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世界通史》课程改革探析

《世界通史》课程改革探析

时间:2022-12-27 17:4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由于我们长期沿用前苏联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教条主义盛行,理论禁区甚多,历史学的自身规律被歪曲。“文革”结束后,虽有改观,但多年来的积淀仍然残存于不少方面,这就迫切要求对世界史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高校《世界通史》课程的教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世界通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K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4—0063—05

一、《世界通史》旧课程的弊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世界史课程,一直沿用前苏联的世界史课程体系。但是,前苏联的世界史体系存在致命的不足,主要表现是意识形态凌驾于历史科学之上,用经典著作的某些语录划框框、定调调,教条主义横行,理论禁区甚多,历史学的自身规律被歪曲。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高校的世界史伪科学成份在我国高校的讲台上逐渐暴露出来,并在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政治环境里恶性发展。

“文革”结束后,经众多历史工作者的努力以及理论界的拨乱反正,世界史学科中的教条化、公式化、不实事求是的现象虽大有改观,但是多年来遗留下来的积淀仍然残存于不少方面。至少下列一些现象还随时可见。第一,教条式地划分历史阶段,造成一个划一的历史框架,将各国、各地区的历史不加区别地剪裁,而后强行纳入框架之中,不顾其原貌如何。第二,只讲政治史,尤其是只讲阶级斗争史,将阶级斗争视为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虽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状况也加以叙述,但基本是作为政治状况和阶级斗争的背景而出现的。近年来科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内容已被注意到,不过大都游离于主题之外,成为一种陪衬,与主题内容缺乏有机联系。第三,绝少涉及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人口、环境、婚姻、家庭、心态、民俗、价值观念等等,几乎全被排斥在通史之外。多姿多彩、丰富生动的人类历史被写成了只有政局演变和起义暴动之类的阶段斗争史。各具特色的历史事件全被说成是阶级斗争的反映,色彩不一的历史人物,也都失去了个性与情感,只剩下了阶级属性,被界定为某阶级的代表。第四,在论及社会形态的更迭时,只承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其他各种社会制度大抵都持批判态度。“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几乎成为一种套语,忽略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否认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代价的客观事实。对生产力发展的容量和适应能力这个评价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被完全抛开。第五,在叙述政治史时,常常是只强调存在决定意识,基本上不承认意识的反作用。因而历史上人的作用,特别是重要人物的主观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抹煞了。但是在论及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时,又将其思想夸大到似乎决定了历史进程的地步。另外,大量存在的偶然性历史现象所起的作用,也同样被忽视。第六、对历史演进的解释,只强调斗争,强调革命,忽视或者不承认缓进现象和改革的作用。以改革方式实现社会制度的转型,在某一种社会制度之内进行的改革即社会的自我调节,常常被评价为避免革命的手段,称之为“以小恩小惠转移人民视线”,“反革命两手策略”等等。

二、世界历史研究新成果对《世界通史》

课程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治更加宽松,思想更加解放,与国外交往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图书资料、网络设施等物质与信息资源环境获得极大的改善,使我国的世界史研究不断创新与发展,研究成果不断丰富。第一,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重要的突破。中国历史学发展面临的关键,就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旧框架,抛弃“以论带史”或“以论代史”的研究思路,逐渐实现由“注释型”的史学研究向“实证型”的史学研究转变,特别是重建世界史体系的重大理论课题。在世界史研究逐渐活跃的背景下,对以前因遇到禁区而中断的理论问题跃跃欲试,重新探讨和反思,这实际上是试图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追求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第二,研究领域的开拓。现代化研究曾是一个世界性的学术主题,此时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专题史研究的题材也空前丰富。社会史方面,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受到特别重视,并且由宏观的“社会经济史”越来越转向于微观的“经济史”。政治史改变了单纯阶级斗争史的旧面貌,出现了议会史研究,某一政治群体史如贵族史研究,涉及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财产权历史的研究等。基督教史、军事史、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等方面,堪称新开辟的研究领域。社会史越来越令人瞩目,近10年,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相当迅速,在日常生活史、贫穷和社会保障史、家庭、婚姻与妇女史、环境史、疾病史、城市史和大众教育史以及整体史的探讨方面,成果丰硕。第三,新的国别史与地区史研究,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非洲史、拉丁美洲史、古代东方史、阿拉伯史、中东史以及印度史、以色列史、埃及学、拜占庭研究都有论著陆续问世。第四,传统领域和传统课题的新进展。在原来已有一定基础的主要国家国别史和地区史,无论在研究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明显地推进了一步;革命主题继续受到关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民族国家产生等问题都有出色的成果等。

