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亚当·斯密问题”的解析和启示

“亚当·斯密问题”的解析和启示

时间:2022-11-30 08:20:4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从道德发展和经济建设这两个角度来说,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和《国富论》。这两本书的人性观的矛盾突出了斯密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其实,斯密问题作为一个伪命题,在其经济领域和伦理学领域并没有本质上的冲突,而其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也正是解开这个谜团的关键。现在,斯密问题的价值早已超越当时所提出的范围,对于研究当下经济学以及伦理学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亚当·斯密问题”;“伪命题”;看不见的手;现实启示

1 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及论争

1.1 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

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他们认为《道德情操论》主要是受了哈奇生的视仁慈为道德基础的观点和休漠的同情观影响,以同情心或利他作为人性的基础。《国富论》则是斯密在法国之行时受到法国重农学派“唯物“哲学的影响而完成的,在这本著作当中他改变了对人性的看法,转而把行为动机归结为利已或者自私,由此造成了《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的对立。与历史学派不同,边际学派却认为《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关于人性本质的认识是一致的,斯密视野中的人都是具有社会良心的利他主义者。斯密在这两本著作当中对人的本性的论述是否一致的问题,这一从人的本性角度对斯密两大著作关系问题的论争持续了约一个世纪,被称为“亚当.斯密问题”。

对于“斯密问题”讨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历史学派为代表的人性矛盾论,一类是以边际学派为代表的人性统一论。

1.2 人性矛盾论

在历史学派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克尼斯指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而《道德情操论》的观点与这种唯物主义完全不同。前苏联经济学家卢森贝在《政治经济学史》中指出,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当中研究的是道德世界,其出发点在同情心;在《国富论》中研究的是经济世界,立足点是利已主义。

1.3 人性统一论

边际学派指出,斯密的《国富论》中对于人性的分析是从人的利已主义出发的,但它也是斯密的道德哲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不能把《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思想对立起来,斯密在经济思想与伦理道德上的认识是一致的,这个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认可。当代英国经济学家诺尔曼·P·巴利指出,《道德情操論》与《国富论》的哲学基础是一致的,说两部著作之间某些不一致是错误的,事实上,自利信条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共同的。

2 解密“斯密问题”

2.1 “伪命题甲

虽然对于“斯密问题”的探讨已经长达一个多世纪,但是也早就有权威学者提出这是一个伪命题。各大学派和著名学者在探讨“斯密问题”时总会绕不过“看不见的手”,“斯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命题,并在《国富论》中也进一步论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景源在《解开“亚当·斯密问题”和“卡尔.马克思问题”的钥匙一马克思主义三者统一的第四个理论驿站》中指出,“看不见的手”对“斯密问题”来说是个秘密。这个“问题”把“看不见的手”看作是一个“利已”和“利他”的矛盾体,这样是不可能解开“问题”的。斯密不是这个矛盾的制造者,他提出“看不见的手”恰恰是要解决这个矛盾。所以,“斯密问题”只能是一个伪命题。

2.2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到底指的是什么?单纯的把它认为是市场经济这种看法是偏颇的。“看不见的手”在《道德情操论》中有两种形式的阐述。在第一种表达式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体居民的情况下所能做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的增进了社会利益,并未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斯密通过借助政治经济学阐述的伦理学,说明土地私有者在产品的使用价值上独自消费“是徒劳的”,“为己”要想到“为他”。在第二个表达式当中,“看不见的手”讨论的是人的品德,是为国家的荣誉而甘于牺牲的英雄精神、为国家的兴衰而大义灭亲的精神,是衡量人们心灵的天平。我们不等片面的认为“看不见的手”只是一个经济名词,《道德情操论》是一部伦理学著作。

“看不见的手”是亚当·斯密留下的解决“斯密问题”的钥匙。

斯密从来没有将伦理学和经济学彻底分裂开来,虽然伦理价值在斯密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把伦理学作为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斯密在强调道德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时候,又不得不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世俗的物质生活已经取代了宗教的精神生活从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人们对于自利的追求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斯密肯定了现实经济生活的正当性。斯密用“看不见的手”来协调人性中“为已”和“为他”的对立,协调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对道德生活的向往。

