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事迹材料 > 2023年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全文)

2023年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全文)

时间:2022-12-29 17:40:04 事迹材料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全文)

 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一 ___村位于___中西部,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 距___政府所在地 7 公里,距县城 90 公里。长期以来受闭塞的地理环境、社会环 境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制约,高牛村大部分贫困户存在思想观念落后、精神消极、 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给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 对政府、乡村干部缺乏信任,对脱贫攻坚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对政府依赖性较 强,“等靠要”意识较重;二是贫困户之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存在攀比心理, 缺乏邻里之间的友好感情基础,三是部分贫困户目光短浅,甘于贫穷,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甘于落后,“得过且过” 意识较重。针对存在的三种消极制约因素,高牛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 坚持思想先行,攻坚克难,通过高强度引导、宣传和教育,彻底剜除了贫困群众 的思想“沉疴”,在全村营造了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 力更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益。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政策指路,用好宣传“法宝”,消除“等靠要”意识,树立“穷而有 志”观念。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高牛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刻认识到“有志” 对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提高贫困户对政策的 知晓率,高牛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在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 探索出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全体贫困户大会制度。该会是一个以贫困户为主角的 谈心会,贫困户在会上可以畅所欲言,谈想法、谋发展、话感情、拉家常、说意 见、提建议。干部在倾听谈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简短、朴实的语言在大会上向 贫困户传达政策精神,解读最新的惠民扶贫政策。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真正了解党 的扶贫政策的宗旨、目的和意义,让“浑水摸鱼”和“坐吃山空”者无所遁形, 自感惭愧。真正营造“辛勤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浓厚氛围,引导失志贫 困户转变观念,练好“内功”,丢掉“等、靠、要”思想,逐步树立“主人翁”意 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走上致富之路。

 二、注重典型引路,打好感情基础,树立“穷则思变”观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贫困户要转变,必须学有样板。要用看得见、摸得着 的身边“活典型”、“活经验”形成脱贫示范,引导、感染、带动发展动力不足的

  群众,增强其“穷则思变”的奋斗精神和决心。高牛村把“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率先脱贫光荣”纳入乡风文化内容。广泛传承优良传统,开展“道德模范”、“脱 贫之星”、“好媳妇、好儿女、好婆婆”等评比活动,编印个人脱贫先进事迹汇编, 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组建 5 支农民文娱宣传队,把农户从“麻将桌”引向 “乡村舞台”。利用十一、春节等重要节日举办高牛村农民文艺联欢晚会,将脱贫 攻坚的典型实例搬上舞台,自编自演脱贫故事,自娱自乐,寓教于乐。同时,以 每月一次全村贫困户大会制度为基础,邀请本地产业大户和已脱贫户为大家传授 致富经验,宣传脱贫“正能量”。

 三、增强技能铺路,抓好培训之效,消除“得过且过” 意识,树立“穷更需 勤”观念。

 俗话说,“一技在手,吃穿不愁”。脱贫致富关键在于掌握一技之长。高牛村 在抓好县乡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的同时,善谋善思,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开展 技能培训,贫困户的生产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扶智”的强技增收 脱贫之路。不定期组织邀请种养殖专家深入贫困户家家户户的田间地头,实地指 导种养殖技术。利用每月一次全村贫困户大会制度,邀请本村诸如汪如亮、曹祥 芝等种养殖大户,在大会上传授种养殖经验。定期组织贫困户到周边产业发展好、 脱贫成效明显的地方去开拓眼界,看看外面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增强贫 困户学习技能、掌握技能的主动性。通过技能的培训,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 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让贫困群体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斗志,在精神上与 贫困绝缘,实现由“我不干”、“不会富”到“我愿干”、“我先富”的转变。

 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二 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 们党的庄严承诺”。精准扶贫要下“绣花功夫”。目前,我国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 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作为脱贫攻坚有力举措的驻村帮扶更要以“绣花”功 夫来做,啃下硬骨头,打好攻坚战。

 富家岔村位于八里湾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__公里,流域面积__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1.08 万亩。全村有 8 个村民小组,307 户__人,其中劳动力 793 多人。

 有党员 36 人(其中:女性党员 5 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 8 名)。由于地处大山深处、 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相对恶劣,__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 211

  户 924 人,__年以来累计减贫 63 户__人,贫困发生率 68.73%,现有未脱贫户 141 户 670 人,贫困面 54.16%。全村以种植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小杂粮(亚麻)为 主,养殖安格斯肉牛、小尾寒羊、肉驴为主。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__年为 2768 元。