世界历史研究的新变化和全球史观的影响,对中国传统世界通史的研究和教学造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中国高等学校世界通史教学状况调查报告”可以充分地显示这一点。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指出,我国所说的世界史通常指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历史,也就是没有中国的“世界”历史,在实践中,它往往成为许多国家历史的相加。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认为,“世界历史”是世界作为“一”的历史,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各个地区、国家、民族历史的算术上的总和。2005年3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的“世界历史博导论坛”上,多年从事世界通史研究与教学的学者以空前的热情对世界通史的分期和体系进行探讨,对于编写世界通史教材提出各种设想。天津师范大学刘景华教授的“关于世界历史分期问题的思考”、侯建新教授的“西欧‘封建’普遍性质疑:也谈世界史体系”、华中师范大学黄正柏教授的“浅谈世界现代史体系的‘一纲四目’”、南开大学王敦书教授的“关于世界史观和世界史体系之我见”、东北师范大学王晋新教授的“全球史观与世界史教学体系改革浅议”、山东师范大学王玮教授的“全球史观和世界史分期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张宏毅教授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等论文就是证明。在教材编纂方面,首都师范大学何平教授和徐蓝教授分别提交了“略论全球史观对世界史编纂体系的重构”,“20世纪世界历史体系的多样性与编纂实践”。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根据多年研究和编纂世界通史教材的经验,提出要编写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通史,最重要的是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如何把各个发展阶段不同、模式不同的文明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世界史;说明世界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和如何发展的,即解决世

界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克服世界通史编写中普遍存在而又为大家普遍不满的西欧中心论问题。

三、《世界通史》课程改革的思考

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究世界历史,对历史工作者来说还任重道远。中国的世界史学家应当知难而进,一方面继续加深国别史、区域史和专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进行开拓性的研究,以期二者互相促进。吴于廑说得好:“世界史所要求的历史全局的综合,比之断代或国别,更难一举而尽善。不能尽善,则惟有求其逐步接近于尽善。”愚以为加强世界通史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突破。 第一,确立生产力既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也是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应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自有阶级以来,阶级斗争确实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但是,它并不能涵盖全部历史,更不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人类的第一个活动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使氏族社会解体。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存在古代社会与农业文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才能孕育出近代社会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几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证明了的事实。无疑,生产力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世界历史的首要组成部分,社会形态的更迭和一种社会制度内部的自我调节,从根本上说也是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评价历史现象的准则,最重要的仍然是看它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程度。尽管并不是任何细微的事物都能与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但是从宏观的、长远的视角上看,却脱离不开这个总的规律。 第二,实事求是,还原历史,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立论。任何人对历史规律的认识、解释和对未来的推断,都难免有局限性,至少是历史的局限性和认识上的局限性。这就必须要重实践、重结局,不可以阶级感情用事,更不可公式化和概念化。以往常常以历史上劳动群众的利益是否得到满足为尺度,而不顾具体条件和最终结果,并不是评价历史的科学态度。历史是具体的,同样的政策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条件下,会有不同的效果。套用公式是不可取的。以“不能解决根本矛盾”为由去否定剥削阶级某些进步政策的论点,也不应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论点。

还原历史,既包含对历史现象作实事求是的阐述与评价,也包括全方位地叙述历史,还其本来的面貌,尤其重要的是尽最大努力去填补以往被忽视的普通人社会生活的情景。要重视文化在历史演进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切民族生活中的基本要素,也代表着各国各民族的基本特征,它体现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与活动方式。

第三,坚持具体分析,避免绝对化。历史上有许多现象伴随血腥的罪行,如发生在近代早期的圈地运动、黑奴贩卖、殖民掠夺等。但上述历史现象均为资本原始积累的表现形式,而资本原始积累则是推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进步过程。对此,不必强行论断,可运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多值逻辑去处理,不要使用绝对化的“非此即彼”的二值逻辑。

第四,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以国别史拼合为世界史,或抛开国别只有综述概括的世界史,都不可取。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特点都不相同。因此,不可能用单一的线索将从古到今的世界史串在一起。纵向发展,横向联系,同时并存,两者交织又造成新的局面,都只能如实去对待。在世界通史中,必须有对那个时代世界大势的总概述,反映出总趋势的轨迹;同时又要有对大国、大事、大人物的具体论述。既要讲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自然环境与资源,又要讲社会状况如人口、婚姻、家庭、心态、民俗等。因此,我们的教材不能只讲趋势、群体、事件和制度,还应当注重细节,比如讲述工业化时代的工人生活,如果能对伦敦或波士顿某个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加以细致的介绍,无疑比仅仅做一般性分析要生动、形象得多。

