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物理课程育人案例7篇

物理课程育人案例7篇

时间:2023-01-02 21:1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物理课程育人案例7篇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普通物理》课程思政育人探索  一、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是理工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覆盖面大,受益学生数量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课程育人案例7篇,供大家参考。

物理课程育人案例7篇

篇一: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普通物理》课程思政育人探索

  一、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是理工类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覆盖面大,受益学生数量众多,是高校课堂育人的重要平台。该课程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专业课程以及工程应用打好基础。同时,物理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在课程培养目标中突出育人功能,设置以“立德树人、协同育人”为指引的普通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科学思维方法、核心价值观三个维度

  图一课程教学目标

  三、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课程以三维度教学目标为导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云班课作为课程主要线上平台,微信、QQ网络工具为辅助手段,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课内课外全覆盖,将思政教育全方位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普通物理教学能够承担起融知识、方法、价值于一体的育人责任。

  图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四、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普通物理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且多元化,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资源保障。我们将这些元素进行梳理、归纳分类,提炼总结,形成案例,并建立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库。(一)总结物理学的发展历史,讲物理学经典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梳理国家的高新科技动态,整理典型科学家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认同。(三)收集物理学的社会元素,整理生活中的安全施工、重大事故等正面或反面实际案例,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四)凝炼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用方法认识论和辩证论进行严谨的科学思维训练。(五)发掘物理学的美学元素,物理学的对称守恒美、统一和谐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

  图三思政融入教学案例库示例

  五、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思政育人不能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物理课程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云班课等网络平台,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师生课内课外的思想沟通和问题交流,促进全方位育人。同时,课堂采用导学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针对物理课程的特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有意识、有准备地设计匹配的思政案例,不和专业知识教学割裂,将思政元素无形地融于课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图四课程思政教学流程

  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将德育考核指标渗透到普通物理课程评价体系中。采用线上与线下、过程性与终结性、教师与学生、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将平时成绩量化,制定平时成绩评分细则,并实施多种手段的激励评价措施,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分享、线上抢答、线上资料阅读次数等得分方式,增加

  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期末考试外,课程使用随堂测试题,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七、课程思政改革成效

  本课程近年来学生评教基本在学院前10%,学生满意度较高,课程于2020年获得广东省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升,考试通过率逐年提高。同时,不少学生在课程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项目和比赛,并获得不俗成绩。

篇二: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课程融合育人典型案例:

  有意才能无痕——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技巧之我见

  法泗中学张武庆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时常加以潜移默化式的德育渗透,能够对学科教学乃至教学管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更进一步,这对于学生的行为思想规范,也有着无可估摸的影响。就我本人这些年的物理学科教学经验而言,我觉得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有意“播种”,培育心灵的幼苗由于初中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不久,对很多事物都会感到新鲜和易于接受。那么,“先入为主”的思想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情操起着极大的熏陶作用。所以,适时地予以引导,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过程,我把它叫做“播种”。那么,所谓的“播种”,到底播的什么种呢?主要有“三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自立自强、乐于奉献。学习物理时,我常用古今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来教育学生。我国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就有很多处提及,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良好素材。如关于地磁场的论述,早在宋代沈括就已经提出,这比西方早了400多年;又如,地动仪的发明和惯性现象的描述,中国都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通过对学生讲解这样一些素材故事,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峥嵘繁华,让学生产生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他们更加地热爱祖国,并且激发出更强烈的自立自强意识。紧接着,在前面素材的讲解下,我喜欢“趁热打铁”,牢牢锁住学生思想向前滚动。我会告诉他们:虽然中国历史上取得了这么多卓越的成就,但是,大家却并不知道要取得这么多伟大的成就所付出的艰辛与代价。就拿大家都知道的“神舟飞船”来说,如今已经到“神十”了,可是有多少同学知道要发射一艘飞船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呢?这是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在这种高科技研究中,主要是对物理问题的研究,必须要做到准确、严密,万无一失。哪怕是

  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会导致巨大的人力财产毁于一旦,甚至还会对宇航员的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危险。

