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美孝道文化差异6篇

中美孝道文化差异6篇

时间:2023-01-02 19:2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美孝道文化差异6篇中美孝道文化差异  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中西方孝文化差异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中西方孝文化差异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美孝道文化差异6篇,供大家参考。

中美孝道文化差异6篇

篇一:中美孝道文化差异

  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中西方孝文化差异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中西方孝文化差异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中西方孝文化差异

  传统道德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中西方孝文化差异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体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而西方的孝文化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描述,与中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方似乎更崇尚个人与自由。本文将探析中西方孝文化概念和发展的差异,并以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安乐死”来进一步阐述中西方在孝文化上的差异。孝,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血缘亲情的认识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家庭,是体现孝道的人类社会的选择,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孝道是道德表现一种形式,居于普通亲情之上,一般体现在直系亲属之间,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尽孝道,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孝道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赡养义务的传统却从来不曾割断。在社会层面上,尽孝道则主要是指对老人的尊敬。因为文化不同,中西方对孝道的理解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中西方的孝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

  而开始出现的,最初形态的孝文化也是相似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西方的孝文化还是停留在浅显的文献描述之上。

  1中西孝文化对比1.1中国孝文化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股商时期便已产生。[1]在中国,尽孝讲究的是到达亲人在精神层面的满足。孝意味着养,但不是养了就是尽孝道,子女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体现,而不是仅仅有孝行。孝文化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在《孝经》中曾写到:“父子之道,天性也。”

  [2]就是说,父母养育子女和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天性。孝文化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中国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固有的一种思想。肖群忠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3]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把孝与繁育后代结合,绝对不能断绝宗祠。至今不可动摇,是历来的民族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孝文化体现为尊重父母,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

  1.2西方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3]然而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就一定要提及到《圣经》,很多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就是起源于这本书中,《圣经》的

  最高价值。在中国,有着浓厚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而西方文化把年幼的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

  3从孝文化角度看中西方看待安乐死的差异3.1中方态度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对死亡有一种刻意的回避心理,尽量做到闭口不提。这就又要追溯到孔子时代,《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季路问及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在这段对话中,对死亡避而不谈,言语中表达了孔子重视生命的意向。孔子对死亡的理念影响了后世子孙。因此,回避死亡,珍视生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

  由于这种面对死亡的传统的道德意识,我国大部分人对“安乐死”持反对态度。在不治之症面前,很多人都会选择靠医疗手段尽可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即使这个过程很痛苦。就算有些病人想追求有尊严的死,选择“安乐死”,在国内也无法实现,而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很多,与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很多人认为只有花钱为父母治疗,内心才会安宁,因此不惜将大把的财力倾注到自己患病的亲人身上,这种所谓的尽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子女的自私和对病人的残酷。在我国如此推崇孝文化的背景之下,由于一些道德绑架,导致一些想减轻亲人痛苦的人也无法做出“安乐死”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背上“不孝”的罪名,选择细心侍奉亲人知道最后一刻。

  安乐死的支持者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不应该绑架现在的“安乐死”。如果“安乐死”是病人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家人出于亲情所做出的决定就应该得到支持,在家人遭遇不可治愈的痛苦时,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才是孝顺亲人的体现。这让我想到了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四川的一个孝子在患不治之症的母亲的哀求下,用农药结束了自己母亲的生命,但由于中国的安乐死没有合法化而被相关部门抓获,相信这样的新闻能引起很多人对“安乐死”的思考。很多情况下,即使想帮助亲人实行安乐死,也不敢这么做,因为不被道德伦理所允许,也不合法。

  3.2西方态度与中国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态度相反,西方人由于崇尚自由,对死亡没有太多的忌讳心理。在安乐死这个话题上,很少提及孝,更多是推崇法律程序。而且,在西方的思想史上有很多对死亡的思辨。苏格拉底曾说:“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

  [5]事实上,一个人对死亡的选择态度体现了其人生价值,因为死亡是每个人必不可免的结局,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不会被孝文化所羁绊。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1905年,英语单词中就出现了安乐死。在古斯巴达,不健康的婴儿可以被处死,同样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各种安乐死的形式也可以被接受。英国还在1936年成立了安乐死协会。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事,但这一话

  题从未停止。2001年荷兰成为了

篇二:中美孝道文化差异

  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篇一: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2017年第2期周刊(下转第69页)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但是由于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而文化差异正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人们对于这些差异的了解甚少或仅有一些成见,因此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主要方面及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促进中美间跨文化交际顺利、有效进行的助推器。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美国是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美国文化的特点文化开放、文化包容、文化进取是美国文化的三大特征,也是美国文化的优势。美国文化的开放性,有利于美国现代化的推进;美国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美国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美国文化的丰富多彩;美国文化的进取性,有利于美国人民战胜困难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总之,美国文化的优势是美国发展的动力。(一)美国文化开放的基本形式。1.通过人员流动而实现的文化交流。2.报刊、印刷品和音像制品是进行文化交流的最普遍形式。3.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实现文化开放的基本方式。4.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系统、电话的广泛运用,正成为文化开放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形式。(二)美国文化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1.各种政治思想可以在美国存在。2.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且各种文化互相渗透、彼此交融。在美国,常见的有欧洲文化、亚洲文化、拉美文化、非洲文化、印第安文化等。3.美国文化具有宽容兼纳的一面,美国的宗教和难民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三)美国文化进取性的特征。1.美国人敢于探险,体现为对地理考察、对企业的风险投资。2.美国人对权利和优越的追求,体现为美国人对公民权利及美国梦的追求。二、美国文化模式美国文化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和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平等的概念贯穿美国的各种社会关系。美国人的平等观念以人性为基础,强调每个人生来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weareallhuman,afterall.在美国,平等是指机会平等,

  即所有人在生活中有同样的机会,无论其肤色、性别、国籍来源和宗教信仰如何,而不是在处境方面人人一样。在《独立宣言》中,杰斐逊提出要维护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模式的主要内容,这里的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美国人的个体观念根植于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个人主义在西方人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字眼。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a萨姆瓦说: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是主导一切的。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个人应为社会做贡献,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三、中国人对美国的误解(一)中国人认为美国种族歧视严重,是一个充满歧视的国家。确实,美国曾经有过黑奴及种族歧视的历史,这是美国历史上的耻辱。但是,这也是美国人的荣耀所在,因为美国人通过自己百年奋斗不但解决了黑奴问题,而且基本上解决了种族歧视,以及其他各种歧视的问题。在美国,歧视是十分敏感的话题,而且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在美国求职招聘,不能过问性别、不能过问年龄、不能过问籍贯、不能过问家庭情况(包括是否已婚,是否有孩子),更不可把肤色、种族、民族条件作为招聘的条件。否则,就有歧视嫌疑,除非你能够说明这份工作非某类人做不可,否则就要被告上法庭,以涉嫌歧视罪被起诉。(二)美国的教育收费很高,穷人的孩子读不起。谈起美国的教育,许多中国人的误解也很深。其实,美国教育是很公平的,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条做得非常到位。

  在美国,严格执行k-12义务教育制度,即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美国均执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学生不用交学费,也不收其他费用。无论什么孩子,只要在美国,都可以就近入学。大学虽然收费,但是,并不会因此导致有才能而无经济能力辍学的现象发生。因为美国有四万多个基金会,还有许多大型公司企业,他们会提前在这些大学里物色那些有才能而家庭贫穷的学生给予资助。所以,在美国凡是被录取的学生,都是有办法读完书的。(三)美国人不重视家庭。美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消费常常使用aa制,孩子一到成年就与父母无关,父母老了孩子也无赡养义务,这对事事讲究孝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无法接受的。因此,给中国人造成美国人的家庭冷酷无情的误解。其实美国人是很重视家庭的,美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他们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节日都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一起。在中国,因为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不少,即使家在一地也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超过一切,错过妻子生孩子、耽误给孩子看病、不能给老人送终等。白岩松在他的《你想象的美国其实是中国》一文中,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多国人不愿面对的现实: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论美国文化的特点及中美文化差异(江苏省行政学院文化学与文化建设教研部,江苏南京210009)许爱梅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文化的三大特点及优势:文化开放、文化包容和文化进取,以及美国的文化模式,指出了平等观念和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指出中国人对美国的几个误解来阐述中美文化的差异。关键词:文化开放文化包容文化进取平等个人主义○文化艺术研究23万方数据2017年第2期周刊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综上所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总是要求参与交际的双方相互间对自己的视野加以调节和改变。

