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

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

时间:2023-01-08 12:5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5篇)

篇一: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盐城顺应经济发展形势、重构经济发展格局、奋力进位争先的必然途径。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我展观为指导,坚持快增快转相结合,通过抓项目推进、抓新特产业、抓招商引资、抓三服务、抓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运行平稳、增长较快、转型提速、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亮点

  1、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3%;开票销售2771亿元,增长9%。增加值、开票销售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增幅排名为近十年新高。工业投资在登上千亿台阶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4亿元,同比增长2.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居全省第一。2**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六成,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在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2、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引领拉动作用明显。

  全市重点培育的3户大企业(集团)实现销售7721亿元,占全市的29%,同比增长53%,较定报企业面上高出93个百分点,增长面为667%,高出全市面上227个百分点。其中,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全年共生产汽车486万台,销售46万台,实现开票销售4548亿元,同比增长87%,高出全市面上1个百分点;响水德龙镍业2**年新增开票销售226亿元,占全县新增开票销售的57%;大丰博汇集团和北大荒油脂两家企业新增开票销售12亿元,占该市增量的3%以上。

  1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引领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列苏北第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6个,省著名商标151个,省名牌产品13个。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被省认定为苏北唯一一家工业设计示范园,中恒宠物被认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25户企业获批2**年度首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全省第一。华盛变压器等1户企业被省认定为高成长型中小企业,长虹汽车等12户为省重点培育企业,认定数均列全省第一。

  4、工业经济集群效应日益显现,主导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全市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1个(含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化工集中区2个。2**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化工集中区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4461亿元,增长39%;24个特色产业完成开票销售17亿元,同比增长29%,占全市工业企业的比重达63%。

  5、推进绿色制造成效显著,节能减排工作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到2**年底,我市万元gdp能耗为.51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节能目标任务。按省下达我市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我市万元gdp能耗应达到.464吨标准煤。十二五前两年我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36%,超十二五目标序时进度。

  二、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盐城工业经济之所以能在近几年复杂多变的形势中保持企稳向好的态势,既是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驱动内需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得益于对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深,抓得早,抓得紧,抓得主动。具体地说,主要做到了三个到位

  2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一)政策引导到位。

  一是制定出台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财政支持市区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市区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并且,我市还高度重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结合盐城实际,制定出台了《盐城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和《盐城市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产品导向目录》等。二是抓好财政扶持政策落实。2**年度,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分两次发放市区千百十工程和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近4万元,涉及项目121个。同时,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项目,有9个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争取国家专项资金9679万元;争取省财政补助项目47个,补助金额达2157万元。

  (二)帮扶措施到位。

  一是做好三服务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开展三服务活动,及时会办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难题。市经信委组织委领导班子同志开展服务企业暖冬行动和进百企、解难题、促转型活动,积极帮助市区工业企业解决困难,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2**年,三服务挂钩干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445个,争取资金254亿元,招聘工人994名,增加技改投入139亿元,协助新上项目131个。二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跨采会、服装节、中小企业博览会等系列活动,提高产品覆盖范围。合计参展企业达2多家,帮助企业达成销售和意向协议1亿多元。三是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成立盐城市中小企业互助协会,全方位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2**年,新建和认定三星级公共服务平台18家、四星级4家,建立市、县、镇、园四级服务中心6家。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暖冬行动和银企对接活动,全市43户融资性担保机构2**年累计为71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68亿元。

  (三)重点工作推进到位。

  3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一是抓项目推进。把项目推进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节点化。对竣工项目建设和挂钩服务情况开展督查,作为干部年终考评、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抓新特产业。市里抓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县(市、区)抓24个特色产业,按照四有三聚要求,快抓猛推,强力突破。并出台专门政策,提供集成服务,推动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向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聚集。三抓千百十工程。排出了千家升级企业、百家重组企业和百家上市培育企业名单,出台了7份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建立了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进机制。全市上下形成十企忙上市、百企忙重组、千企忙升级、万企忙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抓培植大企业。召开全市工业大企业(集团)培育动员大会,出台了专门的培育意见,提出围绕千亿元企业为龙头、百亿元企业为支撑、5亿元企业为骨干、1亿元企业为基础的培育目标,大力实施3家大企业培育工程。五抓智慧盐城建设。研究制定推进智慧盐城建设的意见、盐城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草案。推动市政府成立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信息化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与市开发区结成战略联盟,建立了市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功申报省级三网融合试点示范园区、项目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工程。