  从这个方向出发,一直引导学生延伸思考,不知不觉就抵达了学生的心灵深处。他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身为科学家或者一名技术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不约而同地对其产生了崇拜感和敬佩心理。同时,通过这种无形的德育渗透方式,也间接教育了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启发了学生要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二、有意“浇水”,灌溉思想的良田在物理学科的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谈及中国物理学界有名人士的一节教学中,我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让学生对这样一位丰功伟绩的大家有了完整的认识,并且从中或隐或现地感受到了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适时“浇水”,给种子孕育更大的生命力。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唤起学生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由此可见,物理学科并不是难以开展德育工作的,而是要巧妙地进行,“含蓄”地进行。通过这种灵巧的方法,不仅易于让学生接受,不像强制性灌输那般具有抵触心理,相反地,更便于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净化他们的思想良田,从而用行为去践行。当然,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老师今后去深入探讨的内容,也是今后物理教学和学生行为思想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

  三、有意“施肥”,加固未来的基石在“播种”、“浇水”之后,我开始计划给学生“施肥”。而这“肥料”,便是多种形式的物理实验活动。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似乎很少见,不易完成。但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总会取得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我常常给学生开展一些物理活动课和物理主题活动,来达到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教育。

  在上课之前,我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如各种实验器材、多媒体展示台、教学流程、德育渗透计划等。同时让学生也做好全面准备,如浏览课本、掌握基本操作要领等。通过这种双方协作式准备,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师的课堂实验教学中,感受到合作共赢、自己动手、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实验教学课上,对物理问题的研究,要准确、严密,力求实事求是。因此在实际性的动手操作中,需要谨慎小心。我喜欢通过实际的物理活动和物理实验来让学生深切感受物理研究的过程,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养成了尊重事实、相信科学的精神品质。

  课堂之外,我也常常给学生开展一些趣味物理活动。如,“自制万花筒”、“瓶子吹鸡蛋”和“筷子提米”等等。这些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活动,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也让他们对物理奥秘充满了好奇,学会了自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无形中使学生培养了科学探索的习惯和自立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策略性,要充分体现渗透的自觉性、可行性和反复性。我相信在物理教学中,只要摆正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就能在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促进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向前发展。

篇三: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A)I、II授课对象:理工科专业学生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简介: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包含力学(运动学和三个守恒定律),电磁学(静电场、恒定磁场、变化的电磁场),热学(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振动和机械波,光学(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量子物理基础。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既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重要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在为学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科学思维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案例简介:静电场中导体是大学物理(A)I中静电场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导体静电平衡后电荷分布;静电屏蔽效应和尖端放电效应及其应用。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叙述金属导体静电感应过程,能够叙述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并能够利用该条件分析实心金属导体和空腔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情况;能够列举一些静电屏蔽效应和尖端放电效应的应用。

  1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视频导入学习内容,配合随堂演示实验,利用“雨课堂”互动教学,引导学生预测演示实验结果,通过学习,检验预测结果,进而完成教学内容。介绍古代避雷针和场离子显微镜,拓展学生视野。通过“雨课堂”互动答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目标:学生在对物理学历史的了解中,学习科学家不懈的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例子启迪学生科技能够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二、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在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物理学展现出一系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影响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和人类的思维方式。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着先天优势。

  我国物理学家心向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基于物理知识来介绍我国重大科技工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古代对物理学贡献的案例,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从物理学史中整理的思政案例,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大学物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学团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通过以身示范与言行感染,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深挖课程中的思政

  2

  元素,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润物细无声”地实现育人目标。通过物理学家的故事帮助学生建立探索未知的使命感、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通过我国科学家的科学贡献和新时期我国科技领域的伟大进展激发学生献身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在讲授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科学思想建立、理论提出和实验验证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伦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

  (二)教学实践教学内容:1.导体静电平衡条件2.导体静电平衡后电荷分布3.静电屏蔽效应和尖端放电效应及其应用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视频和演示实验观摩为辅,并使用“雨课堂”实时检查学习效果。多个环节相互配合、相辅相成。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1.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综合运用2.通过多种演示实验仪器进行课堂现场实验展示3.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课堂展示4.利用“雨课堂”互动答题验收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过程:在本节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点有三处:

