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金门无战事

金门无战事

时间:2022-12-25 11: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金门,旧名浯洲。因与厦门共扼福建东南海口,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称,故名“金门”。历史上的金门,曾是“荒岛”,有说是“全中国单位地区内最多进士、举人,及到南洋经商发达人数最多的地方。”

日据时代,日本人曾在岛上种植鸦片,建筑飞机场。1949年,国军进驻金门,金门变身国军前线,进入“军管时期”,先后经历“古宁头大战”、“大二胆战役”、“九三炮战”、“八二三炮战”等,数十万炮弹落在了金门。特别是1958年“八二三炮战”爆发,金门一夜成名,也自此,金门成为两岸关系演变的重要坐标。

1956年,金门实施战地政务,到1992年终止并解除戒严,这期间,国军在金门开凿了许多“巧夺天工”的军事阵地与设施,同时为金门进行绿化工作。金门交通观光局因此传播金门为“一座充满历史文物与军事阵地的绿色岛屿”。

“闽南文化、战地文化、侨乡文化,是金门文化的三大特色”。导游说。

旅游地图上,金门像一个哑铃,也像一只蝴蝶,与厦门岛相距只有几千米。金门本岛东西长约19公里,南北最宽约15公里,岛中央最窄处仅有3.5公里。本岛总面积不过134平方公里,西偏南方是小金门(烈屿小岛)。

在金门县长李沃士的施政报告里,金门未来的发展是要建设成为国际观光休闲岛、优质养生医疗健康岛、高级免税精品购物岛、两岸高校荟萃大学岛、白酒文化岛,成为两岸双赢的和平岛。

如今的金门,阵地、坑道、“小心地雷”、炮弹钢刀、总兵署、洋楼、“小三通”、高梁酒、一条根、贡糖……“百味杂陈”。

“炮弹钢刀”与“打铁匠”吴增栋

“战地金门”的传说,“炮弹钢刀”这一节最是流行。厦门对岸的金门土地上,“百万炮弹”、“处处地雷和军事禁区”,这是没到过金门的人对金门有限的印象。更多一点的了解,也可能是金门人用炮弹残壳打造出来的菜刀、钢刀,质量一流,极其好用。甚至有传说是,厦门的姑娘结婚时,都想托人带把金门的菜刀做嫁妆。

我们慕名来到一家叫“金合利钢刀”的“景点”。说是景点,实际就是金合利钢刀的制作工房和展览馆。一栋不起眼的三四层类似居家的瓷砖外墙楼房的一楼,据说就是闻名海峡两岸的“金合利钢刀”旗舰店。走近一楼后方的工房,两百来平方米的地方堆满了一地锈迹斑斑的炮弹片。“平生第一次见这么多的炮弹,真是好风景。”在场人至少内心是这么想的吧,但并没有几个“WOW”出来。例行地做完“钢刀制作过程之旅”,一睹制刀师傅先从炮弹切片,接着高温淬炼、锤打、打磨等,一把银光闪闪的“裸”钢刀摆在面前,仅仅花了20分钟左右。

“吴先生到了。”有人过来传话。因之前没有预约,金合利钢刀的主人“吴先生”特地从外面赶了回来。我们转到前面展览厅。高高瘦瘦,有棱有角,一身牛仔工衣的吴先生手托“镇馆之宝”一带炮弹底座的“钢刀坯”,与我们聊开来。

吴先生名吴增栋,是“打铁吴”家第三代传人,十二岁还念小学,但已在自家打铁铺帮着拉鼓风炉、削刀、磨刀等,还拥有专用大锤,童年就在火光、高温与铁屑中度过。吴增栋有四十多年打铁经验。

吴增栋的祖父吴宗山,人称“金门刀业始祖”,清光绪年间曾习艺于厦门,后在金门专营打铁及衣具锻造:至其子吴朝熙承袭家业,于1 937年在金城吴屋创建金合利制刀厂。“金合利”品牌已传承七十多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领金门,盟军轰炸金门遗留有许多炸弹壳,加上金门本来就“物料短缺,钢材输入资费l京人”,所以,炸弹壳一下子便被金门打铁业瞄准,“那是很好的打造刀具的材料”。这是最早的“炮弹钢刀”源起。其间吴增栋的父亲吴朝熙肩挑铁炉,走遍全岛,服务岛上兵民,“打铁师”人人皆知。后来国共战争,“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金门走入艰难岁月,中、上年纪的金门人都有躲炮弹的回忆。1958年,“八三炮战”,金门岛群上“落弹47万余发”。遍地的炮弹片却意外地为打铁业留下“宝”材,吴朝熙便有计划地搜购全岛废弹壳,再巧思,创意,发挥祖传技艺,锻造出人人叫好称奇的“金合利钢刀”。