篇二: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工业经济转型调研报告

  X月XX日至XX日,XX区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到XX市XX区,对XX区经济运行特别是工业转型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XX家不同类型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专访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逐企业、逐类型、逐行业对XX区的主要做法和重点经验进行了挖掘分析,力求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区是我区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XX区委和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实际重塑产业结构,着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工业整体实力,工业转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蹚出了一条符合发展实际的新路子。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XXXX年GDP增长仅为X.X%,位列全区第XX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低于全区X.X个百分点。XXXX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两年位居XX区前列;XXXX年上半年,尽管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这X项指标增幅仍然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X.X、XX.X和XX.X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变化看,一二三产业比重由XXXX年的X:XX:XX调整为目前的X.X:XX:XX.X。工业结构基本实现了重构和再造,特色冶金、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几大支

  柱产业优势突显,涉煤产业比重由历史最高峰的XX%以上下降到目前的X.X%;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持续提质增效。与此相关联的一批新技术、新品牌、新业态、新模式纷纷抢滩亮相。

  ——从内生动力和竞争力看,有研发能力的规上企业XX家,占全部企业的XX%,高新技术企业、XX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由XXXX年的X户和X户增至目前的XX户和XX户;获批院士工作站X个,专家服务基地X个、XX区工程技术中心X家、技术创新中心X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XX家。现有年产值超XX亿元企业XX家,其中XXX亿元以上X家,XX亿元以上X家。

  ——从发展质量和效益看,以产业链为纽带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XX%,产品高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几年新引进和技改扩建企业亩均产值普遍在XXX万元以上,亩均税收XX万元以上,投入产出比从XXXX年的X:X.X上升到现在的X:X.X;规上工业企业普遍贷款少,资产负债率低,运行状况好;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XXXX年至XXXX年分别下降X.XX%、X.XX%、X.XX%和X.XX%,硅钙、硅锰合金、离子膜烧碱等产品单耗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双氰胺、活性炭等产业产品单耗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实现了企业消耗低、排放小、效益好与职工就业稳、收入高,政府增税收的良性互动和多赢共赢。

  ——从市场地位和影响力看,拥有国际国内“单打冠军”X家、“隐形冠军”XX家,钢丝绳成为“中华第一绳”服役航母“辽宁舰”和XX长江大桥;ADC发泡剂、双氰胺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XX%和XX%以上;水合肼、硅钙合金、多元合金分别占中国市场份额XX%以上、XX%以上和XX%,成为全国最大硅钙合金生产基地;香精香料、硅基微合金、甲乙基麦芽酚等产品均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明显话语权,形成了一批有基础、有市场、有潜力的产业集群和特色企业。

  工业转型升级既是破解工业发展难题、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经济实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XX区委和政府认为,XX区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深厚的工业文明、一大批企业家和产业工人队伍,虽困难重重,但优势尚在,在长期艰苦复杂的转型道路上,必须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脚踏实地,一个企业一个企业抓,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盯,促进一批小企业逐步做大做强、老企业焕发生机活力,培育一批带动辐射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竞争力强的新企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脱胎换骨。调研组认为,XX区近年来工业转型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转型发展思路上更加务实和精准

  一是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宗旨,引导企业聚焦资源循环利用。构建了“电石-双氰胺-胍盐”“电石-乙炔-PVC树脂”“电石-香精香料、医用消毒剂”等多条产业链,打通了产品与产品间的内部循环、企业与企业间的互补循环、产业与产业间的链式循环,企业实现低成本循环,“三废”排放明显下降,生产要素综合利用率、固废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二是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引擎”和“硬支撑”。对标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支持引导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技术改造引项目、建项目、干项目。XXXX年以来,共实施工业项目XXX个,总投资XXX亿元。三是强化企业组织结构创新。

  引进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民营XXX强、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对经营困难、低位运行的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提升改造,助推老企业焕发新活力,促成XX,全面提高了环保、安全和自动化生产水平,优化和丰富了产品种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钢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产能得到了巨大释放。四是着力培育壮大行业领军企业。近年来,XX区先后培育壮大了XX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辐射带动了XX等一批成长性好、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有较高占有率的中小企业。

  二、在产业延链补链增链上做大文章“追根溯源”产业链上游项目,“顺藤摸瓜”产业链下游项目,引进多家配链补链企业,努力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

  代产业体系。谋划推动XX等X个专业产业板块,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条;推动XX等企业形成产品供给链;依托XX等企业协同配套,形成高端精细化工产业链;依托XX年产X万吨尼纶基材项目,围绕生物原料、化工原料、聚酰胺材料、聚酰制品等产品,打造月桂二酸-尼龙基材-聚酰胺制品上下游联动产业链;依托XX来年产X万吨磷材料项目,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基础原料资源、蒸汽及电力成本优势,建设国内规模最大、国际技术领先的光敏材料产业园;依托XX一期项目,形成X.XX万吨香精香料产能,打造全国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技术领先的香精香料产业园区。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产业结构进入空间上集聚、上下游协同、供应链集约的良性轨道,跑出了招商引资良性互动的加速度。

