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话中华圣宗佛学会理事长秦葆琦

对话中华圣宗佛学会理事长秦葆琦

时间:2022-12-28 12: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体会?

灵修的方式有三种:打坐、静坐和禅坐。打坐就是静态的练功,静是动的极致。打坐时要练腹式呼吸,就是做内脏按摩,延缓老化,进而打通任督二脉。在身心灵方面各要达到不同的境界:身体要过三关,做到足呼吸;心理要将杂念放下,放轻松;灵性就越来越清明,才能进入禅境。静是动的极至,如打坐时会全身发热、出汗,是一种蒸馏作用,可以提升自己,净化自己。静坐时看到的一切相,都要像看电影一样,让它过去,不要挂碍。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禅坐则是很不容易的境界

六组坛经有云: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禅,将心念摄於一,以一念代万

念,因为在禅坐中一切都是虚幻的,要不执著贪爱,才能现出清净自性。下面这首偈可以清楚的说明参禅的境界:参禅念佛本来同,放下分明总是空:同是空,由著相念佛到实相念佛。

中国信仰里儒道释三者的关系

随著社会化的脚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信仰也越发的蓬勃发展。以儒释道三教为例。魏晋以后,随著佛教、道教逐渐取得和儒家思想鼎足而立之势,儒、释、道常常并称为“三教”。此“教”字是指学说思想体系。早在三国之时,《吴书》云:吴王问三教?尚书阚泽封曰:孔老设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佛之设教,诸天奉行。此后,梁武帝倡“三教同源”之论,白居易著《三教论衡》之文,这里的“教”字都是指三家的整个学说内容或思想体系。宋元之际,刘谧撰《儒释道平心论》。

儒教在中国,使纲常以正,人伦以明,礼乐刑政,四达不悖,天地万物以育,其功於天下大矣,故秦皇欲去儒而儒终不可去。道教在中国,使人清虚以自守,卑躬以自持,一洗纷纭轇轕之习,而归於静默无为之境,其有裨於世教也至矣,故梁武帝欲除道而道终不可除。佛教在中国,使人弃华就实,背伪而归真,由力行而造於安行,由自利而至於利彼,其为生民之所依归者,无以加矣,故三武之君欲灭佛,而佛终不可灭。

由此可知,在魏晋以后,一般学者确实是把儒、释、道三教作为三种思想学说来加以比较认识的,并且认为对於当时的中国社会制度来说,三者是同时必需的。故宋孝宗的《原道辨》认为: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而现今三教的信仰,更细分深根,佛、道教发展皆有各宗各派,而儒教亦是保留了中国人传统敬天祭祖以忠孝为本的精神,民末清初也有集合三教之大成~遵儒家之理;以伦理忠孝为本,奉佛家之法;以慈悲喜舍为怀,修道家之行;以清静无为为主 的理教,结合各家精神“説理”,讲唯一的真理也就是“无极之神-圣宗古佛”,天主教之“天主”,基督教之“上帝”,回教之“真主”,同此一神;佛道两教虽信奉多神,但未尝否认此神。

主要宣说为“天人合一之圣理大道”圣人与天地合德,而赞助天地,化育万物,佛有唯心之论,独取阳刚而用“上”; 道有重物之嫌,偏重阴柔而用“下”;理宗儒家“心物合一”之义,取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而用“中”。故欲为释尊赠物,兼请老子安心,以求顺理成章步上中正康庄大道,共建人间天堂。禅宗和西方灵修的区别在哪里?禅宗形成於唐初,传统认为六祖慧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开山鼻祖,它是在印度大乘禅法的基础上吸收印度中观思想,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情况而形成的一个大乘佛教宗派。禅宗的理论和实践特色鲜明而独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自心即佛,自性本觉——禅宗的心性论

“自心即佛,自性本觉”是禅宗关於佛性问题观点,也是其创建顿悟学说的根本依据。佛性问题是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关注的基本问题,印度和中国的大乘佛教诸教派对佛性都有专门的阐释和讨论,可是各教派由於传承不同,所依经典不尽相同等诸多原因,对佛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歧屏,在一定程度上给学人造成了无所适众的局面。中国禅宗以慧能大师为代表,提出“自心即佛”,“自性本觉”的理论,为众生成佛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可谓孤明先发,确有其独到之处。禅宗关於佛性的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或者说禅宗以为的佛性具有两方面特点:

其一,以为佛性人人悉有,人人平等。这一观点无疑是对我国传统佛性论的继承。这一观点禅宗创始人慧能大师在第一次参见五祖弘忍法师的答语中便明确透露出来。据《六祖坛经》记载,慧能拜见弘忍,弘忍劈头就问:“汝何方人?来此山拜吾,汝今向吾边复求何物?”慧能答道:“弟子是岭南人,新州百姓。今故远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

佛。”弘忍斥责慧能:“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答道:“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问得干脆,答得也明白。后来慧能在继承传统佛性论的同时,又提出了本性、自性、自心等新概念,以为自性、本性、自心都是一回事,如水和冰的关系,“体何有异”,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佛性论的理论层面,为他对传统佛性论的进一步发挥奠定了基础。

其二,以为“自性本觉”。所谓“自性本觉”,意谓自性具有觉悟的功用。这是慧能大师对佛性的新看法,也是其佛性论的核心所在。慧能在五祖弘忍处因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语时,顿然悟到“一切方法,不离自性”之理,随即便以五个“何期自性”来描述他的悟境:“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段悟后之言即透露出慧能“自性本觉”的思想。在《六祖坛经》中体现慧能这一思想的言论还有不少,如他说:“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自色身中……自有本觉性”等等。慧能的“自性本觉”思想到他的弟子神会那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挥,具有更加清晰明了,直接了当的体现。神会以“知”的概念来指称佛性,以为“知”一方面指真如、佛性、法性,为心之本体,它如天空明月,能映现万物,含容大千世界;一方面又是一种能够产生能动作用的“灵知”,唐代宗密大师概括神会的禅学思想为“寂知指体,无念为宗”,其中他尤其强调“知”之一字,并特别指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由此足见“知”的意义和功用非同一般。

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的解脱方法

禅宗关於解脱的理论也是慧能大师率先提出的。其要点有二:一是强调从自心中求佛。根据慧能大师佛性理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具有“自觉”的能动作用,所以他以为修行主要是修自心,在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他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去?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慧能的这些法语都是说佛在自心中,离心外求,渺不可得。再者是“顿悟”,或称“明心见性”。意思是说修行成佛无须长时,只要顿然领悟了自己本有的佛性,便是成佛之时。他说:“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又说:“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这些法语言简意明,说明“顿悟”就是一念间的事。慧能大师还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明顿悟,说:“我於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慧能大师提出的顿悟,不同於传统佛教藉学经看教而断惑证真的修证,强调“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也不同於楞伽师提倡的“悟”。楞伽师认为烦恼和佛性是相待的存在,烦恼如客尘,佛性如明镜,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犹如明镜为客尘所染所遮,神秀呈示给弘忍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莫使惹尘埃”的偈语就代表了楞伽师的解脱之道。慧能大师提倡的“悟”创建在“自性本觉”的理论上,一旦“明”自心,见“自性”,便是顿然了悟,顿见佛性,此顿悟在霎那间完成,不存在有先后,根境等相待的关系,正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慧能大师的解脱之道后来经后世禅师们的不同演绎和发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禅风。如神会禅师提出“无念”为禅观之宗:南阳慧忠禅师以“无心”为禅观之旨;南岳怀让禅师以“平常心”为禅观之要;石头希迁提出“回互”的禅观思想等等。这些禅观之法虽然各有特色和偏重,但总体不出两种类型:一种是重主观,强调从自心上下功夫;一种是重客观,强调通达事理而后悟入佛智。这两种解脱类型在慧能的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那里便初见端倪,而到慧能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时分野已完全明朗化了。依笔者看法,前一种类型基本是在慧能大师的思想框架内进行演练;而后一种则超出了慧能思想范畴,吸收融合了华严等思想,开辟了一条新的顿悟之路。

三、禅非坐卧,离相即禅——禅宗的解脱方式

中国禅宗的解脱方式也十分特别,它不主张学经看教,也不主张单一的静坐参禅,而强调修禅要与生活打成一片,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禅宗的这种解脱方式清新活泼,几乎没有宗教色彩,完全是一种生活化的修行方式。