 精准帮扶,以勤勉打基础 自古以来,凡绣艺超群者,无不勤勉刻苦,在反复的练习中练成就扎实的基 本功。帮扶干部作为部门工作人员,在 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兼顾本职工作和帮扶工作确实难度较大, 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__市委组织部以勤勉奉献自励,按照乡党委统一 部署,配合乡村干部,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坚持入户现场“四看四问” 识真贫,聚焦贫困人口和发展短板。“一看房,一看粮,三看劳动力,四看读书郎”, 一看房,了解农户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二看粮,了解农户耕地及收成情况和生产 生活条件;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就是了解农户劳动力强弱和掌握生产技能情况;四 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郞,就是了解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掌握科技知识情况;现场 “问生活、问生产、问收入、问期望”。并针对各户的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 精准聚焦贫困人口和发展短板达标短板,开展到户“一对一”精准施策。对照“两 不愁、三保障”指标和退出程序,__年脱贫退出 6 户 18 人,__年 29 户 90 人。贫 困人口减为 141 户 670 人,贫困发生率由 68.73%降至 54.16%。__年脱贫退出 29 户 90 人,贫困人口减为 141 户 670 人,贫困发生率降至 54.16%。

 聚焦帮扶,以用心显真诚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想要绣一副精美的绣品并不难,但要绣得生动、绣出神 韵就不是技巧能解决的,还需用心。__市委组织部用心了解贫困户的一切情况, 异地而处地体会他们的困境,积极寻求脱贫之法。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 夜难寐”的工作作风,始终把富岔当作自己亲人来关心帮助。两年来,先后 30 余次深入帮扶村社农户实地考察,制定帮扶规划。一是转变群众思想。用政策去 引导,用制度来规范,彻底摒弃“等、靠、要”等陋习,引导农民自觉主动参与 扶贫开发工作,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思想。在扶贫项目选择和实施等环 节上既考虑长远发展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加强沟 通交流。共组织召开大小座谈会 26 场次,期间向乡村干部学习基层经验,邀请贫

  困户建言献策,帮扶八里湾乡市、县帮扶干部的派出单位及帮扶干部分享交流帮 扶经验,虚心求教并分享自己的经验,让帮扶干部们齐聚一堂在交流讨论中提升 能力,促进精准扶贫工作。三是推动技能培训。__市委组织部协助聘请专家和技 术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肉牛、肉羊、肉驴养殖、小杂粮等专题项目讲座,先后办 培训班 16 期培训__人次,着力使每家有一个有劳动技能,懂农业科技知识新型农 民。同时还支持 160 多人参加会宁县人社、农技开展的电工、焊工、厨师、电脑、 美容美发、陇原巧手等技术培训,使他们有一技所长,在劳务输出中发挥作用。

 通过培训,全村贫困户自立意识、脱贫信心和致富本领明显增强,全村 90%以上 的青壮年劳动力都掌握了 1,2 项劳动技能和实用技术,其中自主创业致富带头人 12 人。

 聚焦帮扶,以方法求实效 绣花是一门极具学问的传统技艺,针对不同的事物和艺术形象采用不同的针 法,扶贫帮扶也需讲究技巧和方法,针对不同情况的贫困户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 帮助,在充分了解其贫困原因、劳动能力、脱贫意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后,给他 提供最合适的脱贫“套餐”,用恰当的方式引领贫困户满怀信心走过脱贫路。两年 来,__市委组织部在基础设施方面。积极协调水利、交通、林业、住建等部门, 强力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协调基础设施总投入达到了 160 万元,使全村自来水入户主管道铺设全部到村到社,入户率达 85%,全村耕地梯 田化率达到 73%,硬化道路 2 条 5 公里(1 条 3.7 公里正在硬化)、沙化道路 2 条 9.1 公里,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 320 亩,绿化庭院__户,绿化村组道路__公里, 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实现动力电全村全覆盖,建成农村危房改造 124 座, 安全住房覆盖率达到 100%。在产业培育方面。利用补交党费支持“空壳村”发展 村集体经济投入富岔村党群创业互助协会 10 万元,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集 体经济收入超过 2 万元。全村全膜玉米、黑膜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牛羊驴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新发展富岔村养殖专业合作社 1 家,发展安格斯肉牛养殖 100 头,黑毛驴养殖 100 头。目前全村全膜玉米和黑膜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是 3200 亩、2300 亩,牛羊驴养殖规模分别达到 184 头、320 只、165 头,协调市农牧局 对辖区内的亚麻种植户按照每亩补助 200 元,全村新发展以亚麻为主的小杂粮 3000 亩,为建社万亩亚麻种植基地奠定坚实基础。在公共服务方面。面对全村公

