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千载寺文化与中国武术关系之探讨

千载寺文化与中国武术关系之探讨

时间:2022-12-25 08:5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解析千载寺文化与中国武术之关系。利用已有的资料实证分析。通过历史文献分析,诸多武术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千载寺,诸如无极养生武功,十三势拳、剑、枪术,太极养生功(太极拳),王堡枪(俗称六合神枪),心意六合拳;同时,诸多武术理论如《十三势论》、《十三势行功歌》、《无极养生拳论》、《太极拳论》、《打手歌》也诞生于千载寺。千载寺文化是诞生中国武术的源头之一。

【关键词】千载寺文化;武术文化;文化起源

水有源,木有本,文化也有根;只有源远才能流长,只有根固才能枝荣。没有根或断了根的文化,尤如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是不免要枯萎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列宁也说:“只有正确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进行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覃怀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精髓,铸就了覃怀文化的品格和特征。这种品格和特征的具体体现就是形成了与少林寺文化隔河相望的包括太极拳在内的千载寺文化。正如文化学者李侃所说:“对这些地方文化,进行历史地、具体地考察和研究,从地区文化的特殊性中找出中华文化的同一性,这不仅对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祖国历史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也有很重要的意义。”〔3〕毛泽东也曾明确指出:“我们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4〕“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5〕“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5〕他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6〕因此,他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契其瑰宝”、“绝其淄磷”,以达到“取精用弘”之目的。

一、千载寺文化

千载寺位于河南省博爱县唐村,是佛教传入国门后建立最早的一批寺院之一。千载寺文化的典型特征就是“三教合一”。其“三教合一”的典型特征孕育于深厚的覃怀文化内部。自河内文明以来,各种文化在这里汇聚、融合,进而诞生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由于时局的变乱,大量移民的移出、移进,文化体系重又更新,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从有历史记载的文字来看,这里曾有几次大的文化迁移。一是商王朝的灭亡,作为畿内地的河内有大量的移民移出;二是南北朝时期,大批河内移民迁往南方成为客家人,大批北方游牧民族迁入又融合成新的文化;三是五代的变乱,又使大量移民迁往南方发展;四是北宋灭亡,这里又涌入了大批少数民族;五是元明战乱,大批山西移民迁入。这一切都不断使旧文化衰亡,新文化产生。

(1)位于河内境城的南太行山,自西向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王屋山、沐涧山、云台山自古为道教圣地。尤其云台山道教文化底蕴深厚,茱萸峰被群众称为“北顶”,和武当山称“南顶”遥相呼应,合称为“天下二顶”。盘古、黄帝、真武帝君、宁封子长期在此修行、生活。道教形成后,盘古被尊为”元始天王”,又称“盘古真人”。随着道教教义的深入演进,他又被抬上道教最高神位,成为“三清教主”中的“玉清元始天尊”。黄帝被尊为“元圃真人轩辕皇帝”,为五天帝之一,居中央之位以主四方。真武帝君,道教中为镇守护卫北方之神,即群众所敬之“祖师爷”。其得道飞升后,玉帝册封为玄武。宁封子,生于宁(宁,是修武县古称,也叫宁邑),道号“龙跷真人”。因发明陶器而被黄帝封为“陶正”。专司陶器的制造与推广。得道升天后,又被封为“五岳丈人”,头戴盖天之冠,身著朱紫之袍,怀佩三庭之印,为天下五岳之上司,管理东、西、南、北、中五岳之事,因而云台山也成为天下“总岳”。沿山道观有:静应庙(沐涧山祀魏夫人)、紫虚元君庙、圣水观、清和观、五祖堂、长春观、聚仙观、万寿观、崇宁宫、玉清宫、翠筠观、二仙庙、玉虚观、三观庙、神清庙;济源有:玉皇观、太清宫、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奉仙观、普宁观、玉真观,等等。

