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地罐交接的油品损耗管理探究

基于地罐交接的油品损耗管理探究

时间:2022-12-26 10:3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成品油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销售企业创效之压力巨大,降本控费之力度前所未有。油品损耗作为费用的源头之一,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在新形势下,损耗管理存在哪些问题,管理的重点在何处,以及如何应对,正是文章探讨的内容。基于以实收量作为结算量的地罐交接模式,文章分析了成品油销售企业在损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逐项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对策,为成品油损耗管理提供了系统化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成品油 损耗管理 地罐交接

一、引言

损耗伴随着成品油物流的全过程而产生,成品油在“装运卸、储转销”各流程中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耗。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典型的物流过程是以油库为起点,经公路配送至加油站,再经加油机销售给客户。按照损耗的分类,在这个物流过程中,主要产生公路运输和零售两大类损耗。其中,狭义的公路运输损耗是指油罐车在油库装油完成后行驶至加油站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油品的自然蒸发以及未能避免的滴洒、渗漏、容器内壁的黏附等形成的损耗,需要通过在油库和加油站两端计量油罐车装载的油品数量来计算。而如今,地罐交接已经被广泛采用,不再计量油罐车,当前的公路运输损耗包括了装油、运输和卸油三个环节的损耗,是一个综合差量的概念。而零售损耗则主要包括加油站的保管损耗和温度差造成的销售损耗。

油品损耗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在成品油市场进入成熟及衰退期后,成品油销售企业势必要强化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而损耗正是费用的重要源头之一,且在企业费用中占据不小的比例;另一方面,近20年来,以中石油和中石化为代表的成品油销售企业经历了从损耗管理的标准比较粗放、制度相对松散、管理成本高企,逐步向精细化、自动化发展的过程,而且新技术也不断应用到管理之中,管理日趋严格,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公路运输损耗指标逐年下降,已从0.3%下降至0.065%。而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损耗,笔者所在公司不断革新,在全国范围率先实行“以地罐实收量作为对加油站结算量”的地罐交接模式,本文的写作也正是基于这一管理模式。

二、現存问题

目前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损耗管理矛盾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和零售两个环节,公路运输损耗目前已与地罐交接综合差量相混淆,理论上不同的两个概念,实际中在现有管理模式下只能以综合差量代替公路运输损耗,而地罐交接综合差量数目往往十分巨大。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约90万吨的年配送量,相应的2015年和2016年地罐交接综合差量均超过2400吨。零售损耗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数量大小,而在于其来源可定性而难以定量分析,在加油站升进升出的结算模式下,购进采用标准体积V20,销售则是Vt,温度的影响暂时无法定量计算。因此,在购进交接偏差、储存与输转挥发、加油枪偏差、跑冒滴漏和温度影响等因素中,其程度分别如何,以现有模式和手段无法精确计算,进而也就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此外,公路运输损耗与零售损耗间因为地罐交接的计量准确度问题,存在着剪不断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尤其是还夹杂着对外管理承运商的因素,这进一步增加了损耗管理的难度。

三、问题分析

在分析损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前,先要审视一遍油品在供应链上流动的全过程,以及每个环节的关键点上损耗的成因。按流程罗列出可能会造成油品损耗的影响因素,如表1:

在这些成因中,油库付油使用质量流量计作为计量交接依据,其准确度检定结果一般在0.15至0.2级,在实际运行中也很稳定,其计量数据是相对可靠的。加油机计量误差受国家法定部门监管,且对于加油机的校验方法简单,可视性高,以标准计量桶即可检验,且可频繁操作,对于加油机的误差范围比较容易掌握。至于加油站发生的油品蒸发滴漏,由于地罐环境的封闭性高,加上油气回收系统的应用,信息系统也对油品库存实时监控记录,产生的实物损耗很少。

剩余的几项成因:偷盗油、地罐计量偏差、不规范操作和温度差则是损耗症结之所在,也就是油品损耗管理所面临的关键和重大问题。

1.偷盗油现象依然严重。偷盗油无疑是损耗管理中的首要顽疾,不仅是司押人员一方面的问题,也存在油库员工和加油站员工与司押人员勾结、合伙完成偷盗油的事件,而且在全流程中偷盗油所造成的实物损耗最大。因此,偷盗油既属于对内管理也牵扯对外管理,既是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

