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8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8篇)

时间:2023-03-10 14:4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8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篇一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县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作为我县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性任务,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将工作重心放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保障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全面落实责任,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实现县内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快速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使我县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达到《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要求,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学校公用经费拨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办学经费保障水平基本均衡;建立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教师配置基本均衡;贫困家庭学生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益得到保障,特殊教育得到加强,不同社会群体受教育机会基本均等;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进一步完善,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机会基本均等;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均衡;“控辍保学”、“择校热”、“大班额”、“乱收费”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坚持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责任,制定本县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分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监督和问责机制。

(二)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增教育经费要优先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近三年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按规定足额征收教育附加,及时足额划拨教育,专款专用,使用合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义务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0%。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积极支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

(三)采取措施,保障就近入学。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从严控制学校撤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等原因失学。加快城镇学校建设,逐步消除大班额和择校现象。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和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等不同社会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和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落实“三长”送学制,建立完善辍学学生监测、报告和动员复学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每位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四)统筹规划,促进均衡均衡。加大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使每一所学校均达到《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相关要求,搞好城乡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统筹义务教育与经济社会、人口变动的协调发展,统筹区域、校际之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结合城镇化建设新趋势,制定中小学布局与建设一体化规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制定并有效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根据需要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异。

(五)城乡统筹,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实行县域内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足额配齐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学科的各类教师,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基本一致。建立健全教师补充和培训机制,校长、教师能够按照规定接受培训,校本研修制度全面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得到保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大力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

(六)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满足基本需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贯彻落实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各项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建立健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9月—10月)

1.制定推进工作方案。各乡镇、学校制定推进工作方案,安排工作日程,成立领导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有序开展推进筹备工作。

2.召开专题会议。县、乡政府分层召开推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动员会,全面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全面启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深刻认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工作紧迫感。

3.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工作。各乡镇、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期刊、标语、会议等,宣传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形势、任务、要求和先进典型,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二)自查整改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3月)

1.开展自查摸底(20xx年11月)。各乡镇、学校对照办学基本条件的10项评估指标,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8项监测指标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23个b级评估标准,采取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签字担责的方式,逐块逐项深入全面地展开自查,要求校校到,间间查,件件点,形成“有标准、明实情、知缺口”的书面自查报告。重点自查学校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和图书、班额规模、教师配置。

2.开展县级专项督查(20xx年12月)。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各乡镇自查情况进行汇总,梳理问题、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3.完善档案资料 (20xx年1月—3月)。各职能部门、乡镇、学校要根据依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评工作任务分解表,收集整理相关文件、计划、方案、总结、表册等资料,达到目录清晰、资料详实、数据准确、装帧美观、一目了然的要求。

4.落实整改措施 (20xx年1月—20xx年3月)。各职能部门、乡镇、学校要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策统筹、经费保障、学校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学校规范管理、教师队伍配置、素质教育、差异程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按照整改报告,认真梳理,倒排工期,扎实整改,确保达到评估验收的标准。

(三)接受评估阶段(20xx年4月—11月)

1.20xx年4月全面完成督导评估材料,向州人民政府申请复核。

2.督导攻坚阶段(20xx年2月—3月)。根据州人民政府复核结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进行整改,进一步收集、整理、补充和完善档案资料、表册资料、数据统计、汇报材料,做好迎接省督导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3.20xx年6月,完善迎评工作档案资料归并工作。

4.20xx年9月,完成全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专题片脚本的编写、摄制工作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成果展。制作展板、宣传手册,做好迎接省级督导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5.20xx年11月,接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督导评估。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乡镇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政府行为,层层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和学校要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公室,按时完成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顺利实施。

(二)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是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责任部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州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按照成员单位职责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并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倾斜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校际之间教育不均衡现象。共同营造重视、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县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突出重点,抓好整改。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紧紧抓住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配置、教育质量均衡等要素,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不断开发、培育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又要因地制宜,按照轻重缓急,结合经济发展条件和教育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全县各乡镇、义务教育学校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标准,对乡镇、学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分析,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特别是办学条件的整改,确保各相关指标的自评结论和数据真实、准确。

