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研究

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研究

时间:2022-12-22 08: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脱贫攻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探寻可供推广、可供借鉴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推动区域间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本文从研究现状及典型模式案例入手,为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探寻可供复制的模式。

[关键词]精准扶贫;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脱贫攻坚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中国减贫事业对我国人民、对全世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场攻坚战中,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实践,产生了一些可供借鉴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 精准扶贫模式研究现状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来,学术界对于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知网数据库(CNKI)中“精准扶贫”主题关键词的搜索,截至2019年7月,共计检索到28246篇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涵盖了精准扶贫的内涵特征、实施困境、问题成因、对策路径以及经验启示等多个方面。

游俊等对精准扶贫的首提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脱贫模式 “规划引领,党建先行,机制创新,要素整合”的扶贫路径进行了总结。陈晓兰等从精准对象、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多元融资、立足长远、好育优等方面对四川省苍溪县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分析。贾文龙对贵州省毕节市“到村到户”扶贫模式探索进行了总结,提出强化基础设施、发展产业、生态移民、结对帮扶、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典型做法。賀东航等提出深化扶贫认识、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重大项目投入、加大对口支援等。韩斌针对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提出将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相融合,创新探索“种养、加工、科技、扶贫”四位一体化的新模式。邵萌等对重庆市奉节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政府扶持、村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索出服务创收型、物业租赁型、资产经营型、保底入股型、新型产业型五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2 精准扶贫典型模式探讨——以合浦县山东村、西盟县王雅村为例

2.1 云南省西盟县王雅村边疆少数民族脱贫模式

王雅村地处力所拉祜族乡东部,距西盟县城25公里,距离老县城18公里,距力所拉祜族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东邻勐梭镇,南邻左扩村,西邻力所村,北邻南亢村。全村国土面积14.9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900米,为100%山地。根据《云南省贫困退出机制实施方案》退出标准,该村围绕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总体目标,基本实现了贫困发生率低于3%的主要衡量标准,各项指标已经达标。其主要经验做法是: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县、乡、村三级逐级科学制定规划,如《王雅村脱贫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统筹考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素质提升、生态环境等建设内容,强化资源整合、分步推进。

(2)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统筹主导作用,佤族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思想依赖性强、发展能力和动力均不足,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但同时,要始终坚持群众主体作用,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让群众变被动为主动。

(3)部门协作,合力攻坚。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安排使用各类资金,构建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行业部门协同攻坚的良性格局。

(4)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做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建设,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健康发展。瞄准贫困户,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聚焦扶持重点村组、重点群体、重点产业、重要源头,因村因户施策。

(5)产业优先,教育先行。发展橡胶、坚果、魔芋、竹鼠等特色种养殖业,挖掘本村发展基础好、发展意愿强的致富带头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新型组织化方式带动提高建档立卡户发展积极性。挂包帮单位扶持,建设村级产业服务中心,增加村集体收益,指导合作社开展业务,低成本服务农户。开展教育分层扶贫,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对农民开展持续性技术培训,不能一蹴而就。

2.2 广西合浦县山东村有尊严脱贫与乡村治理同步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脉相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将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将是后精准扶贫时期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2.2.1 工作引导,思想脱贫

贫困人群往往思想懒惰但又情绪敏感,如何改变他们的思想问题、帮助其有尊严地脱贫是需要扶贫工作人员思考的问题。以前,有些贫困户故意隐瞒收入,怕享受不到政策,存在不想脱贫的现象。但通过工作引导让贫困群众认识到贫困并不光彩,富裕才脸上有光。通过让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调动贫困户的劳动积极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2.2.2 发展产业,巩固脱贫

发展产业是稳定脱贫的保障,发展差异化特色产业是关键,而合作社及种植大户是稳健生产的“火车头”,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其成为脱贫致富的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村中贫困户全部参与了合作社,贫困户的参股资金由县财政补助、扶贫单位支持和市产业专项资金三部分构成。

2.2.3 乡村治理,村民参与

脱贫帮扶是攻坚克难,发展产业是巩固成果,建设美丽和谐乡村、营造乡村自治氛围则是固基树本。村级是我国治理组织的“未稍神经”,通过调动村民参与自管、自治的积极性,把“点上美”和“面上美”、“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起来。

3 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的启示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内涵,切实践行精准扶贫方略的具体行动,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以下启示:

3.1 系统性启示

脱贫攻坚模式的实践与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不谋而合,充分考虑和处理好了各要素之间、整体与要素之间、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建、文化、教育、科技、环境、产业、设施、政策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统筹、多点共建;同时,脱贫攻坚也是一项艰巨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各工程、工程内的子项目也需要进行优先排序,按照科学规划的原则,突出重点、以点带面;要注意外部帮扶与内生动力的关系、短期脱贫与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脱贫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3.2 适用性启示

学习全国各地精准扶贫的先进做法,可以在脱贫路上树立榜样,指示方向,少走弯路。但精准扶贫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不能照搬照抄。可以借鉴参考,但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新最适合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解龙,陈湘海.精准扶贫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5(11).

[2] 唐丽霞,罗江月,李小云.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3]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05).

[4] 邵萌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J]. 财讯,2018(11).

推荐访问:精准 扶贫 典型 模式 研究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