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见微知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嵌入式”微课

见微知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嵌入式”微课

时间:2022-12-27 18:5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微课”较好地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要求,如果把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起来,尝试以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相结合,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同时是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的新突破。“嵌入式”微课则可以弥补“纲要”课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其内容相对独立、完整,短小、精悍,十分便于课堂教学时进行选择、穿插与嵌入,从而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需要。

关键词: “嵌入式”微课 设计理念 设计标准

信息化社会中,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的不断智能,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的兴起,微时代悄然而至,青年大学生的阅读及学习生活习惯逐渐趋于“微化”。微时代的到来,使教育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冲击,传统数字教学模式逐渐被打破,“微课”教学成为热门话题,并日益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因此,伴随着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育资源的网络化,短小精美的“微课”以其快捷、便利的服务适应于学习者,并在微时代的网络环境中应运而生,迅速发展。如果把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起来,尝试以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资源相结合,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同时是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的一种新突破。

一、“微课”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新态势

(一)认识微课。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教学知识点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随着国内微课教学实践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逐步深化,高校开始微课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2012年12月,全国首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进行,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指出:“微课教学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探索。”希望借此推动高校教师培训方式、方法的改变,加强培训的多样性、便捷性和针对性,促进高校教师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2013年,微课与全球范围内的“慕课”大潮相遇,“慕课”的大规模网络开放性特征为微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微课的发展有了新的契机。

(二)“嵌入式”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深入实施工程、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之下”[1]。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处于主导地位,目前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但是在现实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一些问题,各个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在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一群体中的一些人,个性张扬,乐于表现,但是理解偏于浅层次,认识与行为存在脱节,并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对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度有所加大。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多采用“静态的知识传输方式”,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学习模式刻板,行知结合效果差。“微课”是微时代教学的一大产物,它的出现整合了教育资源,带动了教学媒体的变化,利用新媒体手段创建微课视频资源,增强了教学效果。重新考量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可以看出网络时代教育不同于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常规教育,教学和学习都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征,网络教育不仅对学习环境和学习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传统教师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挑战。有人把网络时代的教育称为新教育,它的“新”不仅在于目标的新、手段的新,更在于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能力。新教育需要具有新素质的教师保证新教育目标实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结构的变化是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的重新分析和再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研究课题,微课作为新的学习资源,与传统学习资源相比,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易传播、易操作、适合个性化学习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要求,所以,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网络研究、教学反思,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教学方式、学习者学习方式走向多元化。

但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目的,只有一部分内容适合制作“微课”,也就是说,至少目前为止,微课这种新的教育资源尚不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不能根本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嵌入式”微课则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其内容相对独立、完整,短小、精悍,十分便于课堂教学时进行选择、穿插与嵌入,从而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需要。而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称“纲要”课)的讲授范围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革命和建设,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并非像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嵌入式”微课对于某一理论问题、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的简短表达和呈现,对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某些单一、具体的价值性结论和史实都是比较好的方式。再者“纲要”课不是单纯的历史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正确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徳智共生,用观点统帅知识点,用知识点支撑观点,要做好这一点,旧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嵌入式”微课将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与不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通过“嵌入式”微课的梳理和讲解,学生更能懂得“四个”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纲要》课“嵌入式”微课的设计理念与标准要求

(一)设计理念:凸显历史的在场感,提高学生的融入度。

1.注重了历史与逻辑的契合

“纲要”课注重历史与逻辑的相结合,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剖析,揭示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一段历史进程进行规律性认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逻辑线索。这一点是贯穿“微课”教学的主轴。本课程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分设综述,而各编综述是在世界历史视野和中国文化传统视野下对这一时期中国国情、历史规律的宏观介绍,也是本课程的逻辑主线。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信息量大,而大部分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尤其对世界历史知识了解匮乏,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更缺乏理解。要在有限时间内把综述的逻辑线索讲清楚,学生首先需要明晰这一大段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历史脉络,合理运用发挥“嵌入式”微课的浓缩和整合历史场景的特点,让学生比较容易形成历史在场感,为教师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认识历史现象提供较为有效的铺垫。

2.发挥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反思中华民族在每个历史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才能让学生在思想深处与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产生精神共鸣。从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常常更为注意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人物、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本课程每编综述之下都设有不同的专题,也是本编内容的要点,而且这些要点在高中初中历史教材中都有涉及,学生相当熟悉。在“嵌入式”微课教学中,可以选择某一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进行一定程度的纵深和拓展,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讨论式、主讲式、辩论式主体性教学,营造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

(二)《纲要》课微课的设计标准。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对“微课”的应用,主要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视频形式或者PPT形式的微课,以活跃课堂,提高实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辅助手段——我们称为“课堂嵌入式”,对于这种方式要求如下:

1.“微课”时长设计与格式要求

“微课”是一种理念,就是将原来冗长的内容模块化、具象化,不宜有固定的标准。从说话内容的信息含量来看,普通人的说话语速在200-250字/分钟,那么10分钟的微课视频的信息量大约在2000-3000字,完全可以将“纲要”课的一部分内容讲得比较充分和完整。低于5分钟则稍显局促,不利于内容表达的完整性。如果超过1分钟,则会显得拖沓。因此,从教学实践来看,“纲要”课微课的时长一般以5-10分钟为宜。对于视频的格式要求,从“纲要”课的内容特点和当前传播条件看,清晰度、兼容性和压缩比相对兼顾较好的MP4视频格式已经取代前主流的FLV或RM格式。当前,画质较好的360*640像素的MP4格式视频每分钟大约为4M左右,10分钟视频则为40M,在当前网络条件下几分钟内即可下载,可以边下载边观看,不影响看的便捷性。因此,建议采用中等清晰度的MP4格式。

2.“微课”内容设计

“纲要”课涵盖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现代史,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课时量相对较少,且与中小学阶段历史课程存在重复问题。如果泛泛地叙事,则内容重复、空洞,缺乏典型性和吸引力。而且“微课”不能与娱乐历史的花絮式展示相混同,它要通过生动的历史叙事,将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完整而准确地表现出来。所以“微课”教学应该抓住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将每课时的内容讲授切分为3-5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微课模块。每个模块以连续性叙事为线,以人物为枢纽,通过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展现人物的魅力、性格特点,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获得理性认知。这样一来,“纲要”课与中小学近现代史课程内容的重复问题反而成为一个优势,因为学生对历史史实已经具有了较完整的框架,教师只需将鲜活的人物和事件补充进来,即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立体历史认知。

下面节选第二个章节,戊戌变法失败已经过去百年时间,如何清晰地理顺这一历史事件,用“微课”模块展示如下:

从以上简表可以看出,对于戊戌变法失败这一历史事件的评析可以分为三个微课模块,每个模块力图有一个代表性人物并能反映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侧面。每个模块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三个模块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既鲜明、生动,又线索完整,达到人物与事件的兼顾,故事与政治的兼顾。从这个简表中还可以看出,“嵌入式”微课设计应围绕本课程的主题、主线、重点、难点,针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展开;同时避免将其内容固定化、模式化,在了解学生知识背景与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微课教学内容;应注重本课程微课教学与教案编写、课件制作,微视频的选题保持连续性、互补性。

3.“微课”表现元素的丰富和完善

“纲要”课微课实质上是集合了视频、图片、动画和教师讲授的视频元素,各手段都具有特色,共同呈现复杂的历史现场和深刻的历史思考。

作为微课元素的视频一般力求采用历史原始视频。原始视频的优点是完整再现历史事件的场景,包括连续性的声音和图像,让人身临其境。建议以《百年中国》视频为截取点。历史图片和声音资料结合教师的讲授表现历史事件。再者建议用FLASH软件进行动画开发,实现图片与历史事件的交互。

4.韶关红色资源融入微课教学中

“纲要”课“嵌入式”微课可以作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资料使用。从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硬件富丽堂皇,而内容却干瘪空洞。以“孙中山北伐纪念馆”为例,当地政府对该纪念馆的建设与宣传投资巨大,但是对于历史史实、英雄人物的事迹等挖掘不够,如果把红色资源融入微课中,对学生课堂学习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具有双重作用。而且获得第一手资料,从2006年开始,我们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发和研究,先后进行了2006年韶关学院教改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实践教学改革》、2007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课题《新课程设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研究》等多项关于实践环节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内外实习基地不断完善,思政部先后在韶关市博物馆、韶关市北伐纪念馆、广东省委旧址等地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为带领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纪念建党90周年与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之际,我们部组织2010级1700多名本科学生在市博物馆、韶关市北伐纪念馆、广东省委旧址等进行“纲要”课实践教学;2012-2016年我部又组织5500多名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这些活动为微课教学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现代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信息飞速发展的产物“微时代”随之来临。微课是微时代教学的一大产物,它的出现整合了教育资源,带动了教学媒体的变化,利用新媒体手段创建微课视频资源,增强了教学效果。积极探索微时代体现思政课时代性的途径方法,将微课运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教学中,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新途径、新办法特色之处。作为思政课微课教学,“教师主讲”型的传统讲授不能或缺,因为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目的,只有一部分内容适合制作微课,也就是说,至少目前为止,微课这种新的教育资源尚不能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所以,将“嵌入式”微课模式应用在“纲要”课微课教学中是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1]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荐访问:见微知著 近现代史 纲要 中国 嵌入式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