吴增栋说,早期的炮弹钢刀,主要卖给金门当地居民或驻防金门的阿兵哥,数量有限。到1970年代,又主要卖给每年寒暑假在金门举办的“金门战斗营”学员。1992年底,金门解除战地政务军管体制,打开观光大门。1993年,他筹措新台币900万元,在金宁乡伯玉路建新厂,以现场表演制刀为卖点。吴家打铁铺也随着旅行社不断带来的观光客的口碑相传打出了新的知名度。慢慢地,吴增栋将“打铁铺”发展为一间总厂、四间门市规模的公司。打铁铺,这个传统的老行业,目前在金门蜕变为以“金合利”为代表的观光新产业。

“这里不仅吸引了全台湾的观光客,也是接待陆续有来的大陆客的观光卖点。”吴增栋说:“我们的刀具已经走进欧美市场,许多外宾甚至慕名前来金门购刀。”尤其是,两岸小三通,中国大陆自2004年底开放福建省民游金门,参观吴增栋的工厂几乎是必列游程。

有人说,金门的制刀业是发了战争财。吴增栋的观点是,“炮弹钢刀”不仅是商品,也是文化和传承。“我们在全岛范围收购,半截的也按一颗算,六百到一千元新台币一颗,每颗能打造出四十到六十把刀不等。”制刀时,要求炮弹钢刀要艺术化、精致化,同时,“我们开发了随身小刀、仿古刀剑等纪念性商品,还成立了刀剑博物馆,陈展一些过去打铁做刀的器具,以及各式刀器。”“这不但是纪念家传产业,更希望为金门历史文化留下纪录。”当然,吴增栋更明白,“打铁要趁热”。

迎宾馆:君在“地下希尔顿”

现在的金门岛上没什么“五星酒店”或“豪华度假村”。我们下榻在金城区老街区民族路的一家“新金门旅馆”,这里,几十间麻雀小的房间,早餐全部叫“外卖”。导游说,这差不多是金城最好的了。也许不属实。但怎么看,这酒店最多也就我们常说的招待所或二星酒店标准。我们找了更好的理由一体验金门著名的“广东粥”。

两岸对峙时期,金门倒是出现过一家走高端路线的“迎宾馆”。

“迎宾馆”于1980年建成启用,是一个深入花岗岩体的坑道宾馆,占地6700余平方米,正面为两层小楼房,后面为320米的坑道,内有房间31间,86个床位。“迎宾馆”由蒋经国命名,包括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和知名艺人邓丽君、白嘉莉、凤飞飞等人都曾下榻于此,因此有“地下希尔顿”之称,算是当年“金防部”的外宾接待所。

台军实施“精实案”(精简军队编制),金门驻军减少,2000年5月间,在台湾“国防部”见证下,台湾“军人之友社”将“迎宾馆”移交“金管处”维护管理,规划为战役史迹展场。

2010年4月底,“迎宾馆”重新开幕,变身为战地和劳军文化的展馆。一楼大厅

主要是战地防御设施展,如轨条砦、铁丝网、反空降桩、雷区等。目前,部分开放的宾馆客房在一楼大厅后的坑道两边,几十来米,有李光耀1981年2月间下榻的“101上将房”,及邓丽君当年劳军时住宿的“018中少将房”。二楼陈展以劳军活动为主题,特别重现已故“军中情人”邓丽君“君在前哨”风采,其中多幅邓丽君劳军照片和“不准拍摄、录音”的劳军影片,对于两岸观光客,皆为第一次体验。