篇三: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四下阶段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市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推动工业发展由注重规模速度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依赖投资拉动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把工业发展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市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经信局关于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xx顺应经济发展形势、重构经济发展格局、奋力进位争先的必然途径。“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我展观为指导,坚持“快增”“快转”相结合,通过抓项目推进、抓新特产业、抓招商引资、抓“三服务”、抓“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运行平稳、增长较快、转型提速、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一、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亮点1、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XX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7.3%;开票销售2771亿元,增长8.9%。增加值、开票销售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增幅排名为近十年新高。工业投资在登上千亿台阶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7.4亿元,同比增长20.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居全省第一。XX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六成,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在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2、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引领拉动作用明显。全市重点培育的30户大企业实现销售773.21亿元,占全市的27.9%,同比增长9.53%,较定报企业面XX出4.93个百分点,增长面为66.67%,高出全市面上25.27个百分点。其中,XX悦达起亚公司全年共生产汽车48.86万台,销售48.06万台,实现开票销售458.48亿元,同比增长9.87%,高出全市面上1个百分点;响水德龙镍业XX年新增开票销售21.26亿元,占全县新增开票销售的51.7%;大丰博汇集团和北大荒油脂两家企业新增开票销售15.2亿元,占该市增量的30%以上。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引领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列苏北第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6个,省著名商标151个,省名牌产品130个。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被省认定为苏北唯一一家工业设计示范园,中恒宠物被认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25户企业获批XX年度首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全省第一。华盛变压器等10户企业被省认定为高成长型中小企业,长虹汽车等12户为省重点培育企业,认定数均列全省第一。4、工业经济集群效应日益显现,主导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全市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开发区10个、省级化工集中区2个。XX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化工集中区

  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4463.1亿元,增长36.9%;24个特色产业完成开票销售1700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全市工业企业的比重达61.3%。5、推进绿色制造成效显著,节能减排工作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到XX年底,我市万元GDP能耗为0.51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09%,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节能目标任务。按省下达我市“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我市万元GDP能耗应达到0.464吨标准煤。“十二五”前两年我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7.36%,超“十二五”目标序时进度。二、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xx工业经济之所以能在近几年复杂多变的形势中保持企稳向好的态势,既是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驱动内需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得益于对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深,抓得早,抓得紧,抓得主动。具体地说,主要做到了“三个到位”:政策引导到位。一是制定出台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财政支持市区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市区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

  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并且,我市还高度重视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结合xx实际,制定出台了《xx“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和《xx市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产品导向目录》等。二是抓好财政扶持政策落实。XX年度,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分两次发放市区“千百十工程”和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近4000万元,涉及项目121个。同时,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项目,有9个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争取国家专项资金9679万元;争取省财政补助项目47个,补助金额达2157万元。帮扶措施到位。一是做好“三服务”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开展“三服务”活动,及时会办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难题。市经信委组织委领导班子同志开展服务企业“暖冬行动”和“进百企、解难题、促转型”活动,积极帮助市区工业企业解决困难,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XX年,“三服务”挂钩干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445个,争取资金29.54亿元,招聘工人9094名,增加技改投入18.39亿元,协助新上项目131个。二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跨采会、服装节、中小企业博览会等系列活动,提高产品覆盖范围。合计参展企业达200多家,帮助企业达成销售和意向协议1亿多元。三是强化服务平台建设。成立xx市中小企业互助协会,全方位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XX年,新建和认定三星级公

  共服务平台18家、四星级4家,建立市、县、镇、园四级服务中心60家。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暖冬行动”和银企对接活动,全市43户融资性担保机构XX年累计为7010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68亿元。重点工作推进到位。一是抓项目推进。把项目推进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节点化。对竣工项目建设和挂钩服务情况开展督查,作为干部年终考评、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抓新特产业。市里抓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县抓24个特色产业,按照“四有三聚”要求,快抓猛推,强力突破。并出台专门政策,提供集成服务,推动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向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聚集。三抓“千百十工程”。排出了千家升级企业、百家重组企业和百家上市培育企业名单,出台了7份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建立了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进机制。全市上下形成十企忙上市、百企忙重组、千企忙升级、万企忙发展的良好局面。四抓培植大企业。召开全市工业大企业培育动员大会,出台了专门的培育意见,提出围绕“千亿元企业为龙头、百亿元企业为支撑、50亿元企业为骨干、10亿元企业为基础”的培育目标,大力实施30家大企业培育工程。五抓“智慧xx”建设。研究制定推进“智慧xx”建设的意见、xx市政