老子温县东口“悟道”始,千年绵延,影响深远。三国王烈、孙登在云台山修仙行道,大展仙风。“竹林七贤”援道释儒,发展为玄学。“紫虚元君”魏华存在离千载寺不远的沐涧山,服气辟谷、吐纳、咽液、守静,修摄生修静之功及修订整理《黄庭经》。隋代著名道士卢太翼,在云台山对儒道释之论均详察深入堂奥,得其精微。唐司马承祯更在东口村原老子居住地主持筹建了太清观,并亲自把老子像请于大殿,以此使老子及道家思想在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不息。全真道王重阳及“北七真”在云台山活动长达29年,他们汲取儒﹑释部分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金大定九年(1169年)二月,王重阳、丘处机游千载寺庙撰碑:“天下古汉传奇真教之胜无极寺庙首焉”(王重阳题);“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释道儒三教之胜,养生之圣地焉”(丘处机题)等

(2)公元67年,天竺僧人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佛像经河内到洛阳,汉明帝以礼相迎,是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汉地之始。由于古河内地区是光武帝刘秀起家之地,也是汉明帝惑梦遣使取法,此遇天景奇观。于是,汉明帝在洛阳起造白马寺的同时,也在河内起建寺庙,并命名为“无极寺”;大唐贞观五年(631年),无极寺更名千载寺。佛教文化由此兴起于河内大地。西晋时,般若与玄学,沙门与名流相结合发展,与佛学非但不矛盾,还有助推发展之作用。“民间东传佛教第一僧”的天竺(印度)名僧佛图澄在云台山弘法传教,建元极寺。自此始,南太行山广布佛教寺庙:观音寺(博爱)、延昌寺(马村区)、柏岩寺(云台山)、圆融寺、云阳寺(沁阳)、月山寺(博爱)、万善寺、兴教寺、九峰寺、临川寺、白马寺、胜果禅院(沐涧山)、悬谷寺(沐涧山)、延庆化城寺、延庆寺、报恩寺、商山寺、大明寺、香严寺、甘泉寺、龙泉寺、永庆寺、弥陀寺、妙乐寺,等等。除了寺庙建筑,三教合一的佛学大师更是层出不穷:帛远大师博学多闻,被誉为“圣比龙树,贤超嵇康”。东晋僧人昙徽融黄、老、儒、墨诸学于佛法之中,成一家之言,被誉为“印手菩萨”。“隋代三大师”之一惠远,在南太行山净影寺(初名金门,后名金灯)修法传法,由于博综诸学,亦精通文理,世称释义高祖。隋温县人善慧法师融黄老儒墨于佛理,修戒、定、慧三学。唐十力和尚,融儒释道于一体,创无极养生武功。弘法传艺东泉、庐山、长安。

(3)焦作地区的儒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学诞生一千多年来,焦作出现了许多大师:儒学创始人孔子曾到温县东口,向悟道于此的我国先秦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问礼”。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天命论的创始人、章句的发明者、一生以传播儒学为己任的卜商(子夏),不但诞生于此,还在此著书立论,并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观点。葬于孟州的道济天下之溺、终生以传播儒学为己任的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提出了性情论理论,弥补了儒学发展之不足。唐朝宰相裴休对佛法有深刻的造诣,并且宿信佛教;著述佛教经典序文颇丰,被宣宗称誉为“真儒者”。北宋道凝禅师,精修梵行,为柏岩寺亲掌御书和身穿皇赐紫袈裟的第一位僧人。历代高僧,不一而足。学宗程朱理学,折衷朱(熹)、陆(九渊)、以陆补朱,终生以恢复汉法为己任的元代理学大师许衡,提出治生论理论,并终生强调践履,弥补了儒学实践的不足。学宗许衡、薛瑄,强调“格物致知”,重视现实存在,认为“知”可以由“格物”而求得,并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明代何塘,提出了阴阳并立、形神并存的本原论理论观点,丰富了儒学思想。《二十四孝》中有“三孝”出自覃怀大地:孝子郭巨、刻木为像丁兰、救父杨香,成为数代道德楷模。环布的庙宇有:禹王庙、孔子庙、关帝庙、香山谌母庙、汤王庙、韩文公祠,等等。