此外,台防务部门当年的“女青年工作大队”劳军活动群像还被以雕塑形式在“迎宾馆”门前空地上展出。

“迎宾馆”位于太武山麓的黄海路上,邻近“八二三战史馆”、“俞大维纪念馆”及太湖、榕园等,是金门东半岛战地文化观光热门景点。

翟山坑道:可以音乐会

“坑道”最能展示“战地金门”的特征。其中,翟山坑道、震东坑道(狮山炮阵地)、成功坑道最具代表性。我们从翟山坑道开始进入“战地金门”。

导游先生陈正中说,传说是这样的:翟山又叫贼山、铁壁山,由于金门岛上的石头全是坚硬的花岗岩,当年开凿全靠人工,在挖掘的过程中,一名叫翟山的工兵营长被一块突然塌下的巨石压死其中,坑道因此得名。

翟山坑道位于金门古岗村古岗湖东南方翟山腹里,于1961年开挖,耗时五年凿成。据说,当年为挖这个坑道,不知死了多少士兵。坑道原先主要作用是供海上登陆小艇回转及运补人员、物资用。坑道修好后,国共两军再未发生大的正面冲突,“单打双不打”所发射的炮弹也都是宣传弹,不以伤人为目的,故那时所有的战备水道并未被实际利用。翟山坑道于1986年废弃。金门公园管理处于1997年开始接管维护,并于1998年正式开放观光。   翟山坑道由水陆两部分组成:“陆道”长100米,宽6米:“水道”总长357米,呈A字形,水道部分人口接海。从坑道进去,一侧原为军人办公和宿舍区域。从陆道部分往低处走,进入水道部分,洞天阴森,左右两边峭壁下都开凿有一条宽一米多的水泥通道,并有不锈钢作为护栏。不知道水有多深,看下去水底是头顶岩石的倒影。如今,出海口已被闸门关死。闸门外,可清晰听到海浪声。坑道岩壁上,仍可见到当年用红油漆写的从1至42的编号,据说,坑道内可容纳42艘舰艇驻泊。坑道口,写着蒋介石的“毋忘在莒七大精神”,其中包括“以寡击众”、“防谍欺敌是重点”……

坑道里的工作人员说,夏季,这里也是举办夏季音乐会的好地方。“近些年,一到3、4月份,就有坑道音乐节,军事与音乐,也刚强也柔和,很奇妙。他们唱台湾民谣,奏世界名曲。他们就在水道上表演,游客靠墙站,或坐下,都很陶醉。可以想象,这会是多么叫人兴奋的事。”

狮山炮阵地“炮操”

金门县政府于今年八月一日起开放全台唯一坑道式炮阵地一“狮山炮阵地”。

狮山炮阵地在金门东北角的五虎山上,起建于1965年,三年后配置四门八英寸榴炮,负责金门东北部海域安全。阵地内的“震东坑道”,全长约508米,平均高约4.6米、宽约3.6米,共有四个炮堡,去年三月由“金防部”移交金门县府接管。

狮山炮阵地目前实际是试办开放参观,坑道内有“狮山炮阵地及榴炮发展”影片欣赏、8英寸榴炮、75山炮、国共榴炮弹展示区、各式火炮底火筒展示区、中山室等。其中,中山室设有炮兵教召处,供老炮兵寻找昔日驻守据点,并备有狮头、8英寸榴炮的画图纸供游客乱涂乱绘。另外,坑道外也设有火炮展示区,展示的武器有75山炮、120迫炮、4管50机枪、40高炮、90高炮、57战防炮、105榴弹炮各1门。

“狮山炮阵地”在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末期,自琉球美军基地运抵参战的八英寸榴炮,因发挥当时国军认为的“扭转战局功效”一“炮”而红。“当时的共军还一度误以为国军打的是原子弹。”有金门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正在练习炮操。

金门县府在接管狮山炮阵地后斥资整建,在大门口岗哨制作两尊塑钢材质的卫兵,一叫“郝伯春”(郝柏村)、一叫“马安南”(马安澜),都是当年在金门驻守的知名将领。

总兵署,副县长的下午阳光

近些年,“战地”金门在台澎金马地区一直打一张“大学岛”的牌。金门县长李沃土也曾对台湾和内地媒体表示,金门引以为傲的是文风鼎盛,因此,县政工作“以教育为第一优先,以打造大学岛为重要建设发动机”。

今年5月新上任的副县长吴文钦,57岁,金门人,当过高雄市立和平、七贤中学校长,推动金门教育建设自然就成了肩上重任。

吴文钦选择在“总兵署”与我们见面。儒雅、憨厚、朴实、亲切、亲和力,见着吴友钦的第一眼,我马上进入“金门无战事”程序。甚至于导游一天到晚带游的炮弹钢刀、坑道,强调的“战地文化”,也不得不随着吴友钦微笑着的自我介绍很快切换为“教书匠式”的一种慢。