  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视角的多样性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因此,从多角度比较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可以因对他方文化有深入了解而做到既不全盘西化又不固守己方文化而完全拒绝他方文化,使人们在交往中正确应对、处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从而促进不同文化(特别是中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和谐改变。参考文献:〔1〕李其荣.美国文化解读:美国文化的多样性.济南出版社,2005.〔2〕〔美〕卢瑟s路德克.构建美国:美国的社会与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3〕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江西社会科学,2005,4.〔4〕任玲玲.浅析中美文化差异.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6.学生c做的速度和学生b差不多,遇到会做的题目时,思维就比较集中,一道题目接着一道题目做下去,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拿着笔在那里转笔,过一会又捏一捏笔尖,然后咬咬自己的手指甲。学生d做得最慢,一开始就趴在桌子上,看东看西,当教师示意她快点做的时候,她在那里说:老师,我不会做,太难了。之后,她嘴巴一嘟,假装在那里做,但是很少动笔,有了答案以后才动笔,有的时候就玩玩手指,翻翻铅笔盒,在那里挖橡皮擦。三、学生懂而不会现象的测试分析批完学生的测试卷后,针对学生错误情况与学生交谈,当问学生:上课的内容你听懂了吗?学生都回答:听懂了。当问:那为什么做错呢?学生说的意思大体是:我也不知道,明明听懂了,可是做得时候没注意,想不到。四个学生的测试结果是:a学生是做得最好的,只有在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该学生填成了垂点,这是对书本上单纯的记忆性文字定义混淆了。但该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第四大题还是不会做,说明该学生的认知只达到听懂但不会解决生活问题的阶段。b学生做得较a学生差一些,只是在第二大题的第三小题中风筝线的交叉情况,认为是垂直了,证明对垂直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楚,学生b第三大题的第二小题还有第四大题都不会做,表明学生的认知只达到听懂但不会应用的阶段。学生c则错得相对比较多,第一大题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该学生也填成了垂点,第二大题的第三小题,判断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现象错

  误得比较多的第三大题,也不能从一个图中把既有平行又有垂直的找完整。第三大题的第二小题和第四大题不会做,表明学生的认知只到了听懂,但变式题不会做的阶段。学生d做得最差,表明学生的听懂是假的,根本是不懂装懂。四、懂而不会现象几个层次的具体表现综上所述,总结出听懂却不会现象几个层次学生的表现有:(一)不懂装懂。不懂装懂的学生在课堂上眼神迷离,课堂上时不时看一下教师,呈现心虚的状态,或者干脆自己干自己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动作或者说话之中,当教师问懂了吗的时候,学生下意识地点头;做题目时,学生无从下手,木木地扫着一道一道题目,长久不见动笔,后来干脆做小动作,左顾右看或者趴在桌子上。(二)听懂,但变式题不会做。听懂,但变式题不会做的学生,课堂上听课时而做做小动作、分分心,又听进去部分内容,对课堂重难点没有完全理解,如互相、在同一平面内等概念。因而只会做与上课讲过的差不多的题目不能拓展。这类学生时常的表现是做题速度比较慢,并且答案模棱两可,做题时常常感觉好像会做,又好像不会,有点思路,又做不下去,因而学生做题目时小动作比较多,速度较慢,正确率不是很高。(三)听懂但应用题不会做。听懂但应用题不会做的学生上课比较认真,能初步理解课堂重难点,但是不能很好地应用,该学生时常的表现是能比较顺利地做基础的题目,但面对稍有难度的题目时则需要时间思考,做题的速度中上水平,思维容易受限,不能很好地发散,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四)听懂但不会解决生活问题。听懂但不会解决生活问题的学生上课能紧跟教师的思维,较好地理解课堂重难点,但不能解决生活问题。

篇三:中美孝道文化差异

  4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中并非不存在孝文21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别是中西孝文化有别的原因22中西方孝文化的不同还与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

  孝文化论文:探析中西方孝文化之差异及其原因摘要:在中国,孝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西方文化中,孝文化不及中国的孝文化丰富,因而常常被人们所忽略。本文通过阐述中西方孝文化的内涵和差异来剖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从而使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关键词:孝文化;差异;原因引言:孝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也可称的上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对孝文化的研究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孝文化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自然会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但是西方文化中的孝文化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对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能够传播中国文化而且能够了解西方的孝道观,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1、中西方孝文化之内涵1.1孝文化在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孙中山先生曾讲到:“现在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像中国讲的那么完全。”[2]。中国人的心理品质,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在中国的孝文化中都被给予了阐释。中国的孝道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连。儒家思想推崇“仁”的思想,而孝在“仁”中也是第一位的。在古代,孝顺作为评价个人思想

  高尚与否,品行是否端正的重要尺度。能够说明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国官制中的举孝廉。举孝廉是汉代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其中主要考察人们是否孝顺或是清廉。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程度是能不能为官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中国的孝文化突出了长者和老人的地位。孝文化中的“孝”就是要养老,敬老,尊老,送老,亲老。[3]晚辈要尊重长辈的意见和安排,承担着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在家庭中,子女就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子女对父母的话要言听计从才能被称之为孝顺。在家庭范围内的孝文化还包括传宗接代的任务。个人的孝行的社会意义还表现为对君主的忠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君主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作为臣民,尽孝的方式就是听从君主的旨意,替君主排忧解难,完成自己的使命。

  1.2西方的孝文化:西方的文化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和古希伯莱文化为基石的文化。同时受到基督教文化的渲染。《圣经》作为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双希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结晶。因此西方的孝文化与《圣经》有着重要的联系。根据《圣经》记载,上帝在给人类社会的“十戒”中的第五条就要求孝敬父母原文为“hon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thatyourdaysmaybelonginthelandwhichthelordyourgod

  givesyou”。[4]由此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中并非不存在孝文化,只是与中国的孝文化不同而已。除此之外,西方影视中也有不少体现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和孝顺。虽然西方的孝文化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和张扬个性的基础上.。在西方,人们对父母很尊敬,在父亲节和母亲节这天,子女们会为父母献上祝福。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的孝文化是存在的。西方人所崇尚的孝是一种不失自我的理性文化。与中国孝文化不同的是西方的孝文化更为简单,缺乏社会意义。

  2、中西方孝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2.1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别是中西孝文化有别的原因之一。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有着广袤的陆地。因而中国人所重尚的是农业文化。而农业的发展是以家庭协作为基础的,所以中国人强调家庭的作用。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处于领导者的地位,他们在家庭中拥有权威,受人尊敬。因而体现在中国的孝文化中就是子女尊敬父母和长辈并服从父母和长辈的决定。而对于西方文化来说,它发源于岛国,属于海洋文化。西方文化由于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西方人乐于进行海上活动,他们有着求变,求奇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念比较开放,建立的国家是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契约社会。所以他们遵循的是平行的人际关系,并没有产生像中国一样的规定性的孝文化。所以表现在西方的孝文

  化中子女尊敬父母或长者,但并不屈从于他们的意志去行事。因而有时在中西方的交流中,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尽孝行为并不能完全理解。中国人也会误以为西方人并不讲孝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2.2中西方孝文化的不同还与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价值观取向有关。中国人在价值观层面上表现为群体取向。中国人把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凡事都从集体利益出发。这一点就是中国人在孝文化中存在“忠君“思想的原因。除了家庭内部的孝道,中国孝文化的社会意义就体现在对君主的辅佐和为君主服务上。从这一点上来讲,群体取向的价值观就可以解释中国孝文化的社会意义。群体取向的另一个层面是他人取向即中国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顾及他人的面子。所以中国的孝文化中要求子女或晚辈要通过功成名就来使父母或是长辈拥有显赫的地位。只有父母长辈受到别人的尊敬才能使祖宗和父母脸上有光彩,才算是子女尽了孝。而西方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尤其是美国人。他们在价值观上则是个人主义取向。在他们的观念中个体都被当作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个体。所以他们张扬个性,喜欢做事时独辟蹊径,标新立异。他们崇尚的是个人意志和自我实现。所以西方人不会形成中国式的孝文化。由于他们追求个人价值,张扬个性,

