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在边缘崛起:黑客文化开疆拓土

在边缘崛起:黑客文化开疆拓土

时间:2022-12-24 20:2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i Dm:LBC</iRxO�9ky主任鲍勃·泰勒等人,在PC和互联网浪潮中加入创业大潮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尼克,Sun公司首席技术官CTO比尔·乔伊、Lotus和电子前线基金EFF创始人米切尔·卡普尔,BT之父布拉姆·科恩,开辟P2P免费音乐下载、2000年时年仅18岁的少年黑客肖恩·范宁等人。

坚守民间,与商业化保持距离的理想主义群体,包括超文本概念创造者、Xanadu计划发起人泰德·纳尔逊,自由软件旗手理查德·斯托尔曼,Linux之父李纳斯·托沃兹,开源软件第一理论家埃里克·雷蒙德,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多纳尔·威尔士以及网络文化旗手约翰·佩里·巴洛和斯图尔特·布兰德等人。

著名的黑客中也有着长长的犯罪名录,历史上五大最著名的黑客之一阿德里安·拉莫,电话飞客先驱人物约翰·德雷珀,大名鼎鼎的蠕虫制造者罗伯特·莫里斯,最具传奇色彩的头号黑客凯特·米特尼克等人。还有著名的黑客组织“混沌俱乐部”“匿名者”等。

当然,今天最具正统黑客精神的有维基解密的朱利安·阿桑奇、棱镜计划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26岁自杀的天才黑客亚伦·斯沃茨。他们以逃亡、流亡和自杀等方式继续挑战互联网上越来越强大的政府力量。

一个人挑战整个体制,个别人改写历史,少数人改变世界,这就是黑客们的写照。过去如此,今天如此,未来也将如此。如果说,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么我们要说,历史也是黑客们创造的!

打开书籍:

黑客是计算机革命的主角和英雄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是莎士比亚写下的诗句。1984年,列维出版的《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一书,就有如此神奇的效应。他追溯黑客传统和历史,讲述黑客们的人生和故事,归纳黑客创造的技术奇迹,总结黑客领域的哲学和伦理。

作为《新闻周刊》首席科技作家,列维这位以写作为自己生命的勤勉耕耘者,至今安分地从事着新闻媒体的工作。他不但保持高产的写作状态,一本本著作总能开启技术领域最隐秘和迷人的一面。无论是《独角兽的秘密》《疯狂的大师》,还是《隐私的终结:数字时代的密码大战》,每一本都扎扎实实。写于30年前的《黑客》一书,依然是列维本人以及后来人无法超越的高峰。这本书成于80年代初期,当时正是PC崛起,计算机解放浪潮的启始时刻。不可否认,随着计算机不断社会化,黑客的组成和社会内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不管“黑客”这个概念被人类何等曲解、玷污和堕落,列维的《黑客》一书已经为黑客确立了真正的历史传统和严谨祖训,为无数的黑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如明镜,映照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本书堪称一部“黑客列传”。以“最后一位真正的黑客”收尾,重点介绍了理查德·斯托尔曼的故事。斯托尔曼作为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精神领袖,启动了自由软件运动,成就了今日Linux的辉煌。

在本书完成近30年后的今天,这位“最后的黑客”仍频繁地辗转于业界和社会的主流讲坛上,继续挑战商业时代的误区和偏颇。现在看来,列维把这顶高帽戴到斯托尔曼的头上,还真是“神来之笔”,因为除了斯托尔曼,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包括那些著名的黑客们)不对世俗和金钱高举双手,缴械投降。

根正苗红,黑客传统的“高品质”

“黑客”一词来源于英语动词hack,原意为“劈、砍”,也就意味着“辟出、开辟”。关于“Hack”和“Hacker”的含义,《新黑客网上字典》列举了9种不同的解释。但该字典也收录了一个MIT黑客菲尔的文章。菲尔告诉读者,不要被这些看似很有弹性的解释给蒙了,“Hack”其实只有一个意思,就是用精细高明的手段去挑战传统想法。

虽然“黑客”定义非常模糊,但是大多数黑客都认同,“hack”这个字源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MIT学生的流行用语。1990年,MIT博物馆发行的刊物中说,20世纪50年代MIT学生所说的“hack”就是指非恶意并且又有创意的行为。50年代之后,“hack”这个字有了更尖锐、更叛逆的意思。

到了上世纪60年代,MIT校园里第一个自称计算机黑客的人就是50年代末期“原型火车俱乐部”的学生,他属于社内一个严谨的派系——信号动力(Signal&Power,S&P),他们支持铁道社的电路设计与组件系统,这个系统复杂程度不下于校园的电话系统。对他们而言,少用一个继电器来操作这条铁轨,意味着多了一个继电器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很快地,他们骄傲地宣称,改良铁轨的设计和组件,做这件事的人就是“黑客”(hackers)。