  3

  1)在分析空腔导体的静电屏蔽的原因时,引导学生思考核心问题:为何不管空腔导体外静电场如何变化,腔内电场一直为零?留白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原因在于:导体含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它们能随着外加电场而重新分布,产生附加电场,使得腔内电场为零。自然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不管国际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保持初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繁荣昌盛。

  2)在演示静电滚筒实验后,讨论尖端放电效应时,讲解“避雷针”的故事。“避雷针”现在称为接闪杆,引雷入地。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不惧危险,勇于探索,造福人类。

  富兰克林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银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雷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富兰克林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避雷装置称为避雷针。避雷针的发明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

  避雷针在最初发明与推广应用时,教会曾把它视为不祥之物,说是装上了富兰克林的这种东西,不但不能避雷,反而会引起上帝的震怒而遭到雷击,但是,在费城等地,拒绝安置避雷针的一些高大教堂在大雷雨中相继遭受雷击。而比教堂更高的建筑物由于已装上避雷针,在大雷雨中却安然无恙。

  4

  通过富兰克林和“避雷针”的故事,启迪学生勇于探索,把科学知识应用中生活实际中,造福人类。

  3)古代皇家建筑上“正吻”是“避雷针”的雏形。当雨水较大时候,起到引雷入地的作用。通过这段的介绍,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

  5

  6

  7

  8

  9

  (三)教学反思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挖掘蕴藏在深层次的思想精髓和人文价值,提炼出与认识观、真理观、实践论、方法论有关形象具体的教学素材,通过案例分析、思维树立、精神渗透的相辅相成作用,构建了“知、情、意、德”一体化的德育教学体系。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如何量化评价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改进思路:1)积极参与国内课程思政培训和研讨会议,深入开展课程思政的教研工作。继续深入挖掘大学物理中的思政元素,扩充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案例库。2)继续优化课程设计,在授课时,自然和谐地加入思政元素。在不经意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通过以身示范与言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篇四: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案例

  处在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十分活跃,独立意识增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在逐渐形成。而中学物理学科以其严密的科学性、深刻的人文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使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得益彰,应成为我们物理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在物理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时,我们可以穿插介绍我国近代科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学习,后留校任教,并从事火箭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当时美国的以为将军曾说:“不论把钱学森放到哪,都顶得上五个师”。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决定回国,将学识报效给自己的祖国。美国为了挽留他,给他丰厚的待遇,他婉言拒绝,对他进行恐吓,他坦然面对,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是他冲破重重阻力,不畏艰险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尊称为“火箭之父”。特别是火箭、卫星的制造,神州号载人飞船的绕地飞行,这些成就说明我国在某些科技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物理教学中注意对美感的渗透

  1、利用文学艺术去渗透美学

  诗意的思维是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带着美的观念去研究科学这,就能得到更加美妙的科学结论。比如,在讲《简单机械》时,如果用“坐地日行八万里”来提问,再引导分析作答,又顺势分析李白的诗句《朝发白帝城》,这样进一步明确运动对象与参照物的关系。对《平面镜》一课的处理,先来一个“镜中花、水中月”,再来一段“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哪个更圆?哪个更亮?”的歌词,说明像物等大、等距,虚像,从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在讲“力的图示时”可以编成顺口溜“一画点,二画线,再画标度等分线,箭头标方向,箭尖表力完”在教学中,教师尽力和饱满的热情、幽默的语言,认真的实验探索,不断地激励学生以高昂的情绪学习。

  2、利用奇妙的比喻渗透美感

  如“摩擦起电的原因”学习,如果就平铺直叙地说谁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和弱,然后得失电子显电性,学生基本会一团雾水。

  如果把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比成牛高马大的人拿着很少的苹果,而把束缚电子能力弱比成弱不禁风的人拿着很多的苹果,两人碰在一起会出现抢苹果的现象,相当于得失电子的现象。又如在讲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把导体比喻作一条街道,把街道上的人比作自由电荷,过往行人碰撞的机会越小,电阻就越小,使学生对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理解深刻。当街道越长,过往行人碰撞机会越多,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把凹凸不平的街和宽敞平坦的大街比作导体的材料的不同,电阻同样不一样,这样的比喻使学生更感受美的享受,同时也使