  他们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实现自己的价值。结语:孝道是人类文化中的共性文化。虽然中西方地理

  环境和价值观念不同导致了中西方之间孝文化的差异,但是不论是在“百善孝为先”的中国还是在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西方世界,父母都是给予子女生命的人并承担着抚养子女成人的义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本文通过剖析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及其原因,从而使交际双方在交流中减少文化上的误解,使跨文化交流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桑凤平,李响.中日孝道之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陈爱平.孝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赫尔伯特.圣经故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作者简介陈红平(1967.12-),女,天津人,文学硕士,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篇四:中美孝道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制度上的体现。文章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将中美文化归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其次,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它详细地从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三个维度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最后,基于文化决定管理制度、行为方式的观点,第三部分举例说明中美文化差异在中央银行制度上的体现。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天人合一、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辩证思维、分析思维、中央银行制度

  Abstract

  Thisarticlemainlyanalyses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Differencesanditsreflectionsonmanagementsystemaspect.Thearticleinvolvesthreesparts.Inthefirstpart,Iview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astwodistinctlydifferenttypesofculture.Thesecondpart,whichisalsotheprimaryoneinthisarticle,concretelyanalysesthedifferencesinculturethroughthreedimensions.Theyare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culture,values,thinkingandbehaviormethod.Finally,onthebasicconceptofculture’sdecisiveeffectsonmanagementsystemandbehaviormethod,thisparttakesthedifferencesoncentralbankingsystemasanexampletoillustratethispoint.

  Keywords: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differences,nature-humanintegration,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dialecticalthinking,analyticalthinking,centralbankingsystem.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从根本上说,中美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文化属于内陆农耕文化;美国文化缘起于欧洲,它属于海洋商业文化。中华民族历来对农业有着强烈的依赖、对土地深厚的感情。在有史料证实真实存在的遥远的夏商周时代,中国的版图并不如今天这般辽阔,我们的先祖活动范围大致在黄河流域的中原一代。中原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辽阔,四季分明、变换规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用水的需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馈赠使得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们形成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农业的收成提供了人们生存的来源,人们需要做的是守护田地、把握季节变化以提高农业产量,而不需要对外扩张、侵略。因此,这种自然环境孕育的文化以安定守成、稳健厚重、遵循适应自然规律为特征。至今,“土地视为生命”、“守家待地”的理念仍然深入中国人的心中,二十四节气的发现和使用更是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美国文化缘起于欧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相比中国,美国的建国史只有短短三四百年。欧洲移民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相对而言,欧洲大陆地域狭窄,海岛众多,正如同中国人对土地对农业的依赖一样,欧洲人的生活离不开海洋,而以说是依海而生。他们以渔业为基,辅以手工业,并广泛地从事贸易活动。手工业、贸易活动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强化了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交换意识;渔业增加了人们对海洋文化的热爱。海洋的广阔宏大培养了这里的人们开放的意识、探索的意识、征服自然环境的意识。这或许也能够说明为什么欧洲人能够通过航海而发现了美洲大陆并建立了遍布世界的海外殖民地。当以欧洲清教徒为主的欧洲移民登陆北美新大陆之际,这里还是广阔的未开垦未开化之地。探索精神、征服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勤劳、不畏艰险的美国先祖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西进拓荒运动。总之,美国文化的根源在欧洲文化,欧洲文化又以开放、探索、征服、向外扩张为特征。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违不深远,而详细地分析清教主义对理解美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有益的。清教主义源于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不满于罗马天主教皇对英国摄取的种种特权,为了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英国国王组建了英国国教并使之成为统治国民的工具。可见,当时的宗教改革目的是出于政治考量,而不是宗教本身,这就造成了宗教改革的不彻底,一些腐朽陈旧的因素并没有被清除,特别是英国国教中依然保留的大量天主教传统。极端的新教徒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主张剔除英国国教中所有的天主教成分以净化国教,他们便是盛名的清教徒。思想理念是一种新兴势力或团体有别于其他的标识,清教徒对此也并不例外。在宗教礼仪信条方面,他们主张清除一切天主教成分;在宗教制度结构方面,他们反对主教制度,倡导民主、信仰自由;在生活方面,他们鼓励勤俭节约、勤劳工作,反对懒惰和恶行。自此,作为清教徒的信仰,“清教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清教主义势力的快速发展引起来英国国教中其他势力的担忧,他们联合起来对清教徒进行打压和迫害;再加上当时的清教徒并没有受到英国国王的青睐,清教徒被迫开始了寻求宗教自由的逃亡之路。他们首先逃亡到荷兰,但那里并不是清教徒理想的宗教自由之地;接着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并最终锁定了北美新大陆这块适合清教主义思想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理想之地。自由、民主、平等、强调个人主义、注重勤俭节约的思念理念和行为方式赋予一代又一代的清教徒及其后裔强烈的使命感和开拓精神,激励着他们用自己勤劳双手实现最初的建立“山巅之城”(Cityuponthehill)的美好愿景。清教徒是当时北美移民浪潮的主体,在新英格兰北部地区更是清一色的清教徒。“在原始西部的莽莽草原上和森林中,移民从东部与欧洲带去的文明再生为美国独特的文明和美国人民独特的性格”。伴随着开荒拓土的西进运动,清教主义思想被传播到更广泛的土地上并最终在整个北美新大陆传播开来。清教主义对美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远的根本的,它奠定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基调,塑造了美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巴斯(Bass)所说:“不了解美国的清教思想渊源,就不能理解美国社会。”

  二、中美文化的差异分析

  由于中美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文化,那么,自然而然,中美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会形成鲜明的差异。文章正是从这几个维度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一)中美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源于内陆农耕文化,而内陆农耕文化要求人们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适应并掌握自然规律以谋得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长期生长在这种文化氛围内的中国人常常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的整体,主张人与天地万物融和贯通,由此便形成了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宇宙哲学观。由于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和谐、统一,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人顺乎自然、行乎自然的人生观,这集中表现为中国人希望自觉地遵从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生息相处。

  美国文化源于西方的海洋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向外扩张、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在西方人眼中,人是超然于自然界之外的,有绝对的支配和统治自然界的力量,因而他们将人与自然置于对立的状态。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言“其内心深处,无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的对立感,其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而形成其哲学心理上之必然理论则为内(人)外(自然)对立”。可见,西方文化表现出天人对立,力主斗争的倾向。西方文化这种强调天人对立,侧重于向外探寻的倾向形成了西方人凭借人的智慧和科学的力量来征服自然、宰制天地的观念。(二)中美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群体意识。我们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我们的社会歌颂奉献精神。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来源已久。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普遍依赖于部落、氏族,正是由于对集体组织的依赖产生了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过渡到后来的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君王规范、制约臣民行为的手段、工具,人们的“忠君”、“爱国”、“民族大义”等思想十分浓厚,这些思想意识也引导着人们的集体主义行为。在现代,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样的制度背景下,集体主义在与个人主义的博弈中占得上风;如今,在我国农村地区经常出现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现象就是集体主义的例证。我们总是受到这样的教导,即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让步于集体利益,个人家庭利益让步于社会家庭利益,正所谓“舍小家,为大家”。中国人总是强调自己的集体归属感,注重将自己的步调与集体步调保持一致,有时还会抱怨自己没有找到集体归属感。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班级概念”就是一个集体概念,在同学关系中,班级的同学关系最近,而在班级关系中,舍友关系又最铁。中国人注重街坊邻里关系,所谓“远亲不如紧邻”不也是集体归属感的体现吗?对于中国人而言,家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是社会最基本的集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烈,家庭总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家庭成员总是与家庭命运共荣辱、同进退。在传统中国家庭里,夫妻之间讲究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兄弟姐妹间将就兄友弟恭,相互关爱,手足情深;父子之间讲究父慈子孝,抚育子女是父母最基本的义务,赡养老人也是子女最基本的义务、美德。也正是在集体主义观念强烈的社会中,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被歌颂、被弘扬。“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己无愧”。牺牲个人而成就民族大义,短短的几行文字呼唤出民族英雄文天祥英勇就义前的心声,而他的那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过零丁洋》则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理念赞歌,更成为激励