  共服务保障能力弱等现实条件,__市委组织部协调市农工办安排富岔村省级美丽 乡村示范点建设,加大政策扶持、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协调资金 100 万元,新建 村级办公阵地一处,文化广场、文化舞台一座,新建亚麻主题公园一座,形成以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游农村古堡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业, 为培育绿色循环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自__年__市委组织部市帮扶富岔村以来,坚持“乡镇领导、群众为主、科学 规划、项目帮扶、产业推动、能人带动、整村脱贫”的脱贫帮扶措施,两年来, 在__市委组织部的大力帮扶下,富岔人民负重拼搏,全村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 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产业发展逐步壮大,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民人均纯 收入大幅度增长。现在的富岔是一幅青山绿水、花开一季、牛羊成群、人心安定 的繁荣景象,富岔人民从此掀开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篇章。

 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三 __乡位于__县西南方,距县城 12 公里,有井沙快速通道穿境而过,有三宝、 宝千等乡道与三教、千佛、四合等周边乡镇相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__ 乡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全乡人口 10190,其中农业人口接近 9000 人;生猪、山羊、 稻米、大豆等农产品在县内县外都享有很好的美誉,历来有“稻米之乡”的美称。

 自__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共识别精准扶贫户 252 户、708 人,经 过三年的努力,我乡共脱贫 198 户、555 人,在长期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乡积 累了丰富的脱贫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本乡农业乡镇的实际情况,找到了适合__乡 自身情况的脱贫增收之路—“有机水稻基地”的打造。__乡属龙泉山脉南部尾端 丘陵地貌,遂宁组土壤黄紫色土质,年均降水量 800—1200 毫米,日照时数 1800 小时左右,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历来__水稻得到周边乡镇及区县的争相购买, 乡党委、政府结合这一实际情况,秉承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在经过长时 间的实地调研和规划后,提出了打造__万亩有机水稻基地的方案。

 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就是要让老百姓增收,而简单的“输血式”扶贫带来的 短期增收并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反而容易让贫困户滋生懒惰心理,所以必须要 有长期、有效、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方案,让老百姓自身发展生产,形成“造血式” 扶贫模式,让贫困户有长期性增收,从而解决根本问题。在__乡农机服务巡回小 组的科学规划下,__扶贫要走“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实施

  连片开发、规模化发展。我乡传统农业种植作物,过去一直是一家一户自发生产 方式,我乡农机服务巡回小组加强组织和引导,按照“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 推动我乡传统农业的改造提升。巡回小组协同桂花村两委迅速布局谋篇,围绕有 机水稻规模化开展工作。首先__年初,由农机服务小组牵头,组织筹备以桂花村 党支部书记宋永林为法人代表的“桂花香农机合作社”,并于__年__取得合作社营 业执照,正式成立了合作社。第二是在筹备合作社初期,巡回服务小组及村两委 广泛动员该村村民,并着重动员了桂花村贫困户种植有机水稻。第三是巡回小组 联系了县农业局,请求农业局对我乡有机水稻选种进行了科学的指导。第四是同 三教乡林翔米业公司衔接,争取到了该公司和桂花村及“桂花香农机合作社”的 合作,形成了“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第五是同电信公司衔接,引 进“翼农社”网络销售支付平台,并在我乡新农贸市场开辟运营门店,将我乡农 贸产品挂网售卖,为贫困户农产品出售广开渠道。

 __年,桂花村共动员 108 户农户加入“桂花香农机合作社”,占全村人口的四 分之一,全村共种植有机水稻__余亩,平均亩产 950 斤。合作社与林翔米业商定, 以 1.5 元/斤的价格统一收购农户所产粮食,统计结果显示,桂花村本年度所有有 机水稻种植户每户平均增收 500 元。在巡回小组和合作社的重点动员和带领下, 桂花村共有 12 户贫困户种植有机水稻并售卖,平均每户出售 2000 斤,增收 3000 元,其中贫困户谢淑花收益最好,共出售有机水稻 4000 斤,获利 6000,贫困户 陈文华也喜获丰收,出售有机水稻 3000 斤,共收益 4500 元。乡党委和政府对桂 花村这一产业扶贫方式给予高度的肯定,不仅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更带动全村 村民增收致富。