  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草案。推动市政府成立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信息化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与市开发区结成战略联盟,建立了市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成功申报省级三网融合试点示范园区、项目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工程。三、我市工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市工业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转型升级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从外部看,主要有资源、能源、土地、环境方面的硬约束。从工业经济自身看,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产业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突出表现为“五多五少”:小企业多,大企业少。目前全市拥有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1.4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16户,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369户,但超10亿元的只有23户,超百亿企业仅2家,50-100亿的企业还是空白,大企业数全省靠后。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我市产品多为大路货,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纺织、化工中的多数企业处在产业链、价值链低端,总体上靠低价格参与市场竞争,抗风险能力普遍不强。偏重产业多,偏轻产业少。近几年我市工业主要依赖汽车产业以及重化工业拉动,低能耗、高效益、高产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不充分。沿海项目多,市区项目少。得益于沿海发展战略,近几年沿海项目推进势头较好,XX年计划实施的30个超10

  亿元的重大项目,沿海地区有18项,但市区仅有7项。投资总量多,实际产出少。近三年我市投入产出比仅为1:0.4,远低于全省1:2的平均水平。2、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低。一是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不足1%,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我市实行的“千百十工程”及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财政优惠政策看,财政资金支持新特产业、技术改造的力度还不大,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不强。二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因企业家自身素质、理念限制、以及创新投资风险大等原因产生的畏难、怕烦情绪,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不高,企业并未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三是企业创新缺乏人才智力支持。xx本地的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科研实力比较薄弱是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与上海等大城市空间距离相对较远、第三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较为落后,也很难吸引高端人才落户xx。3、要素制约突出。一是工业用地制约严重,很多项目落地投资以及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都受到土地指标的限制。二是用电紧张状况加剧。我市当前沿海开发势头强劲、高耗能行业有抬头迹象,完成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难度加大。XX年我市工业用电量增幅较XX年提高了6.07个百分点,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指标任务艰巨。三是人才资源匮乏,

  技能人员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不够,企业人才素质提升缓慢。四是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生存压力巨大。4、政府各部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一要抓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地”。一些年度产业扶持政策,出台时间滞后,成效也不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转贷成本高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建议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行梳理,使各项政策措施真正惠及企业、行业,发挥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引导作用;二是要求政府部门在产业对接、科技对接以及银企、校企对接等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三是政府部门要大力营造转型升级舆论氛围,积极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市场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四、下阶段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市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推动工业发展由注重规模速度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依赖投资拉动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把工业发展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市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强化产业集聚拉动。一是培育壮大新兴特色产业。要以

  人才国际化、技术高端化、发展集约化为方向,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四有”标准,加大“三聚”力度,集中力量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等特色产业。力争在3-5年内,形成一批有自主核心技术,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集群,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xx的支柱产业。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的“纺锤形”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鼓励企业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实施技术改造,每年实施100项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三是突破生产服务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商务、软件和服务外包、会展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企业由产品制造商向技术研发商和工程服务商转变。放大xx南洋机场和大丰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优势,大力推进xx现代物流园区、城西南物流园区、大丰港区现代物流园区和滨海港区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一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突出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抓好一批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四新”技改项目。突出企业

  创新主体,全力组织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创建“115计划”,即新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二是推动企业制度创新。积极促进企业家理念的转变,摒弃畏难求稳心态和家族化管理模式;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引入风险和创投基金等资本,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从业主管理制向职业化管理制转变。三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落实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到国内外招聘领军人才;分批组织企业家赴海外和国内著名高校培训,拓展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培育国际思维;鼓励、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引进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紧缺专业骨干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形成从初级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一是突出重大项目实施。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围绕沿海开发、新特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大力开展招商选资,重点突破一批超10亿元乃至超30亿元、50亿元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在继续抓好工业三百工程的基础上,滚动实施30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期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大力实施新增长点培育333工程,全市30个新增开票销售3亿元以上的企业力争全年新增开票销售300亿元。引导国家级开发区瞄

  准打造千亿元级园区,推动各县省级开发区打造500亿元级园区。大力实施3030工程,在全市重点发展3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和30个中小企业园。二是突出龙头企业培植。深入推进“千百十”工程,督促千家升级企业滚动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力争实施技改覆盖面达到70%以上;着力推动6-8户企业完成战略重组;滚动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00家,启动上市工作10家,进入上市流程5家。全力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组织30户重点企业做好战略规划修订工作,完善大企业培育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大企业工作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扩大百亿元企业梯队,打造千亿元级的规模企业。加快推进企业国际化步伐,抓紧出台xx企业国际化发展规划,瞄准韩国、港台开展国际化招商,积极稳妥地推进跨境重组上市,引进和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三是突出智慧xx建设。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步伐。重点完成智慧xx顶层设计方案,明确智慧xx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研究制定智慧xx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加快实施“一卡一中心一平台”工程。大力实施信息产业倍增工程。加快xx国际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南新区创意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加大全市电子产品制造业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助推TD-LTE等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的研发和规模应用。加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服务范围覆盖65%以上的行政村。四是突出绿色制造推进。推动企业