一山三教,相互兼容,孕育了经典的千载寺文化。千载寺是由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三座寺宫观共同组成的三教合一的建筑群,整个寺庙区域三教融《易》,僧道合然。建筑群西侧为千载寺,由绩善亭、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无极殿、三教堂、禅道学舍、练武堂和碑林等组成。建筑群的中间是三圣祠(又称三圣门),由孔圣殿、伏羲殿、文王殿、女娲池等儒教诸神的堂殿,供奉着伏羲、文王、孔子三位先哲;山门之前是博鳌潭,相传是伏羲观鱼画八卦图的地方。太极宫有老君殿、太极殿、药王殿等。无极殿殿后侧是练武堂,是历代高僧、道人与俗家弟子演武的地方。寺庙内殿宇巍峨,碑碣林立,古柏森森,既庄严肃穆,又生机盎然。

二、武术文化发凡——千载寺文化氛围

(1)东汉末年,曹魏谋士徐庶的母亲曾亲笔题撰石碑一通,内有“祈求佛菩灵,愿大佛慈悲,盼无极养生,保三鼎一统,佑草木繁兴,鉴忠奸分明,树贤良千秋”之句,据此可判定,无极寺建寺之初的宗旨便是无极养生,由此而下,一脉相承。

(2)寺前院的“无极亭”,三国时的支谦,住河内无极寺传法,禅易融合,改译《大般若经》为《大明度无极经》。他所改译的《大明度无极经》,借用玄学的“得意忘言”、“本无”、“自然”等说法,现道佛一体端倪。

(3)大唐贞观年间寺僧十力和尚撰著《无极养生医鉴》,创艺无极养生武功。据千载寺《十力和尚传碑》碑文记载:“大唐贞观赐李氏,名儒子,字道武,号十力,僧游化号道子,河内人……少即聪,目过不忘,文、武、医、易,博艺皆修……创艺无极养生武功。”关于创拳经过,碑载:“武练月雪,感之三圣,梦中授艺,功惊武林”。由此看,十力和尚是著名的无极养生功创始人。《中国佛教大辞典》对十力也有记载:“十力,唐僧,氏里师承不详。通《涅槃》、《摄论》,武德末居京师,德齿俱尊。贞观中依慧震住漳州通泉寺,后不测所终。”可见十力和尚确有其人,千载寺碑所载是可信的。

十力和尚是博大高深的圣僧,他“功惊武林”,曾学艺传拳全国各地,碑载:“诏住京师,造像西山,化名隐籍,艺传通泉,医游扬州,授贤大明,庐山传艺,塑艺少林”。晚年又回千载寺,“晚秋黄叶,归故育弟”。十力和尚门风甚严,曾告戒门弟:“三教义正,严律武风,勿为霸腐,拳为民生,以柔克刚,舍己从人,未成功器,勿名师门。”

李道子所创的无极拳在焦作地区和全国都有流传,博爱县的义沟、小中里、贵屯、西中道、冯竹园、九府坟、北里等数十个村都有流传。李道子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他对无极拳理论的重大贡献。《十力和尚传碑》把无极拳的创拳理论归纳为“以《大明度无极经》、《易筋经》、《道德经》、《黄庭经》、《千金翼方》,导引吐纳,创艺无极养生武功,研传千载养生医鉴秘决。”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无极拳最早的理论阐述。

(4)三教合一。千载寺弘扬“三教合一”,提出了“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的主张。千载寺《混元三教九流图赞》曾记曰:“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芜通,述而不作。博者未精,精者未博。日月二光,金玉五谷。心身□□,鼻口耳目。为善殊涂(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无忘多岐,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以一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此碑刻不知所立年月,且与少林寺于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立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相同。“混元三教九流”的宗旨,使得千载寺僧众能够广泛吸取儒、道的精华,并揉进武术的修炼之中,从而为武术文化的发展、传承,尤其是为无极拳、太极拳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武术文化繁荣——多拳种及理论的诞生

