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数字化时代市级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数字化时代市级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时间:2022-12-09 10:10:1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实际上是将文献资源建设、数据库建设与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党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是数字化时代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目标所在,盐城市委党校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新四军研究数据库”,说明数字化是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市级党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制约因素,要通过加大投入,发展壮大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实行标准化管理等一系列保障机制,确保数字化时代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取得应有的成效。

关键词: 数字化    党校图书馆    数据库建设    转型发展

本世纪以来,数字化浪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断改变着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的复合型模式[1],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党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是数字化时代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目标所在。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新四军的足迹遍及盐阜大地,新四军是盐城的红色标志,“铁军文化”是盐城的红色文化名片,盐城市委党校图书馆收集、整理汇总新四军成立、发展、演变的历史与具体内容,利用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将这些历史资料数字化,开发建设成“新四军研究数据库”,是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有益尝试。

1.数字化时代市级党校图书馆转型发展,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

1.1从党校图书馆的定位来看,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在中央提出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新形势下,党校图书馆担负着为党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任务,把图书馆工作主动融入教学科研之中,是党校图书馆生存、发展的必然途径。强化图书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学服务、为理论研究服务和为领导决策服务等功能,传统图书馆馆藏载体以纸质文献为主要形式,如书、刊、报等纸质文献是传统图书馆文献收藏的主要特征。数字化时代,虚拟图书馆存贮了海量文献信息,集图像、声音、语言、文本为一体。多媒体文献资源通过数字化形式加以保存和利用,使之快捷、便利,不受任何限制地传输,促使图书馆文献收藏范围、信息载体发生重大变化。各种视听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各类大型信息数据库等占据了实体馆藏和服务的重要位置,为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方便的流通渠道,并在文化传承、知识信息传播、社会公民教育、读者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使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文献收藏的有机融合,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利用网络工具建设各种数据库,拓展服务空间,推动图书馆转型发展与变革的历史进程。

1.2从上级党校对基层党校的要求来看,中共中央印发的《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指出,要持续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新形势下,党校系统作为全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的主渠道,肩负着更重大的历史责任。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迫切要求党校实现教育培训方式和手段现代化、教学资源数字化,迫切需要党校图书馆建设丰富的数字资源作为信息支撑和智力支持。党校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党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发展方向,中央党校要求各地党校图书馆要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地方党史、地方志和省(区、市)情数字资源建设,并以“三大文库”建设为中心,有计划地把现有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

1.3从基层党校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来看,党校图书馆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培训基地,各种专题特色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供特色资源和学科化服务,满足教学、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盐城市委党校图书馆通过建设“新四军研究数据库”,将党校、新四军纪念馆、档案馆、党史办及相关县(市)党校的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加工,有效利用起来,为教学、科研提供特色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盐城市委党校在主体班开设了新四军“铁军精神”教学模块,建立了一批新四军传统教育教学基地,新四军传统教育教学在党校主体班已经实施。近期,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多次召开“铁军精神”干部教育培训开发专题研讨会,省、市委党校的领导、市里相关部门的领导多次强调开发新四军教学基地和教学资源的重要性,市委组织部、党校领导还带教务处、新四军研究中心、图书馆的同志到山东临沂、安徽径县实地考察,这充分说明领导非常重视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给党校图书馆做好“新四军研究数据库”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加快了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步伐。

2.市级党校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和服务模式上存在的制约因素

中央党校指出:各地党校图书馆要发挥地方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地方党史、地方志和省(区、市)情数字资源建设,并以“三大文库”建设为中心,有计划地把现有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数字化。数字图书馆是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存储、检索信息的图书馆形态[2]。其基本要素或者特征是:数字化资源、网络化存取和分布式管理,数字化图书馆实际上是数据库群建设,数据库建设是现代信息资源建设的核心。但是,由于各级党校自身的原因,其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方面存在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党校领导重视程度和图书馆员队伍素质不佳。相比教学科研工作,大多数党校领导不够重视图书馆工作,特别对数据库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从党校图书馆的人员现状来看,党校图书馆馆员的职称结构趋于合理,但拥有计算机网络维护知识的人员数量偏少,缺乏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有一些地市级党校没有计算机网络维护人员,这种状况很难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及信息化社会职责,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存在严重不足,能力水平偏低。