吴友钦说,金门将开发自己独特的慢生活旅游资源,着力包装金门的各类特色民宿,让“厦门的后花园”这个旅游业者口中的机会,变成金门下一步吸引大陆居民的引擎。

这是一个好阳光的下午。我们在与吴友钦的“中秋博状元饼”游戏中度过“一秀”、“二举”、“四进”……我们把“走马金门”难得的一个小时休闲,交给这“台闽地区唯一现存清朝官署”。

金门清朝总兵署,原名“丛青轩”,是明代进士许獬宅第,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时,金门镇总兵陈龙,把“丛青轩”接收,改建成金门清朝总兵署,从此“丛青轩”由私宅变官宅。民国之后,这里曾先后作为县公署、金门防卫司令部、“福建省政府”、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的办公场所。现已列为台湾地区三级古迹。

八二三炮战时,总兵署曾被炮弹命中,也毁掉一些设施。现存总兵署,为四进两廊式四合院建筑,前有宽阔的“衙门口”广场。正门进去,有公堂、史料馆、地牢,和刑具。院内榕树荫荫,庭院深深。

金城民防坑道:‘譬守者,藏于九地之下"

“战地金门”,“坑道”和“炮弹钢刀”同味。

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后,金门不但军方开挖各种坑道,民间也开挖防空洞、民防坑道,真正进入所谓的“全民皆兵”时期。

“金城民防坑道”就是那个时期产物,1978年3月14日开工,1979年6月5日竣工,动支经费达新台币1600余万元。据金门县观光局资料,金城民防坑道由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下辖的“金门县民众自卫总队”出资,委由陆军292师、127师兵工协建。因金城镇城区不但为金门县及所辖单位的聚集地带,也是许多“中央”驻金单位办公地点,为确保战时正常政经运作,金城民防坑道内里被建成相对“舒坦”的水泥坑道,而非粗糙的土质坑道或硬硬冷冷的花岗岩坑道。

金城民防坑道全长2559.2米,连接金门县府、民众自卫总队、国民党金门县党部、土地银行、台电金门营业处、金城车站、金门邮局、金门高中等,“构成集防卫、党政、

动员、经济运作于一体的地下战斗网”。同时,“坑道设有待避处25处、防护铁门25扇、进出突击口22处、曲折射击位置7处、浅水井1口、双层机枪堡2处、发电机室1处等设施,形同地下堡垒”。

金城民防坑道施建时,正逢厦门和金门停止“大炮小炮炮对炮”,金马外岛由原本炮火相向,进入没有炮声的时代,因此,坑道启用后,并不具备实际的应用性,重要性也跟着降低。“40岁以下金门人,有的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金门当地人说。

两岸小三通后,战役史迹成为金门观光开发的一大卖点。金门县府为重新展现“地下金门”城防体系,积极争取“离岛建设基金”和“交通部”观光局经费补助进行整建。

供观光的金城民防坑道2008年初启用。目前开放观光部分长约1285米,由金城车站口入,金门高中口出,“设有民防展示馆、炮击声光体验区、党部地下指挥所、枪械室、粮秣库房区、坑道构工展示区、坑道安全管制室、金门精神音乐组曲播放区、出口服务区等”。坑道开放时间为每天下午3时30分至晚上9时30分,每一小时安排专人导览解说服务,一趟游程需三十至四十分钟。

莒光楼:从金门望厦门

首次踏上金门土地的“陆客”,首先感兴趣的估计都会是:找个地方,从金门望厦门。莒光楼是那样的地方。

建于1952年的莒光楼,是金门为数不多的高大建筑物之一,占地1000多平方米,楼高三层,由当年国军驻防金门司令官胡琏将军一手督造,以示“光复大陆”的决心。

莒光楼创意灵感源自于中国古代的麒麟阁,因较年轻,称不上真正的“古建筑”,但也古色古香,仿若一座帝王时代的宫殿。在三楼的廊道上,架设有几台高倍望远镜,旁边是一块指导观测方位的指示牌,上面除了标明金门的几处风景点外,还特别注明了“厦门”字样。在望远镜里就可以看到厦门岛的最高峰云顶岩。这种简单一望行为,任何时间发生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处空间,你都可以不以为然,但是对于也许有过几百次上千次甚至上万次从厦门望金门的人来说,从金门望回厦门,意义非同一般。这一望,是大多数人的第一次。有不少人,为等这轻轻的一望,一等就是五十多年!