禅宗修行的生活化特色是逐步形成的。慧能大师仍是最初的开创人,他在理论上为这一禅风奠定了基础。他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出世不离入世。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觉菩提,犹如觅兔角。”二是认为禅非坐卧,不能拘泥於一种固定的形式,做任何事倩都可以修禅。他说:“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於理何益!”他还以偈语表示他的这一看法:“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慧能大师这一思想在其弟子那里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在禅宗史上有“一宿觉”之称的永嘉玄觉禅师在其著名的《永嘉证道歌》中唱曰:“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玄觉这种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禅的思想与慧能思想完全一脉相承。另外有名的南岳怀让“磨砖作镜”的故事也是旨在宣传慧能大师“禅非坐卧”的禅修主张。

正式创建禅修生活化模式应归功於百丈怀海禅师,怀海祖师在其师马祖道一创建禅宗“丛林”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丛林禅憎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即《百丈清规》。《释门正统》记载:“元和九年,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丛林规式,谓之清规。”清规对丛林僧众的组织和日常衣食,行住坐卧等都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将所有禅众分别组织和安排到生产劳动和生活服务的具体岗位上,具有鲜明的社会化和生活化特色。其中,特则值得一提的是清规中的“行普请法”生活色彩尤其突出。“普请”指集体劳动。该法规定,寺僧不分职务高低,上下均力,一律出力参加劳动。普请的范围包括锄地、除草、收割等农业生产,也包括捡野菜、拾蘑菇、砍柴、挑水、烧饭、补衣、丧葬等事务。百丈禅师因此还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动口号。百丈所立丛林清规将劳动引入禅修,将禅修劳动化,适应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禅宗获得了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而独立生存发展的主动权,为后世禅宗的繁荣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禅宗以其“不离世间觉”的入世思想和不拘形式的禅修方式,为佛教与社会充当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亦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青睐。首选修禅的人来自社会不同的劳动岗位,而按禅宗行住坐卧皆禅的观点和“普请”的法则,各种劳动岗位都是修禅的去处,於是一些相应的新型禅修理念应运而生,有所谓工禅、农禅、知识禅、医禅、武术禅、气功禅、生活禅等不同的名目和禅修形式,其中,河北柏林寺住持净慧大师提倡的“生活禅”,当前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尤为突出。数个禅修门派的共同特点是师古而新,是根据现代人的生活特点而进行因机施教——将深奥的佛教,禅宗理论浅显化,通俗化,并赋予禅修新的时代意义和内涵;并遵循一个共同原则——既契合佛教和禅宗思想理念,又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适应现代人的文化修养、生活和工作条件。师古新意的禅风正起动著,这标帜著,禅宗在时代动脉中,自觉的新生命的发起,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

综上中国禅宗的三个特色,虽然各有不同的意义和体现,但彼此在理论上是紧密相连的;佛性论是禅宗的理论基础,修行方法是在佛性论的基础上创建的,而修行方式又与佛性论和修行方法密切相关。它的佛性论发展了印度和中国传统佛教的心性论,它的修行方法和方式改变了印度和中国传统佛教的修行方法和方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中国佛教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动力。

西方宗教讲“灵修”,也把净化人的灵魂作为主要社会功能之一。尽管宗教的类型有种种不同,但它们都具有心理调节与心理支撑功能,以教会来说~主要在祈祷,在静默收敛的实践,使人灵转向居住在自身内生活的天主,与基督创建个人的亲密友谊―正如人灵所深知,他是深爱著我们的。并在人灵内结出爱之果实―信赖天主并忠於自己的本分。

但现今兴起很多注重在身心灵提升修持,心灵成长课程,走入一条让人们平静心灵、唤醒灵性的途径,也可以作为治疗心理的一座桥梁。重新省思生命的意义、或是得到精神与心灵的疗愈,从而创建生命的整全性。

总之~灵修是不分宗教的自我修行法门,一般而言,会依当事人对於宗教的了解而有所不同,比如一位对佛教有研究的人,在灵修的学习上,自然会以佛教角度来看待灵修,反之观看西方宗教亦是如此,但其结果是一样的,皆是在於使人提升生活质量、使精神与心灵得到疗愈,更清楚明白为人所应负予的使命及价值。

不同价值观的选择标准面对许多思想体系,灵修也有很多方向,怎么取舍?