 桂花村有机水稻规模化种植是全村大的发展战略,同时将精准扶贫户纳入到 规划发展中去,实现了既帮助贫困户脱贫又带动全村农户增收的双重目标,其成 功是必然的。对于贫困户而言,第一是带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根据我乡目前实 际情况,在众多贫困户中有很大比例致贫原因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俗称“种懒 庄家”,合作社的成立,将众多贫困户吸收进来,带动大家种植有机水稻,有效的 提高了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第二是种植有机水稻简单易操作,技术及资金投入 低,符合我乡乡情,__自古有“稻米之乡”的美称,有悠久的种植水稻的历史, 贫困户都有种植水稻的经验,同时合作社统一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产业推进

  有保障;第三是市场风险小,贫困户“单打独斗”式的发展产业很容易受到市场的 冲击,受价格和流通的影响很大,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是我国广 大丘陵、山地农村的普遍矛盾,地形决定了农业不能实现大规模、机械化、农场 式的发展,农民的生产规模小,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履约率底,很难进入大 市场、大流通。“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公司和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 农户产品价格有保障,同时免去了农户出售产品的环节,为农户提供了极大的便 利。同时我乡在推进这一产业扶贫模式中,也总结出了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一是种植水稻品种单一,基本为普通食用稻米,价格提不上去,巡回小组和合 作社在经过研究后,决定增加种植有机水稻品种,抬高价格,提高收益。第二是 发现种植有机水稻收益不高,种植水稻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与加工出售有机水稻 大米比较收入差距较大,合作社规划进一步升级产业链,提高农户收益。

 扶贫的根本在于促就业,增收入,是要对贫困户授之于渔,让贫困户通过自 身努力来实现脱贫致富,让科学的产业发展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内生动力,__ 乡农技巡回小组围绕这一思路,科学规划、实地指导、具体参与,将__有机水稻 产业扶贫模式付诸实际,真真切切的为贫困户增加了收入,由此得到了__乡党委 政府的高度肯定,并决定继续由巡回小组牵头,将此模式全面铺开,实现我乡全 覆盖,让全乡所有贫困户和老百姓享受到优质有机水稻发展带来的福利。

 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四 ___镇是___省两个移民集中建制镇之一,版土面积 32 平方公里,辖 6 个村, 40 个村民小组,___人,___年底通过精准识别全镇共有贫困户 143 户,537 人,___ 年底已全部脱贫。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镇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贫困人口 劳动力状况等实际,多点发力,坚持专项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 的大扶贫格局,强化多管齐下的脱贫举措,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的步伐。

 一、扶贫背景 __湖镇作为移民建制镇,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历届镇党委 政府的带领下,一代代移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使得__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备, 特色产业优势日益明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__的面貌较之移民之处 变化是巨大的。__年通过精准识别出的 143 户、537 人,应该说是需要重点关注 和帮助的群体。143 户中,其中五保贫困户 5 户、__人,低保贫困户 105 户、388

  人,一般贫困户 33 户、___人。单靠某一方面的扶贫措施,难以取得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当作一项政治工作和惠民工作来抓。镇成立

 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相应的精准扶贫工作小组,同时明确了指导思 想、目标任务和帮扶措施,制定了实施方案、作战挂图、签订了脱贫攻坚目标责 任书。建立了例会调度机制,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推进会,总结进度,分析差 距,谋划部署。建立了人员保障机制。由党委副书记周晓清同志负责,抽调了 3 名工作人员,专抓精准扶贫工作。建立了督查促进机制。由镇纪委牵头组成专项 督察组,每月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一次督查,对工作不力、不实的予以通报批评, 并限期改正。

 (二)精准识别,锁定扶贫对象 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的“八评”“八不评”标准,通过政策宣传、农户申请、入 户调查、村级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 “两公示一公开”的工作程序评定贫困户,认真填写贫困户基础信息、扶贫 手册,进行数据录入。

 (三)贯彻落实“八个一批”帮扶政策,确保帮扶精准有效 针对不同贫困类型,因户因人施策,区别对待,分类施策,确保各类贫困人 口同步脱贫。

 一是对五保户人口实行财政兜底供养。为其解决不愁吃、不愁穿和有房住, 年人均供养水平达到 7000 元以上。

 二是对低保人员实行政府兜底。将重新调查识别的身残、智障无劳动能力的 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一、二类低保,由政府兜底保障,人年均补助金额分别提 高到 3500、3000 元左右。建立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对接机制,使三、四类低保覆 盖贫困户,做到应保尽保,使其实现政策性减贫增收。