(一)武术拳种的多元化

千载寺武术拳种众多,目前各地所流传的的太极拳、通背拳(有的已经被改造为其他拳种)大都是唐村李氏族人所传。由王堡村王三其所传的头套十三势、二套十三势、三套十三势、四套十三势、五套十三势,仍有习练者。王三其是清末民初的武术家,一生以教拳传枪为业,并终生以拳、枪为妻为子;他所传授的王堡枪、十三势软手等武术仍绵绵不绝。现在流传的理论经典也多有千载寺传出,如被收集在《王宗岳太极拳谱》中的《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论》、《十三势行功歌》、《太极拳论》、《打手歌》、《十三势释名》均为唐村李氏先祖李春茂、李仲、李鹤林所创。

(1)太极养生功。李岩、李仲是李春茂的儿子,二人与陈王廷为姑表兄弟。他们结拜于唐村千载寺,习武练拳,在精心研习李春茂无极养生功十三势(式)武功的基础上,共同创立了太极养生功十三势(式),并使之在陈、李两家广为流传。据清康熙五十五年《李氏家谱·序》载:“九世公讳仲、讳信(李岩)结陈沟姑表陈公讳奏廷三表兄弟太极门拜师结义,树志文武,竞功成名,创艺太极养生功,练传无极功十三势、通臂功,考举选贡,诱闯贼营,文武智杰,威振贼雄。”

(2)陈式太极拳。李岩、李仲、陈王廷姑表兄弟因科举案分别避难他处,李岩兄弟后参加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冤死沙场;陈王廷回家务农,演练太极养生功等。陈王廷的创拳之说,在民国《温县志稿》曾如此记载:“陈王廷,字奏廷。县东陈家沟之拳术,在明时已著名。至清初,王廷为县学武生,于拳术更加研究,尤多所心得。近今所谓太极拳,即由其发扬光大,历代相传,成为特独之秘。”

陈氏族人在陈王廷的带领下,在陈家沟世代相传,历经陈氏子孙及其门徒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发展成今天的具有陈氏特色的太极拳,使太极养生功的园地里开出了艳丽的陈氏、李氏、杨氏、孙氏、吴氏、王氏、和氏太极之花。陈氏太极拳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们将太极养生功与千载寺的炮拳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得气快,技击性强的全新拳种。许多习练其他太极拳种有成就者,大多都有陈氏太极拳的基础。

(3)王堡枪。王堡枪出自神门,号称神枪,与千载寺的神拳(十三势软拳)结伴相传。据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王安民所作《王堡枪谱·王堡枪源流序》记载:王堡枪始传于王氏先祖王仲锦,王仲锦明末受枪法于千载寺太极宫董秉乾。董秉乾,武陟小董人,李春茂的门徒,拳、枪、棍法样样精通(拳即十三势软手,枪、棍乃六合枪棍),且论阴阳、知术数、通兵法、精医术,理论功底也极为深厚。董秉乾的门徒中,王仲锦与他最相契,遂传绝技于王仲锦。王仲锦得其真传后,精心演练,技艺娴熟,世代相传。

《王堡枪谱·王堡枪源流序》对王仲锦编枪谱的事迹曾有记载:“王仲锦,明末清初,王氏六合神枪之鼻祖,受枪法于董老人秉乾,复编注枪谱,有承先启后之功。”七代王安民,将先辈所传枪谱整理,使王堡枪更加系统化,这是王堡枪在传承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王堡枪谱·王堡枪源流序》记载:“安民,清乾隆(人),枪法绝伦,授徒千人,生于雍正辛亥。”王安民生活在乾隆时期,与王宗岳共同师事李鹤林,属同门师兄弟。王安民在《王堡枪谱·王堡枪源流序》中说,“仲锦公曾精心演练枪棍拳绝技,技艺娴熟,世代相传,二传廷臣、大理,三传振、倬,四传铸、明亮、熊渠,五传吾代多人。是时,我与师兄苌乃周及晚辈霖苍树志成名,再拜唐村李公鹤林门下,发奋深造枪棍拳绝技,功力摧坚,所向无敌,誉名神枪。”