每个人的价值观多有不同,在面对许多思想体系,灵修的方向如何取舍,如孔子曰:“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即回应求学者的纹理差异给予相契合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在於重视求学者个别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回应学生在纹理等各方面的差异,给予彼此不同的回答,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对於灵修的取舍自是不同。同一位学生在不同的情境提出同样的问题,给予前后不完全相同的回答,即同一人在不同的时空后台下,取舍的方向亦不同。

灵修是修习身、心、灵以及开发智慧,练形化精、精化气、气化炁、炁化神、神化虚、虚空合体,超出三界,住常寂光净土,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卧、语、默、动、静。

灵修的目的在追求内里的真诚及心灵深处的苏醒,找回本来面目,返闻闻自性。如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而灵学是探讨有关宇宙真理及灵魂以及灵界的一门学术,也是修习身、心、灵以及开发智慧的灵修法门,修持禅的最高境界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卧里面,才能达到天人合一。

综上所述,灵修的取舍取决於每个人的根器、每个人在不同时空后台之下而有所不同,端看每个人的首选不同,重点在於找到自性。

修心所带来的变化是怎样的?

如果你想改变世界,你一定要先改善内心。痛苦一直都是生命的一部份,虽然痛苦是不幸的,但有时却能唤醒人类的心灵。当生命感到沮丧,其实是个好徵兆,是一个看透事实真相的机会。“如果你想知道过去做了些什么?看看现在的状态就知道;如果想知道你会发生什么事?看看你现在的心在做什么就知道。”心犹如一个纯真的小孩,因生命的本能,以及我们对实相认知不清,总是制造烦恼。明明我们不想要痛苦,却老是造成灾难。我们如果选择不面对,那痛苦依然存在。唯有“将它看透”,我们才有解脱自在的可能。想要看透痛苦的本质,只有通过“修心”。我们能够依著修心的教法修持,让心中的慈悲心、怜悲心跟菩提心不断的增长,让心中的我慢、骄傲、吝啬、瞋恚等等越来越少,就是真正的行在修心教法的道上。当自己依著修心的教法修持并修得娴熟后,由於这娴熟的力量,让我们在碰到任何内、外违缘障碍时,都能够依著修心的教法,将恶缘转成为道,我们要相信这个就是让我们转成菩提道的境,如果能做到如此,可以说就是修心纯熟的指标。慈悲心与利他行为是化解恐惧、获得真正快乐的钥匙,很奇妙的,心平静了,身心也舒畅起来,呼吸自然就顺畅均匀。当下这一刻是美好的,“刹那即永恒”确实是可以掌握的。让别人快乐是一种慈悲;让自己快乐是一种智慧,悲智愿行带来生命的智慧成就圆满人生。

信仰所带来的力量,结合个人与企业机构的经历谈下可否?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信仰不是讲哪一个宗教,信仰讲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根深蒂固,确实可以影响与改变个人行为的一种思维模式。所以,无论您的宗教是属於哪个教派,虔诚的正面思想力(信仰),就会将您的生活带入一个幸福圆满的状态。而信仰最后的目的在走入人群,将其所产生的智慧贡献给更多的人,在这当中散播信仰的力量,带给更多人同样圆满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信仰。

如何将个人信仰与生活、工作甚至事业,结合在一起,一直是许多人所追求的,在信仰中,我们所仰赖的智慧,运用在生活上,可获得更加圆满的生活模式;运用在工作上、事业上,可以将专长发挥,事业扩大,服务更多的人…。佛教常说要入世修行,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06年的畅销书“当和尚遇到钻石”就完全体现了『佛法不离世间觉』这个主张,作者将“金刚经”这本古老的经典,做为他经营事业的最高指导准则,在十七年间将仅仅三人的小公司,变成全球拥有五百名员工,且年营收达两亿美元的国际企业体,作者说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要保持心灵的富足,那么便可以拥有富足的生活。我想这一点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这几年来火红的一本书《秘密》,讲的也是这个观念。在老子《道德經》第36章:“將欲奪之,必固予之”,传至今日变成:“欲取之,必先予之”,这句话用在生活上,要想得到快乐,那么就要先给人快乐。用在事业上,要从单边获益变为多赢、蓝海战略。

推荐访问:佛学 理事长 中华 对话 秦葆琦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