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12-23 18:2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不能照搬书本又不能照搬外国经验,既要呈现中国作风和气派,又要体现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为价值来发展生态文明。因此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积极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57-02

如今,当我们在赞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文明进步的同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危机问题也日益得到国内思想理论界的关注和思考,生态文明逐渐成为近年来政治、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包括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阐明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的现状,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也是人类无机的身体;但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必须在社会中实践,并在社会中实现[4]。马克思又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生态文明意识到只有珍视自然的价值,人类才能实现价值,只有让万物生存,人类才能更好地生存。生态文明观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必要条件,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生态文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彰显出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飞跃。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形成全面、长期的和谐社会。同时,生态文明秉持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的价值理念,这些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相一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当实现思想意识的三大转变,即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妥善处理好当前社会各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要求。

(三)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融合了中华文明和时代特色。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遵循客观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我国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无法享受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拥有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而要在严峻的生态环境下迈向工业化。因此,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及生态环境底线为代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建设高度的生态文明,这些原则和精神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其他国家发展社会主义贡献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模式。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的现状分析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6]。可在实践中生态环境问题就已在原始文明时期开始显露,但那时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是渐进的,相对而言较轻;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文化成果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这种破坏是惨烈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沙化荒漠化、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臭氧层破损、酸雨区域扩大、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人类健康并造成死亡的疾病多发以及极端气候地质灾害频繁袭击等,这些触目惊心的现实在警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生物圈出现了破损,支撑地球生物圈的主要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湿地、江河、湖泊、农田、山系、大气、海洋等),都已伤痕累累、功能弱化,潜伏着人们难以预料的祸患和危险。如若不紧急抢救修补,地球生物圈的破损将日益加重,直至功能丧失,不再正常运行,导致人类陷入生存绝境。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而恰是对人类生存危机和隐患的真实写照。

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称得上是能源大国。以2011年为例,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长7%。这意味着去年能源消费总量比去年增长了2.3亿吨标准煤,是四年来能源消费增量最多的一年。在中国可以看到许多行业和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随之增加,中国面临的资源和生态安全压力还会持续加大。据有关方面预测, 中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到2020年能够保证需要的仅有6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经济增长,不仅使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也制约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生物物种加速灭绝;森林资源也在逐渐锐减。现在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在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果”,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

因此,以牺牲能源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 带来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却留下了长远的隐患。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四、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中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7]。

(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二)加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就要求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等的防御能力。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将制度化建设纳入考核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并进一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同时要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五、结语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文明转型”的主旨要义,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与环境双赢、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必由之路和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F].北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2〕张丽霞.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策与措施探讨[J].林业经济,2010(10).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F].北京,201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F].北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2.

(责任编辑 徐阳)

推荐访问:中国化 浅析 马克思主义 文明建设 生态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