(四)强化培训,完善资料。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各乡镇、相关责任部门和学校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资料目录,统一规范建设档案工作,做到条目清楚,资料齐全。相关报表数据要真实、准确,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反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绩。各乡镇和学校要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省标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五)签订责任,实施问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各乡镇要组织和实施好辖区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结果要与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挂钩,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凡因工作不认真、不扎实,影响此项工作推进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责任人,根据责任程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予以责任追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篇二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施方案》(皖教改[]1号)、《金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金政秘[]15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之间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的差距,切实保障全镇适龄儿童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导向,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核心,强化政府保障,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履行法定责任,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存在的差异,努力适应新时期群众对均衡、优质义务教育的迫切需求,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稳步推进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成立古碑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古碑中心小学,由石尚道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通过镇领导校实施,积极配合县教育局开展工作,确保我镇x年度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乡镇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督导的对象范围为县乡人民政府及教育、财政、卫生、交通、国土、妇团等部门,镇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督导按照国家、省、市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的指标体系的规定进行,即“办学基本标准+校际均衡状况+均衡发展工作+公众满意度调查”。

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这是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最低门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考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接受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

2、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差异系数)达标。这是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前置条件。校际间均衡状况重点评估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情况,工作评估8项指标,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根据各地上报的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的8项指标数据,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要求差异系数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即小学≤0.65,初中≤0.55。

3、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这是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重要条件。本类评估共分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1项,总分为100分。一级指标为组织领导、机会均等、经费保障、师资配置、管理与质量等5个方面,评估标准不低于85分。国家评估前审核时主要参考省对申报县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评估的结果。

4、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评价达标。评价调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项,内部评价为校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外部评价为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本类评价调查采取问卷、访谈、座谈等方式,调查对象中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工作为主体。评价调查有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教育厅委托相关单位或其他机构实施。每个县均进行满意度的评测,公众满意度均须达到85%以上。国家评估前审核主要参考省评估的结果。

1、加强领导。成立推进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学校负责人任成员,明确责任,形成合力,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2、明确责任。学校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拟定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并加强日常管理。镇政府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为镇重点工作,在扶持项目上重点支持,在校园建设上做好协调支持。镇财政有专项经费预算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保证此项工作的经费需要。镇妇联、团委做好关爱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入学。镇文化站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工作,让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完成满意度建设。镇卫生部门做好对学生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负责疾病防控工作,以及教育教学环境卫生监督工作。镇执法中队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指导学校做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防范工作。镇义务教育均衡办要及时收集各方面信息,协调安排相关工作,并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3、密切配合,补齐均衡发展短板。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县教育局工作安排,为学校的建设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着力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的学生宿舍、食堂、饮水设施、厕所、澡堂、取暖设备等教学和生活设施,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4、强化责任,加强过程性督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工作是近两年镇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镇领导班子要明确责任,建立机制,精准指导,加强过程性督导,及时公布督导结果,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我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分六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x年7月——x年10月)政府高度重视,印发实施方案,成立领导组,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作,明确各部门责任,同时,督促各学校做好自查摸底工作,并做好台账。

2、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加强过程性督导。(x年11月——x年12月)根据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镇教育实际,密切配合教育局工作安排,督导学校自查摸底,各部门开展活动,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3、强化督导,重点整改。(x年1月—6月)。根据学校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督导制定整改方案,并精准整改,镇政府根据学校需求给予保障。

4、模拟检查阶段(x年7月)。邀请县政府领导组对我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标准化检查,完善本阶段所有材料。

5、查漏补缺阶段(x年8月—x年10月)。对县领导组检查提出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各项材料。

6、省市验收阶段(x年11月—12月)。迎接省市对我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篇三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和《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xx年)》,大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确保x年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加快薄弱学校改造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科学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经费等办学资源,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2. 坚持一体化建设,实现城乡间、区域间的学校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城乡间、学校间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少年享受机会均等的优质义务教育。

(一)总体目标

x年,通过学校结构布局调整、加强学校管理、抓好学校帮扶等措施,全县义务教育达到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办学水平、教育机会基本均衡。

(二)年度目标

1. x年,建成1所初中(新建高台二中),撤并5所农村初中(高台二中、合黎初中、罗城初中、骆驼城初中、宣化初中),全县共保留4所初中(高台三中、城关初中、南华初中、新建高台二中)。南华初中、高台三中、国庆小学、西街小学、巷道中心小学、霞光小学、南华中心小学、定平小学等8所学校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2. x年,新建高台二中、城关初中、罗城中心小学、新生中心小学、照中小学、正远小学、宣化中心小学、骆驼城中心小学、合黎中心小学、解放街小学等10所学校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