上世纪50年代末期,S&P的成员将玩赏创新的重心转移到TX-0计算机的控制室里,而且重点从硬件转向软件,从硬件的组合加工,转变为编程和软件的修改。并且逐渐强调集体创新的精神和共享的软件权利,形成了现代意义的黑客含义。

1969年,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出现。以ARPANET为网络,以DEC-PDP系列小型机分时系统为硬件基础,以Unix的出现为软件基础,整个黑客文化开始迅速繁荣,以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为中心,蔓延到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与稍后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三个都是大型的计算机研究中心及人工智能的权威,聚集着世界各地的精英,不论在技术上或精神层次上,对黑客文化都有极高的贡献。由于根正苗红,保证了黑客传统的“高品质”。

“罪恶的对立面不是德行,而是信念。《黑客》一书最大的影响,就是第一次总结了“黑客伦理”,并将其推向大众。这种伦理原则强调“共享、开放、分散、为操纵机器不惜任何代价”。与PC文化与互联网文化的精神内核一脉相承。

(1)进入(访问)计算机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和绝对的;

(2)总是服从于手指的命令;

(3)一切信息都应该是免费的;

(4)怀疑权威,促进分权;

(5)应该以作为黑客的高超技术水平来评价黑客;

(6)任何一个人都能在计算机上创造艺术和美;

(7)计算机能够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计算机革命浪潮开始了,商人来了,政客来了,罪犯来了,更多的普通人也来了。计算机产业不断发生巨变。是的,在MIT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孕育出来的“纯种”黑客,已经永远成为历史,随着IT应用的不断社会化,黑客的规模、特性和行为也越来越社会化。黑客究竟是天才?是牛仔?是艺术家?是罪犯?是恶作剧者?也许,更准确的表述是,黑客已经成为上述各类人物的混合体。

莫里斯“蠕虫”事件:

从此改变黑客的颜色

罗伯特·莫里斯的圈内头衔为“rtm”。这位美国国家计算机安全中心(隶属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首席科学家的儿子,康奈尔大学的高材生,在1988年的第一次工作过程中戏剧性地散播出了网络蠕虫病毒后,“黑客(Hacker)”一词开始在英语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

1988年冬天,正在康乃尔大学攻读的莫里斯,把一个被称为“蠕虫”的电脑病毒送进了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互联网。1988年11月2日下午5点,互联网的管理人员首次发现网络有不明入侵者。它们仿佛是网络中的超级间谍,狡猾地不断截取用户口令等网络中的“机密文件”,利用这些口令欺骗网络中的“哨兵”,长驱直入互联网中的用户电脑。入侵得手,立即反客为主,并闪电般地自我复制,抢占地盘。

到11月3日清晨5点,当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专家找出阻止病毒蔓延的办法时,短短12小时内,已有6200台采用Unix操作系统的SUN工作站和VAX小型机瘫痪或半瘫痪,不计其数的数据和资料毁于一夜之间,造成一场损失近亿美元的空前大劫难!

当警方侦破这一案件并认定莫里斯是闯下弥天大祸的“作者”时,纽约州法庭却迟迟难以对他定罪。在当时,对制造电脑病毒事件这类行为定罪,还是世界性的难题。前苏联在1987年曾发生过汽车厂的电脑人员用病毒破坏生产线的事件,法庭只能用“流氓罪”草草了事。

1990年5月5日,纽约地方法庭根据罗伯特·莫里斯设计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军事基地和主要大学的计算机停止运行的重大事故,判处莫里斯三年缓刑,罚款10000美金,义务为社区服务400小时。莫里斯事件震惊了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而比事件影响更大、更深远的是:黑客从此真正变黑,黑客伦理失去约束,黑客传统开始中断。大众对黑客的印象永远不可能恢复。而且,计算机病毒从此步入主流。

凯文·米特尼克:

最具传奇色彩的头号黑客

2002年,对于曾经臭名昭著的计算机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来说,圣诞节提前来到了。这一年,的确是凯文·米特尼克快乐的一年。不但是获得了彻底的自由(从此可以自由上网,不能上网对于黑客来说,就是另一种监狱生活),而且,他还推出了一本刚刚完成的畅销书《欺骗的艺术》。此书大获成功,成为凯文·米特尼克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第一炮。