2.地罐计量问题多。笔者所在公司曾对地罐进行过多次全面的标定,但结果都达不到计量和损耗管理的要求。关于地罐计量准确度不足的问题,肖悦春、刘矢等也均在各自文章中有所分析。沈猛提出了采用加油机标定容积表的做法,用以对地罐容积表进行修正,但此方法属于以低精度仪器和方法来标定高精度要求的计量系统,理论和实际效果上都值得商榷。由于地罐标定的方法并没有形成国标,标定单位声称的准确度也只能达到0.3%,远达不到管理要求。从计量理论的角度看,当前的地罐标定方法不具有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科学性。此外,罐容表是一个相对概念,依赖于液位仪与地罐的相对物理位置关系,一旦液位仪与地罐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动,由此得出的计量数据也就不准确了。再考虑到加油站地罐可能存在的非标化,埋在地下就像一个个黑箱,液位仪等也会老化,都可能影响计量的准确度和稳定度。

3.不规范操作。加油站卸油环节员工的接卸油操作不严格按照卸油流程执行的问题较为突出,如稳油时间不足会造成卸前卸后液位高度不准确,从而造成实收体积失真。余油是否卸尽也对差量造成很大影响,油品留在罐车内未卸尽,极有可能就被偷走。这两种成因造成20、30升,甚至50升以上的差量都很普遍,而这样的差量所形成的差量率就达0.1%、0.2%,甚至高达0.3%以上。(下转封三)(上接第177页)更为关键的是,稳油时间是否足够、余油是否卸尽,事后都难以追查。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还有接卸人员有意或无意地手工收油填错卸油参数,致使卸油数据失真,形成的差量同样应引起重视。操作不规范,是执行力弱的表现,究其原因,是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的问题,也说明了管理组织架构和相关考核激励制度存在可优化之处。

4.温度因素影响大。零售损耗具有“冬春亏夏秋盈”的规律,这一点并不难理解,由于加油站进项按标准体积计算,销售量则按Vt计算,销售时的温度与20摄氏度的温差越大损耗就越大(当然,加油站进销均以Vt计算的企业有所区别,温度对这些企业的影响更难以分析)。温度的影响程度如何呢?近似的计算方法是温度每相差一度,汽油的体积变化约0.12%,柴油变化0.08%。但是温度差的问题并不在于影响程度的大小,而在于我们目前无法计算出到底温度造成了多大的损耗量,原因是我们目前没有在销售时将即时的温度记录下来,从而将销售体积换算成标准体积(也有部分企业记录了销售时的地罐温度,但这与加油枪端的温度仍有出入)。由此,因温度差带来的损耗与蒸发滴漏及其它损耗一并糅杂在零售损耗里,理不清道不明到底零售损耗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只可定性,无法定量。进而,我们在制定零售损耗的考核标准时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日常管理时也难以对症下药。

四、对策探究

针对以上问题,从管理的系统性和深远性上考虑,在现有和可实现的条件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治本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1.科学制定损耗控制目标。必须真正以科学谨慎的态度审视损耗,去探究合理的损耗率应该是多少,尤其是公路运输损耗这一指标,在地罐计量系统问题突出的情况下,要实现万分级的目标只能采取非常规手段。这不应是我们要的 结果,我们应该科学地去通过定量的测算,制定一个合理的损耗控制目标。以零售损耗为例,在销量按Vt计算的条件下,必须对温度影响进行研究性测算,分季节抽取加油站销售样本,积累足够的销售温度数据,从而计算不同季节温度的影响比例。同时采取多角度分析法,根据损耗产生的费用和占公司销售收入的比例,或者占总费用的比例,比较后给出可接受的损耗率范围。再者可以在历年来各环节损耗的变化中寻找规律,如果损耗的降幅呈边际递减趋势,则说明损耗继续下降的空间可能有限了。总之,要让损耗控制目标建立在数据和合理的计算分析基础之上。

2.制定合理的损耗考核方式。在地罐交接工作前进的方向上,尚有两个关键障碍未能扫清,一是地罐计量系统的准确度不能达到管理要求,二是承运商的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承运商普遍无力彻底遏制偷盗油行为。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其一是会造成运输损耗与零售损耗之间发生此消彼长的关系,由于地罐计量的失真,如果加油站的实收量虚亏,运输损耗就虚高,但降低了零售损耗。反之,实收量虚盈,运输损耗虚低,零售损耗就高。所以,目前单独以零售损耗考核加油站有失公平。以笔者所在公司某月份的损耗数据作为说明,如表2示。