第九代传人王霖苍帮助获嘉县令熊公平平息宝丰、郏县诸贼,清嘉庆十八年又帮助怀庆府知府袁公御滑匪于修武。王堡枪架势低,枪用中锋取其窄,在使用中作用非凡,其与月山寺的八极拳称两大绝技,在武林有“枪挑黄河两岸,拳打南北二京”之称。

(4)通背拳。这是千载寺的当家拳种之一。据唐村《李氏家谱》记载,李氏族人曾踏遍祖国的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浙江、广东、广西、江西等十多个省市,传授通背拳、十三势拳、剑、枪。目前在博爱流传的通背拳有,108势无极通背缠拳、108势通背拳、通背拳对练之《通背招递》等,这是其他地方所未见的。

(5)心意六合枪、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枪,李自奇所创,李友传于济源。李自奇墓碑上记载“?严尊堂兄春茂师导创修研传,游教晋陕心意拳六合枪宗师”。唐村《李氏家谱》记载:“李开,字佑,号友,配吴氏,行二,生二子怀启、怀元(字生明),迁井里村,庠生,生于万历二十九年,崇祯十三年牟诱入闯贼营为将,十七年李信遭杀后,生死不明,身无所终。早年千载寺习拳,文武双修。”

据济源的《神拳拳谱》介绍,李友负伤后到济源养伤,后在此传拳为生。而《神拳拳谱》内容包括太极拳、心意六合拳、通背拳、炮拳以及其他拳种。就拳谱而论,多为心意六合枪、心意六合拳谱以及一些练功的方法。但从《神拳拳谱》中可以发现,李友所传的心意六合枪、心意六合拳,正是李自奇所创修研传的心意六合枪、心意六合拳。《勇战心意枪法》的序,也应是李自奇所作。谱中的《神拳九要论》与陈长兴的《太极拳十要论》除个别字句有些不同外,大部分一字不差,只是陈长兴的《太极拳十要论》比《神拳九要论》多了“刚柔”一篇。《神拳拳谱》这一铁的事实证明,李自奇创修研传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枪,是一代宗师,这是无可否认的。

(二)武术理论的成熟

(1)从唐宋而到明季,无极养生武功的传承绵绵不绝。到了明万历年间,无极养生武功不仅得到发展,而且还出现了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总结无极养生武功的武术理论《无极养生拳论》。

《无极养生拳论》载之于新发现的康熙五十五年(1790年)李元善所修撰的唐村《李氏家谱》,为无极拳大师李春茂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春在太室祠的传拳训论。据清康熙五十五年(1790年)所撰《李氏家谱》记载:“李春茂名叶蓁,中贡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博公武道,习拳渡剑,看星相,读兵法,弘扬三教合一论,无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枪艺,誉传神功,游教传拳于晋、鲁、陕、浙、湖、广数省,赫名焉。”他的《无极养生拳论》宗旨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相气机,于后天中返先天,复出归元,保合太和。”认为“无极养生功乃人之无意、无形联先天极妙之主体冲和之本始,阴阳动静之初源也。万物之生,负阴抱阳,人之真元所从而来,灵明所从而抱,无极生太极矣。于此而与五行八卦元通,通则变,完全人身之阴阳而保此灵明者也,永人之天年,畅达人之血脉筋骨,欲从后天返先天而卫生之术无极养生功者也。苟以异端目元远矣,无极养生功有百益而无一害,虽以之强吾氏族也,谓世裔贤徒大功练而远矣。”

由此可见,无极养生武功,重在养生。他的《十三势论》现在仍被研究太极拳的理论家们和太极拳爱好者视为最高经典。该家谱还载有《十三势行功歌》残篇一则:“十三拳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换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故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力意,得来不觉费工夫,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闻静气腾然。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若言休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推用意络何在,益寿……”以下残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太极拳理论。