  后人的宝贵财富。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美国人高度重视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也是在个人

  主义的基础上加以衍生的。美国人崇尚的个人奋斗、个人荣誉感、个性自由、自我完善等都是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美国的这种个人主义可以追溯到其发源地欧洲。从中世纪中后期开始,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父子兄弟甚至夫妻各有各的私有财产,这就为每个成员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法律关系、权利关系成为家庭成员间的主要关系,而夫权父权居次要地位,而非维系家庭所需。这也为个人主义的产生发展埋下了伏笔。早期北美清教徒移民具有个体本位、自我完善的强烈的个人意识。他们认为个人是一个自主的实体,完全地、不受外界干扰地存在于人的特性之中,上帝赋予个人生命,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信封上帝,反对教皇的权威。这种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反对权威的思想为美国个人主义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美国的个人主义高度强调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不受外来约束的自我支配与自我控制。需要说明的,个人主义不等于利己主义,例如,慈善就是一种个人主义,而不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而仅仅要求一切都属于个人的。个人的责任感、义务感、错过感、悔过感、爱国感、民族感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种个人主义。可见,这里的个人主义强调一种个体的存在感、自主感。正如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对美国个人主义的定义:“每一个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人,因而是自然界的最基本单位”。

  正因为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是独立的、自由的,人人生来是平等的,每个公民都享受民主权利,因此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也成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分权制衡”可以说是现代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思想,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联邦政府的权利一分为三,其中,立法权归国会,执法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在现实的美国国家政治活动中,总统和国会彼此之间往往就某一议案、改革措施争执地不可开交,国会弹劾总统也是时有发生之事。最近,奥巴马政府就以极其强硬的态度支持通过非法移民改革方案,作为回击,争锋相对的国会表示,它将通预算控制的形式阻击奥巴马政府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如此,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所代表的精神在美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美国国家形象的化身,那庄严巍峨的自由女神像早已经深深地铭记在世人心中。(三)中美文化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而美国人人重分析,注重对细节的挖掘、分析,细微曲折的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综合的,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的、抽象的、独特的。中美的文字便是例证。汉字适合形象思维,英语字母文字适合逻辑思维。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它是直接从原始图画发展而来的,是借字形来描写所指之物,以形达意。也就是说汉字在造字之初与它们所描写的物在形上是统一的。而英文字母文字在造字时保持了与语音的统一。

  从哲学上来说,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朱熹称:“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平常也”。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若一个人嫌房子太暗,要开天窗,其他人是一定要反对的,但他若要把屋顶掀掉,其他人便会劝他开个天窗了,这便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

  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关于美国人注重分析思维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英国科学史学家约瑟夫尼德汉姆就注意到,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场”、“远程作用力”等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要比西方人早1500年。但为什么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由后者提出?心理学家把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叫做“尼德汉姆难题”。西方人强调个体性的作用,他们善于分解和分析,所以他们做到了这一点。

  三、文化差异在制度上的体现

  文化如同培育植物生长的土壤,同类事物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势必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文化的差异是行为、制度的差异的渊源,文化对管理制度、行为方式的影响可谓是广泛的深远的。作为例证,这里仅分析基于中美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中央银行制度的差异。我们知道,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发挥着核心的作用。简单地说,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冷热状况的神经;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还发挥着对金融体系中的各类金融机构监管、规范的作用。上文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那么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两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又会体现出怎么的差异呢?(一)中美中央银行制度历史起源差异

  由于美国公众对中央集权的恐惧和对银行业的抵制造成了美国中央银行曲折的发展历史。中央银行在美国的最初两次实践以破产而告终:1811年,美利坚第一银行解散;1836年美利坚第二银行作为国民银行的执照到期且执照未能获得展期。然而,充当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的解散致使此后银行业恐慌和危机频繁发生,这一情形到了1907年达到了顶峰,大范围的银行破产、储户遭遇惨重损失。严重的事实提醒美国公众:需要建立中央银行,以防范未来突发的危机。

  美国公众对银行和中央集权的敌意致使对建立一个单一的中央银行形成了巨大的阻力。当时有两种担忧十分盛行:一是华尔街的大公司和大银行可能操纵中央银行,进而控制经济;二是联邦政府掌管中央银行会导致政府过多地干预私人银行业务。人们对中央银行应当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结果是一个折中方案的出台。1913年国会在《联邦储备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制约和平衡的体系,于是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由此而诞生。联邦储备体系体现了创建者的智慧。创建者意识到如果权利过度集中到华盛顿或纽约这两个美国人通常不喜欢的城市,那么中央银行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公众支持以确保其运作的效率。而这个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的分权体系作出的货币政策决策就能够代表所有地区的利益。此外,他们还将联邦储备银行设计成准私有机构,有来自本地区私人部门并代表该地区利益的董事监督。这些巧妙的设计促使美联储对地区事物的关注,美联储也因此能保持高效、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

  相反,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是处于垄断地位的独家银行,它行使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即“一身二任”。但是,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是集中指令性计划经济体质的产物,再加上政企不分,使得中央银行难以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中央银行的改革措施势在必行。1979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业务部和国外业务部独立出去而分别成为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这样的国家专业银行;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

  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内独立出去而成为专业金融机构;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又与中国工商银行分离,这标志着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分立,中国人民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驶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诞生则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并确定了其作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和地位。(二)单一式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属于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又称为一元化中央银行制度,它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单独设立一家中央银行行使职能,领导并监督全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这种制度的中央银行往往设立若干家分支机构来行使职能。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和金融机构的监督权集中于总行;分支行不能独立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只是负责执行总行制定的政策并监管当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的整个体系包含1个总行、9个分行、333个中心支行、1660个县(市)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的管辖范围不是根据地域面积的大小来设定的,而是根据金融监管量来确定的。在如何选择跨省分行的驻地时主要考虑各地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地理交通条件等要素。中国人民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而各分支机构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本辖区的金融监督管理并承办相关业务。

  美联储体系属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又被成为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它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中央设立一个一级中央银行机构,并在地方设立若干个二级中央银行制度。中央一级机构享有制定货币政策和知道地方一级机构工作的最高权力;地方一级机构受中央机构的监管,执行中央决策机构制定的金融方针和政策,但同时,地方一级机构在本地区内行驶中央银行的职能,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不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辖,也不属于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它与总行并非垂直领导关系。地方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大,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并行使监督权。美联储由中央一级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地方一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利机构,直接想国会负责。该委员会有权制定货币政策并对联邦银行实行领导和管理。另外,在联邦一级,还设有制定和执行公开市场政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负责向联邦储备委员会提供建议和咨询的联邦咨询委员会。在地方一级,全美被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在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辖区地理范围的大小再下设若干家分行和办事处。12家联邦储备银行均有较大的自主权,除了执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制定的货币政策外,并不受其直接领导,也不受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辖。所有的联邦储备银行都有自己的最高权利机构理事会,它们可以发行联邦储备券,并有权制定再贴现率,但这需要经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

  通过简要分析中美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制度类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新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源于计划经济时期,从诞生的那天起,它就体现了一种集中权力的思想;中国人民银行体系自上而下呈现出一种“金字塔”的形状,这种体系强调总行与分支行统一行动、权力集中在总行、分支行服从总行领导并负责执行政策措施。这种中央银行制度折射出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特征以及保守稳健统一行动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美联储的诞生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进程,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公众为中央集权和银行业的恐惧、抵制。联邦储备体系整体上的分权制衡的设计思想是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强调个体独立性的体现;这种精巧的制度设计保持联邦储备体系高效的运行,映射出了美国人具有细致的分析思维。

  参考文献

  [1]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总第3期)[2]董小川.美国文化特点综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4).[3]惠敏.美国文化的渊源.山东外语教学[J].2009,(4).[4]张加民.中美文化差异探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J].2004,(4).[5]万解秋,贝政新,陈作章.中央银行学[M].2009年7月.[6]FredericS.Mishkin.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FinancialMarkets[M].2009年4月.