在莒光楼顶,可望见金门全城景观及小金门海域。“金门五湖之一”的莒光湖就在莒光楼旁,湖边种满木麻黄及相思树。

莒光楼的一层为多媒体简介室。金门观光简介短片一《心灵之门,文化之乡》传出声音:“清风在巷里沉思,候乌在林间低,金色阳光哂黄岁月的门,跃过传说的神秘,金门因为您的感动而美丽……”莒光楼的二层、三层,是作为“海上花园”的金门旅游风光及金门城隍文化图文介绍。三楼中间玻璃展柜里,摆放着胡琏将军的“青天白日徽章”。

莒光楼展览大厅的正中央有一幅“金门全景”图,“勿忘在莒”四个大字最引人关注。导游陈正中说,你们接下来的金马澎游,“勿忘在莒”会处处陪伴你。

“勿忘在莒”源于战国时期“田单复国”的典故。中国现代史的许多文献资料提到的“勿忘在莒”,常与蒋介石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退守台湾的蒋介石于1952年1月给金门守军的题词便是此四字。1964年12月2日,蒋介石视察金门时又发起了“勿忘在莒”学习运动。蒋介石显然是在鼓励台澎金马的“国军”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向莒人学习。蒋介石最终未能如愿。

莒光楼曾因具备金门“战地风光”气质,人选台湾35种邮票图案之一。

太武山,金门人的精神地标

太武山位于金门东部金沙和金湖两镇交界,海拔263米,是金门第一高峰。

说太武山,也绕不开1958年“八二三”炮战话题。金门图书《惊奇100游金门》:“当日下午六时三十分,共军集中各型火炮342门,向金门地区……两个小时内连续发射了57500余发炮弹。”内地媒体:“459门火炮,按照每分钟发射1500发炮弹计算,共发射出3万余发炮弹,约600吨的钢铁在几十分钟内泻落弹丸小岛。”当年,国军金门防卫司令部设于北太武山,是重点目标之一。那天,胡琏、俞大维携岛上三军首领正在司令部宴请美国驻台湾协防官员。司令官胡琏慌乱间躲进坑道,但是副司令吉星文、赵家骧等人却命丧炮火。吉星文是抗日名将吉鸿昌的侄子,抗战时任29军驻卢沟桥某团团长。“打响了抗战第一枪的就是他。”导游陈正中说。

太武山无疑是“战地金门”的核心。作为蒋介石最放心的助手,蒋经国在金门炮战前后,曾先后123次来太武山区视察,太武山内有他的起居室。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金门防务部”六十余年来的档案都完好保存在太武山下的花岗石坑道里。

在太武山脚下,能见“军事重地,请勿进入”的标识牌,和几处荒废的工兵基地。“太武山区现在的驻军估计两三千人。金门县目前有8万多人,但比起当年十几万的驻军人数,少了好几万,”陈正中说,“看,路边那块生锈的招牌,是当年的大舞台保龄球馆,以前都是阿兵哥来消费,而且,常常要排长队,这里以前有许多日用品店、娱乐休闲场所,赚的也都是阿兵哥的钱。太武山今非昔比了。”

目前,太武山最高点仍在军事管制区内,当地人及游客都无法到达最高点。金门县政府与军方协商的可供观光的解禁区都在北太武山。

熟悉近代史的人知道,国民党有个著名的“光头将领”刘玉章,他退守金门后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太武山人口的“玉章路”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这段路看起来没有广州白云山的上山路好,但也算是宽阔平坦,登山的人也不多。山路全长约三公里,经允许的车辆可以直达山顶,如果步行上山,得预足一个小时。

也是金马澎地区“无处不在”的“勿忘在莒”真迹,就被镌刻在接近至高点的石壁上。勒石高数十丈,是金门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勿忘在莒”四个字原本由蒋介石于1952年亲笔题写。勒石下有“中兴亭”、“太武亭”。