3. x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基本均衡发展。

(一) 加快硬件资源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城区建成1所初中(新建高台二中),将原高台二中、合黎初中、罗城初中、骆驼城初中、宣化初中愿意进城就读的学生并入新建高台二中,全县保留新建高台二中、高台三中、城关初中、南华初中4所初中;农村小学继续推行“一年级隔年招生、邻近村高年级合班授课、联村联乡办校”的调整策略,各乡(镇)利用初中进城后校产办好一所寄宿制中心小学,招生有寄宿需求的高年级学生到中心小学就读。小学不再撤并,全县小学形成3所城区小学、11所完全小学、42所村级小学、适当保留教学点的布局,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高中保持现有布局,逐步创造条件,普及高中教育。

2.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和《高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对硬件不合格的学校,制定改造计划,从经费、项目上予以倾斜,加快工作进度,限期改造,确保全县在x年基本配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基本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

3. 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每个乡(镇)集中建设1-2所寄宿制小学,配备必要的学习和生活设备,实现城乡学校资源配置均衡,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均衡教师资源配置

1.注重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方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导向作用,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评价的首要内容,在教师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中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树立一批教书育人的楷模,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加大学校领导和教师交流力度。建立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到城镇中小学跟班学习和县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等制度,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广泛开展“送教下乡”和支教活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农村教师素质提升。

4. 建立完善的教师补充录用机制。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按照“有编必补、公开选聘、平衡学科”的原则,做好新教师定期补充工作,完善并落实新聘教师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

(三)改革学校招生制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小学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划片”原则,遏制义务教育“择校、择班”热,有效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现象,中小学班级容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确保所有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 进一步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制度,落实好高中招生计划30%定向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在中小学全面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严格考试管理,不组织、不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它竞赛、考级活动。

(四)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建设数字化校园

1. 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县、乡、校三级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大力开发和整合本地教育教学资源,扩大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努力实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城乡所有中小学有计算机教室,生机比达到8∶1,师机比达到1∶1。

2. 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利用高台教育信息网 “教研平台”,开展网络博客、网络视频等形式的网上教研活动,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全县优质资源共享,真正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

3. 加强设备管理和使用。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信息化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制定仪器设备运用维护管理制度,对所有仪器设备及时登记建档,由专人负责。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开齐开全各类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加强公民素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拓展社会实践,注重知行统一,促进德育内化,增强德育实效性。加强体育、卫生、美育、劳动、国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加强中小学课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地理、生物、历史等各门课程的有效开设。同时,开设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坚决废止“填鸭式”、“题海式”等违反规律的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教学及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大教学研究力度。一是实施课题引领,要求教研人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指导与管理,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对教研员成长和专业提升的促进作用,整体推进教科研工作,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服务型教研队伍;二是开展以课堂教学大比武、名师赛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不断加强校本教研、联片教研,打破校际界限,多校联合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创设特色高效课堂,总结推广符合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校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六)保障弱势群体权益,巩固“两基”成果

1. 做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接受农民工子女进入当地学校就读,并与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2. 发展特殊教育。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实施范围,大力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3. 加大贫困学生帮扶力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解决其影响学习的问题,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状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密切配合、靠实责任,确保贫困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七)大力创建特色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各学校要立足本校实际,从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师资水平等方面认真审视自身条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科学规划,培育独特的优势项目,努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能拉动学校整体发展的、让多数学生受益的特色学校。

(八)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和人防、物防与技防措施,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和经常性的联合执法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确保学校及师生安全。扎实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强化交通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和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坚持依法治教和民主管理,强化教育信访工作,着力化解矛盾纠纷,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一)宣传启动阶段(x年4月至5月)

1.广泛宣传。通过广播、板报、标语、校园网等宣传形式,使广大干部群众、师生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全县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整体提升的助推作用,进一步明确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切实增强抓好推进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2.明确目标。认真贯彻《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制定《高台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高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高台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全面规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同时,各学区(校)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积极开展自查,寻找差距,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

(二)工作推进阶段(x年5月至x年6月)

1.营造创建环境。各乡(镇)、部门和学校要调整工作重点,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今明两年的中心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全面安排部署;加大辖区内校园环境整治力度,做好校容校貌整治工作。

2.强化过程督导。严格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学校制度,跟踪了解工作推进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指导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3.实现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各乡(镇)、教育部门对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对拟保留的学校逐校排查摸底,制定新建、改建或扩建计划,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寄宿制小学和完全小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使县域内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基本均衡。