篇五:中美孝道文化差异

  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

  中美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制度上的体现。文章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将中美文化归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其次,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它详细地从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三个维度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最后,基于文化决定管理制度、行为方式的观点,第三部分举例说明中美文化差异在中央银行制度上的体现。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天人合一、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辩证思维、分析思维、中央银行制度

  Abstract

  Thisarticlemainlyanalyses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Differencesanditsreflectionsonmanagementsystemaspect.Thearticleinvolvesthreesparts.Inthefirstpart,Iview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astwodistinctlydifferenttypesofculture.Thesecondpart,whichisalsotheprimaryoneinthisarticle,concretelyanalysesthedifferencesinculturethroughthreedimensions.Theyare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culture,values,thinkingandbehaviormethod.Finally,onthebasicconceptofculture’sdecisiveeffectsonmanagementsystemandbehaviormethod,thisparttakesthedifferencesoncentralbankingsystemasanexampletoillustratethispoint.

  Keywords: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differences,nature-humanintegration,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dialecticalthinking,analyticalthinking,centralbankingsystem.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从根本上说,中美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文化属于内陆农耕文化;美国文化缘起于欧洲,它属于海洋商业文化。中华民族历来对农业有着强烈的依赖、对土地深厚的感情。在有史料证实真实存在的遥远的夏商周时代,中国的版图并不如今天这般辽阔,我们的先祖活动范围大致在黄河流域的中原一代。中原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辽阔,四季分明、变换规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用水的需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馈赠使得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们形成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农业的收成提供了人们生存的来源,人们需要做的是守护田地、把握季节变化以提高农业产量,而不需要对外扩张、侵略。因此,这种自然环境孕育的文化以安定守成、稳健厚重、遵循适应自然规律为特征。至今,“土地视为生命”、“守家待地”的理念仍然深入中国人的心中,二十四节气的发现和使用更是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美国文化缘起于欧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相比中国,美国的建国史只有短短三四百年。欧洲移民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相对而言,欧洲大陆地域狭窄,海岛众多,正如同中国人对土地对农业的依赖一样,欧洲人的生活离不开海洋,而以说是依海而生。他们以渔业为基,辅以手工业,并广泛地从事贸易活动。手工业、贸易活动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强化了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交换意识;渔业增加了人们对海洋文化的热爱。海洋的广阔宏大培养了这里的人们开放的意识、探索的意识、征服自然环境的意识。这或许也能够说明为什么欧洲人能够通过航海而发现了美洲大陆并建立了遍布世界的海外殖民地。当以欧洲清教徒为主的欧洲移民登陆北美新大陆之际,这里还是广阔的未开垦未开化之地。探索精神、征服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勤劳、不畏艰险的美国先祖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西进拓荒运动。总之,美国文化的根源在欧洲文化,欧洲文化又以开放、探索、征服、向外扩张为特征。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违不深远,而详细地分析清教主义对理解美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有益的。清教主义源于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不满于罗马天主教皇对英国摄取的种种特权,为了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英国国王组建了英国国教并使之成为统治国民的工具。可见,当时的宗教改革目的是出于政治考量,而不是宗教本身,这就造成了宗教改革的不彻底,一些腐朽陈旧的因素并没有被清除,特别是英国国教中依然保留的大量天主教传统。极端的新教徒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主张剔除英国国教中所有的天主教成分以净化国教,他们便是盛名的清教徒。思想理念是一种新兴势力或团体有别于其他的标识,清教徒对此也并不例外。在宗教礼仪信条方面,他们主张清除一切天主教成分;在宗教制度结构方面,他们反对主教制度,倡导民主、信仰自由;在生活方面,他们鼓励勤俭节约、勤劳工作,反对懒惰和恶行。自此,作为清教徒的信仰,“清教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清教主义势力的快速发展引起来英国国教中其他势力的担忧,他们联合起来对清教徒进行打压和迫害;再加上当时的清教徒并没有受到英国国王的青睐,清教徒被迫开始了寻求宗教自由的逃亡之路。他们首先逃亡到荷兰,但那里并不是清教徒理想的宗教自由之地;接着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并最终锁定了北美新大陆这块适合清教主义思想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理想之地。自由、民主、平等、强调个人主义、注重勤俭节约的思念理念和行为方式赋予一代又一代的清教徒及其后裔强烈的使命感和开拓精神,激励着他们用自己勤劳双手实现最初的建立“山巅之城”(Cityuponthehill)的美好愿景。清教徒是当时北美移民浪潮的主体,在新英格兰北部地区更是清一色的清教徒。“在原始西部的莽莽草原上和森林中,移民从东部与欧洲带去的文明再生为美国独特的文明和美国人民独特的性格”。伴随着开荒拓土的西进运动,清教主义思想被传播到更广泛的土地上并最终在整个北美新大陆传播开来。清教主义对美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远的根本的,它奠定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基调,塑造了美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巴斯(Bass)所说:“不了解美国的清教思想渊源,就不能理解美国社会。”

  二、中美文化的差异分析

  由于中美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文化,那么,自然而然,中美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会形成鲜明的差异。文章正是从这几个维度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一)中美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源于内陆农耕文化,而内陆农耕文化要求人们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适应并掌握自然规律以谋得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长期生长在这种文化氛围内的中国人常常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的整体,主张人与天地万物融和贯通,由此便形成了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宇宙哲学观。由于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和谐、统一,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人顺乎自然、行乎自然的人生观,这集中表现为中国人希望自觉地遵从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生息相处。

  美国文化源于西方的海洋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向外扩张、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在西方人眼中,人是超然于自然界之外的,有绝对的支配和统治自然界的力量,因而他们将人与自然置于对立的状态。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言“其内心深处,无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的对立感,其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而形成其哲学心理上之必然理论则为内(人)外(自然)对立”。可见,西方文化表现出天人对立,力主斗争的倾向。西方文化这种强调天人对立,侧重于向外探寻的倾向形成了西方人凭借人的智慧和科学的力量来征服自然、宰制天地的观念。(二)中美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群体意识。我们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我们的社会歌颂奉献精神。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来源已久。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普遍依赖于部落、氏族,正是由于对集体组织的依赖产生了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过渡到后来的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君王规范、制约臣民行为的手段、工具,人们的“忠君”、“爱国”、“民族大义”等思想十分浓厚,这些思想意识也引导着人们的集体主义行为。在现代,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样的制度背景下,集体主义在与个人主义的博弈中占得上风;如今,在我国农村地区经常出现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现象就是集体主义的例证。我们总是受到这样的教导,即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让步于集体利益,个人家庭利益让步于社会家庭利益,正所谓“舍小家,为大家”。中国人总是强调自己的集体归属感,注重将自己的步调与集体步调保持一致,有时还会抱怨自己没有找到集体归属感。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班级概念”就是一个集体概念,在同学关系中,班级的同学关系最近,而在班级关系中,舍友关系又最铁。中国人注重街坊邻里关系,所谓“远亲不如紧邻”不也是集体归属感的体现吗?对于中国人而言,家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是社会最基本的集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烈,家庭总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家庭成员总是与家庭命运共荣辱、同进退。在传统中国家庭里,夫妻之间讲究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兄弟姐妹间将就兄友弟恭,相互关爱,手足情深;父子之间讲究父慈子孝,抚育子女是父母最基本的义务,赡养老人也是子女最基本的义务、美德。也正是在集体主义观念强烈的社会中,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被歌颂、被弘扬。“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己无愧”。牺牲个人而成就民族大义,短短的几行文字呼唤出民族英雄文天祥英勇就义前的心声,而他的那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过零丁洋》则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理念赞歌,更成为激励

  后人的宝贵财富。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美国人高度重视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也是在个人