2.2市级党校图书馆自身文献资源拥有量不足。市级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收藏的文献资源量较小,除省级党校因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较多和较完备的文献资料外,大部分党校,特别是地市级以下党校受购书经费的限制,文献资料保存和收藏极为困难,因此,以党校为单位建立的特色数据库,数据量往往较少,文献资源不够系统。例如,我们在建设新四军研究数据库时就感到,市级党校图书馆系统馆藏新四军的文献资料极其有限,特别新四军在盐城的资料更为稀缺,盐城市委党校图书馆要建好特色数据库,必须与新四军纪念馆、档案馆、党史办、新四军研究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共享资源。

2.3市级党校图书馆专业技术力量单薄,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市级党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仅仅局限于把馆藏文献进行数字化,有的特色数据库只能提供目录、题录或者提要检索,缺乏全文数据库,且检索途径单一,缺少丰富的检索词查找和功能选择。

目前,CALIS虽然制定了《CALIS技术标准和规范》,但这些技术标准和规范仅仅针对CALIS在建的子项目,大部分党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并没有进入CALIS项目,因此,各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都是依托各自系统平台自行开发的,各馆数据库建设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建设规范和质量控制规范,数据格式不一致,字段不一,数据的标引、分编、检索点不统一等,上述原因造成数据库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差,数据接收和二次开发十分困难。

2.4市级党校图书馆开放服务意识不强,特色数据库共享性较差。国家为了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早在1957年就出台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以确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3]。但是,由于各级党校资源所有制的影响,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具体实践中困难重重,现在各地党校特色数据库建成的和在建的很多,但是通过外网可以浏览的比例很少,大部分数据库都通过IP网址限制外网访问,如安徽省委党校的安徽新四军研究文库,只对安徽省内各级党校开放,而盐城想利用这个数据库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2.5数据化建设标准不一致,给数据库后期使用带来不便。建库标准的多样性与数据库使用的便捷性和后续的可扩展性存在矛盾,各级党校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后,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为将来发展、升级留有足够的空间。但是,全国各地党校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库平台模式,大多采取封闭的建设模式,所谓封闭式建设模式,就是指各地图书馆在馆藏文献数字化过程中,尤其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在封闭状态下进行的,以“单打独斗”为主,馆与馆之间合作建设、联合开发的情形几乎没有。封闭式服务模式指党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的服务范围多以校园网为限,外网访问受到较多限制。在封闭式建设模式和服务模式下,自建特色数据库存在众多先天性不足。

3.构建具有市级党校图书馆特色的转型发展保障机制

数字化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在技术手段上的进一步进化和发展。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畅通,以及存储手段的不断进步,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等传统模式,并未发生改变,改变的是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提升,因而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仍然是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前提和基础。将现代信息技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完美地融合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方向。建设数字化图书馆要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进行技术和服务创新。

3.1组织领导保障机制。领导重视图书馆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建设一支具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队伍,是建设特色数据库群的关键所在,在图书馆工作手段日益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图书馆员正经历角色转换,许多馆员扮演多重角色。正如著名的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所说:一个图书馆成功的关键是图书馆的工作者。图书馆的改革、建设和服务创新都离不开图书馆员,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关键[4]。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是图书馆实现其功能的主要践行者,其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各项功能的发挥。因此,图书馆提高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提高馆员的能力,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馆员能力提升的新途径,培养和造就读者满意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的长期任务。例如,我们在建设盐城“新四军研究数据库”时,党校领导非常重视图书馆工作,在党校内部成立由图书馆、党史党建教研室、新四军传统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处、信息中心等部门人员参加的专家组,负责特色文献建设的选题、资料推荐和文献质量监督等专业知识咨询工作,为“新四军在盐城”特色文献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教研保障。