(三)迎检评估阶段(x年7月至12月)

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要求,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各种档案资料整理和归档,做到实事求是,数据准确,内容可信,材料齐全,整理规范,各类资料一要就有,一看就懂,一核就准,一查就实。做好迎检各项准备工作,迎接省政府的检查和评估验收。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县政府建立“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负责、教育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各乡(镇)、部门要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规划,切实承担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县教体局负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筹协调、具体规划、组织实施、检查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县发改委要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项目安排上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推动建立各类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机制。县财政局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和完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城乡和区域义务教育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编办、县人社局要及时核定教职员工编制和岗位,在教师补充、职称评聘、福利待遇等方面对农村学校、教学点给予倾斜。公安、文化、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要共同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园。宣传、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加强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育人质量评价观,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其他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保障投入,全力推进。切实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鼓励社会各界支持义务教育发展,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确保学校经费足额到位,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三)健全机制,优化环境。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县政府定期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会议,及时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教育制度,定期调研,及时了解和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使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规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种检查行为。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学校进行检查,严禁向学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切实保障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教体局、各学校要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和应急值守制度,扎实抓好教育信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四)加强督导,促进整改。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评价乡(镇)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督政督学职能,按照《甘肃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和督导评估办法》,定期开展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对相关责任人依法问责。

(五)创新管理,提高质量。教体局要制定并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学点管理和运行的保障措施及相关政策,取消学区管理机构,实行“中心带动,一校多区”的管理模式,推行中心小学统筹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管理和指导作用。通过统筹安排课程、组织教师巡回教学、连片教研、集中备课等方式,推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篇四

为全面落实《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掇刀区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结合我校教育发展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以“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为主要原则,围绕掇刀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创建湖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决策和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协调行动,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我校办学条件,优化教师结构,健全关爱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逐步实现全区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管理水平、教育环境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

在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指引下,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的城乡一体化“新城市核心圈”、“新城郊扩展圈”、“新农村辐射圈”等“三圈”空间布局,精心谋划我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力争到x年实现掇刀城乡教育“四个基本均衡”:一是统筹学校布局,努力实现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二是优化教师结构,努力实现教育质量基本均衡;三是推进城乡学校交流,努力实现管理水平基本均衡;四是建立健全关爱体系,努力实现教育环境基本均衡。

成立十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等“四大工程”,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两大机制”,在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建设、教师管理、教学组织、经费保障、质量评价、学生关爱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形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合力与运行机制,实现学校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

x年至x年,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1、目标要求

至x年,学校形成科学、合理、稳定的布局。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在校舍建设、配套设施、装备水平方面达到标准化要求,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均衡。

2、工作任务

(1)学校建设标准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精神,“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原则上在区域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当前应着重解决城区中小学班额过大、农村寄宿制学校设施配套不全、办学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结合我现有办学条件,从“校园建设、学校规模、校舍建设、装备配置”等四个方面,制订《十里牌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标准》。

(2)学校标准化建设

依据《掇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标准》,重点加强我校食堂、厕所和多功能教室建设,制订《十里牌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总目标及规划》,分年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x年,完成学校校门新建项目;完成旧教学楼加固改造校舍安全工程项目。

x年,完成学校塑胶运动场建设项目;完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x年—x年,撤除十里牌小学校中园;启动学校新学生食堂建设项目。

力争到x年底,学校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部规划完成共需资金?万元,建设资金配套计划为:①国家长效机制建设专项资金;②国家中西部初中学校建设(二期)专项资金;③省项目资金和市区共建专项资金;④地方配套资金;⑤社会、企业、个人捐助。

(4)学校装备水平

按照《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等四个行业标准的通知》(教基[20xx]16号)文件精神,对照《掇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标准》中制订的“装备配置”标准,结合我校现有装备状况,制订《十里牌小学标准化建设装备规划及经费测算》,加强我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及多功能教室等标准化装备设施采购及配置安装,逐步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图书和体育设施的装备水平,达到标准化装备要求。

x年—x年,完成我校科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x年,完成我校体育、音乐、美术、劳技、卫生标准化建设;完成我校图书室标准化建设。

x年,完成我校图书馆(室)标准化装备;完成我校体、音、美、劳、卫等器材装备。

x年,完成我校计算机和多媒体标准化建设。

全部规划完成共需资金?万元,建设资金配套计划为:①向国家争取项目资金;②向省里争取和市区共建项目资金;③区级财政配套资金;④区级财政按小学公用经费10%拨付;⑤学校按公用经费5%的标准用于馆室装备;⑥社会、企业、个人捐助。