 三是对有子女上学的贫困户通过助学扶智,雨露计划和生活补助等办法帮助 脱贫。

 四是对有病、有残贫困户通过低保、医疗救助和健康扶贫政策进行帮扶措施 兜底脱贫。

  五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根据其个人意愿进行劳务输出、打零工和产业扶 贫,增加其收入帮助脱贫。根据我镇实际,对有水产养殖、畜牧养殖的贫困户, 积极与水产部门、畜牧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对接,定期不定期上门指导或集中培 训学习相关种养殖技术,解决技术及销售难的问题,同时鼓励其加入合作社,采 取产业大户带产业小户,产业强户带产业弱户等办法,推动产业扶贫,提高贫困 人口收入。

 六是对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缺乏资金的贫困户,争取金融小额贷款,政 府贴息免担保帮扶政策,同时鼓励以贷入股,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受益,增 加增收渠道,

 七是对家居采光好且有个人意愿和一定经济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光伏发电帮 扶。

 (四)着眼民生,实施公共服务保障 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镇拥有中心小学 1 所,卫生院 1 所,卫生室 6 所,村文化站 6 个,村级服务中心 6 个,全镇贫困户新农合、居民养老保险覆 盖面 100%。

 (五)落实帮扶制度 确保全镇每个贫困户有 1 至 2 名市、镇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市直驻村第一书 记实行每周五天四夜扶贫工作制度,帮扶干部根据自身所能和群众所需,因户因 人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发展项目,开展技术培训,培育致富产业,寻找致富门路。

 (六)广泛宣传动员,营造社会氛围 为了充分调动参扶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工作的良好氛围。镇、 村开设了扶贫网络。利用广播、媒体、宣传横幅、宣传标语、新闻报道等多形式, 对帮扶工作中的典型事例,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宣传,在全镇 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三、主要成效 一是初步实现了脱贫攻坚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群众主体,社会 主动,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思路,有力推进了扶贫工作开展,初步实现了脱贫 攻坚目标,为下一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发挥了特色农业优势,促进了产业发展。最大限度聚齐扶贫要素,积极

  夯实基础,培育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按照长中短相互结合的思 路,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以稻虾共作为长远发展的主产业,中期重点发展以生猪、 鸭为主的畜牧产业,近期重点发展的葡萄种植业和劳务产业。

 三是完善了社会保障工作,改善了民生。通过开展教育扶贫落实“两免一补” 政策,开展卫生扶贫,加强乡村卫生院(室)建设。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 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强化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应保,解决

 了困难群众生活难的问题。

 四是拓展了帮扶格局和方式。打破常规资金帮扶的传统,将扶贫工作输血转 变为造血,改变了贫困户“等、要、靠”的陈旧思想,提升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 能力。

 五是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转变了工作作风。发扬了领导亲自抓,部门真心 帮,群众积极干的精神。市、镇领导亲自扶贫抓典型,逐步摸索出了扶贫开发之 路。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进行帮扶,贫困户苦干实干,千方百计寻找脱贫致富门路。

 四、几点体会 精准识别是前提。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先是要找准贫困对象,分析 致贫原因,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真正的扶贫对象进入帮扶范围。

 精准帮扶是基础。在摸清了每户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原因后,需对不同情况分 类施策,明确具体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帮扶精准有效。

 产业扶贫是核心。关键在于转变观念,目前部分贫困对象等、要、靠思想严 重,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等要政府输血。要坚持扶贫与扶 志扶智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树立目标,实现“我 想脱贫”;加大农技培训力度,增强致富本领,实现“我能脱贫”,让有意愿、有 能力的贫困户先发展起来,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五 __县开觉村昔日被称作“三无三多空壳村”,辖 18 个小组 565 户 2389 人,有 贫困户 211 户、820 人。全村无支撑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像样村道,贫困户多, 外出务工人员多,破旧房屋多,被__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精准扶贫贫困村。

 然而,现在的开觉村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青山环绕,绿树成荫,层层梯田云

  集点缀,干净整洁的羊肠小道牵连万家。一幅“天蓝、山绿、水清、地净”的美 丽新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据开觉村党支部书记张小珍介绍,“开觉坝,田大丘,三年两不收。有女不嫁 开觉郎,红苕拌饭酸菜下。”这是我们开觉村以前的真实写照,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空壳村”。而如今开觉村紧扣“村集体有收入,老百姓得实惠”的目标,积极探 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切实解决“空壳村”难题,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群众分享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山旮旯里的小山村演绎出这样的跨越传奇? 自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强领导,分类指导,政策扶持, 把开觉村打造为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大力推进发展壮大开觉村级集体经济工作。