  节能减排,全力抓好高耗能的重点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一批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在重点行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升工业整体能效。继续深化节能执法行动,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主动提前淘汰低端产品制造能力和相对落后产能。

篇四: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强动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化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来抓,各工业园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各地工业化进程中的排头兵。目前,全市10个工业园开发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33.2亿元,入园企业898户,其中投产企业569户。园区内引进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企业,形成了以济民可信、仁和、海尔思、博士达为龙头的医药产业;以兰丰、华厦、红狮为龙头的水泥产业;以清华泰豪、英田汽车、龙工齿轮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宝成鞋业、匹克鞋业为龙头的鞋革业;以××纺织和××服装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以旺旺食品、青龙高科、金农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今年1-8月份,园区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4.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8.8亿元,实现税金6.33亿元,安置就业人数13.9万人,已初步显现出工业园区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益。

  一、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思想观念问题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一是在发展经济定位上旧的思想观念影响较深。农业经济的烙印

  深刻,对发展工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认识不足;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受地域、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有畏难情绪产生。二是对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对发展工业园重视和抓落实不够。比如,有的地方对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和谋划统筹等方面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经过严格论证的符合实际的详细规划。三是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认识不足,还有局部利益影响大局的情况。一些部门、一些单位在为客商服务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一些部门为了维持或获取更大的利益、权利等,给招商引资设置人为的障碍,制约了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2、现行的管理机制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软肋”。

  当前,我市所沿用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仍旧是在市县党委政府领导下,由园区的党委及管委会负责管理。但这样的管理机制,使得园区党委及管委会无权定事、无钱办事、无政策行事,只是利用财政拨付很少的办公经费来维持日常工作的运转。因此,在协调园区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园区资配置、基础

  设施等方面的管理服务职能显得捉襟见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的健康发展。

  3、宏观谋划相对薄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市县领导层都能充分认识到搞好工业园区规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真正落实到位,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搞好园区中长期规划的不是很多。有些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园区起步较早的县市,规范工作相对做得比较早,相对也比较成熟,但还有一部分县市可能是园区企业不多,既上不了规模也上不了档次,骨干企业支撑不够,功能区域不明显,规划编制工作也仅仅才摆上日程;有的地方虽然也搞好了初步的规划,但前瞻性不够,科学性欠佳,档次偏低。

  4、园区企业生产链条短、集群效益不明显是制约工业园建设与发展的薄弱环节。

  目前,大部分的工业园区内各企业间没有自发形成专业化分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既竞争又协作的网络关系,企业间及其与支撑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合作,集群的特点和区域产业整体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大部分园区内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和中低层次技术为主,存在技术水平偏低,项目规模偏少,产业关联度偏低等问题。

  5、资金支撑脆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县市一般处于吃饭财政状况,仅仅能维持工资的发放,再搞工业园区建设,搞基础设施普遍感到力不从心,使得部分园区建设水平偏低,建设进度缓慢,园区吸引力不强,集聚效应难以形成。

  6、电价贵、用地紧、成本高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难题。

  电价贵主要表现在:一是电价高,上高旺旺集团在全国11个省区有105年家企业,电价最低的只有0.22元/度,而上高电价达到0.72元/度,在集团内位居

  7、融资难、招工难、服务弱是制约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融资难,主要体现为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招商引资新入园的企业,流动资金十分困难,这些企业到宜春后银行要重新授信,导致难以从银行贷款。招工难,主要是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量大,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年轻人掌握了一定技能后,流向沿海地区。服务弱,主要是在服务环境上,客商反映,块块管的部门比条条管的部门要好,非权力部门比权力部门要好,有些部门对企业有“两多一少”现象,即罚款多、检查多、服务少。

  二、破解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瓶颈的对策1、坚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经济腾飞的良策。近年来,我市虽然出台了一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和措施,但在领导机构设置,职、责、权、利的划分方面还没有形成可操作性很强的措施和办法。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尽快出台关于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管理办法,对今后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作出具体安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其次,各县市区要尽快成立高效务实的工业园区建设指导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及时调解存在的问题/。

  三,建议在党委、政府把握好大方向的基础上,向园区进一步放权,给园区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资配置、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政策、园区软硬环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园区财政。暂时不具备建立园区财政的,可由县市区财政设立园区建设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实行项目管理,使他们真正有权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能办好事。