3、主要措施

(1)统筹规划我校生源的数量和规模,合理布局,使之与掇刀区城市总体发展规模、人口结构相适应,与掇刀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相适应。

(2)确保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投入,不断提高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通过招商引资、地方统筹等现行投资渠道,加大区级财政对我校资金的补助力度。

(3)严格执行标准。我校将严格执行《掇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标准》和《掇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规划》,做到改造并达标。

(4)定期开展督查。根据各项工作环节推进的特点,定期检查工作推进速度、质量及责任单位、责任人履责情况。

(二)全力推进“义务教育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1、目标要求

到x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管理体制。达到教师队伍补充交流机制顺畅,义务教育教师培训机制完善,教师编制充实,学科配备齐全,队伍结构合理,基本实现城乡教师队伍配置均衡,城乡学校管理水平均衡,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城乡教师福利待遇均衡。

2、工作任务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x年,依据《掇刀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试行)》、《掇刀区教育系统管理干部上挂下派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校长聘任制;校长参加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开展对口帮扶学校间干部的上挂下派活动。

x年,依据《掇刀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继续对校长进行提高培训;对学校后备干部进行学校管理培训。

x年,继续完善学校校长绩效考核制度、培训提高制度、轮岗交流制度。

x年,全面完善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制度、轮岗交流制度。

(2)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x年,依据《掇刀区教育局关于教职工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尝试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改革;依据《掇刀区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试行)》,严格教师聘任准入审批制度。

x年,完善学校岗位设置;修改完善《十里牌小学教职工绩效考核办法》。

x年,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及内部运行机制。

x年,从教师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岗位设置改革等方面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3)改善学校教师待遇

x年,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纳入财政预算。

x年,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待遇,逐步提高津补贴标准。启动教师安居工程建设。

x年,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待遇,逐步提高津补贴标准。

x年,落实并逐步提高教师的津补贴和医疗、养老等待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篇五

为贯彻落实《掇刀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为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出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和中、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切实关注每一位学生为着眼点,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

一年打基础,三年办规范,五年创特色。力争在五年内把双泉小学办成一所充分适应掇刀新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现代化和高质量两方面特色的高标准、现代化的学校。

(一) 提升办学条件,做好学校标准化建设。

根据学校现有规模和办学条件,按照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我校将争取在三年内,使学校的各项设施达到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消除d级危房,新建各功能室和塑胶运动场,使生均校园面积、体育活动用地、绿化用地、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均达到省定标准。各种教育仪器、图书等达到省定标准,并得到有效使用。

(二)改善师资水平,做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素质。(1)深入开展“正师德、清教风”活动,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把握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及教育法规,提高认识、规范行为。 (2)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在全体党员和教师队伍中进行师德大讨论,开展自查自纠,用先进典型引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2、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业务素质。(1)推进“名师工程”、“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老带新、传帮带、拜师结队等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促发展”的校本教研策略,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竞赛评比和观摩活动。(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建立 “课内比教学”的长效机制,开展 “教学大比武”活动,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使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调动教师教育热情。制定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教师奖惩办法,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4、全面启动健康工程,落实教师关爱工作。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大课间活动,每学期召开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教师健康检查。

(三)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好常规教学管理,落实课程计划。(1)学校执行课程方案,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时,上好每一门课程。通过教导处抽查、学生座谈等方式来督促教师规范执行课程计划。(2) 精细过程管理,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和考核。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常规,实行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重点突出“四抓”,即抓备课、抓上课、抓作业、抓辅导,全方位督查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作业实行零负担、中高年级控制在1小时以内)。(3)实行资源共享、集体备课制,各项备课资料上传学校服务器,实现资源共享,轻负高效。

2、坚持落实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大家唱、大家跳”的艺术教育活动。在教导处的组织下,保证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每学年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举行一次“大家唱、大家跳”艺术展演,力争形成“人人能唱歌,个个会跳舞”的局面。

3、抓好“学生自主管理”,实行学生人人有事做,班级事事有人管;用好少先队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做到内容常换常新,营造优美环境,给全体师生以奋发向上的力量。以丰富多彩的孝德教育活动为载体,打造快乐校园。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以“知孝”为基准点,以“学孝”为切入点,以“行孝”为渗透点,开展一系列的学生孝德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会感恩。