3.2特色资源保障机制。合理利用本地文献资源,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数据库群。《中国共产党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规定,党校图书馆是党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党校教学科研和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机构。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数据库群,就是围绕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党的干部教育服务、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和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服务的要求来建设。党校图书馆通过外购、交换等多种方式丰富数字资源的同时,必须根据党校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特殊性,投入必要力量自建数据库,并将此作为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重点。

党校图书馆作为一个专业图书馆,要本着实用性原则,从党校教研人员和党政领导干部角度出发,建设高质量专题文献数据库,提供诸如学员数据库、案例教学数据库、本地市情数据库、社会热点问题数据库、教师科研数据库,学员调研报告数据库等。其中,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服务的、反映地方历史和现实情况及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适用性强的地方特色信息是党校教学科研必备的,因此收集和组织地方特色的数字资源建设党校特色资源的数据库,不仅能更好地为党校的教学科研、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还能成为互联网上有影响的信息节点,产生吸引用户和吸附资源的作用。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数据库群,是数字时代党校图书馆的“品牌”建设。走共建共享的道路,尽快建成高质量的有党校特色的数据库群,即形成虚拟特色馆藏,是党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条件下实现转型发展与变革的必然结果。例如:盐城市委党校图书馆建设“新四军研究数据库”就是立足新四军的历史,重点打造“新四军在盐城”这个特色,对于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青少年勿忘历史,牢记革命传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热爱盐城、建设家乡的理想,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3.3规范管理保障机制。保证全省党校系统数字化建设规范与标准统一,保证特色专题数据库共建共享,需要全省党校系统选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目前,江苏省党校系统选用清华同方开发的TPI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系统作为统一使用的数据库平台。清华同方TPI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系统是基于非结构化文档管理而开发的大型智能内容管理系统,该系统以FTS全文检索数据库为核心,采用流行的B/S浏览器检索方式和先进的三层C/S架构,能够同时管理文字、图片、多媒体等信息,并提供全文检索服务,支持网页的动态发布。因此,我校选择清华同方TPI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系统作为新四军研究数据库的建设平台。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对系统进行访问,应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部分内容需授权才能访问。

标准化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生命,是建设高质量特色数据库的根本保证。标准化原则是确保数据库质量、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工作,数据加工应参照中央党校和江苏省党校系统特色专题资源库项目技术规范,保证数据的规范性。全省党校系统实行“统一平台、统一界面、统一标准、统一规则”的模式,不仅可以避免各自为政、自建自用状况,还可以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实现资源共享。

3.4产权利用保障机制。数字化建设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建设特色数据库会面临文献资源数字化过程中的版权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它直接影响数据库的使用范围。数据库取得著作权的首要条件就是具备原创性,不具备原创性则必须向作者和出版社支付版权费,否则所建数据库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使用。特色数据库及网站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没有商业目的,在校内网络传播时不涉及版权问题。但我们建设特色数据库及其网站的终极目标不仅为本校服务,而且为全省以至于全国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投入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建起的特色数据库如果仅限于校内流通,则势必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所以向全国党校系统开放特色数据库应是各地党校图书馆的终极目标。因此,只有妥善处理好版权问题,数据库才能走向社会,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3.5动态跟踪保障机制。对数据库要及时更新、长期维护管理,使数据处于动态的更新变化之中,这是保证数据质量和长久生命的重要环节。要做到在使用已经建成的数据库的过程中,如发现其内容有误差要及时更正;对反映文献特征不准确、不全面的数据应及时补充;随时注意本专题的研究动态,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问世,及时补充新的文献资料数据,保持数据常新,增强利用效果。例如:盐城市委党校建设的“新四军研究数据库”是一项时间、人员、物力各方面投入都较大的工作。从选题、论证、确定到具体数据录入,要经过一个跨度较长的建库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重视数据库建成后的后续服务,使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始终处于快速高效的状态之中。

参考文献:

[1]朱满良.关于党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70-72.

[2]曹铁娃,刘家新.地域文化资源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以天津大学图书馆中国建筑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为例.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5).

[3]全国图书馆协调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57(45).

[4]吴慰慈.图书馆事业与图书馆学教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推荐访问:市级 党校 数字化 转型 保障机制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