  2、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建设前期必须认真搞好规划,而且要经过科学论证。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要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项目投资的集聚地,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根据财力、物力条件和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园区规划必须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开发,从单一注重经济指标转向全面提高竞争力,提高环境综合优势。要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多、散、小及定位不清、功能雷同、特色不明和规模较小等问题,按照地域相近、产业关联等原则,逐步加以整合,最终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业园区。各园区要本着土地节约、环境优美及科学性、前瞻性原

  则,做好园区产业布局、生活布局、消防、道路、供排水、排污等规划。

  3、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工业园区,必须解决建设资金矛盾,只有在投入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园区才可以顺利发展。要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搞好工业园规划,降低工业园的建设成本。政府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支持,投入适当的启动资金,为园区的贷款提供担保机构。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确保园区的初期开发和滚动发展,将园区内企业所创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量部分和园区土地出让收入留给园区用于滚动开发建设,从国有资产出让变现或营运获得的净收入以及各级财政安排的企业改革与发展资金中专门安排一部分用于园区开发。要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园区主干道及水、电、气、通信设施,应由相关部门或小组发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新的融资和担保(质押)方式,简化审贷手续,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要实行“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办法,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实行风险资本、银行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动,逐步建立政府、银行、社会等多元融资渠道,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转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4、坚持品牌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群。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名牌产品为核心,通过资产重组资整合和品牌延伸等办法,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发挥产业集群吸附效应,以配套产业集群吸纳龙头项目的落户,以密集的、庞大的生产需求市场吸引原材料生产供应商和国际物流企业、采购商的入驻,由零及整,不断延伸充实产业链。加强主导产品的内部分工协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产品的拓展,填补产业链条上的空白点,逐步完善产业的整合工作。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品牌经营,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拓展品牌效应,建设品牌企业舰队,使品牌的无形资产在运动中增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主导产业的聚集和成长,努力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为纽带、以专业化协作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使工业园区成为品牌企业、规模企业更密集、产业竞争力更强的经济板块。5、坚持园区市场化运作,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园区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一套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融资机制,吸引各种社会资金

  参与园区及其项目的建设。三要成立工业园区发展公司,架构银企合作平台,各级政府成立相应的信用担保机构,保证企业能够贷到必要的生产流动资金。要建立一套鼓励企业创新、激发内在活力的激励机制,通过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制订各种激励政策,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园区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6、坚持服务至上理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发展工业园区要有新思路,要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逐步转到主要依靠环境优势,特别是软环境。一是各级行政部门简化手续,减少审批环节。二是严格禁止对企业乱收费行为,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收费部门、收费范围,实行集中统一收费。合法收费应通过园区规定的渠道统一实施,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直接向园区内的企业收费。三是破解招工的难题,一要实行市场化运作,设立专门从事工业园区企业劳动力的资储备,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劳动用工招聘服务;二要设立县外、市外劳务招聘窗口,拓展县外、市外劳务招聘窗口;三要健全用工服务网络,完善市县级劳动力力市场,健全乡镇劳动事务所,设立村级劳动力转移联系点,发展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用工服务网络。四要供电部门要加大园区的网络建

  设,增加用电负荷量,保证企业的用电需求,实行电价听证制度,防止随意涨价,保护企业利益。

篇五: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构造调整,推开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开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盐城顺应经济开展形势、重构经济开展格局、奋力进位争先的必然途径。下面是为大家出来的有关于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欢迎阅读!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我展观为指导,坚持“快增”“快转”相结合,通过抓工程推进、抓新特产业、抓招商引资、抓“三效劳”、抓“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运行平稳、增长较快、转型提速、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2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7.3%;开票销售2771亿元,增长8.9%。增加值、开票销售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增幅排名为近十年新高。工业投资在登上千亿台阶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7.4亿元,同比增长20.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居全省第一。20**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超过八成,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六成,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在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开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全市重点培育的30户大企业(集团)实现销售773.21亿元,占全市的27.9%,同比增长9.53%,较定报企业面上高出4.93个百分点,增长面为66.67%,高出全市面上25.27个百分点。其中,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全年共生产汽车48.86万台,销售48.06万台,实现开票销售458.48亿元,同比增长9.87%,高出全市面上1个百分点;响水德龙镍业20**年新增开票销售21.26亿元,占全县新增开票销

  售的51.7%;大丰博聚集团和北大荒油脂两家企业新增开票销售15.2亿元,占该市增量的30%以上。

  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列苏北第一。拥有中国著名商标26个,省著名商标151个,省名牌产品130个。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被省认定为苏北唯一一家工业设计示范园,中恒宠物被认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25户企业获批20**年度首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全省第一。华盛变压器等10户企业被省认定为高成长型中小企业,长虹汽车等12户为省重点培育企业,认定数均列全省第一。

