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三国演义》中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文化心态

《三国演义》中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文化心态

时间:2022-12-28 17: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三国演义》描写的众多文士,或忠心或奸佞,或智慧超群、权倾朝野为万世敬仰,或误上贼船、丧命天涯不为人知,在罗贯中如椽巨笔的刻画下,三国时代的知识分子的众生相栩栩如生,其命运走向与其政治选择和文化心态有极大的关联性,诸葛亮等三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在传统儒家思想影响下所表现出的政治觉悟和个性特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代表性意义,研究《三国演义》中文士谋臣的命运归宿,是对历代文士政治选择与文化心态最好的注解。

关键词:《三国演义》 知识分子 命运 文化心态

文士谋臣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安邦定国、治理国家的倚重,是古代知识分子阶层核心人群,他们志向远大,忠君爱国、守正恶邪、泽及百姓、名留后世,他们博学多才、运筹帷幄、辅佐名君、平定战乱、成就大业,他们能言善辩、勇敢果毅、从容应变、智谋过人,一幕幕慷慨激扬的历史画卷,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群士脸谱,《三国演义》为我们揭示的不止有作者的政治理想,还有更多的历史规律和文化传承,通过对三国时期知识分子所具备的文化心态与其政治命运的研究,能够阐明哲理,警示后人,也能够在文化传承上对现代人进行教育熏陶和知识构建,从遥远的三国战乱,到如今的民族复兴,寻找文化与历史传承的规律,为社会进步积蓄更多的文化能量。

汉朝的伟大在于形成了统一的官方意识形态,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后世中国选定了官方意识形态,以儒家的“仁义”内核,以法家的尊君抑臣为外延,成为我国中央集权统治最长的封建王朝,时至三国前期动荡年代,群雄逐鹿,名士辈出,受汉朝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仁义思想对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与命运归宿有着指导意义。

其一,以诸葛孔明一类,忠心辅佐主公成就大业者的命运,无论生前与死后,都受到极大的推崇,而且其文化心态与政治理想能够同步实现。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有雄心大志,精通文韬武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多谋善断,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百战百胜,他是历代知识分子的榜样,历代百姓为之起敬,英雄豪杰为之折服。他对刘备的知遇之恩,舍身相报,特别是在刘备死后对傻阿斗能扶持到底,这些足以让人崇敬至今。当然,诸葛亮并非完人,在毛泽东眼里,诸葛亮那篇千古名文《隆中对》中就犯有明显的战略问题,“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后来关羽失荆州,刘备倾国伐东吴,大败而归,根源都在于此,蜀汉鼎盛期就过了,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劳而无功,只是勉力维持而已。虽然诸葛亮最终没能实现统一汉室的政治理想,但其文化心态支撑着着其政治理想,只是时运不济而已,其政治理想在其精神层面上已经实现,英名远扬,为世人奉为楷模。

其二,以司马懿一类,智谋隐忍最终篡权夺位者的命运,这是极少数成功的案例,不仅需要极高的智商,而且风险极高、劫数难料,其文化心态与政治理想是偶然中的必然。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出身不同,其并非纯粹的知识分子,而是智谋家和政治家。司马懿比诸葛亮大两岁,文韬武略修养也是登峰造极,他出于官宦之家,对政治的敏感和对官场熟知,少年时因与人结怨差点被谋害,这些人生经历都是诸葛亮所没有的,所以司马懿更有城府和心机。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隐居、装疯卖傻。在曹丕和曹植之间,他选曹丕弃曹植,能够与曹丕互相利用,形成利益共同体。帮曹丕称帝,但又不居功自傲,时时献忠心,却处处留机关,有大功而消隐,有大智而不名,最终在其算计下篡了曹氏的江山,司马懿并非单纯的知识分子,而是由谋士演变成的政治家。

其三,以周瑜、陆逊等为代表的谋士,才华与功劳不足以盖主,其命运和文化心态取决于他们的忠心与能力,这一类是最典型的知识分子。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是东吴的谋士,孙策死后,孙权尚年轻,周瑜、鲁肃、吕蒙虽是不二忠臣,但对待主公的态度远没有诸葛亮那么恭敬谦逊,他们的命运结局稍差一些。另外,被毛主席指为“共青团”干部的陆逊,小小年纪善于谋断,火烧刘备一战成名,他誓死守候吴国,倾尽一生效忠君主,但后来卷入立嗣之争,与孙权意见相左,其命运也比诸葛亮要差许多。

学识、忠心、智谋,是《三国演义》中的知识分子的立身之本,除此之外,各类知识分子对政治集团也就是对辅佐的主公的选择,对其命运和政治理想的实现也至关重要。

其一,霸权之下的谋士,忠诚为基础,顺从也很必要。苟或、程昱是忠于曹操的良臣大将,荀彧是曹操的战略谋士,统一北方、平定吕布、官渡之战、举荐贤能,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但在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劝曹操即公位时,荀彧私下表示反对,因此遭到曹操的忌恨,最后病死在战争前线,可见忠心的同时,顺从霸权的主公也很重要。另外,曹操手下许多谋士,诸如杨修之类的,自作聪明、好大喜功的结果更惨,杨修的才华曹操曾自叹不如,但到处显摆,最终没有好下场。

