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深湖”是一个错误的术语

“中深湖”是一个错误的术语

时间:2022-12-23 21:3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近年来,“中深湖”一词出现于国内部分地学类和石油类科技期刊中,根据所在文献的上下文推断,“中深湖”应属于地学中的沉积学范畴,对应于深湖(或半深湖和深湖)。“中深湖”本身含义不清,现有文献均未给出其定义,沉积学教科书上也没有出现过“中深湖”一词。因此,“中深湖”是一个错误的术语,不应继续使用。可根据资料条件和研究精度不同,规范使用“深湖”和“半深湖”这两个沉积学术语。

关键词:“中深湖”,半深湖,深湖,沉积学,地质学

中图分类号:N04;H059;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2-0055-03

笔者在科研工作中查阅文献时,发现国内部分地学类和石油类科技期刊中使用了“中深湖”一词[1-10],且使用频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包括一些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期刊。笔者根据多年的沉积学科研经验,认为“中深湖”是一个错误的术语,不应继续使用。

笔者利用中国知网的主题词搜索功能对“中深湖”历年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见图1)。在图1中可见,“中深湖”在科技文献中的出现始自1989年[6],2006年以前出现频率很低,之后则明显增高,2014年出现了20次,远高于往年,历年共出现了78次。

图1 国内科技期刊文献历年出现“中深湖”次数

根据所在文献的上下文推断,所谓“中深湖”应属于地学中的沉积学范畴,是湖泊沉积相中除滨湖亚相和浅湖亚相以外的部分,对应着深湖亚相(或深湖和半深湖亚相)。如:“文昌组中深湖相源岩、文昌组滨浅湖相源岩” [9];“中深湖相Ⅱ型和浅湖相—河沼相Ⅲ型烃源岩” [4];“沙三段烃源岩主要形成于中深湖沉积环境” [7];“砂岩透镜体岩性圈闭主要发育在深水区的中深湖” [8]。

任何一个科技术语都应有严格的定义,但上述文献均未给出“中深湖”的定义,沉积学教科书上也根本没有出现过“中深湖”这个词。另外,“中深湖”在字面上意思不清,看不出是指“中等深度的湖”,还是“中等深度的湖+深湖”。

从所在文献中对“中深湖”的英文翻译看,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翻译为middledeep lacustrine或mediumdeep lacustrine[1-6],意为“中等深度的湖”;有的翻译为semideep to deep lacustrine [7],意为“半深—深湖”;有的翻译为deep lakes[8]或deep lacustrine[9],意为“深湖”;甚至有翻译为moderately deep lake[10],意为“适度深度的湖”。 翻译上的混乱也反映了作者们对这一概念的混乱。

早在1981年,中国著名沉积学家吴崇筠教授在“湖泊沉积相的划分”一文中对“深湖相(或半深湖和深湖相)”做了界定[11],即“处于湖泊内部的波浪基准面以下的深水地带”,并特别指出“深湖和半深湖难于严格区分,故合并一块称深湖相”。这一划分和命名方案得到了地学界的普遍认可和继承。后来的沉积学教科书做了更加明确的界定[12-13]:半深湖亚相是“位于浪基面以下的水体较深的部位,地处乏氧的弱还原—还原环境”;深湖亚相是“位于湖盆中水体最深部位”,“水体安静,地处乏氧的还原环境”;并指出“半深湖和深湖亚相常难以区分,通常将两者合并称为‘深湖和半深湖亚相’或‘深湖亚相’”。实际工作中有研究者使用“半深—深湖”,也不会引起误解。

由于“半深湖”和“中深湖”均含有“深湖”字样,故笔者借助中国知网的主题词搜索功能分别统计了“半深湖”和“深湖(不含‘中深湖’)”的出现频率(见图2)。对比图1和图2,可以看出“半深湖”和“深湖(不含‘中深湖’)”的使用频率远高于“中深湖”。半深湖和深湖自有明确定义后,使用频率逐渐稳定,得到了地学界及沉积学界的公认。

图2 国内科技期刊文献历年出现“半深湖”和“深湖(不含‘中深湖’)”次数

一些科研工作者之所以使用“中深湖”,可能是觉得使用“深湖”不能够显示自己的研究精度;“半深—深湖”或“深湖和半深湖”使用起来又太麻烦。但因此而去创造和使用一个缺乏定义、含义不清的术语,则会引起科技交流中的困难和误解,也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反映了科研和编辑出版人员的科学素养,应该引起科技界和编辑出版界的足够重视。

为准确、有效传播科技信息,以及发扬科学严谨精神,笔者呼吁应尊重地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共识,根据资料条件和研究精度不同,继续沿用和规范使用“深湖”和“半深湖”这两个科技术语。如果研究资料足够丰富、研究精度较高,可以区分出半深湖亚相,则应使用“深湖和半深湖亚相”;如果研究资料丰富程度不足以区分出半深湖亚相,则应使用“深湖亚相”。

参考文献

[1] 龚丽,朱红涛,舒誉,等.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文昌组层序格架中中—深湖相烃源岩空间展布规律及发育模式[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39(5):546-556.

[2] 傅宁,李友川,徐建勇,等. 珠三坳陷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新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模式与油源对比[J]. 中国海上油气,2012,24(4):13-19.

[3] 黄保家,黄合庭,吴国瑄,等. 北部湾盆地始新统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及成因机制[J]. 石油学报,2012,33(1):25-31.

[4] 程鹏,肖贤明,田辉,等. 成熟度对陆相烃源岩可溶有机质Pr/Ph比值的影响[J]. 沉积学报,2014,32(1):182-188.

[5] 张伟,何家雄,颜文,等.中国边缘海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富集规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2):9-23.

[6] 昝立声. 声波时差曲线对确定生油岩高压带和地层剥蚀厚度的应用[J]. 中国海上油气,1989,3(4)37-41.

[7] 杨永才,李友川.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与分布特征[J]. 矿物岩石,2012,33(4):65-72.

[8] 董贵能,李俊良.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一段非构造油气藏[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37(5):552-560.

[9] 谢瑞永,黄保家,游君君,等. 文昌凹陷优质烃源岩地化特征与生烃潜力[J].中国矿业,2012,21(9):69-71,75.

[10] 昝立声,何家雄. 北部湾盆地流二段生油岩压实作用与油气运移的关系[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17(3):20-26.

[11] 吴崇筠.湖泊沉积相的划分[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1,8(3):20-26.

[12] 冯增昭. 沉积岩石学[M]. 2版.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107-108.

[13] 赵澄林,朱筱敏. 沉积岩石学[M]. 3版.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57.

推荐访问:是一个 术语 错误 中深湖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