  全市共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10个(含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化工集中区2个。20**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化工集中区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4463.1亿元,增长36.9%;24个特色产业完成开票销售1700亿元,同比增长25.9%,占全市工业企业的比重达61.3%。

  到20**年底,我市万元gdp能耗为0.51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0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09%,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的节能目标任务。按省下达我市“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任务,到“十二五”末我市万元gdp能耗应到达0.464吨标准煤。“十二五”前两年我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7.36%,超“十二五”目标序时进度。

  盐城工业经济之所以能在近几年复杂多变的形势中保持企稳向好的态势,既是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驱动内需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得益于对经济构造调整、转变开展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深,抓得早,抓得紧,抓得主动。详细地说,主要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制定出台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财政支持市区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市区实施“千百十工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配套措施。并且,我市还高度重视全市工业经济开展的规划和引导,结合盐城实际,制定出台了《盐城“十二五”工业开展规划》和《盐城市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产品导向目录》等。二是抓好财政扶持政策落实。20**年度,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分两次发放市区“千百十工程”和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近4000万元,涉及工程121个。同时,还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工程,有9个工程列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方案,争取国家专项资金9679万元;争取省财政补助工程47个,补助金额达2157万元。

  一是做好“三效劳”工作。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开展“三效劳”活动,及时会办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难题。市经信委组织委领导班子同志开展效劳企业“暖冬行动”和“进百企、解难题、促转型”活动,积极帮助市区工业企业解决困难,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肯定。20**年,“三效劳”挂钩干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445个,争取资金29.54亿元,招聘工人9094名,增加技改投入18.39亿元,协助新上工程131个。二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江苏产品万里行、跨采会、服装节、中小企业博览会等系列活动,提高产品覆盖范围。合计参展企业达200多家,帮助企业达成销售和意向协议1亿多元。三是强化效劳平台建立。成立盐城市中小企业互助协会,全方位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效劳。20**年,新建和认定三星级公共效劳平台18家、四星级4家,建立

  市、县、镇、园四级效劳中心60家。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暖冬行动”和银企对接活动,全市43户融资性担保机构20**年累计为7010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68亿元。

  一是抓工程推进。把工程推进作为促进经济开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经济工作工程化、工程推进节点化。对竣工工程建立和挂钩效劳情况开展督查,作为干部年终考评、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抓新特产业。市里抓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县(市、区)抓24个特色产业,按照“四有三聚”要求,快抓猛推,强力突破。并出台专门政策,提供集成效劳,推动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向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聚集。三抓“千百十工程”。排出了千家升级企业、百家重组企业和百家上市培育企业,出台了7份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建立了强有力的督查考核推进机制。全市上下形成十企忙上市、百企忙重组、千企忙升级、万企忙开展的良好场面。四抓培植大企业。召开全市工业大企业(集团)培育发动大会,出台了专门的培育意见,提出围绕“千亿元企业为龙头、百亿元企业为支撑、50亿元企业为骨干、10亿元企业为根底”的培育目标,大力实施30家大企业培育工程。五抓“智慧盐城”建立。研究制定推进“智慧盐城”建立的意见、盐城市政务信息化工程管理暂行方法等一系列文件草案。推动市政府成立市长挂帅的领导小组,信息化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目标任务绩效考核。与市开发区结成战略联盟,建立了市信息化建立联席会议。成功申报省级三网融合试点示范园区、工程及信息根底设施建立试点示范工程。

  我市工业转型升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转型升级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从外部看,主要有资源、能源、土地、环境方面的硬约束。从工业经济自身看,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突出表现为“五多五少”:小企业多,大企业少。目前全市拥有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1.4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16户,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369户,但超10亿元的只有23户,超百亿企业仅2家,50-100亿的企业还是空白,大企业数全省靠后。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我市产品多为大路货,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纺织、化工中的多数企业处在产业链、价值链低端,总体上靠低价格参与市场竞争,抗风险能力普遍不强。偏重产业多,偏轻产业少。近几年我市工业主要依赖汽车产业以及重化工业拉动,低能耗、高效益、高产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还不充分。沿海工程多,市区工程少。得益于沿海开展战略,近几年沿海工程推进势头较好,20**年方案实施的30个超10亿元的重大工程,沿海地区有18项,但市区仅有7项。投资总量多,实际产出少。近三年我市投入产出比仅为1:0.4,远低于全省1:2的平均水平。

  一是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缺乏1%,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我市实行的“千百十工程”及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财政优惠政策看,财政资金支持新特产业、技术改造的力度还不大,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不强。二是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缺乏,因企业家自身素质、理念限制、以及创新投资风险大等原因产生的畏难、怕烦情绪,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不高,企业并未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三是企业创新缺乏人才智力支持。盐城本地的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科研实

