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传统油画三千年考略

中国传统油画三千年考略

时间:2022-12-27 21:2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提要现代美术史多认为油画是西洋画种,中国没有油画。今据大量史料文献及文物遗存之考证,中国传统油.画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画艺术。它早在上古时代即已始创油画薄染罩明技法和厚涂技法,历代并以各种体裁形式创作了无数油画佳作流传至今。由于宋、元之后士大夫热衷发展水墨画,数百年间,传统油画趋于衰落而流之民间,几乎鲜为人知。文章对传统油画艺术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对若干被现代误为其它画种之油画名作重新予以了考鉴,并提出了油画最早起源中国;中、西油画之艺术倾向以及其间可能存在的源流关系等引人注目的学术观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油画油画起源美学倾向

作者简介秦长安,1937年生,厦门大学建筑系美术副教授。

中国传统油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独步世界的最古老的油画艺术。它早在三千多年前的上古时代即已问世,始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干性油炼制技术及油画古典薄染罩明技法和厚涂技法,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展了多种体裁样式的肖像画、历史画、风俗画、道释画、山水画、花鸟画和动物水族画,创造了无数具有鲜明艺术个性、浓烈时代精神和独特民族风格的优秀传统油画佳作。它不仅在几千年古代社会为人们所赏识,而且亦是足令今日中外学者赞叹不已的珍贵文物,许多作品已成为人们公认的中国古代绘画之代表名作。世界独树一帜的中国绘画艺术即发源于中国传统油画。它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画种,是我们的先人留给子孙后代进行研究和借鉴的一份极可宝贵的艺术遗产。发掘和研究这份遗产,是我们今天继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创造当代中国优秀油画艺术所不应忽视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油画作历史的客观认识和总结,填补中国美术史关于中国传统油画三千年历史空白,让最古老的中国传统油画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中享有其应有的学术地位,也是当代中国美术史家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一、历代中国传统油画及部分主要作品之考证与鉴定意见

中国传统油画历来多绘于绢帛、木板、漆板以及建筑构件、漆器、陶器和金属器物之上,其油彩本身质地虽难以经受数千年自然力的腐蚀风化和天灾战火之摧残,大多数无法保存下来,但今于古画遗存、古建及出土文物中亦时有发现其真迹者,历代史书和文献典籍中亦不乏有关记载。现据本人三十多年考察探研之所得,结合史料,略举所见古代中国传统油画诸例,以对历代若干名画提出重新论证和鉴定,并联系去年西北等地专题考察加以必要的论述。

(一)战国帛画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国传统油画肖像杰作

中国传统油画据文献查考(下详)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但我们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之传统油画当推春秋战国(纪元前770—前221)之油彩帛画,即1949年春于长沙南郊出土,中外闻名之战国《细腰妇女帛画》(图1)及战国《大夫御龙帛画》(见封面)。此二画(及绘于战国漆器上之相当数量的一批油彩画)被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之绘画,经本人多年考证,实为我国现存最早中国传统油画的一种肖像画样式,因绘于帛,俗称帛画。帛画即古代绘于绢帛以纪念亡人的一种油彩肖像画,并非如今日人们所误认为之水墨国画作品。它们以大麻薄油涂帛为底,再以薄油调黑色之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细腰妇女”作正侧面全身肖像,头梳垂髻,额面丰满,外眼角上翘如凤眼,细腰广袖,双手合掌作虔诚祗神状,花襟长衣下摆曳地,形成体态修美之风韵。细腰女的形态装束本身已明确显示战国楚地时尚与楚好细腰之时风。人物头顶有一祥凤,对面还画一苍龙,似为象征祈愿吉祥龙凤引导亡灵升天之时俗心态。背景空间处理大片空白,即属后世传统布局创造空灵特点之起始。其造型,线条精炼、抽象并具有装饰性。“大夫御龙”一画则构图饱满,线形组构富于动感韵律和抽象、装饰风,以黑色油彩线描为主,结合红、黄、绿色油彩绘之。人物以侧面全身立像处理,似手握御龙缰辔,作升腾冥空之意。二画艺术造型及表现技法已相当高超,堪称不朽之作。从战国油彩帛画(以及战国漆器油画)观之,可知中国绘画在此之前已有较长的发展阶段(否则不能达此高度水平),亦说明古代文献史料所载三千多年前画神荼、郁垒像于桃木板及《孔子家语》记周廷会见诸侯之明堂绘尧、舜造像及周公辅成王等,即为前期阶段传统油画的人物肖像画、历史画和道释画。

