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烛之武退秦师》的深度解读与角色心理探微

《烛之武退秦师》的深度解读与角色心理探微

时间:2022-12-28 12:4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一篇优秀的先秦散文,在人教版高一新老教材中都被选用,足见其代表性、重要性,期间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试图从文本、人物角色心理和时代背景发掘出一些不太容易引起重视,然而又非常有助于师生理解的内容。

一、佚之狐识贤荐能和勇于正视自身才智

关于佚之狐的个人能力与品德,历史上留下的记录很少,已然无从考证。所以,笔者更愿意从文本中他在国家危难时刻举荐烛之武的细节分析入手,来探究这个应该青史留名的人物。“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这是佚之狐唯一的一句台词。这句台词中,一方面包含了他不怕烛之武此去吉凶难料而且难保不会出现闪失,从而导致自己走上不归路的胆识和知人善任的能力。大军压境,郑国朝野上下自然不会束手就擒。可以想象得到,那时的郑国王宫大殿上,一定是每天都齐聚了文臣武将,想尽了各种可能的办法。然而,每一个冥思苦想而出的计谋,或许只是片刻之后便被同僚们用不争的事实轻易地就否定。直到所有的方法都已用尽,所有的守战之路,都已堵死。我们不知道佚之狐说了哪些让郑王放心的话,更不知道他是否用身家性命做担保,竭力把烛之武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另一方面,他勇于正视自身才智。佚之狐举荐烛之武,相信烛之武能退秦军,未必就一定知晓烛之武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危难降临时刻,作为国之重臣却无计可施,这实在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但佚之狐的可贵也正是在这不怕暴露自身才智不足中呈现出来的。国家危急,我佚之狐无力拯救,但我知道,国内有比我更有才干的人存在着。所以,我需要把他举荐给国君。哪怕国君从此就重用了他轻视了自己。在国君昏庸或者国家用人制度有问题的时候,他先前未举荐烛之武也许是对的,因为即使举荐了在和平时期也不一定能得到重用。说佚之狐患得患失就更无从说起。

二、烛之武的老成、善于公关与战略眼光

在国之将亡的情形下,烛之武的一席话改变了战争的局势,郑国也没有遭到灭亡,反而造成秦晋同盟的破裂,导致秦晋敌对,诱发了日后的秦晋崤之战。烛之武功劳大矣。两次大战,郑国都是被强国攻打的国家,却都能脱身事外,足见烛之武之能。

烛之武以退为近,老成持重。他在年轻时不受重视,秦晋围郑给了他机遇。倘若没有晋文公的欲加之罪,使得郑文公走投无路,烛之武将注定被埋没。应该说佚之狐的推荐好不容易使他有了一个施展能力的舞台和空间,应该很急切,至少也应该很高兴地接受任务,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有把握完成这一艰巨的使命。一句“无能为也矣”就表现了他的想法,“无能为”,暗含了想“为”而无法“为”。可他表现出来的却是以退为近。他抓住郑伯别无他法的心理,说出了“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当然,这固然有抱怨的意思,但如果设想他当时的情景和后边的实际效果,不排除有如下可能:①试探郑伯是否真心想启用自己,是病急乱投医,还是死马当活马医,还是只是想了解一下是否有好的计策;②借机抬高身价,博取更多的资源或利益;③为了争取全权授权,以使在与秦伯谈判时有利于随机应变处理。事实证明,他从郑伯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力。他可以答应向秦称臣,可以和秦国订立盟约。

郑伯说服他也很有一套,先是放下国君的面子主动道歉,再是晓以厉害,覆巢之下无完卵,“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纵然郑公不善言辞,只要给了他行使权利的必然条件,烛之武仍然会成行。因为他的言语中隐有建功立业的想法和愿望,因为他处在一个邦国多难的时代,也因为他的时代崇尚苏秦、张仪般的人物。

烛之武的老成还可以从夜缒而出看出。从交战方的地形图可见,秦晋军队并非围着郑国都城,可是他仍然夜缒而出,可见其考虑之周。国家开战,难免有晋国的细作徘徊于国都,如果处理不慎,极有可能被重耳知道,不管是劫杀还是呵令秦国停止接见或“忠告”,都是非常危险的。纵令其有经天纬地之才,恐怕也回天乏术。

烛之武善于公关和强硬的执行力在见秦伯的时候表现得最为充分。他抓住国家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决定的这个原则,利用秦晋联盟之间的脆弱点,并以无形的力量,攻取了这个脆弱点。从文章行文前边不难看出秦晋联盟的脆弱性。驻军态势表明了晋军驻扎在函陵,处于秦军氾南以西,按正常的行军布阵来说,秦国驻军应该和晋国换位。因为离秦国越远,而且中间还夹一支晋国军队,越不方便秦军粮草补给和人员控制交流。仅因为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就出兵,理由总有点单薄和牵强,这个出兵口号不具有号召力,很难凝聚成强大的力量。烛之武洞悉到了这种矛盾,选择秦国作为突破口。在敌我矛盾中,主要矛盾是晋郑矛盾,相对更难解决。而秦郑则不然,秦郑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利益,在国家利益方面,二者有竞合的地方。