由表中数据可见,地罐交接环节损耗最低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其零售损耗却排在最高两位,地罐交接差量大的分公司4、5和6,其零售损耗却排在前三名,印证了地罐计量存在偏差及对两项损耗的影响。而将两项损耗作为一个整体对比时,除分公司1因处于独立环境损耗率较低外,其它分公司损耗率相差的幅度不大,均在万分之几。造成损耗的主因还是温度差,如不考虑偷油因素,各分公司的管理水平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其二,在现有条件下,加油站还是有必要对油品的路途配送做适当监督,有责任帮助承运商管理偷盗油。因此,在不改变实收量交接模式的前提下,也不影响两个环节损耗单独计算,及其后续的分析和管理的情况下,从现实的地罐计量条件出发,以运输和零售两个环节的合并损耗考核加油站的损耗管理,更具公平性。

3.销量转换成标准体积。在上文的问题分析中已经说明了温度差影响零售损耗的核心问题,就是每一笔油品销售时的温度无记录可查,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明显,就是把每一笔销售出去的油品即时温度记录下来。现有的技术和硬件条件都能满足需求,只需要在加油机内安装一个温度探头,把温度记录保存在现有信息系统或另开发一套简单的系统即可,也已经有企业就销量转换成标准体积做出了实践。一旦能实现销量转换成标准体积,消除了温度因素,零售和运输环节的损耗将水落石出。在零售环节,加油枪的误差信息是容易校验和控制的,蒸发滴漏等损耗在现有条件下非常小,进而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倒推出购进环节的损耗。具体方法是以油库原发V20和销售V20为进出口,剔除加油枪误差,给定合理的蒸发滴漏等损耗率,剩余部分则属于承运商背负的损耗,至于地罐计量和卸油操作问题在数量关系上均可以忽略。实现销量转换成标准体积V20后,加油站产生多少损耗就能定量地计算出来,承运商应承担的损耗也比较清晰,对内对外都能把原本糊涂的账目算清楚。

4.以人为本。损耗管理的核心是管人,只要把计量和损耗管理岗位上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员工的创造性激发出来,损耗管理工作将变得更有成效。首先要从计量管理的组织架构上入手,科学设置计量和损耗管理专业线上的岗位编制;其次要提升计量和损耗从业人员的素质,注重技能培训;第三要完善激励和考核制度,强化责任心,尤其是要激起接卸人员的斗志,把控好問题最繁杂的接卸油环节的损耗管理。

5.应用新技术。一项小小的技术改进和应用就可能使损耗管理的效率大幅提升,以电子密度计为例,以往我们测量油品标密,需要取样,然后用温度计、密度计分别测量试温、视密,再查表用内插法计算出标密,耗时费力,且对测量者要求很高。人工测量容易产生较大误差,用于计算损耗的数据不准确,对于损耗的管理就会产生不利影响。而现在我们有电子密度计,将样品置于测量容器内,按下按钮所需结果就显示出来了,效率高,结果可信度强。在对待新技术的态度上,我们需要从被动接受产品或技术的推广,向主动拥抱新技术转变,向外寻找科技类企业,以合作开发等多样的方式,尤其是在路途监控和地罐计量准确度的改进上寻求突破。

五、结语

事实上,目前成品油销售企业的损耗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成效是突出的,但是高水平之上就有更高的目标要求,激励和引导我们奋力向前。损耗管理中尚存的一些问题,需要系统性地花费较长时间去潜心治理,这就要求我们应用管理技巧,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多部门跨管理职能通力合作,主动拥抱新技术,促使损耗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现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之上,以持续精进的态度,划科学之策谋发展,成品油损耗管理势必会走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肖悦春,汪旭伟,基于地罐交接方式的加油站油品损耗管理研究[J],全国商情,2013(12X)。

[2]刘矢,李石大,马根萍,成品油公路配送地罐交接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J],国际石油经济,2012.11。

[3]沈猛,加油站地埋油罐容积表修正对油品损耗管理的作用[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2.4。

作者简介:袁玉丹(1979—)男。民族:汉。上海。经济师。学历:本科。张浩(1984—)男。民族:汉。上海。经济师。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张盼盼(1987—)女。民族:汉。河北。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

推荐访问:损耗 交接 探究 油品 管理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