为何说中国古代绘画中现存最早代表名作之战国帛画是中国传统油画而非水墨国画呢?这是事关中、外美术史的重大学术问题。根据本人亲自考察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和数十年反复研究有关史料而获得的新认识,有两点要加以论证说明:

其一,中国绘画在东汉(公元25—220)之前只有油画与漆画。关于上古时期的油画、油帛,古代史料文献有所记载,可作印证。

大家知道,中国远古最先使用的是油与漆。漆必以油调和破解漆性方可为用,因此“油漆”连称,这是漆艺行业之常识。据考古资料提供,浙江河姆渡出土之漆碗器物已有五六千年,而油亦是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即用于彩绘陶的油色装饰。油之应用历来更为广泛,因其油质透明,调色绚丽,对绢帛、木构及器物还有防潮、防腐、防蛀作用,并可自然挥发干固,操作方便,不像天然大木漆之漆液黏稠难制,且必须控制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荫漆处理才能氧化干固,又漆质坚硬、漆色黑褐,唯宜朱、黑纯色,因此应用颇多局限。明代中期《髹饰录》坤集云:“古人画饰多用油。今见古祭器多有纯色油纹者。三礼图绘其外,油画水纹、菱花及鱼以饰之。又鸡彝丹漆壶,青油画鸡为饰。”《髹饰录》乾、坤二集乃现存世界上最早一部系统介绍古代油漆工艺专业名著,以上概言均堪为据。

我在故宫及其它博物馆亦见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春秋战国等历代日用陶和祭器、明器,有不少确系“纯色油纹”之彩绘陶,常见白、红、棕、黑诸色之油彩图案线纹。考古报告亦有大量材料记载。去年于兰州市博物馆见战国彩绘蒜头瓶,绘红、白、黑油彩水云纹;战国彩绘陶钫,朱、白、黑油彩卷草纹。诸如此类以纯色油彩作纹饰之古器,许多地方博物馆几乎在在都有。由之可证,中国油彩绘饰之应用乃最早而广泛。

据本人考证,我国最先用于油饰之天然植物干性油为大麻油及荏油,五六千年前即已种植和使用。此因关系传统油画之起源,必须略予介绍。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麻布,吴江梅堰等新石器时代及其它商周遗址亦出土不少纺轮和骨匕等纺织工具,湖北蒿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过不少纺织品残片,经科学鉴定为大麻纤维。《诗经》中有七篇涉及远古妇女种麻、脱胶、织麻等的记载。《国风·陈风》:“东门之枌”、“不绩其麻,市也婆娑”以及“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等诗句,均可说明麻的种植极早,是我国古代特产,西欧盛称“支那草”。《尔雅》载曰:“黂,枲实;枲、麻(别二名)。”“苎,麻母。”孙炎注解:“黂是麻子,苎是苴麻,结子茂盛。”公元一世纪西汉汜胜之书(石汉声著《两汉农书选读》序言)举十三种作物,提及油料作物雌株大麻(苴)和荏,收集记录了栽种方法。唐代陈荐器《本草拾遗》曰:“大麻俗名黄麻,雄者名枲麻,雌者名苴麻。压油可以油物。”并云:“江东以荏子为油,北土以大麻为油。此二油俱堪油物,若其和漆荏者为强尔。”英国杰·乌·帕斯塔罗著《热带作物(双子叶植物部)》云:“大麻种子产生30—35%的干性油,可作绘画及涂假漆之用,是亚麻仁油的代用品。”《汉书》载及“画升龙飞軨”、“画幡”、“画帷裳”及“油画安车”、“油画軿车”等,所记“升龙飞軨”者,薛综注曰:“飞軨以缇油,广八寸,长注地,画左苍龙、右白虎。”即于六马大车厢之八寸木条上悬以大麻油彩绘之绢帛青龙白虎图。《后汉书》卷十五“礼仪志”记德阳殿“油屋朱梁,一柱三带,轁以赤缇”。其“赤缇”同缇油,亦即大麻油,因色暖黄而称“赤缇”。所记每柱饰三带“轁以赤缇”者,系油彩涂绘之绢帛彩带以大麻油覆盖罩明之。大麻油因油色黄亦称“黄油”,涂帛性能不及荏油。

推荐访问:中国传统 油画 三千年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