凯文曾经是美国政府最著名的通缉犯之一,因为黑客行为入狱五年,2000年1月释放,但是依然禁止上网。现在,米特尼克正在享受重生之后平静的中年生活。在一次闲聊式的采访中,39岁的米特尼克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为期三年的缓刑期即将结束,他的回忆录在eBay上热销,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导演凯文·史派西还要把他的故事拍成电影。以他为主角的书籍更已超过10本。他说,他将开设公司,业务是帮助客户防护黑客攻击。看来,他已经真正改邪归正。

凯文的黑客生涯到其后来入狱时差不多有15年之久。他的作案时间之长、次数之多、破坏力之大,他的技术之精、经历之传奇,都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使电脑警察们汗颜。

米特尼克只有3岁时,父母就离异。上世纪70年代末,13岁的他还在上小学,就喜欢上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他第一次领略到了跨越空间的乐趣。很快,他对社区“小学生俱乐部”里的唯一一台电脑着了迷,并培养起高超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中学老师一致认为他是一个聪明、有前途的孩子,直到有一天发现他使用计算机闯入其他学校的网络。这样的行为当然不可饶恕,他因此而退学。

失去了学校的束缚,对于初尝黑客滋味的他来说,天空更加开阔了。他打工赚钱,买下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没有约束的他野心更加膨胀,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不久,年仅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主机内,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成为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

猫捉老鼠的逃亡者游戏

米特尼克需要更刺激的游戏,他在寻找更具挑战性的目标。一天,他发现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正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结果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这太有意思了,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真地查阅“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不久,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他嘲笑这些特工人员漫无边际的搜索,并恶作剧式地将几个负责调查的特工的档案调出,将他们全都涂改成了十足的罪犯。

不过,凭借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特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捕获了。当人们得知这名弄得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时,无不惊愕万分。许多善良、不了解真相的人们纷纷要求法院对他从轻发落。法院顺从了“民意”,只将米特尼克送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于是,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电脑网络少年犯”。

很快,米特尼克就被假释了。不过,他并未改邪归正。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连续进入了美国五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发出让人愤怒的错误账单,把一些重要合同涂改得面目全非。他甚至决定向全美工业机密电脑中枢——全美数据装配系统发动进攻。

1988年他再次被执法当局逮捕,这次的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盗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米特尼克被判处一年徒刑。出狱后,他试图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而,联邦政府认为他是对社会的一个威胁,于是他受到严密监视。每一个对他的电脑技艺感兴趣的雇主,最后都因其监护官的警告拒绝了他的申请。这剥夺了米特尼克弃恶从善的可能。

黑客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幕开始了:1993年,联邦调查局收买了一个黑客同伙,诱使米特尼克重操故技,以便再次把他抓进监狱。米特尼克轻易就上了钩,非法侵入了一家电话网。但头号黑客毕竟不凡,他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网,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逮捕令发出之前就跑了。联邦调查局立刻在全国范围对米特尼克进行通缉。其后两年中,联邦调查局不仅未能发现米特尼克的踪影,而且,有关的报道更使这一案件具有了侦探小说的意味:米特尼克在逃跑过程中,设法控制了加州的一个电话系统,使他得以窃听追踪他的警探的行踪。

1994年圣诞节,米特尼克向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发动了一次攻击,《纽约时报》称这一行动“将整个互联网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这次攻击的对象中还包括一个因为米特尼克而成名的人物,即后来人称“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之一”,在该中心工作的日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米特尼克从自己手中盗取数据和文件令下村勉极为震怒,他下决心帮助联邦调查局把米特尼克缉拿归案。圣诞节后,他费尽周折,马不停蹄,终于在1995年情人节之际发现了米特尼克的行踪,并通知联邦调查局将其逮捕。1995年2月,米特尼克终于被送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转向第一次见面并出庭作证的下村勉,由衷地说:“你好啊!下村,我钦佩你的技术。”

这位著名的网络黑客终于被判重刑,他将在铁窗中度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令人玩味的是,心有余悸的三位美国联邦法官一致否决了米特尼克的假释要求,按法官的话说,“如果让米特尼克假释出狱,无异放虎归山,整个美国,甚至整个世界都要乱套了。”

不过,今天,凯文的职业是炙手可热的网络安全咨询师。当年,律师在为他辩护时称,“黑客行为犹如吸毒,靠当事人的理智绝对无法改变这一行为。”现在看来,凯文已经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

当年他口出狂言:“巡游五角大楼,登录克里姆林宫,进出全球所有计算机系统,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进攻,我们才是世界的主宰。”今天的凯文·米特尼克终将被世界主宰了。

毕竟,今天的时代,黑客们已经从当年的阶下囚成为政府部门最抢手的座上宾了。

推荐访问:开疆拓土 崛起 黑客 边缘 文化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