也为新诗书写大历史注入了强大的合法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显然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段大历史,它具有着上述所有的诗性品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梁平长达三千五百多行的“大诗”《三十年河东》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创作源泉。

“大诗”是诗人海子提出的一个诗学术语,是对“史诗”这个传统术语的新的阐释与表述。长期以来,梁平一直有一种“大诗”、史诗情结,2003年起他投入极大的热情,连续创作了《重庆书》《三星堆之门》两部民族史诗,从而成为了新世纪以来成就甚丰、备受瞩目的诗人之一。《三十年河东》是梁平直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历史足印,将个体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发展的礼赞融入诗行之中,写出了这段历史的诗性精神和人文价值,这是当代中国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恢弘历史进行诗意表达的第一首长诗,它所具有的诗学意义、所提供的审美启示,是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值得我们细致的品读和深入的阐发。

如前所述,历史形态总是驳杂而繁乱的,任何历史都是由纷纭无序的事实和材料堆叠与组构而成,历史的原貌从来就不是诗意或者诗性的,历史虽然也不乏诗性因素,但历史中所具有的诗性因素被事无巨细的物象所消蚀和稀释,要想让历史的这些诗性素质在浩瀚的物质云团中现出身影,诗人就必须选择,就必须剪裁,必须拨开非诗性的层层物质迷障让诗的月光明亮起来,清晰起来。在长诗《三十年河东》里,为了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神奇历史和伟大业绩在诗歌的篇章中发散出迷人的光芒,梁平在对历史史实进行仔细爬梳和整理之中,注意抓取出历史的“诗眼”,通过对这些“诗眼”的细描和点化,既准确书写了三十年的历史变迁,又让历史述说呈现出浓酽的诗情和诗韵来。长诗除了序和跋之外,主要由五个章节构成,每一章每一节都可以说是由“诗眼”缀接组合起来的,它们如珍珠串成的项链,闪着迷人的艺术光泽。第一章“春天故事”包括《土地,艰难的觉醒》、《沿海,特别的实验》、《五彩的中国版图》、《归去来兮,香港、澳门》等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区经济实验”、“乡镇企业建设”、“香港澳门回归”这几个重大历史事件,这是对改革开放头二十年中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际所显现的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景观的诗意再现。诗人选取的这四个方面,极为准确地交代了现代中国努力摆脱“文革”的沉重阴影而迈开发展的最初步伐,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步履中逐渐走向壮大与强盛的几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它们确然是历史的“诗眼”,诗人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诗意写照,有效地将历史的无限风味和深厚蕴意提挈并表达出来。构成第二章“突围解密”的五个部分依次题为《中国,一张通红的脸》、《关键词:科学与教育》、《天平上的共和国》、《裁军,中国精兵之路》、《握手世界,和平与发展》,分别展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华民族在经济、科技和教育、法制、军事以及外交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五大环节显然是三十年来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强国策略,这是历史风云的准确勾勒,也是历史所具有的诗性力量的巧妙传输,这样的“诗眼”一旦被点亮,诗歌的熠熠光彩自然就发散而出,璀璨夺目。

历史构造常常是多层面、多向度的,既有群体的历史,也有个人的历史,既有宏观的历史,也有微观的历史,因此,历史的“诗眼”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宏大的“诗眼”,也有细微的“诗眼”,二者互为辅助,相互映衬,这才既符合历史的真实纹理,又能构建起立体化的诗意空间。如果说诗歌的第一、二、三、五章主要是站在宏观的视角上来书写历史的话,那么第四章《时间印记》则侧重于个体和微观,以小角度来凸现大世界。这一章由《流行记录》、《春晚年夜饭》、《诗意中国》、《青春志愿》四个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不断更新和变化。《流行记录》以文化时尚诸如装束、音乐、饮食、资讯、影视等的发展移变为表达视角,生动展示出三十年

推荐访问:二人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