  学生记忆深刻。

  3、利用物理学史渗透美感

  物理学史上充满了许多动人的故事,经常引用,就能激发学生热爱、尊重、献身科学的信心和决心。例如在讲运动的绝对性时,介绍伽利略被教会用刑威胁时,他说“我死了,地球照样在转动”,这名言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中,因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悲剧能激发学生的一种正义感。又如,我们在给学生讲电学时,可以从安培、欧姆、伏特、法拉第等科学家对规律的发现,如何负出艰辛的努力,这样通过教师的语言感染,同学们真正品偿研究科学的快感,使学生的思想升华到与科学家同样的地位上。

  关于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是我们现代教育中必须探导的,对于其中美感的渗透和技巧,我们将不断地研究,使它真正运用到新课改之中。

篇五: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大学物理I》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大学物理》是一门面对理工科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总学时大学

  物理II为108学时,6.5学分。大学物理是一门以基础物理知识建立的科学素质培养课,也是一门科学创新能力培养课。本门课的目标为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初步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课前带着问题自学,课中带着问题讨论分析,课后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完成作业,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争学生将理论知识学通学活。教师在整堂课的授课过程中,通过几个案例,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教学中,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二、典型案例

  1、案例简介本案例为第五章静电场第一二节内容,主要涉及电荷及电场的基本性质、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及其应用。主要融入的思政元素为通过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理解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局限性、时效性,分析讨论西方国家对我们认知偏差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消除认知偏差的方法。案例内容

  1

  A、教学过程(1)电荷、电场库仑定律(知识积累)(3)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物理规律的应用)(4)库仑定律的局限和个人对事物认知的时空局限。试探电荷的理想性和现实认知的相互影响。(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培养)B、教学方法(1)“推陈出新”法——激发兴趣,拓展视野(知识积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荷、电场和库仑定律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电荷是物质的电属性、电场是一种物质以及库仑定律的深入探讨,使学生认识到中学物理所学知识是简单而且不完整的,认识到在本科阶段物理学“崭新的旧知识”需要重新认知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建立对已有知识体系保持质疑的态度,养成随时补充和更新知识理论体系的习惯。(2)问题讨论法——通过库仑定律在r趋于无穷近时,数学公式结果无限大,但此时已不能看做点电荷,讨论库仑定律的局限性。引出如下三个问题:问题a、小时候我们认为任何事情都可以找父母解决,现在父母能否解决你的所有困难,是否无所不能?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对物理对象认知存在局限性。问题b、高中三年无话不谈的好友就读985院校或专科院校,假期聚会是否存在隔阂?通过对比使学生思考时间变化对事物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认知存在时效性,每个阶段都要对原有认知重新定义。

  2

  问题c、为什么西方国家对我们国家目前状态存在认知的偏差?本节为本学期第一次课,故设计此问题。我们国家在飞速发展,但西方国家依然认为我们很弱小,梦想可以随意宰割鱼肉。引导学生思考消除这种偏见的方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为祖国自豪的同时认识到认真学习,科技强国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此问题分组讨论后总结陈述。)三、案例成效

  通过本案例的讲解讨论学习,学生对这三个问题很感兴趣,讨论积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了不能继续依赖父母;自己学习过程中与其他院校同学的差异逐渐变大;尽管国外对我们国家有偏见,但同时被认可。通过三个问题的讨论,认识到了我们对事物的时效性和局限性,认识到了持续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在讨论中掌握了课程的知识目标,提高了育人效果。本案例较好地发挥了物理学与工作生活紧密结合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课程案例设计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对难度较大的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获得感增强了。

  课堂教学中互动明显,学生参与度高。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存在认知的偏颇,能更客观地评价日常生活学习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认识到祖国强大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有一定作用。本案例同时也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1)大班上课缺乏研讨时

  3

  间和空间,讨论的时间不足,分组困难。(2)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对于问题讨论有认知的偏差,部分同学的认知未能完整流利表达。所以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改进和优化思政思路,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和效果,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分层次分步骤提高学生的认知。

