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洮南市聚宝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洮南市聚宝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时间:2022-12-23 21:15: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指出了吉林省洮南市聚宝铜矿位于布敦花-长春岭构造成矿带上,矿区发现了3个近南北向展布呈雁行排列的矿脉组,蚀变闪长玢岩及近南北向断裂控制铜矿的产出与分布。矿石矿物除铜外还伴生金、银,有利于金属矿物的综合利用。通过综合研究,确定了该矿床成因属于中温热液矿床,成矿与闪长玢岩关系密切,成矿特征可与斑岩型矿床相类比。

关键词:成矿背景;矿床特征;矿床成因;聚宝铜矿

中图分类号:P5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19903

1 引言

兴蒙造山带及其邻区固体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发现多处铜、铅、锌、银、钨、锡、铁等矿产地。聚宝铜矿位于吉林省洮南市西70km处,位于大兴安岭山脉的东麓和松辽平原西缘的交汇地带。该矿床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不同单位在矿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找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缺乏矿床成因理论研究。本文通过对其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进而确定其矿床成因,为在该区寻找同类矿床提供理论依据。

2 地质背景

聚宝铜矿位于大兴安岭褶皱隆起带与松辽沉降带的衔接部位[1],属莲花山-长春岭矿带的延续(图1)。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为古生界泥盆系好田群五间房组,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万宝组、付家洼子组及第四系。构造在区内比较发育,主要构造类型有褶皱和断裂。褶皱构造以南北向为主,受区域构造哲斯-林西复向斜的影响,在本区形成一系列复背斜。断裂构造受区域毛伊勒吐-牡牛海深大断裂的影响在矿区形成北北西向、北西向两组断裂。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分为华力西期和燕山期两个时期,岩性从超基性至酸性均有出露,其中华力西期形成岩基、岩株状出露的二长花岗岩;燕山期形成的中性、酸性岩浆岩分布最广,主要有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角闪花岗巖、花岗斑岩、煌斑岩和辉绿岩等,其中闪长玢岩与铜矿化关系最密切。

3 矿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泥盆系出露好田群水泉组,岩性以凝灰质和泥质碎屑沉积为主,变质程度较深;二叠系出露大石寨组地层,岩性主要为凝灰角砾岩、含砾凝灰岩、中-粗粒砂岩夹凝灰岩等,属浅海相海浸复理石粗碎屑岩建造;侏罗系出露万宝组和付家洼子组地层,其中万宝组地层岩性由正常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和中酸性熔岩构成,是山间盆地磨拉石建造,付家洼子组则由裂隙式火山喷发所形成,岩性主要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角砾岩、流纹岩等;第四系由残坡积、冲洪积砂土碎石组成。

3.2 构造

矿区内主要构造类型为断裂构造,根据其走向基本可分三组,其中北西向构造形成较早,其次为北东向,北北东、北北西和南北向构造形成最晚。铜矿主要受北北东向和南北构造复合控制,北北东向构造为导矿构造,两组构造符合部位对成矿十分有利。

3.3 岩浆岩

矿区内出露和分布最广的是燕山早期形成的闪长玢岩,呈岩株、岩基状分布,其次为花岗岩、花岗斑岩和煌斑岩等呈岩脉状产出。这些侵入岩大多经受了强烈的挤压而普遍发生碎裂或糜棱岩化,在此基础上,经热液的多次活动,多次叠加而形成矿化。闪长玢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在蚀变闪长玢岩中形成有细脉状及浸染状铜矿化。

4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脉及矿体特征

聚宝铜矿是一个初具中型以上远景规模伴生金银的铜矿床。矿区内铜矿体大致呈南北向延伸,由三个大致平行的脉组所组成,已控制长1360 m,东西宽约700 m。现分述如下。

Ⅰ脉组:分布于矿区北部,由1条矿体和未圈连的矿化组成,矿体走向北北西,长102 m,厚0.86~2.01 m,呈似板状体。经钻探验证,该脉南延甚远,已控制长 520 m,在斜深480 m处矿化尚佳。

Ⅱ脉组:分布在矿区的中部,是本区的主要脉组,由多条矿体组成,走向南北,西倾,倾角60°~80°,脉组向北延伸变质凝灰岩中。地表控制长372 m,宽5~14 m,其中1条规模较大,控制长度大于700 m,宽7.8~24.3 m。