到达“勿忘在莒”勒石所在位置前五六百米处的左方,几十级石阶上去后有一平台,望出去,良田万顷,更远处,是厦门。据说蒋介石及金门官兵当年常在此思念对岸的亲人。

黄昏时分悠着上山,月高天黑摸着下山。金门又见另样表情。

一条根与高梁酒

金门“土生土长”的,似乎刚性事物居多,前面有“炮弹钢刀”、“坑道”,这里还有“一条根”、“金门高梁酒”。

一条根,古称山仔兜,学名阔叶大豆,产于金门珠山聚落,因只有一条主根直伸入土,少有支根或须根,故得名。一条根药用部分主要是根部,生长3年的一条根,根长在五六十厘米之间,一枝直下地里,甚难拔除,又名千斤拔。金门多风干旱,特别适合一条根的生长。原先金门岛上有许多野生的一条根,现在药用的一条根多为人工种植。一条根药性辛温,具舒筋活血、祛风去湿、解热镇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筋骨痛、产后伤风感冒、肝肾疾病、骨折损伤等。一条根的根、茎、叶、花均可食用。因此,一条根“是岛上居民生命泉源与保健灵草”。

在金门,做一条根生意的商家有很多,牌子也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不是金门人的也到金门开店销售一条根产品。就像台中的太阳饼,出了名,各种品牌的也就出现了。其实,一条根很是讲究,同样是金门,大金门有一条根,小金门就没有此外,即使同是一条根,因为气候、土质等不同,一条根的品质也会不同。

金门的一条根,以“王大夫一条根”为代表。

有一晚饭由王大夫一条根主人王建顺安排。饭桌上,我们发现这自称“王小夫”的王建顺不但口才好,酒量也好,他带来的私货——58度金标金门高梁酒,至少一瓶是自己包干的。“我曾当过电台DJ,主持每个星期天早上十点至十二点的‘金门大小事’。”王建顺对此不谦虚。这时,仔细看清了他名片上的头衔:“现职,王大夫一条根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门跆拳道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2011台湾跆拳道协会常务监事,2008-2010金门金龙狮子会会长,2009金门青年联合会会长,2007金门国际青商会会长。”

据说,王建顺的父亲王异生才是“王大夫一条根”品牌的创立者。王异生是金门家喻户晓的名医,同时,还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一他保持了40年之久的金门男子100米12秒2纪录直到2006年才被打破。2007年,王异生曾带着金门县代表队一行60多人,经厦金航线到厦门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没到金门前,已有台湾籍朋友再三叮嘱,一定要喝金门高梁酒。说是金门高梁酒与阿里山、日月潭并称为“台湾三宝”,是台湾的象征。

金门高梁酒最早于1952年9月在金门岛城南门的“九龙江酒厂”开始生产。1956年,九龙江酒厂更名“金门酒厂”,比茅台酒厂小1岁,比五粮液酒厂大7岁。

目前,金门高梁酒在台湾市场占有率80%以上,最新年销售额超过120亿新台币,相当于28亿多元人民币,是台湾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2005年,连战、宋楚瑜、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他们所带的共同礼品都是金门高梁酒。

金门高梁酒原料为金门岛独有的旱地高梁,颗粒小,表皮较厚,蛋白质成分高,酸、酯含量较普通高梁高。取当地名泉“宝月神泉”花岗岩间富含矿物质的泉水,采用古法酿制,加之金门岛洁净的空气,全球独一无二的坑道窖藏,造就了金门高梁酒独特而高贵的品质,是当之无愧的酒中极品。

在金门的两晚三天,早餐除外,每天午餐、晚餐,桌上都必备三四瓶一斤装“58度金门高梁酒”。我笃定尝试着以酒的名义靠近金门,并说,“行程可以砍掉一些,但绝不能推掉金门高梁”。金门人待客热情,每回酒饭,人人也都半醉非醉。我常用手拦在脖子的位置说酒话,“金门高梁酒是好,到了脖子便不往上走了。”真醉了,却没有头疼感觉,也醒得快。

金门人说,金门高梁是政要们的送礼佳品。同时,金门高梁是金门人的主要经济来源脉门。逢年过节,政府也会给每家每户发两瓶高梁酒,收到从不外销岛外的“红标58度高梁”也是常有的事。红标高梁,金门人眼中极品中的极品。

推荐访问:金门 无战事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