四、编写《世界通史》新课程体系的

几点建议

第一,科学界定世界历史的学科定位。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定位。世界历史学科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对世界历史概念内涵的界定。因此,“世界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对于世界通史课程改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一直在界定世界历史概念。有很多人倾向于认为世界历史就是世界形成为一个整体以后的历史,即16世纪以来的历史,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话语做理论依据。但是,世界历史应该是指人类自诞生以来的历史,16世纪以前的人类历史不因为世界处在分散状态而丧失世界历史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思想是以人类社会为视阈而对人类社会未来前景的哲学思考,不适合作为界定历史学中的世界历史学科的理论依据。作为一门学科的世界历史,必须突出人类社会在全部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世界历史学科所要阐述的世界历史,是在反映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大趋势的基础上,努力说明诸如人类如何从分散走向整体、如何实现现代化和全球化等时代所关心的重大问题。

第二,处理好国别史和世界史的关系。世界历史,就其本义而言,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的历史。但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以通史的形式出现的“世界历史”,并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各个种族、民族、群体曾经发生过的一切历史的完整再现,而是人们根据有关人类历史的总体看法,选择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过程以及与这些重大事件和过程有密切关系的历史现象而组织起来的一个历史知识体系。构建这个体系的目的主要就是为那些想通过了解人类的过去而理解当今世界的人们提供一个大致成系统的历史背景。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以“国别史总和”来代替世界历史。世界通史并不是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历史都写进去就算完事,这既无可能,也不必要,而是要从全局的高度把握人类历史的进程,把以氏族、部落、民族、国家或帝国等形式存在的,处在分散、孤立状态下发展的人类历史,统一在一定的思想和体系内。这个体系当然是以这些分散的族群、国别的历史为基础的,但又不能成为这些历史的简单相加,成体系的世界通史要超越这些历史简单相加而得到的总和。

第三,合理编排世界通史的内容体系。世界通史要以“通”为特色,而绝对的分期往往对“通”构成妨害。这里所说的“通”,有横向和纵向之分。横向的“通”,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比较;纵向的“通”,则表现为时间之流的连续性。只有抓住这两点,才能写出具有“通”的特性的世界通史。因此,与其采用绝对化的分期,不如对分期做模糊处理,而更加关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历史特点,突出历史的连续性。

编排世界通史,纵向的历史发展以生产力发展为主线,勾画出人类社会从蒙昧到文明、从农

(牧)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向的历史编排,要突出各个地区、各个文化的特点与贡献,如世界上古史要突出地综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共性特征,中世纪以4个文化圈(中国、欧洲、印度、伊斯兰)的特征阐述人类发展的多样性,近、现代史则以全球化的视野来编排。

第四,教材应多样化。作为大学本科历史专业的教科书,世界通史教材当然属于专业读物的范畴。既然是专业读物,就一定要在遵循专业规范、符合专业标准的前提下,力求具备学术性、前沿性、开放性和可读性。所谓学术性,就是要在广泛吸纳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求知识准确,见解新颖,并做到言必有据,信而有征;所谓前沿性,就是要紧密追踪国内外史学界的前沿,采用新材料,吸收新观点,反映新进展;所谓开放性,就是要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止于给他们提供问题的标准答案;所谓可读性,就是要做到形式活泼多样,文字生动可读。

1994年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是国内较流行的世界通史教材(最新改版本为齐世荣主编的四卷本《世界史》)。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王斯德教授主编三卷本《世界通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教材代表了我国当前世界通史的编写水平。但我国教材在编写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体系与内容方面没有体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适用对象方面也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在今后世界通史的编写中,我们要注意的是,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的通史应有所区别,师范院校的通史突出重点和细节,有轻有重,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教材中涉及的即可多讲,教材中没有的即可少讲。

第五,教材应图文并茂、形式活泼。世界通史教材仅仅依靠文字表达,似乎是远远不够的。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同学希望看到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的教材,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要做到这一点并非十分困难。提到某个历史人物,如果配上一幅插图或照片,其形象就变得相对直观了;描述一场战争,即便是有生花妙笔,也不足以展现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争景象,如果辅以图片和兵力、伤亡的数字表格,效果可能就会大不一样。另外,任何史事的发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空间,而历史上的地点和地名又往往与今天不尽相同,于是。历史地图就成了教材必不可少的附件。讲述古代农业技术的传播,或者讨论美洲古代人类的迁徙,如果配上相应的地图,就可以收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第六,教材应及时反映学术成果不断更新。世界通史教材要紧扣学科进步的前沿,及时反映国内外现有的世界史研究水准,吸收最新学术成果,淘汰已经过时的一些历史认识和观念,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与观念更新,为高校学生和社会成员提供丰富和新鲜的知识营养。

编写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体系、体现中国人自己的理论和视角的世界通史,是一项任务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也是中国世界史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教材编写的理论指导、史实把握、体系构建以及教材版本多样化等问题,以达成广泛的共识。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世界史的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角度来研究世界史,以达到学科发展与教材编写的良性互动。总之,我们坚信,经过世界史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编写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充分体现学术性、时代性、民族性的世界通史教材,完善世界通史新课程体系。

[责任编辑:侯林莉]

推荐访问:探析 通史 课程改革 世界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