  力比较薄弱是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与上海等大城市空间间隔相对较远、第三产业及现代效劳业较为,也很难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盐城。

  一是工业用地制约严重,很多工程落地投资以及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都受到土地指标的限制。二是用电紧张状况加剧。我市当前沿海开发势头强劲、高耗能行业有抬头迹象,完成节能减排和构造调整难度加大。20**年我市工业用电量增幅较20**年提高了6.07个百分点,完成万元gdp能耗下降指标任务艰巨。三是人才资源匮乏,技能人员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不够,企业人才素质提升缓慢。四是企业生产本钱上升压缩利润空间,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生存压力宏大。

  一要抓好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地”。一些年度产业扶持政策,出台时间滞后,成效也不明显。中小企业融资难、转贷本钱高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建议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展梳理,使各项政策措施真正惠及企业、行业,发挥对工业转型升级的引导作用;二是要求政府部门在产业对接、科技对接以及银企、校企对接等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三是政府部门要大力营造转型升级舆论气氛,积极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市场信息平台建立,发挥好行业协会作用。

  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市要紧紧围绕科学开展主题,推开工业开展由注重规模速度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由消耗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依赖投资拉动向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把工业开展真正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

  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根底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开展能力,为建立工业强市打下更加坚实的根底。

  一是培育壮大新兴特色产业。要以人才国际化、技术高端化、开展集约化为方向,不断优化升级产业构造。不断提高“四有”标准,加大“三聚”力度,集中力量培育开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等特色产业。力争在3-5年内,形成一批有自主核心技术,有一定市场规模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集群,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盐城的支柱产业。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构造从加工制造环节为主的“纺锤形”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效劳环节协调开展的“哑铃型”转变,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鼓励企业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实施技术改造,每年实施100项优化产业构造的重点技术改造工程。三是突破生产效劳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商务、软件和效劳外包、会展效劳等生产性效劳业,推开工业企业由产品制造商向技术研发商和工程效劳商转变。放大盐城南洋机场和大丰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优势,大力推进盐城现代物流园区、城西南物流园区、大丰港区现代物流园区和滨海港区物流园区建立,加快开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开展。

  一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突出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抓好一批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四新”技改工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全力组织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创立“115方案”,即新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二是推动企业制度创新。积极促进企业家理念的转变,摒弃畏难求稳心态和家族化管理模式;培

  育企业做大做强,引入风险和创投基金等资本,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进展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从业主管理制向职业化管理制转变。三是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落实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到国内外招聘领军人才;分批组织企业家赴海外和国内著名高校培训,拓展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那么,培育国际思维;鼓励、支持企业根据产业开展需要重点引进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紧缺专业骨干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形成从初级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突出重大工程实施。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围绕沿海开发、新特产业开展、“千百十”工程,大力开展招商选资,重点突破一批超10亿元乃至超30亿元、50亿元的龙头型、基地型工程。在继续抓好工业三百工程的根底上,滚动实施30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期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工程。大力实施新增长点培育333工程,全市30个新增开票销售3亿元以上的企业力争全年新增开票销售300亿元。引导国家级开发区瞄准打造千亿元级园区,推动各县(市、区)省级开发区打造500亿元级园区。大力实施3030工程,在全市重点开展3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和30个中小企业园。二是突出龙头企业培植。深入推进“千百十”工程,催促千家升级企业滚动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工程,力争实施技改覆盖面到达70%以上;着力推动6-8户企业完成战略重组;滚动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00家,启动上市工作10家,进入上市流程5家。全力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方案,组织30户重点企业做好战略规划修订工作,完善大企业(集团)培育效劳制度,建立健全大企业工作联席会议等各项制度;扩大百亿元企业梯队,打造千亿元级的规模企业。加

  快推进企业国际化步伐,抓紧出台盐城企业国际化开展规划,瞄准韩国、港台开展国际化招商,积极稳妥地推进跨境重组上市,引进和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三是突出智慧盐城建立。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立步伐。重点完成智慧盐城顶层设计方案,明确智慧盐城建立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研究制定智慧盐城建立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目标。加快实施“一卡一中心一平台”工程。大力实施信息产业倍增工程。加快盐城国际软件园和效劳外包基地、城南新区创意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立。加大全市电子产品制造业开展的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助推td-lte等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的研发和规模应用。加快农村综合信息效劳平台建立,效劳范围覆盖65%以上的行政村。四是突出绿色制造推进。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全力抓好高耗能的重点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实施一批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工程,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在重点行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升工业整体能效。继续深化节能执法行动,倒逼企业淘汰产能和设备,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主动提前淘汰低端产品制造能力和相对产能。

推荐访问:工业转型升级及园区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园区 转型 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