4、努力打造“孝德文化”品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学校将把“孝德教育”列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品牌,以“孝德文化”为主题构建文化墙,以“忠、孝、礼、义、信”为主题布置楼道文化,新建师生“荣誉墙”,增设班级牌等,让整个校园处处沁透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充溢着文化底蕴,借均衡发展的春风,提升我校办学品位。

5、建立健全四类学生资料。分班建立学习困难生、家庭贫困生、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的资料档案。今后我校将按照上级要求,健全四类学生档案资料,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和各类学生的辅导、帮助工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校长为办公室主任的工作专班,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各负责人之间做好协调配合。

2、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均衡发展的相关文件,领悟精神,明确目标任务,群策群力,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3、加强规划引领。学校做好年度规划,并按规划实施,各项活动系统化,持久化,巩固已有成绩,逐年创新,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篇六

为了加快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根据《江西省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靖安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靖安县“”教育工作意见》,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为宗旨,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坚持标准、因地制宜,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原则,大力缩小义务第一范文网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x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基本消除薄弱学校,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x年前,学校师资、功能室、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配套设施基本达到国家标准;20xx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一)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基本形成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的学校布局结构;80%以上的完全小学、初级中学的校园、校舍、体育运动场馆、安全设施、卫生设施、寄宿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和班额等达到省定标准,学校之间无明显差异;所有学校和教学点无d级危房,校舍基本达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

(二)师资力量基本均衡。所有教师具备教师资格和达到学历要求,高一级学历教师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学校按照省定标准配齐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学科的各类教师,学校之间教师学历水平、高级职务教师比例无明显差异;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优秀校长、教师定期交流;校长、教师培训经费得到保障;校本研修制度全面落实,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明显提高。

(三)经费投入基本均衡。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省定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和财务公开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全县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完善农村边远山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

(四)办学水平基本均衡。初步形成现代学校制度,学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校际之间教学质量差距不明显,无任意增减课时、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行为,无以考试成绩公开排队、办重点校(班)现象,实行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县域内初中的办法,择校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学校可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能开设具有特色的学科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等,学习困难学生得到有效帮扶;校园安全卫生责任、措施落实到位,无重大安全、卫生责任事故;形成优良的班风、校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有序。

(五)教育机会基本均衡。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得到切实保障,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率分别达到99%和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以上;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在全日制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得到保证,残疾儿童少年和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权益得到保障。

(一)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全县中小学网点规划,到x年,完成好4所寄宿制初中,4所寄宿制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寄宿制小学的建设,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同时,加快推进县教育园区建设,新建县城北小学,彻底解决县城小学大班额问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快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学校周转房建设,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达标,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等基本达标。

(二)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促进教师均衡合理流动。严格教师准入制度,除国家和省定向培养的教师外,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编制核定实行规范、动态管理,做到“有编即补”。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对农村紧缺学科教师实行订单式培养。健全骨干教师培养任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立教师均衡配置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城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服务制度,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完善农村边远山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在评先评优和评聘职称中向农村教师和一线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和教学一线从教任职。

(三)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快薄弱学校改造。依法足额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建立各类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的机制,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重点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确保学校经费足额到位,确保经费使用及时、规范、安全、有效。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集中财力、物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多形式,尽快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规范义务教育行为,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强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目标管理,引导学校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建立义务教育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制度,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逐步将靖安中学均衡招生指标比例扩大到60%。坚持育人为本,严格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加大教研力度,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落实相关政策,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和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益,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教育、编办、财政、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国土资源、城建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领导。同时,建立健全监测督查机制,定期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结果以适当方式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篇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安徽 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安徽 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修订安徽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安徽 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修订及填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申报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新要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立足有序和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推进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科学部署,合理安排;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先硬件后软件、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办法,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高效落实。

(二)坚持标准,因地制宜。立足标准和实际,既严格坚持省定标准要求,确保各项指标逐一落实,又尊重学校自身客观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符合实际,达到标准,取得实效。

(三)强力推进,注重特色。立足力度和特色,把省定各项评估指标中未达标项目的整改工作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年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对照未达标台账,细化工作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督办,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强力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学校特色发展,加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塑造鲜明独特的学校形象。

成立实验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成立三个实施小组。具体人员及职责如下:

统筹协调及资料创建小组:

职责:

学习义教均衡发展系列文件,完成培训工作。营造义教均衡发展宣传氛围,提高教师、学生及社会知晓率。校内要张贴由县教育局统一制作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材料,制作并张贴相应的宣传材料,如组织领导机构、实施方案、特色做法等。

认真填写《望江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手册》。1、建立教师花名册(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参加工作时间、技术职务、任教学科8要素);学生分班花名册; “三残”儿童、留守儿童花名册。2、功能室管理:实验室、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各个功能室管理人员应熟悉业务、做好台账。台账一式两份,资料档案室和功能室各一份,准备好各种教学记录,记录要真实、完整、装订整齐、教师和学生签字手续完备。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等摆放规范,保管整洁。制度健全并上墙,台账到位。危险实验用品按规定保管。各功能室要张贴课表。相关功能室要展示学生作品。3、课程开设情况:按省颁《标准》开足开齐,尤其是音、体、美、信息、实验课的开设情况。教导处、教室、学生铅笔盒内课表等内容一致,不要搞“阴阳课表”。 4、教室、班级情况:各班要张贴课表、作息时间表。有各具特点的班级文化,如黑板报、作品展示、专栏、学习园地等。5、素质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开展情况。家长学校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

校园环境及文化建设小组:

职责:

1、全面进行校园卫生大扫除,清理污水、垃圾,重点是卫生死角。

2、铺设修理校园道路,平整、剪修校园绿化,修缮玻璃、粉刷墙面,更换残破课桌椅板凳。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做好墙体文化建设、宣传栏和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德育氛围、依法治校氛围、廉政文化氛围。

3、学生文明礼貌、养成教育情况。见面要打招呼、微笑、做到彬彬有礼。不乱丢纸屑、杂物,课间时间相互间不打骂、不玩耍。上下楼梯不拥挤,秩序良好。

特色创建宣传小组:

根据《望江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的工作步骤,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x年1月—2月)

1.制定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实验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思路,分解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

2.召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动员会,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代表会,深刻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工作紧迫感。

3.营造舆论氛围。通过学校网站、条幅、标语等,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推进、迎评氛围。

(二)整体推进阶段(x年1月—x年4月)

1.全面自查(x年1月-x年3月)各小组对照省评估标准,对照履行职责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找出差距,进行整改,同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提交自查报告(重点报告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2、整改补短(x年3月)各小组对照省评估标准,结合任务分解,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补短。

3.学校自评(x年4月初)学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对各小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形成自评报告。

4.整改提高(x年4月)针对自评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各小组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开展全面整改,做好评估认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评估验收标准。

(三)汇报迎检阶段(x年5月—x年12月)

x年5月接受市级复评, x年7月接受省级督导评估。x年底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级督导评估和国家认定,是教育发展的整体大势,也是当前我县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

(二)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接省级督导评估验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义务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各小组、各校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要按照统一分工,并结合自身职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明确重点,保障经费

将规范学校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将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作为重要内容,将学校基础建设项目的规划、申报、审批、建设、审计作为重要环节,将师资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干部、教师交流长效机制作为重要责任,切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建设资金要做到合理使用,专款专用,确保学校基本设施达到省定标准。

(四)强化责任,加强监督。

一要实行问题整改消号制,对整改达标的项目实行逐一消耗;二要实行工作任务验收制,依照任务分解逐项验收;三要实行工作进展报告制,各小组每周向领导小组书面报告当周工作进展情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篇八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安徽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安徽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实施方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共舒城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城关镇教育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和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坚持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标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保障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确保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标准,确保义务教育镇域校际间差异系数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到x年,实现镇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其中40%以上实现优质均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义务教育学校班额无超标,学校无择校,办学条件无差别,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无障碍。全镇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机比、接入互联网带宽、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应用率、实验室配备、教师学历合格率、多媒体教室、课程方案实施情况等10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全镇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体育运动场地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值、计算机台数、图书册数、教师数、高于规定学历的教师数、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10项指标综合差异系数达到规定标准,初中不得高于0.55、小学不得高于0.65(教学点和民办学校暂不纳入差异系数计算)。

镇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须经县级自评、市级复评后交由省级评估,最终由国家认定。评估对象和范围为镇人民政府、镇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考核时限上溯2-3年。