 __年,开觉村获国家财政专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 100 万元,采取利 润 40%用于滚动发展,55%用于村民红利,剩余 5%用于贫困户专项资金的资金管理 模式,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

 盘活闲置资源 筑牢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开觉村根据集体资产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对于村集体的闲置土地、废旧办 公场所等存量资产,采取单独经营、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实现 集体资产增值,筑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根基。__年该村对原大沟乡政府的办公楼 进行了重新整修,把闲置的一楼办公室改建成门面 8 间,以每间每年 7200 元进行 出租,__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5.76 万元。同时该村开展了以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 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工作。在村级集体经济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300 余户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发展青钱柳、茶叶、核桃等种植。目 前,种植面积已达 2200 余亩,其中青钱柳和茶叶 1200 余亩已进入初产期,经测 算初产期每亩可实现收入 3000 元,入股农户通过约定的 2:8 比例分红,每亩可 实现 600 元收入,按平均每户入股 5 亩计,可实现户均增收 3000 元。

 以资金或土地入股 农民成了股民 开觉村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进度,破除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 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引导贫困户办理“特惠贷”,贫困户再以“特惠贷” 资金入股到村级集体经济,农民成了股民,为精准扶贫户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

 该村根据村情实际,采用“支部+信合+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11

  和乡村休闲旅游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8 户贫困户通过“特惠贷”向信用社贷款 40 万元,入股到村“两委”引办的高山农产专业合作社的黑毛猪养殖产业,钱变 股金,贷款由合作社直接偿还,贫困户不担任何风险,直接分红,每年 1 万元可 直接获利 800 元。同时注重产品深加工,分别成立开觉村苗家黑毛猪老烟刀加工 厂和开觉村苗王刨汤体验店,极大拓宽了黑毛猪产品的销售渠道。潘才秀是村里 的精准扶贫户,由于身患疾病,根本无法发展产业,通过“特惠贷”,他不仅参与 合作社做起了股东,还使他的就业问题有了保障。

 同时该村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__亩,投入 50 余万元发展稻田养鱼规模产业。

 积极协调 5 户精准扶贫户“特惠贷”25 万元,入股到村级集体经济,参与养殖场 分红。目前,已投放鱼苗 1 万尾,预计__年底产值达 25 万元以上。

 此外,该村还着力打造 380 亩集体经济蔬果园,成立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 社,种植金秋梨、草莓、核桃、生姜、辣椒、无公害蔬菜等作物。村集体出资金 占主要股份,50 余农户以流转后的土地入股到村级集体经济,一方面到种植基地 务工,另一方面年底收股金,有效解决了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的问题。

 选好路子做大产业 分好蛋糕惠及群众 开觉村“两委”充分挖掘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好村级集体 经济产业发展路子,与群众建立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又惠及到广大村民。该村找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组建村级 建筑施工队 1 支,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撑。企业(合作社)以资金、技术和管理 入股,占有产业发展 70%的收益权,群众以自己的土地入股,占有产业发展 20% 的收益权,村级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代办手续等事宜,占有产业发展 10%的收 益权。同时依托民族文化旅游优势,着力发展旅游综合服务业。__年采取村集体 和村民集资入股等方式,成立__县西江苗族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农家乐、 旅店、旅游咨询服务、产业促销等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业务;并与省内外多家旅 行社合作,提供餐饮、住宿、导游等旅游综合服务,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 30 万元。该村还采取“村集体+旅游协会+群众”的方式组建开觉民族旅游文艺队, 在吃新节、苗年节、国庆节等节假日在举办“苗寨好声音”和“千名姑妈回娘家” 等活动,旅游旺季每周可收入 2 万多元,预计每年增加 30 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 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一部分资金按入股份额以红

 12

  利的形式分给了群众。

 实践证明,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保证,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预见,已经走上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之路的开觉村,正在迎来村级集体经济的 新飞跃。

 截至目前,开觉村已全面“脱壳”,村民人均收入由__年的 1200 元增至__年 的 60 余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且越发壮大的转变,村级固定资产积累 达 200 多万元。

 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案例材料 5 篇

 13

  

推荐访问:产业扶贫先进典型材料 脱贫 攻坚 事迹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