  主义的基础上加以衍生的。美国人崇尚的个人奋斗、个人荣誉感、个性自由、自我完善等都是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美国的这种个人主义可以追溯到其发源地欧洲。从中世纪中后期开始,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父子兄弟甚至夫妻各有各的私有财产,这就为每个成员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法律关系、权利关系成为家庭成员间的主要关系,而夫权父权居次要地位,而非维系家庭所需。这也为个人主义的产生发展埋下了伏笔。早期北美清教徒移民具有个体本位、自我完善的强烈的个人意识。他们认为个人是一个自主的实体,完全地、不受外界干扰地存在于人的特性之中,上帝赋予个人生命,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信封上帝,反对教皇的权威。这种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反对权威的思想为美国个人主义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美国的个人主义高度强调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不受外来约束的自我支配与自我控制。需要说明的,个人主义不等于利己主义,例如,慈善就是一种个人主义,而不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而仅仅要求一切都属于个人的。个人的责任感、义务感、错过感、悔过感、爱国感、民族感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种个人主义。可见,这里的个人主义强调一种个体的存在感、自主感。正如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对美国个人主义的定义:“每一个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人,因而是自然界的最基本单位”。

  正因为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是独立的、自由的,人人生来是平等的,每个公民都享受民主权利,因此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也成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分权制衡”可以说是现代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思想,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联邦政府的权利一分为三,其中,立法权归国会,执法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在现实的美国国家政治活动中,总统和国会彼此之间往往就某一议案、改革措施争执地不可开交,国会弹劾总统也是时有发生之事。最近,奥巴马政府就以极其强硬的态度支持通过非法移民改革方案,作为回击,争锋相对的国会表示,它将通预算控制的形式阻击奥巴马政府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如此,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所代表的精神在美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美国国家形象的化身,那庄严巍峨的自由女神像早已经深深地铭记在世人心中。(三)中美文化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而美国人人重分析,注重对细节的挖掘、分析,细微曲折的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综合的,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的、抽象的、独特的。中美的文字便是例证。汉字适合形象思维,英语字母文字适合逻辑思维。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它是直接从原始图画发展而来的,是借字形来描写所指之物,以形达意。也就是说汉字在造字之初与它们所描写的物在形上是统一的。而英文字母文字在造字时保持了与语音的统一。

  从哲学上来说,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朱熹称:“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平常也”。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若一个人嫌房子太暗,要开天窗,其他人是一定要反对的,但他若要把屋顶掀掉,其他人便会劝他开个天窗了,这便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

  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关于美国人注重分析思维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英国科学史学家约瑟夫尼德汉姆就注意到,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场”、“远程作用力”等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要比西方人早1500年。但为什么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由后者提出?心理学家把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叫做“尼德汉姆难题”。西方人强调个体性的作用,他们善于分解和分析,所以他们做到了这一点。

  三、文化差异在制度上的体现

  文化如同培育植物生长的土壤,同类事物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势必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文化的差异是行为、制度的差异的渊源,文化对管理制度、行为方式的影响可谓是广泛的深远的。作为例证,这里仅分析基于中美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中央银行制度的差异。我们知道,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发挥着核心的作用。简单地说,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冷热状况的神经;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还发挥着对金融体系中的各类金融机构监管、规范的作用。上文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那么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两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又会体现出怎么的差异呢?(一)中美中央银行制度历史起源差异

  由于美国公众对中央集权的恐惧和对银行业的抵制造成了美国中央银行曲折的发展历史。中央银行在美国的最初两次实践以破产而告终:1811年,美利坚第一银行解散;1836年美利坚第二银行作为国民银行的执照到期且执照未能获得展期。然而,充当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的解散致使此后银行业恐慌和危机频繁发生,这一情形到了1907年达到了顶峰,大范围的银行破产、储户遭遇惨重损失。严重的事实提醒美国公众:需要建立中央银行,以防范未来突发的危机。

  美国公众对银行和中央集权的敌意致使对建立一个单一的中央银行形成了巨大的阻力。当时有两种担忧十分盛行:一是华尔街的大公司和大银行可能操纵中央银行,进而控制经济;二是联邦政府掌管中央银行会导致政府过多地干预私人银行业务。人们对中央银行应当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结果是一个折中方案的出台。1913年国会在《联邦储备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制约和平衡的体系,于是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由此而诞生。联邦储备体系体现了创建者的智慧。创建者意识到如果权利过度集中到华盛顿或纽约这两个美国人通常不喜欢的城市,那么中央银行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公众支持以确保其运作的效率。而这个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的分权体系作出的货币政策决策就能够代表所有地区的利益。此外,他们还将联邦储备银行设计成准私有机构,有来自本地区私人部门并代表该地区利益的董事监督。这些巧妙的设计促使美联储对地区事物的关注,美联储也因此能保持高效、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

  相反,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是处于垄断地位的独家银行,它行使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即“一身二任”。但是,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是集中指令性计划经济体质的产物,再加上政企不分,使得中央银行难以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中央银行的改革措施势在必行。1979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业务部和国外业务部独立出去而分别成为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这样的国家专业银行;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

  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内独立出去而成为专业金融机构;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又与中国工商银行分离,这标志着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分立,中国人民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驶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诞生则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并确定了其作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和地位。(二)单一式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属于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又称为一元化中央银行制度,它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单独设立一家中央银行行使职能,领导并监督全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这种制度的中央银行往往设立若干家分支机构来行使职能。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和金融机构的监督权集中于总行;分支行不能独立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只是负责执行总行制定的政策并监管当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的整个体系包含1个总行、9个分行、333个中心支行、1660个县(市)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的管辖范围不是根据地域面积的大小来设定的,而是根据金融监管量来确定的。在如何选择跨省分行的驻地时主要考虑各地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地理交通条件等要素。中国人民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而各分支机构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本辖区的金融监督管理并承办相关业务。

  美联储体系属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又被成为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它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中央设立一个一级中央银行机构,并在地方设立若干个二级中央银行制度。中央一级机构享有制定货币政策和知道地方一级机构工作的最高权力;地方一级机构受中央机构的监管,执行中央决策机构制定的金融方针和政策,但同时,地方一级机构在本地区内行驶中央银行的职能,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不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辖,也不属于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它与总行并非垂直领导关系。地方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大,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并行使监督权。美联储由中央一级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地方一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利机构,直接想国会负责。该委员会有权制定货币政策并对联邦银行实行领导和管理。另外,在联邦一级,还设有制定和执行公开市场政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负责向联邦储备委员会提供建议和咨询的联邦咨询委员会。在地方一级,全美被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在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辖区地理范围的大小再下设若干家分行和办事处。12家联邦储备银行均有较大的自主权,除了执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制定的货币政策外,并不受其直接领导,也不受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辖。所有的联邦储备银行都有自己的最高权利机构理事会,它们可以发行联邦储备券,并有权制定再贴现率,但这需要经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

  通过简要分析中美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制度类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新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源于计划经济时期,从诞生的那天起,它就体现了一种集中权力的思想;中国人民银行体系自上而下呈现出一种“金字塔”的形状,这种体系强调总行与分支行统一行动、权力集中在总行、分支行服从总行领导并负责执行政策措施。这种中央银行制度折射出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特征以及保守稳健统一行动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美联储的诞生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进程,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公众为中央集权和银行业的恐惧、抵制。联邦储备体系整体上的分权制衡的设计思想是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强调个体独立性的体现;这种精巧的制度设计保持联邦储备体系高效的运行,映射出了美国人具有细致的分析思维。

  参考文献

  [1]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总第3期)[2]董小川.美国文化特点综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4).[3]惠敏.美国文化的渊源.山东外语教学[J].2009,(4).[4]张加民.中美文化差异探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J].2004,(4).[5]万解秋,贝政新,陈作章.中央银行学[M].2009年7月.[6]FredericS.Mishkin.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FinancialMarkets[M].2009年4月.

篇六:中美孝道文化差异

  地方一级机构受中央机构的监管执行中央决策机构制定的金融方针和政策但同时地方一级机构在本地区内行驶中央银行的职能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不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辖也不属于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它与总行并非垂直领导关系

  中美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在制度上的体现。文章包括三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将中美文化归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其次,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它详细地从人与自然关系、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三个维度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最后,基于文化决定管理制度、行为方式的观点,第三部分举例说明中美文化差异在中央银行制度上的体现。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天人合一、集体主义、个人主义、辩证思维、分析思维、中央银行制度

  Abstract

  Thisarticlemainlyanalyses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Differencesanditsreflectionsonmanagementsystemaspect.Thearticleinvolvesthreesparts.Inthefirstpart,Iview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astwodistinctlydifferenttypesofculture.Thesecondpart,whichisalsotheprimaryoneinthisarticle,concretelyanalysesthedifferencesinculturethroughthreedimensions.Theyaretherelationshipbetweenmanandculture,values,thinkingandbehaviormethod.Finally,onthebasicconceptofculture’sdecisiveeffectsonmanagementsystemandbehaviormethod,thisparttakesthedifferencesoncentralbankingsystemasanexampletoillustratethispoint.

