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应用化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12-26 17: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应用化学专业课涵盖面广,学科交叉性强,给双语教学实施带来相当难度。应根据专业特色自编教材,重视给出课外教材与参考文献,忌将中文教材硬译,忌将教材整理成会议论文集;尝试讨论式和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及采用workshop、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增加平时考查环节,以推动双语教学有效发展。

关键词 双语教学 应用化学 教学模式 场景模拟 互动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国际合作交流的日益紧密,人才的流动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作为高等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高校的教育也面临国际化的考验[1]。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应开展双语教学,其初衷在于遵循“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双语教学的开展,不仅能结合专业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借鉴国外的优秀资源和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国际型人才的有效途径[2,3]。

应用化学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介于化学与化学工艺之间的应用理科专业[4],涵盖面广,学科交叉性强,加之与国外专业设置有所不同,因此很难找到外文原版教材。此外,就现阶段而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凸显出由于语言的理解障碍而影响教学效果[5]。因此高校应该根据本校设置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的实际,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教材、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进行配套改革,才能真正推动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1 自编外语教材

应用化学研究范围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包括精细化工、无机化学、药物化学、应用电化学、应用光化学、能源化学、工业分析化学等。各高校往往是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及适应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设置学业发展方向,开设学科交叉课程。加之国外教材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从而加大了外文教材选择上的难度。然而在另一方面,应用化学专业领域的相关著作及资料却层出不穷,时效性很强,又为教材的选择与编写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因此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和授课学生的情况来编写教材,除了注重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语言规范性以及图文并茂等一些基本原则外[6],还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忌将教材编撰成会议论文集

专业课的开设对象是本科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后,学生们具备了本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专业课的讲授让他们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当中,并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应用化学专业知识更新快,前沿性强,但本科学生缺少实际科研经验,过分关注热点而忽略与基础理论的衔接,反而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因此那种一味强调最新科研动态,关注研究中反常现象的会议论文似的教材并不可取。任课教师在选择素材时,一定要注意收集与专业基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目前研究热点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方面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又会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

1.2 忌参照中文教材硬译

不同语言表征不同的文化,也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必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相比而言,中文专业课教材条理性较强,但内容往往更新不及时,且语言较晦涩难懂;而一些同类优秀外文原版教材深入浅出,语言趣味性强,知识更新快,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外文原版教材也存在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导致的理解障碍等不足。特别是对应用化学专业课而言,由于教育体系不同,较难找到完全配套的专业原版教材,加之原版教材费用昂贵,因此综合中英文教材的优点自编教材,就现阶段而言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然而这种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中文教材直译成英文教材,因为这样做往往使语言失去规范性与纯真性,达不到双语教学对于知识和语言的双重要求。考虑到教材对于语言的要求,结合目前高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与国外高校合作共同编撰专业外文教材,不仅能保留中文教材的条理与逻辑,还能植入外文教材中语言的纯真性与知识的前沿性,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方式。

1.3 忌忽略参考文献与课外教材

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国外教学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国内则以传授与继承为主,从而导致国内传统教材往往不重视给出参考文献。而教师也往往偏重于本教材的讲解,而忽略其他相关教材中不同的见解。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盲从与眼界的狭隘。作为一门专业课教材,在讲解主流知识的同时,不妨增加一些类似小花絮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本领域中不同的观点与论列,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提出自己的见解。

2 教学方法改革

在编写了合适的教材后,如何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教学方法改革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以往中文专业课教材的讲解中,由于不存在语言转换的问题,对有些问题的讲解即便不采用文字或图片等方式,学生也容易理解。然而,对双语教学而言,语言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于是新的配套的教学方式则显得非常重要。这些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寓教于乐[7,8]。

2.1 运用讨论式和启发式

应用化学渗透在人类的衣食住行之中,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鲜明的应用特性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应用化学的一些专业课,如在“精细化学品化学”和“表面活性剂与洗涤剂”等课程的讲解中,可首先针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如就织物在洗涤过程中掉色,染发烫发过程常需几道工序等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其中科学原理的讲解。这种讨论式教学,可以先入为主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之后可以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解,启发学生去思考。在讲解过程中,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语言理解上的问题,可以借助于一些现代教育手段如多媒体等,让一些外语关键词汇或图片随时出现在屏幕上,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与记忆[9]。

2.2 尝试Workshop等教学方式

Workshop是一种讨论性的教学方式,适合于人数不多的小班级进行专业课双语教学。教师可就某一领域热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内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小组内讨论后,选出代表对本组的观点进行阐述。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起指导及监督作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与适当的考核方式相结合,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3 增加模拟及角色扮演等教学环节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学生出席国际会议以及参加专业应聘会的机会增加,因此在专业课的双语讲解过程中,可以模拟有关的场景,锻炼学生口头报告与交流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选不同的题目,进行3~5分钟的陈述,之后其他同学对他进行提问,展开讨论。这种场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的方式也是以学生为主体,且与学生可能面临的真实场景相吻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其中。

3 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的最终目的是衡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程度。作为双语课程,还增加了对学生外语听说能力的要求,而这些在传统的试卷笔试中则无法体现。另外,传统考核通常只在学期末进行,有些学生考前临时突击,也能勉强过关,但其对知识真正掌握的程度并不达标。而且有时片面的考题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基于此,教师可考虑适当增加平时考查环节,并将其以一定的比例计入最终的考核分数中。而考核方式也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多样化,如在进行分组讨论教学时,可以根据每个组的表现,从发言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观点正确性等方面对各组进行评分,之后再根据组内个人的表现给出个人成绩;而在场景教学及角色扮演过程中,也可以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估。也可在期末考试中增加口试内容。这些方式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深度等,是对学生能力全方位的考查[10]。

总之,应用化学专业因其涉及学科的广泛性与交叉性给双语教学的实施带来相当难度,对任课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学的各个环节配套发展,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刘俊霞,张文雪,彭晶.高等理科教育,2008,(3):7780

[2] 唐铁军,申沛,王平祥,刘薇.高等理科教育,2008,(6):5962

[3] 李小梅,刘济科.高等理科教育,2006,(4):122124

[4] 封顺,徐世美,岳凡.王吉德.高等理科教育,2003,(5):116119

[5] 余丽萍,马铭,汪萍.化学教育,2007,28(2):3537

[6] 张立新.化学教育,2006,27(9):3235

[7] Shimei Xu.Edutainment in the Chemistry of Fine Chemicals,China paper,2004,(2):23-25

[8] 岳凡,徐世美,封顺,王吉德.大学化学,2004,(2):29-31

[9] 徐世美,封顺,岳凡,王吉德.化学教育,2005,26(10):50-51

[10] 王氢,胡坪.大学化学,2008,(3):14-17,63

推荐访问:专业课 双语 教学模式 探讨 高校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