Ⅲ脉组:由三条矿(化)體组成,呈脉状产出,总体走向北北西向,向西南倾斜,倾角61°~80°,地表控制长660 m,宽3~5 m,最宽可达24 m,可分两枝,西枝往北延伸进入变质凝灰岩中,控制长244 m,走向345°,倾向西,倾角61°~80°;东枝长526 m,走向5°,倾向西,倾角60°左右。

4.2 矿石矿物特征

聚宝铜矿属于伴金银的铜矿床。组成该矿床的矿石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辉银矿、自然金、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蓝铜矿、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绢云母、金红石、高岭土等。其中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和辉铜矿为主,矿石结构主要为浸蚀结构,骸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和压碎结构,矿石构造有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结构、矿石构造研究,聚宝铜矿的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综合分析可划分4个矿化阶段:黄铁矿阶段—黄铜矿阶段—多金属矿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金属矿物主要形成于黄铜矿阶段及多金属阶段。

4.3 围岩蚀变

矿区地层岩石的热液蚀变微弱,但区内各种次火山岩的热液蚀变现象较普遍。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一般原岩的矿物成分、结构尚可辨认,但局部蚀变强烈时,原岩矿物成分和结构不能辨识,并伴随强弱不等的矿化作用。矿体主要产于蚀变闪长玢岩中,花岗斑岩和变质凝灰岩中都有微弱矿化现象,但目前看来唯蚀变闪长(玢)岩中的矿体最有工业价值。赋矿围岩蚀变较弱,主要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绿泥石化等,其中与矿化关系密切的蚀变作用有硅化和绿泥石化。

5 矿床成因

5.1 控矿因素

聚宝铜矿主要受岩浆岩和构造的影响,聚宝铜矿Ⅰ号、Ⅱ号和Ⅲ号矿脉均产于蚀变闪长玢岩之中,只有很少的矿体产于围岩之中,铜矿化与闪长玢岩不仅在空间位置上密切相伴,矿化的形成与闪长玢岩蚀变带的位置基本吻合,表明二者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并且岩体对铜矿化的形成有控制作用。此外,铜矿化还与构造关系密切从矿区地质图上可以明显看出,矿区内断裂构造主要为近南北向,而Ⅰ号、Ⅱ号和Ⅲ号矿脉组均产于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之中,呈左行斜列分布。矿体具分枝复合的特点,在断裂密集部位形成矿脉组。这表明南北向断裂带严格控制着矿区内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分布。

5.2 成矿流体来源

张渊等[2]对聚宝铜矿含矿玢岩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发现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NaCl子矿物三相包裹体[3](表1)。中高温、高盐度流体包裹体显示了岩浆热液的特征,并指示岩浆热液中携带了大量的成矿物质[4]。同时也表明矿区存在两种流体:一种是含挥发分及金属离子的岩浆水,另一种是大气降水。矿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而发生混合作用。成矿晚期由于深部岩浆房供给不足而以大气降水为主。岩浆水温度高、密度低,而大气降水则温度低、密度大、具有较强的氧化和酸性淋滤能力,可以分解硅酸盐矿物。深部岩浆房中的挥发分、硫、金属等随岩浆水上升过程中与大气降水发生混合和冷却,成矿流体一系列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大量低品位的黄铜矿沉淀[5]。

6 结论

(1)聚宝铜矿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布敦花-长春岭成矿带上,成矿地质背景良好。矿体产于闪长玢岩中,形态分布受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组成主要为铜,并伴生金、银,矿化可分为四个阶段,金属矿物主要形成于黄铜矿阶段及多金属阶段。

(2)通过详细地野外调研,结合控矿地质条件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确定聚宝铜矿属于与闪长玢岩相关的中浅成中温热液矿床,其成因可与斑岩型矿床相类比。

参考文献:

[1]车自成,郑 良,罗金海. 中国及其邻区区域大地构造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张 渊,王 力,唐 振,等.吉林省洮南市聚寶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40(5):1047-1052.

[3]卢焕章.流体包裹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 赵俊康,孙景贵.小西南岔富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特征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38(3):384-388.

[5] 孙丰月,石准立,冯本智.胶东金矿地质及幔源C-H-O流体分异成岩成矿[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6] 冶金工业部地质研究所.中国斑岩铜矿[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7]张元厚,毛景文,李宗彦,等. 岩浆热液系统中矿床类型、特征及其在勘探中的應用[J]. 地质学报,2009,83(3):399-425.

推荐访问:洮南市 矿床 铜矿 成因 地质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