(2)李仲作《十三势释名》、《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释名》为:“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掤捋挤按踩掠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而言之,十三势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踩掠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十三势行功心解》为:“以心行乞,务令沉着,乃能收剑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挽的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主一方,立身须正中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也,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捕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似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硬,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为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剑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动往来气贴背,剑入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众所周知,儒家经典的核心是“中庸”。太极拳讲究“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勿隐勿现”,“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讲的都是这些道理。在技击上,更讲究“舍己从人,以柔克刚。”

道家的精髓是阴阳、动静。《十三势行功歌》就贯彻了道家导引养生的思想。如“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闻静气腾然,尾闾中止神贯顶,满身轻利项头悬”等等。在千载寺还有一块《导引图》就是教导习武者如何循经走穴,畅达气机,实现大小周天的。

佛家讲求对立的统一,如开即是合,合即是开,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家的这些理念实际上是我们常讲的对立统一,阴阳转化。如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过无不及等等。

(3)李鹤林继承了李岩、李仲、陈王庭所创的太极养生功并把它发扬光大之。他所创作的《太极拳论》、《打手歌》被研究者们认为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了太极养生功的理论渊源,是指导我们习练太极养生功,应用太极养生功进行实战的好教材。《打手歌》与《太极拳论》的内容是互相依存的。《打手歌》的第一韵:“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这一韵的重点是第二句“上下相随人难进。”怎样做到呢?《太极拳论》给予的回答是:“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勿隐勿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虚,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退之则欲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打手歌》第二韵:“任他聚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太极拳论》则有“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打手歌》第三韵“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黏随不丢顶。”《太极拳论》则有“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打手歌》第四韵:“刚柔快慢自有为,形观耄耋能御众。”《太极拳论》则有:“有力打无力,手快打手慢,是皆先天自然自能,非关学历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能何为。”因此可以这样说,《打手歌》是取之于《太极拳论》的精华;《太极拳论》则是将《打手歌》理论化、系统化。《打手歌》是将《太极拳论》用之于实战;《太极拳论》则是将《打手歌》的实战经验进行总结,从实战经验上升到理论。有人以“察四两拨千斤”之句的“察”字以否定《打手歌》与《太极拳论》相依的关系,这是非常错误的。在李氏先祖的武术著作中就有“四两换千斤”的说法。李鹤林只是将其先祖的武术语言加以改造翻新而已。

李仲《十三势行功心解》,李鹤林《太极拳论》、《打手歌》等的发现,使目前在全国、全世界广泛流传的不朽的太极拳理论著作都有了母本。唐村的这些新发现震撼了整个太极拳界,这些新发现使多少年来太极拳源流之谜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四、结语

太极拳,只是千载寺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是凝聚千载寺三教合一特殊文化于一身的光耀夺目的明珠。它之所以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凝聚着浩翰的民族文化的精华。陈王廷创立陈式太极拳已属定论,温县陈家沟乃是太极拳故里亦不容置疑;但是,我们仍要深入考释千载寺文化,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千载寺文化孕育了闻名世界的太极拳,而太极拳仅仅是千载寺文化武术宝库中的一粒明珠。

千载寺作为无极养生武功——太极养生功——太极拳发源地逐渐被人认知。太极拳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拳种。不仅中国各城市、乡村到处都有太极拳爱好者,而且世界各地都有太极拳爱好者的队伍。随着太极拳的日益普及和太极拳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千载寺作为太极拳的创拳地、发祥地将日益受到国人和世界太极拳爱好者的关注,并呈现出了全球化的研究发展趋势。千载寺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观念变革和观念更新,打开了很多创造领域和可以想像的文化空间。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修复千载寺,使其深深地积淀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并且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路易波拉巴的雾月十八〔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2〕列宁.青年团的任务〔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48.

〔3〕俞晓群.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序〔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4〕毛泽东.改造我们的作风〔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M〕//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708.

(责任编辑:阎 彬)

推荐访问:文化与 千载 中国武术 探讨 关系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