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合理性研究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合理性研究

时间:2022-11-22 20:4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高校公共体育课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着重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理论部分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合理性建议,目的在于使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能够更加有效的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体育理论内容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b)-0209-01

1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的现状分析

1.1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广度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理论内容在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纲要,各高校所用体育教材的版本也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的内容的广度主要体现这在三个方面:一是和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二是和健康相关的知识;三是和医学相关的知识。具体包括如下:体育运动相关知识(体育概述、体育原理、竞赛组织)、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概述、运动与营养、传统养生)、医学相关知识(体育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损伤与急救、疲劳恢复与判断)。

1.2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深度

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的深度体现在体育运动的基本原理与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手段、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则以及终身体育这几个方面。在深度讲解方面远远低于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其范围介于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科学知识之间,学生达到了解并能满足基本运用的目标。如体育竞赛的内容方面,使学生达到了解运动竞赛概念、国内外主要运动竞赛以及运动竞赛的观赏等;竞赛规则方面达到让学生满足运动需要的目的,而不讲解裁判的手势等方面的内容。

1.3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取材

体育理论课内容的取材主要有三方面的来源:一是来源于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如体育理论、生理学基础等);二是来源于社会科学知识(如健康知识、卫生与保健等);三是来源于运动实践(如体质评价与标准、大众健身等)。

2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内容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课内容教学课时不足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体育理论课时数为10%,但是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达到要求的院校只占11.63%,多数院校仍然没有达到教育部的要求。

理论课教学时数短缺已是大学体育教师的共识。在体育理论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每学期2学时的教学时数从深度上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据调查发现,一些院校的教学大纲中理论课教学时数是达到要求的,然而这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很少有执行的,这反映了部分院校对理论课重视程度不够。

2.2 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与学生知识结构不配套

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都比较高,像运动力学知识、生理卫生知识在中学时期已经接触,并有所掌握,然而这一部分内容大学生不仅不看,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理论部分的枯燥、乏味;同时,大学生体育理论课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审美意识、娱乐品味和思维深度,实用性不强,也就是说绕弯比较多。表达一个意思要绕很大的篇章来进行讲述。

2.3 理论课教材内容狭窄,系统性不强,且特点不鲜明

目前体育理论课的内容给人的感觉就是体育课,就是用来讲述运动与健康的,这是一个很狭窄的出发途径。体育不仅涉及到运动方面的知识,也涉及到多个学科,诸如建筑、文化等。体育课程是一门系统性课程,是融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运动课程,因此理论课内容部分就要体现多学科的特点。体育教材内容编排路径狭窄,明显制约了大学生对体育的客观认识和评价。

特点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一是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二是教材内容的设置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抽象的理论仍占理论课的大部分内容。

3 对体育理论课所存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遵循体育理论课教材内容的编写要求

理论课教学内容首先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并注意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倾向于学生的兴趣、实用性以及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体育理论课教学要与结合体育运动自身规律和教学规律,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内在规律,学会科学锻炼方法,从而具备自我锻炼和发展的能力,即能够在运动环境、生活条件、以及年龄变化等条件下合理调节运动项目、安全有效的运动。

3.2 合理设置体育理论课教材的内容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材内容应适当增加。体育是一门多学科课程,不仅与运动密切相关,也与市场、科学、旅游、建筑、文化、中医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有专门的章节进行体现。

对体育原理、运动基础(生理、心理)、锻炼原则与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换个方式向学生介绍,比较共同点发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讲解如何让学生安全有效的进行体育运动的。因此,可以归纳为一章为体育常识。这样设置,能够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安全有效的运动。

3.3 充分利用外堂课进行理论课内容教学

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将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由每学期2学时增至每学期6学时,这样可以增加理论课内容的教学时数,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也能够进行实施,然而细细考虑之后,不难发现,大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指导以后的体育实践,为自己从事体育运动和终身体育提供安全保证和理论指导。数量上增加了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并不代表大学生学会并掌握理论知识,也不见得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大学生有何帮助。

体育理论课教学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和乏味,为了达到学以致用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建议充分利用外堂课进行理论课内容的渗透。外堂课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以下方面:(1)运动会;(2)术科教学;(3)专家讲座;(4)体育俱乐部。

参考文献

[1]曾承志.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公共体育理论课的反馈及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

[2]张连鹏.关于大学体育理论课的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7(2).

[3]朱洪生.高校公共体育理论教材内容改革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08,6.

[4]李林,杨迎天.对现行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

[5]丛洪岩.对高校体育理论课内容层次与体系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推荐访问:合理性 课内 理论 高校 研究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