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心得体会 > 甲状腺微小癌5例诊治体会

甲状腺微小癌5例诊治体会

时间:2022-12-02 12:40:40 心得体会 来源:网友投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45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82例,其中最后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5例,现分3组报告如下。

一组1例,女,术前诊断为右侧单个颈部淋巴结肿大。术中冰冻切片诊断为甲状腺转移癌,但术中未触及腺体内及其他地方任何肿物,行右侧腺体及峡部切除术。

二组2例均为男性,术前B超及触诊定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石蜡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术后追加癌肿侧腺体切除及峡部切除术。

三组2例,男女各1例。术前腺体内均可触及质硬较小肿物。B超检查为0.5~1.0cm大小,未定性。针吸细胞学检查阴性,但术中冰冻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行患侧腺体及峡部切除术。

此5例患者均健康生存至今。

讨 论

甲状腺微小癌是用来描述甲状腺触不到异常肿物而在颈部淋巴结表现转移性甲状腺肿瘤的病例。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限定肿瘤直径≤1.0cm的甲状腺癌结节为甲状腺微小癌。

甲状腺微小癌是指肿瘤直径不超过10mm,无论区域淋巴有无转移或远处转移均称为微小癌,占甲状腺癌比例为6%~35%。因其具有隐匿性,临床难于发现特点,故又称为隐匿癌。

甲状腺微小癌由于结节小,有些结节位于甲状腺腺体内或后被膜处,临床查体常难以发现,有些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甲状腺疾病,如结甲、甲亢、甲状腺瘤等,因而导致经常误诊,甚至二次手术,如本例二组病例。

虽然高分辨B超可发现直径2~3mm结节,但微小癌边缘可清晰,回声可均匀很难找出其特征表现。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方法是甲状腺结节术前定性诊断,但其准确率报道不一,为35%~98%[1],仍有一定的假阴性,例如本例三组病例。

为提高甲状腺微小癌早期诊断,临床查体要仔细,如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单一者,应查其性质,了解其生长速度、质地、是否固定等,应考虑此病的存在,如本例一组病例。

甲状腺微小癌在B超图像中的特征表现为:结节为实质性,多为低回声,无包膜,内有细小强光点,甚至有较大的钙化灶,形态不规则,周边有伪足或毛刺。若发现结节内有细小强光点,结节内有丰富血流信号时要高度怀疑此为癌症。此细小强光点是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特有的砂粒体声像图表现[2]

术前细针穿刺应在B超引导下,这样能确定穿刺部位,进针深度,抽吸的是否为瘤体组织,对多发结节还应分别穿刺,并记录抽吸组织的部位,以防误诊。

术中仔细探查,即使是良性病变术中也应探查腺体内肿块与周围组织有无浸润,有无小结节及砂粒体。如发现有上述表现即应快速冰冻检查,本例三组病例即术中冰冻病理诊断而确诊的。

对于微小癌的治疗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觉大多数微小癌近展缓慢甚至消退,对无转移的不必治疗,但我们认为甲状腺微小癌并不一定终生不向显性癌进展,由于病理分型不同,也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因此一经确诊均应手术治疗。手术方案笔者认为:对于诊断明确的单侧叶微小癌,未浸透被膜,无淋巴结转移者仅行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既可,对于浸透被膜颈部淋巴结已有转移者应行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双侧微小癌应行双侧次全切除术,不主张行预防性根治术。

由于甲状腺微小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不必要甲状腺全切除或常规颈部淋巴结清扫,应长期密切随访。

总之此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甲状腺癌,我们必须重视它,不断加深对其认识,选择合理处理方式,减少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 王明深,胡锡样,黄雪玲.甲状腺微小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5):298.

2 Takashima S,Fukuda H,Momura N,et al,Thyroid,nodules,reevaluation with ultrasound,clinultrsond,1995,23(3):179.

推荐访问:甲状腺 诊治 微小 体会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