评估认定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评估内容重点是镇人民政府履行均衡发展职责情况、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主要从组织领导、机会均等、经费保障、师资配置、管理与质量等5个方面评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取得的实效。评估方式主要是随机抽取学校、教学点,对抽到的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督导评估。每一所学校都要达到规定的基本要求,所有管理人员、教师、教学辅助人员都要对本职工作精通,对政策规定熟悉,对基本情况清楚。

为确保x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实施“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x年为“建设推进年”。全镇所有中小学校、教学点对照“改薄”及标准化建设基本要求,全面完成硬件建设任务。x年为“巩固提升年”。全镇所有中小学校、教学点都要对照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发展差异系数达到规定要求。x年为“完善迎评年”,全镇所有中小学校、教学点办学条件和校标间差异系数全部达到国家和省级规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本要求,迎接市级复评、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

1、以优化学校布局为重点,确保基本办学条件达到规定要求。统筹“改薄”工程,坚持就近入学、适应城镇化发展、优化资源和均衡发展的原则,结合学校发展趋势,广泛听取意见,坚持多方调研、反复论证,合作联动,协商一致,制定-x年城关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2、以依法动员入学为重点,确保普及程度达到规定要求。依法动员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建立完善义务教育招生管理体制,确保公正公平,消除随迁子女入学障碍;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保障留守儿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重视特殊教育,结合残疾人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探索推进特殊教育工作的新路子;做好家庭困难、学习后进等群体学生的关爱工作。

3、以实施“改薄”工程为重点,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改薄”工程、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三项工作,使三者有机结合。到x年底,全镇完成第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任务,所有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级规定的基本要求;到x年底,充分利用“改薄”资金,以创建标准化示范学校为抓手,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认真组织实施《舒城县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升“三通两台一覆盖”建设;抓好计算机配备工作,使生机比达到8:1,师机比达到1:1的要求;加强管理和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确保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应用率不低于80%,实现教育信息化向信息化教育的转轨。

4、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为重点,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全镇义务教育学校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严格执行法律政策规定;按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要求,学校管理基本达到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标准;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坚持小学质量监测,初中评估分析的办法,注重综合素质评价,开展考查学科评价,开展绿色发展评价,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师德师风建设和规范办学行为为抓手,着力打造净化的教育环境;探索以县为主、以中心校为依托的学区管理模式,建立关系顺畅、务实高效的管理新格局。

5、以建立正常补充机制为重点,促进师资配置均衡。建立正常的补充机制,确保每年不少于300人(包含特岗教师)的数量充实教师队伍,保障结构合理;探索“无校籍”教师管理改革,规范教师支教管理,根据均衡发展和省市县要求,每年教师交流调配不低于总量10%;通过岗位大练兵、教科研活动、名师队伍建设等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校长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对长期在农村边远地区和山区任教的教师发放生活补贴,并在职称评定上予以倾斜。

6、以补短增量为重点,努力缩小发展差异。主动作为,加强调控,确保x年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差异系数达到国家和省级规定标准。扩展办学空间,城区通过新建学校、内部挖潜扩容的办法,农村少数学校通过征地扩容的办法,解决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不足的问题;对办学条件明显不足的学校,在坚持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分流部分学生到其他有富余学位的学校;对现有规模较大的学校适当控制其招生规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对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调控,减小差异,达到均衡。

1、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镇直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全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组,并设立办公室,全面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各项工作。

2、加强统筹联动。推进均衡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镇直各单位要密切配合,负责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和管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各中小学校、教学点要明确均衡发展要求和自身责任。要建立双线承包制,镇政府与各村、社区、中心校分别签订责任状,强化责任落实。建立激励机制,及时表彰先进,督促后进。

3、依法保障投入。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畴;近三年教育经费投入需做到“三个增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育比例达到规定要求;地方教育附加、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全额用于教育;财政经费向薄弱学校建设倾斜。

4、强化教师补充交流。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制定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校长和教师补充交流实施方案,建立台账,确保教师队伍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5、强化督导检查。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督查各中心校、镇直各单位均衡发展行政行为。按照均衡发展要求,结合全县督导工作安排,针对教育的工作薄弱点,制定全面系统的推进均衡发展督查方案。采取各中小学校自查,中心学校核查,镇督查的工作方法,全面查验,强力整改,整体推进。

6、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政府网媒等媒体大力宣传;各学校要充分利用专栏、专刊、校园广播、学生家长会等形式进行宣传;要深入发动,把均衡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要求宣传到每个家庭,做到家喻户晓,营造举县而为的攻坚氛围。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 均衡 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案(8篇) 202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