  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寻找思政教育与课程的结合点,积累思政素材,设计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课件、教材、视频、动画和书籍等方式为教育载体,采用参观体验、课堂讨论、情景教学和现代多媒体等方式来实施多样化、嵌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让无形的“思政课”浸润学生的心灵,从而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

  4

篇六: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物理化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找出化学运动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物理化学与化学中的其他学科(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很大程度上常常需要应用物理化学的规律和方法。物理化学又称为理论化学,主要探讨和解决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是化学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研究物理化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从而使化学能更好地为生产实际服务。相关思政元素:爱国情怀、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致力于三方面: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科学精神。在知识方面,掌握化学变化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原理以及这些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先行课如无机化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理解,拓宽化学知识面,打好专业基础。掌握物理化学的理论、实验方法,充实化学的研究方法。在能力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化学理论解释化学领域的现象以及解决科研、实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物理化学研究方法探究化学领域的问题。在精神塑造方面,强化课程的人文性,突出学科育人特性,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当中,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突出追求真理、探索创造、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和求真务实、实践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爱国敬业:黄氏三相点(一)案例(材料)简介

  1927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选定水的冰点为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定为273.15K。水的冰点是指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达到液-固平衡时的温度,也被称为水的凝固点。外界大气压、水中溶解空气的量会影响水的凝固点的数

  1

  值,导致水的凝固点的测量值在重复性和精度方面不好。因此科学界开始测定水的三相点,即水在其饱和蒸汽压力下气-液-固三相成平衡的温度,以代替冰点作为热力学温标的基准点。

  1934年,黄子卿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师从热力学名家J.A.Beattie,其博士论文工作之一就是热力学温标的实验研究,重新测定水的三相点。黄子卿精心设计、组装了实验装置,并全身心投入实验,反复测量,最后精测出水的三相点温度为0.00980±0.00005℃。美国标准局组织人员重复实验,结果与黄子卿的测量结果一致。1938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汇刊》发表了黄子卿、贝蒂、本笛克特等三人合写的论文,题为《绝对温标的实验研究(V):水的冰点和三相点的重现性;水三相点的测定》。水的三相点是热力学上的重要数据,能精准测定水的三相点为温度计量学奠定基础。1948年,美国编辑的《世界名人录》列入了黄子卿的名字。1954年,国际温标会议在巴黎召开,再次确认上述数据,并以此为准,定绝对零度为-273.15℃。除热力学研究之外,黄子卿教授还在电化学、生物化学、溶液理论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成果斐然,尤其在溶液理论方面提出新的盐效应机制,引起国外同行的重视。黄子卿教授是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他常说:“科学的核心是一个‘新'字: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公式,新的技术,新的数据。”他的一生就是不停止探索和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935年黄子卿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授予的博士学位。当时正值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夕,有人把当时中国比作风雨飘摇中的一条破船,劝他不要回国。黄子卿的回答是:“我是中国人,要跟中国共命运。”他毅然回到祖国。

  1948年,黄子卿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师从著名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泡令教授。当时中国正进行解放战争,黄子卿在工作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关注来自祖国的信息,他每时每刻都在惦念着祖国。泡令教授问他:“黄,把你的全家接到美国来,你就在这里工作,不好吗?”但泡令得到的回答,仍然是与十几年前相似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的家在中国,我一定要回去。”他再次谢绝了好意,抢在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人员采取扣留措施之前回到了祖国。

  2

  1980年,北大为黄子卿教授举办了隆重的80寿辰庆祝会。回家后,黄子卿的小儿子黄志洵陪父亲喝茶聊天,说起他当初坚持回国的往事,他说:“有两次机会可以留在美国而未留,当然自己也有损失,以美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留下来做研究也许会做出更杰出的成果,但自己并不后悔,因为国家是需要我们这样的人为她出力的。”黄子卿教授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他厚重的学术成果,还有他执着的爱国情怀和严谨求新的科学精神。(二)案例(材料)点评1.适用范围