  Keywords:ChineseandAmericanculturedifferences,nature-humanintegration,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dialecticalthinking,analyticalthinking,centralbankingsystem.

  一、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

  从根本上说,中美文化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文化属于内陆农耕文化;美国文化缘起于欧洲,它属于海洋商业文化。中华民族历来对农业有着强烈的依赖、对土地深厚的感情。在有史料证实真实存在的遥远的夏商周时代,中国的版图并不如今天这般辽阔,我们的先祖活动范围大致在黄河流域的中原一代。中原属于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辽阔,四季分明、变换规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丰富,能够满足人们用水的需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馈赠使得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们形成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农业的收成提供了人们生存的来源,人们需要做的是守护田地、把握季节变化以提高农业产量,而不需要对外扩张、侵略。因此,这种自然环境孕育的文化以安定守成、稳健厚重、遵循适应自然规律为特征。至今,“土地视为生命”、“守家待地”的理念仍然深入中国人的心中,二十四节气的发现和使用更是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美国文化缘起于欧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相比中国,美国的建国史只有短短三四百年。欧洲移民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相对而言,欧洲大陆地域狭窄,海岛众多,正如同中国人对土地对农业的依赖一样,欧洲人的生活离不开海洋,而以说是依海而生。他们以渔业为基,辅以手工业,并广泛地从事贸易活动。手工业、贸易活动促进了人们的交往,强化了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交换意识;渔业增加了人们对海洋文化的热爱。海洋的广阔宏大培养了这里的人们开放的意识、探索的意识、征服自然环境的意识。这或许也能够说明为什么欧洲人能够通过航海而发现了美洲大陆并建立了遍布世界的海外殖民地。当以欧洲清教徒为主的欧洲移民登陆北美新大陆之际,这里还是广阔的未开垦未开化之地。探索精神、征服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勤劳、不畏艰险的美国先祖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西进拓荒运动。总之,美国文化的根源在欧洲文化,欧洲文化又以开放、探索、征服、向外扩张为特征。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不可违不深远,而详细地分析清教主义对理解美国文化的特征也是有益的。清教主义源于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不满于罗马天主教皇对英国摄取的种种特权,为了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英国国王组建了英国国教并使之成为统治国民的工具。可见,当时的宗教改革目的是出于政治考量,而不是宗教本身,这就造成了宗教改革的不彻底,一些腐朽陈旧的因素并没有被清除,特别是英国国教中依然保留的大量天主教传统。极端的新教徒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主张剔除英国国教中所有的天主教成分以净化国教,他们便是盛名的清教徒。思想理念是一种新兴势力或团体有别于其他的标识,清教徒对此也并不例外。在宗教礼仪信条方面,他们主张清除一切天主教成分;在宗教制度结构方面,他们反对主教制度,倡导民主、信仰自由;在生活方面,他们鼓励勤俭节约、勤劳工作,反对懒惰和恶行。自此,作为清教徒的信仰,“清教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清教主义势力的快速发展引起来英国国教中其他势力的担忧,他们联合起来对清教徒进行打压和迫害;再加上当时的清教徒并没有受到英国国王的青睐,清教徒被迫开始了寻求宗教自由的逃亡之路。他们首先逃亡到荷兰,但那里并不是清教徒理想的宗教自由之地;接着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并最终锁定了北美新大陆这块适合清教主义思想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理想之地。自由、民主、平等、强调个人主义、注重勤俭节约的思念理念和行为方式赋予一代又一代的清教徒及其后裔强烈的使命感和开拓精神,激励着他们用自己勤劳双手实现最初的建立“山巅之城”(Cityuponthehill)的美好愿景。清教徒是当时北美移民浪潮的主体,在新英格兰北部地区更是清一色的清教徒。“在原始西部的莽莽草原上和森林中,移民从东部与欧洲带去的文明再生为美国独特的文明和美国人民独特的性格”。伴随着开荒拓土的西进运动,清教主义思想被传播到更广泛的土地上并最终在整个北美新大陆传播开来。清教主义对美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远的根本的,它奠定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基调,塑造了美国人独特的民族性格。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巴斯(Bass)所说:“不了解美国的清教思想渊源,就不能理解美国社会。”

  二、中美文化的差异分析

  由于中美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文化,那么,自然而然,中美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会形成鲜明的差异。文章正是从这几个维度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一)中美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源于内陆农耕文化,而内陆农耕文化要求人们必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适应并掌握自然规律以谋得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长期生长在这种文化氛围内的中国人常常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的整体,主张人与天地万物融和贯通,由此便形成了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宇宙哲学观。由于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和谐、统一,由此又形成了中国人顺乎自然、行乎自然的人生观,这集中表现为中国人希望自觉地遵从自然、顺应自然,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生息相处。

  美国文化源于西方的海洋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向外扩张、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在西方人眼中,人是超然于自然界之外的,有绝对的支配和统治自然界的力量,因而他们将人与自然置于对立的状态。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言“其内心深处,无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的对立感,其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而形成其哲学心理上之必然理论则为内(人)外(自然)对立”。可见,西方文化表现出天人对立,力主斗争的倾向。西方文化这种强调天人对立,侧重于向外探寻的倾向形成了西方人凭借人的智慧和科学的力量来征服自然、宰制天地的观念。(二)中美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美国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群体意识。我们的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我们的社会歌颂奉献精神。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来源已久。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普遍依赖于部落、氏族,正是由于对集体组织的依赖产生了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过渡到后来的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君王规范、制约臣民行为的手段、工具,人们的“忠君”、“爱国”、“民族大义”等思想十分浓厚,这些思想意识也引导着人们的集体主义行为。在现代,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样的制度背景下,集体主义在与个人主义的博弈中占得上风;如今,在我国农村地区经常出现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一现象就是集体主义的例证。我们总是受到这样的教导,即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让步于集体利益,个人家庭利益让步于社会家庭利益,正所谓“舍小家,为大家”。中国人总是强调自己的集体归属感,注重将自己的步调与集体步调保持一致,有时还会抱怨自己没有找到集体归属感。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班级概念”就是一个集体概念,在同学关系中,班级的同学关系最近,而在班级关系中,舍友关系又最铁。中国人注重街坊邻里关系,所谓“远亲不如紧邻”不也是集体归属感的体现吗?对于中国人而言,家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家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是社会最基本的集体。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烈,家庭总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家庭成员总是与家庭命运共荣辱、同进退。在传统中国家庭里,夫妻之间讲究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兄弟姐妹间将就兄友弟恭,相互关爱,手足情深;父子之间讲究父慈子孝,抚育子女是父母最基本的义务,赡养老人也是子女最基本的义务、美德。也正是在集体主义观念强烈的社会中,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被歌颂、被弘扬。“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己无愧”。牺牲个人而成就民族大义,短短的几行文字呼唤出民族英雄文天祥英勇就义前的心声,而他的那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过零丁洋》则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理念赞歌,更成为激励

  后人的宝贵财富。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美国人高度重视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也是在个人

  主义的基础上加以衍生的。美国人崇尚的个人奋斗、个人荣誉感、个性自由、自我完善等都是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美国的这种个人主义可以追溯到其发源地欧洲。从中世纪中后期开始,私有制深入到家庭内部,父子兄弟甚至夫妻各有各的私有财产,这就为每个成员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法律关系、权利关系成为家庭成员间的主要关系,而夫权父权居次要地位,而非维系家庭所需。这也为个人主义的产生发展埋下了伏笔。早期北美清教徒移民具有个体本位、自我完善的强烈的个人意识。他们认为个人是一个自主的实体,完全地、不受外界干扰地存在于人的特性之中,上帝赋予个人生命,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们信封上帝,反对教皇的权威。这种强烈的个人意识和反对权威的思想为美国个人主义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美国的个人主义高度强调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不受外来约束的自我支配与自我控制。需要说明的,个人主义不等于利己主义,例如,慈善就是一种个人主义,而不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并不意味着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而仅仅要求一切都属于个人的。个人的责任感、义务感、错过感、悔过感、爱国感、民族感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种个人主义。可见,这里的个人主义强调一种个体的存在感、自主感。正如17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对美国个人主义的定义:“每一个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特别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人,因而是自然界的最基本单位”。