“看不见的手”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都出现过,最初这并非一个学术概念。“斯密把一个用来描述超自然力量的宗教术语转用来表达社会本身所蕴含的支配经济运行的一种无形的客观力量。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交换这一经济运行方式会非常奇妙的导致一个极具有道德性质的结果:一方面,它肯定了人人都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因此增进了社会的生产总量,为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创造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商品的交换,每一个人都比以前更加的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比以前直接‘为他’的行为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在动机上‘为已’的行为,通过一种特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市场机制,也就是‘看不见的手’,造成了普遍的相互利益或者相互利他。”纯粹的‘利已’的行为,通过一种市场机制的转换,实现了“利他”的道德目的,从而使全社会在宏观上基本消除了“利已”和“利他”的冲突和对立,实现了二者的协调和统一。这就是斯密发现的“看不见的手”,也就是“斯密问题”的钥匙所在,在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活动时所体现的具体的行为差异并不能割裂斯密对人性本质的认识。

3 “斯密问题”的现实启示

3.1 人性利已

就像上文所阐述的一样,在亚当·斯密的著作当中不存在人性“为已”和“为他”的彻底对立。人的本性是利已心和同情心的统一,“利他”是为了“利已”,利已心是人性的本质,但这也并不表示“利已”就不能“利他”,“利他”就不能“利已”。我们一直执着于我们到底是要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就好像如果我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就一定会损害他人的利益。道德为他、经济为已没有错,道德为已、经济为也没有错,我们总是习惯于肯定在经济上“利已”,而去批判在道德上“为已”,在道德标准上真正“为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在道德生活中实现“为已”。

《道德情操论》开篇就指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的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者同情。这段话已经表明人的自私与同情相生相伴,人天然具有利已心和同情心,同情心也是处于对于自我利益的追逐。人的本性是利已心和利他心的融合还体现在《道德情操论》对绝对利已主义、绝对利他主义的批判:“行善犹如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因此作出劝诫已足够,没有必要强加于人。相反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支柱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物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利已心是人性自爱的一种表现,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实现利已的前提是保障他人的自利在利他中才能达到利已。

3.2 财富与美德的平衡

3.2 .1.斯密人性观的价值观启示

长期以来,我们身处“推崇利他,反对利已”的社會环境当中,面对义与利的冲突,我们克已复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价值取向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冲突不断,所以频频出现道德滑坡的现象,各种措施下也不能扭转道德滑坡的趋势,究其根本不是我们道德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技术不先进,而是对我们一贯所信奉的道德教条缺乏内心的深度认可。人们信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按照什么道德原则行动,归根到底是由他们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决定的。只有正确认识利已、利他,道德和财富的辩证关系,才能真正提升道德短板的高度,形成真正符合市场经济的当代义利观。

3.2 .2.斯密人性观的方法论启示

实现财富与美德平衡的最重要的奠基石就是尊重人的利已诉求,正是人的合理利已诉求,尊重谨慎的美德,利已与利他平等,财富与美德才能平衡。正义的社会制度是财富与美德平衡的保障,在社会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在促进他人自利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重要的,“看不见的手”是平衡财富与美德的调节杠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用市场机制来平衡利益冲突,妄图取代“看不见的手”必定会带来社会的混乱。

4 小结

“亚当·斯密问题”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斯密个人和他著作思想内容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在学术思想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拓展,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关系范畴。这个问题更多的演变为经济与伦理、经济学科与伦理学科之间关系的研究。社会的经济现象和伦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伦理更多的是以渗透的方式存在于经济生活当中,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交叉关系和互动关系,不应该将二者盲目的分裂开来。在当代对于经济或者伦理学的研究不仅要求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扎根现实的土壤,而且我们要学会进行理论回溯,寻求启迪。

参考文献

[1]文军.亚当·斯密与“亚当·斯密问题”[J].哲学动态,2007(6):17-23.

[2]冯景源.解开“亚当·斯密问题节和“卡尔·马克思问题”[J].东南学术,2018(1):33-46.

[3]严海,汪继平.探寻财富与美德的平衡点---亚当·斯密的解析与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5):98-101.

[4]朱绍文.亚当·斯密的《道德感情论》与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0(7):91-96.

[5]杜时忠.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217.

[6]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推荐访问:亚当 启示 解析 斯密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