  本案例适用“物理化学”课程关于单组分相图中的“水的相图”教学,也适用化学专业其他学科教学以及其理工类学科的教学。2.思政元素(1)爱国情怀

  黄子卿教授是中国物理化学界的一代宗师,对祖国怀有博大而强烈的爱。年少时看到中国饱受列强的蹂躏,发奋读书,立志科学救国。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成为世界名人的黄子卿教授,两次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回到中国,愿意和祖国一起吃苦,克服生活和工作苦难,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不遗余力地为中国高等教育和化学研究贡献毕生精力。(2)科学精神

  黄子卿教授一生勤奋好学,勇于探索。一直从事电化学、生物化学、热力学和溶液理论等方面研究,即使在“文革”期间,也没有停止科学研究,仍然紧跟世界化学发展步伐,发表文章,向中国化学界介绍配位场理论、熔岩结构学说、定标粒子液体理论及其应用等基本理论及其最新发展。黄子卿教授在理论研究同时,重视实验工作,对科研实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黄子卿教授的一生就是探索科学的一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源自于执着而严谨的科学精神。3.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3

  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了解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教授的事迹,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及科学精神熏陶,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4.相关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反馈

  对化学专业学生,可结合教学知识点“水的三相点”的教学运用本案例,对非化学专业学生可根据思政教学目标(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运用本案例。教师介绍相关背景材料,然后可让学生发表个人感想,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学生对在物理化学成就榜上出现中国人的名字感到兴奋和激动,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普遍认为在当时科研条件下能精确测定水的三相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足以说明黄子卿教授具有非凡的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激发了专业学习兴趣。黄子卿教授两次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国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这种爱国情怀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

篇七: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案例本节课在学习完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下当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时合力的情况

  在物理教案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案案例本节课在学习完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力情况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一下当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时,合力的情况。案例如下: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互成一定的角度,这时合力与分力间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活动:猜想、个别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老师引导:同学们的猜想都是从力的大小出发的,那么,力除了大小这个属性之外,还有什么性质呢?(即力是矢量还是标量的问题)学生回答:进一步强化力的矢量性。老师:再次指出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都有关。同时老师提出合力与分力间究竟满足什么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探究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实验应分几大部分?老师按小组发放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秤、细绳套、图钉、三角板、直尺、橡皮筋(一半学生)、钩码(一半学生)案例分析:通过此环节由特殊情形延展至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变直接给出结论为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让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何确定分力、合力。学生活动:根据器材设计讨论各自的实验方案。方案一:先用两个弹簧秤拉着钩码上升,再用一个弹簧秤拉着钩码上升,记录结点的位置、弹簧秤的读数,细绳套的方向。方案二:先用两个弹簧秤使橡皮筋伸长一定的长度,再用一个弹簧秤使它伸长同样的长度,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再分析比较。

  1/3

  老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改进双方的实验方案,进一步指出:“橡皮筋伸长相同的长度”记录起来比较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还需要作哪些记录

  如何记录力的方向?两点近一点好还是远一点好?请一名同学把实验方案完整的叙述一遍

  组织引导同学讨论,对方案一进行修正:本案中如何确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给与提示:钩码上升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运动状态不好控制,即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不好控制,应该怎样改进实验方案?请一名同学把实验方案完整的叙述一遍

  将两个实验方案进行对比,有何相同之处?记录数据时木板放置方式有何区别?学生讨论回答:使橡皮筋伸长到同一个点。力的方向,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远一点好,将钩码竖直静止悬挂都是先确定两个分力,再根据等效代替确定两个分力的合力。方案一木板应该竖直放置。案例分析: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走到学生中间观察、指导学生实验),实验进行中要求一部分同学实验操作,一部分同学进行实验记录。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协调合作能力。老师:要求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如何把力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请同学们作出三个力的图示。同学们用铅笔和尺子作出三个力的图示。观察自己所作图示,从大小和方向角度给出自己的结论。通过数据处理培养了学生严谨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

  最后要求同学们自己总结出本实验结论并进行文字表述,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表达能力,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2/3

  总之,在物理教案过程中结合教材实际,从各个方面挖掘徳育因素,既能发挥物理教案的育人功能,又能提高课堂教案效益。只要在教案中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坚持不懈地努力,德育教案的目的就一定能实现。

  3/3

推荐访问:物理课程育人案例 育人 物理 案例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