其二,草莽之辈和庸主手下的谋士,德行与智谋再好,其文化心态、政治理想始终不能实现,命运悲惨。陈宫是《三国演义》中出现比较早的谋士,他先是拥戴曹操,后来发现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不义,最后投了吕布,可惜吕布是个莽夫,没有政治才能,陈宫的下场自然好不了。陈宫的政治节操、智慧、为人都没有问题,只是时势不济,选择不对。袁绍属下的田丰,围杀公孙瓒,统一河北,劝袁绍迎接献帝,为袁绍策划击败黑山军,官渡时提出分兵攻打曹操却未能得到袁绍同意,之后因为刚而犯上,被袁绍关入监狱,官渡失败后,被拿来泄愤,而与其类似的谋士沮授,同样死得很冤。

其三,不忠、奸詐类的知识分子,得势一时却往往失势一世。刘璋手下的张松,发现刘璋是庸主,想投靠曹操不成,又投靠刘备,被其兄张肃告发,刘璋怒而将他斩杀,依然没有好下场;法正、黄忠都是刘璋属下重臣,他们忠于刘璋抗拒刘备,反倒是受到刘备的重用。魏延是自己投降的,不但五虎上将没有他的份,多次出奇谋却不被采用,在蜀汉辛苦多年,最后也逃不了诸葛亮设计的一刀,不忠的知识分子,其命运都是极惨的。

择主必尽忠,是《三国演义》知识分子的道德约束和行事准则,失了策也不能失了气节,不然最后会落得身败而名裂。以此类推《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其规律性也较为适用。对于单纯的武将而言,一是因为没有谋士心眼多,即使犯错也受不了大处分,二是因为武将都非只身活动,拥兵而立,抱团参与的成份比较多。大名鼎鼎的关羽,义薄云天身在曹营,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并非不忠,而是仁义,非但没有动摇他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反过来被刘备重用,视为至亲手足。

古代知识分子以出仕为正途,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其目的性一般包括政治理想、伦理典范和功利得失,一般而言,动荡乱世之中,知识分子会将政治理想放在首要位置,力求实现自身思索与国家命运的统一,有力挽狂澜的气概和智慧,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蜀汉文士,其标准正如诸葛亮所言:“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在诸葛亮看来,知识分子首先要忠于君主,爱护人民,把君子之儒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执著追求以天下为己任,他看不起的是那些皓首穷经、胸中实无一策的儒生,这其实也是罗贯中本人的理想文士标准。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苦读,等待时机,其志向就是建功立业,务使自己能泽及当时,留名后世,可谓志向远大,抱负宏伟。罗贯中敬慕诸葛亮的品行才学,所以才不惜浓墨重彩写他的隐居、出山,把志向远大、抱负宏伟作为理想文士的第一标准。文士谋臣在未立功绩时忠于主上,处事谦恭谨慎,严于律己的不足为奇,倘若在立下赫赫功绩,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尤其在先王去世,辅佐幼君之时,仍能忠心耿耿,处事谦恭,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的,那就实在是文士表率,万古楷模,足够后人景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感叹怀才不遇的多如牛毛,但从诸葛亮的才绩、诸葛亮的成功来看,这才是真正的我国古代典型知识分子追求的理想人生的投影,《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安邦治国的大才和伟业,进行了夸大性的描述,甚至将其神化,其实目的就是为了高歌赞颂这一类的既忠心耿耿,又有智慧和能力,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评价标准,在诸葛亮身上有最确切的表现。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成王败寇”之论,但正如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比较,历史的看法与文化的看法各有侧重,从历史进程评述与从文化传承评述,往往得到的是不同的结果,在数千年知识与文人的文化心态方面,《三国演艺》对诸葛亮的传神记述,其实是对我国古代典型知识分子理想人生的揭示、总结、概括、肯定和颂扬。诸葛亮是儒家道德思想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三国演义》对诸葛亮道德操守的大力描写和热情赞颂,也正是对儒家道德思想的肯定和礼赞。

自古以来,中国文明传承至今,仁、义、忠之思想光芒万,无论时光荏苒,无论朝代更迭,知识分子永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而忠者留名受人爱戴敬仰,奸者受辱被世代唾弃,《三国演义》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其文化心态有着必然的关联,从政治道路的选择到为臣的忠、谦、顺,自我的人格追求一定要符合时代的意识形态,学识与智谋是两翼,忠义是轴心,只有围绕轴心旋转,才能平衡、平穩的飞翔。《三国演义》作者所揭示的做人哲理即为“义”、“利”平衡,知识分子在秉承“义”的基础上追求“利”,逐渐消蚀掉知识分子原有的个性特征,成为伦理典范和道德楷模。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知识分子 演义 心态 命运 文化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