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哲学思想的土地利用特性分析

基于哲学思想的土地利用特性分析

时间:2022-12-23 18:0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应用辨证统一的哲学思想对土地利用基本特性进行阐述,其目的是树立土地利用特性认识的哲学观。用哲学的观点分析表明:土地利用位置的固定性、面积的有限性、利用的永续性、报酬的递减性以及供给的稀缺性是相对的。这一认识是对传统土地利用特性的继承和发展,也可为我国的土地利用管理和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哲学思想;土地利用特性

文章编号:1004-7026(2016)01-001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C1 文献标志码:A

土地是由气候、土壤、水温、地貌、地质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组成的,内部存在大量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流通,空间连续,性质随时间变化的一个自然和社会经济综合体。土地利用是人类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其特性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过程。因此,其经济学内涵就是人们对土地的配置过程。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不足,加之掠夺开发、粗放经营、低效浪费和生态破坏为特征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地、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异常突出。

纵观整个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人类兴起得益于对土地的有效利用,反之则归咎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导致的贫瘠与荒芜.其思想根源是缺乏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对土地利用的特性没有全面的认识。因此,本文试图用辨证统一的哲学观对土地利用特性进行阐述。

1对土地利用位置固定性的哲学认识

传统的土地利用特性认识观是把土地仅局限在地球空间存在的“实物”形态上,认为每块土地的地理位置既不能移动又不能置换。这种认识观偏面地强调了土地的“客观实体”和“地理位置”的一面,而忽略了土地是自然经济综合体,由此导出的位置固定性可称为地理位置固定性。基于这种认识观,一是使我们在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生产力布局等方面注重区域的分割,而忽视了区域的联合和社会经济一体化;二是强调了优势区域的开发,忽视了区域平衡,使一些优势区域土地开发利用过渡,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退化,而所谓“弱势区域”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人类认识土地的目的是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地。因此,对土地位置应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去认识。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土地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而“利用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基于这种认识:①使我们克服在土地利用中的区域分割偏向,树立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思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促进区域平衡;②使我们有意识地控制优势区域的过渡开发,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退化,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③促进“弱势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2对土地利用面积有限性的哲学认识

传统的土地利用特性认识观提出的土地面积有限性,是基于地球表面积相对不变而提出的。这种认识观对我们确立“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认识观也把土地利用抛入一种“博弈论”意义上的“零和等局”的结构之中,使人类对土地利用陷于发展与保护“两难”的境地,这种认识观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应摒弃从静态的角度研究土地利用问题的传统做法,而是应将土地利用基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动态分析。纵观土地利用的历史过程,人类可利用的土地面积是随着人口的增加、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动中逐步增加。因此,土地利用面积的有限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利用技术耦合作用的产物,是相对的。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就可以清醒地认识到:①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并不是耕地保护的根本原因,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不应是数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而是耕地所提供的价值与社会发展对耕地价值的需求之间的平衡;②土地利用保护的核心是保证土地健康,使土地具有保障人与生物群落安全生存、安全生产、安全发展的能力;③土地利用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是正确处理人与土地、当代与后代之间的公平问题。

3对土地利用的永续性的哲学认识

传统的土地利用特性认识观是把土地仅作为农业生产资料而论的,土地的永续利用性是针对土地在一定的利用极限范围内,可以周而复始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现象提出的。这种观点的不足就在于:一是把土地的永续利用性偏面地界定在农业用地上;二是只表现了土地利用的外在现象,而缺乏对土地利用的内在认识;三是掩盖了土地质量退化的渐变性,限制了土地用途的转移性。

衡量土地是否永续利用的标准是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而不应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不论是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还是非农用地中生产性用地转为城市绿地、商业用地等非生产性用地,凡是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土地利用都可视为永续利用。相反,凡是降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土地利用都可视为不可永续利用。

由此可以看出,土地的永续利用性与可退化性是相对统一的,它始终存在于土地利用过程中。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认识到:①每块土地都有其开发利用的容度,都存在一个阈值,超过了这个阈值必将导致土地的退化;②土地的配置应以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为依据,达到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耦合最佳。

4对土地利用报酬的递减性的哲学认识

土地利用报酬的递减性,到目前已有200多年的应用历史。但是,这种传统的认识观是把土地作为农业生产资料,这只是对土地利用的一部分,而且是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提出的。这种认识提醒人们在土地利用中,决不能因人类对土地产出需求量的增加,而仅期望通过对土地的物质投入换取高产出。必须考虑由自然和各种生产要素决定的土地容度,考虑土地利用物质投入的边际点。这对我们确定合理的土地投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种不全面的认识观会使人们产生悲观态度(如D.L梅多斯的《增长的极限》)和非科学的结论(如马尔萨斯人口论)。

从哲学角度来看,我们应在不断变化的土地利用系统中认识这一特性。由于土地利用系统中的各生产要素性质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土地利用报酬的递减性与递增陸相对存在。也就是说土地报酬的边际点在变动中不断提高,这一规律存在于整个土地利用系统中,包括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利用。例如,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和优良品种,土地的产出量必将不断加增加。这说明科技作为土地的生产要素,它的投入和报酬是呈递增的。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①农业生产中,产量与产值的提高决不单一依靠物资投入的增加,而必须依靠科技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②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资源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变;③要充分利用土地报酬变动规律,通过技术的进步来延缓土地利用报酬边际点的出现,使土地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5对土地供给稀缺性的哲学认识

传统的土地利用特性认识观认为造成和加剧土地供给稀缺性的原因是土地存在自然供给的绝对有限性、不动性和报酬递减性等因素。其缺陷是绝对强调了人在自然界的主宰地位,忽略了人与地的协调,忽略了需求对土地利用稀缺的影响。稀缺与否是相对的,是对特定的土地用途而言的。从哲学角度来看,应用辨证的方法认识土地利用的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是由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决定的。纵观土地供给与需求矛盾发生和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土地的稀缺与否是由土地总量、质量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因此,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认识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地球表面积的有限性致使土地总量是个常数,并且在这个总量中,还有相当部分土地因气候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等因素的存在目前难以投入利用,我国就有占总量1/4的土地难利用或不能利用,这为土地供给稀缺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可供利用土地中,由于质量的差异性,致使各区域土地具有自身的适宜性,而这种适宜性决定了土地的用途。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具有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的要求。如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宜农土地相对较少,因而导致我国的耕地就显得极为稀缺。这种以土地利用的成本和利润问题为实质的土地质量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土地稀缺性产生的核心。

在土地利用需求中,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土地高消费;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经济的限制,使大量土地处于低效利用状态,出现了土地的浪费。这必将导致对土地过多过快的需求,从而造成土地的稀缺。这种由于技术经济条件、社会经济制度的限制、人们对资源利用观的缺陷等导致的土地浪费和高消费,从而加大对土地的需求是土地稀缺性加剧的根本动力。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①土地供给的稀缺性是由土地供给的数量、质量与需求的数量、质量决定的,供给的稀缺与否是相对地辨证统一;②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协调土地供给类型与需求类型,合理控制土地的需求是解决土地利用供求矛盾的根本方法。

结束语

土地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条件,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是地球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活动,土地利用史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们对土地利用特性的认识应在继承现有认识观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用哲学思想系统认识土地利用特性对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土地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同时,对土地利用特性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和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运用哲学思想认识土地利用特性,使我们能够树立区域协调发展,土地也具有退化性,土地稀缺性是由供给与需求矛盾决定的理念,摆脱资源保护和社会发展“两难”困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访问:哲学思想 土地利用 特性 分析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