烛之武先是假设秦晋联盟攻取郑国成功,其结果是秦国与郑国因并不接壤,管理不便;晋军作为联军主力,分享胜利果实时一定要多一些,从实力增长速度来看,明显对晋更有利。站在秦国的立场和角度帮助秦穆公分析,使其感到用兵无利可图。他将秦晋关系巧妙地设置成竞争对手,“邻之厚,君之薄也”,使秦国认识到,灭郑实际上壮大了晋,而晋强于秦不利,从而借他人之兵退了秦师。

接着,烛之武利用了秦人贪婪多疑的心理,许以利益,“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其外交辞令暗含称臣之意,引诱秦穆公自己得出亡郑对秦无益,存郑有益的结论。让秦觉得无须通过战争就可达到战争的目的,加兵于郑之心顿减。

然后翻出陈年老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焦、瑕”二地未予兑现,这本来发生在公元前651年重耳上届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晋文公回国前为了借重秦军,也重申了此事),表明晋国无国家信用,有可能现在答应共分胜利果实之事都落不到实处,更是让秦伯心灰意冷。

最后,烛之武站在战略高度看待秦晋关系,祭出杀手锏,“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表明秦国可能沦为晋国称霸的下一个征服目标,秦穆公果然被击中要害,不由自主地走进了烛之武的计策之内,进而同意背弃与晋的盟约,转而与郑结盟。

三、晋文公的城府与计谋

以己之力就可轻松消灭弱小的郑国若干回,但为什么重耳还要联合秦国呢?这里有战略试探的原因,以此来试探郑国是否可以攻打,盟军是否可靠和可为我所用,一方面联盟不牢靠,另一方面狄人钻了晋国侵犯郑国这个空子,狄人夏季入侵齐国。加上南方的楚国也不容小视,故而退兵。可是重耳在回答其舅赵子犯的时候并没有给他讲真实的退兵原因,只是说此时出兵攻秦不仁、不智、不武,这与君王的南面之术有关。君王在有些方面,尤其是涉及到统御之术时不会让臣子明白最紧要的事情。

事实上,晋国试探的目的已经达到。后来发生的历史更是表明,郑国后来忠心事晋,再无二心,因为晋国发出战争威胁已经让郑国害怕和臣服,既然不打都达到了后果,又何须用兵?另外,烛之武可能是看穿了晋国意图的人。因为秦国退兵以后,晋国也退兵了,事实上是秦晋的威胁都解除了。如果郑国之危仍在,他必然出使到晋国,以狄、楚之害劝退晋文公。

四、秦伯惟利是图、奸诈背后的合理性

晋秦从盟国到敌方,从联合作战到兵戎相向,这种戏剧性变化让人始料不及,但又在情理之中。晋文公是秦穆公的女婿,秦穆公不至于糊涂到轻信烛之武的片言只语而背信弃义,亲痛仇快。实际上,国家关系的变化是相当微妙的,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秦国因为与晋国先前的秦晋之好而与晋结盟。先前礼遇重耳,是因为看中他的预期利益,可能为君,可能从他那里捞取利益,后来背弃以前的联盟,也是因为他看到了不打郑国对自己更有利。

秦与郑人盟仍是虚假的联盟。一方面,还没到和强大的晋国撕破脸的地步,另一方面,郑国毕竟也没给秦国实在的现实的利益。所以和郑人联盟后,其驻军并没有靠近晋军以防止其攻击郑国,而且自己很可能率主力部队回去了。也不排除有坐等两败俱伤,然后谋定晋国的可能,这也正是晋文公没有攻打秦军的原因之一,他没有实力、也暂时没有必要新树立一个敌人。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动的最高原则。以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手段更见效。即使在现代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首先是从利益原则出发的。秦穆公背弃盟友,看似不义。但站在国家利益上,他并没有做错。肩负一国百姓的安危,秦穆公不但没有做错,反而有功。秦国要同晋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国当时也想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这样说来,秦国难道没有人意识到“晋强而秦不利”道理的谋士吗?秦穆公是一时糊涂吗?不,形势所然,秦退师,但留下了伏笔,表面上是替郑国防守,实则伺机而动。晋文公重耳当然是个有眼光的人,晋国也乘势收兵。一场灭顶之灾随之化为乌有,郑国得救了。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直接决定了其灵活机动的外交策略。

推荐访问:深度 解读 角色 心理 探微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