  正因为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是独立的、自由的,人人生来是平等的,每个公民都享受民主权利,因此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也成为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分权制衡”可以说是现代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思想,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联邦政府的权利一分为三,其中,立法权归国会,执法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在现实的美国国家政治活动中,总统和国会彼此之间往往就某一议案、改革措施争执地不可开交,国会弹劾总统也是时有发生之事。最近,奥巴马政府就以极其强硬的态度支持通过非法移民改革方案,作为回击,争锋相对的国会表示,它将通预算控制的形式阻击奥巴马政府改革措施的实施。不仅如此,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所代表的精神在美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美国国家形象的化身,那庄严巍峨的自由女神像早已经深深地铭记在世人心中。(三)中美文化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中国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而美国人人重分析,注重对细节的挖掘、分析,细微曲折的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综合的,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个体的、抽象的、独特的。中美的文字便是例证。汉字适合形象思维,英语字母文字适合逻辑思维。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它是直接从原始图画发展而来的,是借字形来描写所指之物,以形达意。也就是说汉字在造字之初与它们所描写的物在形上是统一的。而英文字母文字在造字时保持了与语音的统一。

  从哲学上来说,中美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主张简约、和谐、中庸、对称与平衡。孔子主张“允执其中“,“过犹不及”。朱熹称:“中者,不偏不倚也,庸者,平常也”。鲁迅曾举过一个例子,若一个人嫌房子太暗,要开天窗,其他人是一定要反对的,但他若要把屋顶掀掉,其他人便会劝他开个天窗了,这便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人所崇尚的中庸之道在于人际关系中要适当地调节与折衷,务求在不损害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自己和别人都过得去,不至于造成群体内部的激烈对抗以致破裂,而无论是进取还是退缩,要有节度,合乎中庸,不走极端。

  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美国人不太接受中间调和,是则是,非则非,喜欢标新立异。美国传统中则贯穿了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信念,他们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永远愿意进行创新,渴望寻求解决老问题的新办法,也愿意迁移,接受新的工作,进行冒险。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关于美国人注重分析思维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英国科学史学家约瑟夫尼德汉姆就注意到,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认识到“场”、“远程作用力”等概念,他们对此的认识要比西方人早1500年。但为什么现代电磁学和量子力学却由后者提出?心理学家把这种难以解释的现象叫做“尼德汉姆难题”。西方人强调个体性的作用,他们善于分解和分析,所以他们做到了这一点。

  三、文化差异在制度上的体现

  文化如同培育植物生长的土壤,同类事物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势必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文化的差异是行为、制度的差异的渊源,文化对管理制度、行为方式的影响可谓是广泛的深远的。作为例证,这里仅分析基于中美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中央银行制度的差异。我们知道,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发挥着核心的作用。简单地说,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冷热状况的神经;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还发挥着对金融体系中的各类金融机构监管、规范的作用。上文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差异,那么在文化差异的背景下,两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又会体现出怎么的差异呢?(一)中美中央银行制度历史起源差异

  由于美国公众对中央集权的恐惧和对银行业的抵制造成了美国中央银行曲折的发展历史。中央银行在美国的最初两次实践以破产而告终:1811年,美利坚第一银行解散;1836年美利坚第二银行作为国民银行的执照到期且执照未能获得展期。然而,充当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的解散致使此后银行业恐慌和危机频繁发生,这一情形到了1907年达到了顶峰,大范围的银行破产、储户遭遇惨重损失。严重的事实提醒美国公众:需要建立中央银行,以防范未来突发的危机。

  美国公众对银行和中央集权的敌意致使对建立一个单一的中央银行形成了巨大的阻力。当时有两种担忧十分盛行:一是华尔街的大公司和大银行可能操纵中央银行,进而控制经济;二是联邦政府掌管中央银行会导致政府过多地干预私人银行业务。人们对中央银行应当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结果是一个折中方案的出台。1913年国会在《联邦储备法》中,精心设计了一套制约和平衡的体系,于是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由此而诞生。联邦储备体系体现了创建者的智慧。创建者意识到如果权利过度集中到华盛顿或纽约这两个美国人通常不喜欢的城市,那么中央银行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公众支持以确保其运作的效率。而这个由12家联邦储备银行组成的分权体系作出的货币政策决策就能够代表所有地区的利益。此外,他们还将联邦储备银行设计成准私有机构,有来自本地区私人部门并代表该地区利益的董事监督。这些巧妙的设计促使美联储对地区事物的关注,美联储也因此能保持高效、获得广泛的公众支持。

  相反,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是处于垄断地位的独家银行,它行使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即“一身二任”。但是,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是集中指令性计划经济体质的产物,再加上政企不分,使得中央银行难以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中央银行的改革措施势在必行。1979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的农村业务部和国外业务部独立出去而分别成为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这样的国家专业银行;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

  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内独立出去而成为专业金融机构;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又与中国工商银行分离,这标志着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分立,中国人民银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驶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诞生则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并确定了其作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和地位。(二)单一式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属于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又称为一元化中央银行制度,它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单独设立一家中央银行行使职能,领导并监督全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这种制度的中央银行往往设立若干家分支机构来行使职能。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和金融机构的监督权集中于总行;分支行不能独立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只是负责执行总行制定的政策并监管当地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的整个体系包含1个总行、9个分行、333个中心支行、1660个县(市)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的管辖范围不是根据地域面积的大小来设定的,而是根据金融监管量来确定的。在如何选择跨省分行的驻地时主要考虑各地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和地理交通条件等要素。中国人民银行对其分支机构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和管理。而各分支机构则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本辖区的金融监督管理并承办相关业务。

  美联储体系属于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又被成为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它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中央设立一个一级中央银行机构,并在地方设立若干个二级中央银行制度。中央一级机构享有制定货币政策和知道地方一级机构工作的最高权力;地方一级机构受中央机构的监管,执行中央决策机构制定的金融方针和政策,但同时,地方一级机构在本地区内行驶中央银行的职能,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并且不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辖,也不属于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它与总行并非垂直领导关系。地方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较大,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情况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并行使监督权。美联储由中央一级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和地方一级的联邦储备银行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最高权利机构,直接想国会负责。该委员会有权制定货币政策并对联邦银行实行领导和管理。另外,在联邦一级,还设有制定和执行公开市场政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负责向联邦储备委员会提供建议和咨询的联邦咨询委员会。在地方一级,全美被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在每个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各联邦储备银行根据辖区地理范围的大小再下设若干家分行和办事处。12家联邦储备银行均有较大的自主权,除了执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制定的货币政策外,并不受其直接领导,也不受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管辖。所有的联邦储备银行都有自己的最高权利机构理事会,它们可以发行联邦储备券,并有权制定再贴现率,但这需要经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

  通过简要分析中美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制度类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新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源于计划经济时期,从诞生的那天起,它就体现了一种集中权力的思想;中国人民银行体系自上而下呈现出一种“金字塔”的形状,这种体系强调总行与分支行统一行动、权力集中在总行、分支行服从总行领导并负责执行政策措施。这种中央银行制度折射出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特征以及保守稳健统一行动的经营理念。另一方面,美联储的诞生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进程,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公众为中央集权和银行业的恐惧、抵制。联邦储备体系整体上的分权制衡的设计思想是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强调个体独立性的体现;这种精巧的制度设计保持联邦储备体系高效的运行,映射出了美国人具有细致的分析思维。

  参考文献

  [1]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总第3期)[2]董小川.美国文化特点综述.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4).[3]惠敏.美国文化的渊源.山东外语教学[J].2009,(4).[4]张加民.中美文化差异探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J].2004,(4).[5]万解秋,贝政新,陈作章.中央银行学[M].2009年7月.[6]FredericS.Mishkin.TheeconomicsofMoney,Banking&FinancialMarkets[M].2009年4月.

推荐访问:中美孝道文化差异 中美 孝道 文化差异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