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LCD不同发泡类型及机理初探

LCD不同发泡类型及机理初探

时间:2022-12-21 20:1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LCD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发泡类型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其产生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LCD;发泡类型;机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N141.9 文献标识码:B

LCD Different Type of Bubbling and Theoretics Studying

LI Yong-zhong, ZHOU Yan-hong, HUANG Chen

(Shantou Goworld Display Co., Ltd., Shantou Guangdong 515065, China)

Abstract: The LCD different type of bubbling was expounded in a systematic way for manufacture. And the theoretics of bubbling was studied.

Keywords:LCD; bubbling; theoretics studying

引 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平板显示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液晶显示器具有清晰度高、图像色彩好、环保、省电、轻薄、便于携带等特点,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1-3]。同时,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使用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特别是在低温环境方面,液晶显示器的性能要满足一定的要求[4]。其中之一,要求液晶屏在制造方面解决并防止发泡现象,这对于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是一个关键要素。

本文阐述了LCD不同发泡类型的产生,进一步验证不同发泡类型的本质区别,并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此方面鲜有报道,为实际生产中提高LCD产品制作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借鉴。

1不同发泡类型

1.1LCD低温气泡现象

为了便于分析理解,模拟假设LCD在灌注液晶后处于一定体积的密闭状态,如图1所示。

其中,H:液晶屏的长度;L:液晶屏的宽度;h:液晶屏的厚度。

此时液晶屏满足公式:

p·V=n·R·T(1)

又由于上下基板的面积固定,所以

S基板=H·L(2)

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p·H·h·L=n·R·T(3)

控制制盒条件,使液晶屏中灌满液晶或灌注入微量气体,经不调盒,重配向处理后,在室温下未见有明显气泡现象。

同时经-40℃冷冻、摔击、再冷冻。冷冻前后,液晶虽有形态变化,但LCD受到的外应力作用小。未冷冻时的液晶屏体积,近似于冷冻后并恢复至常温时的体积。

在等温条件下[5],由公式(1)可知,LCD冷冻前后,总体积基本维持在相近的平衡状态,故无低温气泡现象产生。

控制制盒条件,使液晶屏灌入适量气体,经不调盒,重配向处理,该部分气体扩散并溶解入液晶中。常温下无明显气泡,经-40℃冷冻,出现低温气泡。但随温度回升至室温,低温气泡面积迅速变小,直至消失,如图2所示。

由于液晶屏中存在适量气体,重配向后扩散,溶解入液晶中。此时液晶屏满足公式(1)、(3)。经-40℃冷冻后,液晶形态变化以及气体本身的冷缩效应,导致液晶屏总体积发生变化,即V冷冻前 > V-40℃。

随温度回升,气体再次溶入液晶中,低温气泡迅速消失,液晶屏总体积逐步恢复,V冷冻前≈V冷冻后,重新满足(1)、(3)公式,故出现低温气泡现象。

1.2LCD气泡现象

控制制盒条件,使液晶屏灌入大量气体。经不调盒,重配向,-40℃冷冻以及摔击等,气泡现象在前后依旧存在,无显著变化,如图3所示。

这主要是因为,当液晶屏中存在大量气体时,冷冻前后,液晶虽有相态变化,但该条件下,由于液晶屏的弹性变化小,总体积变化程度不大。由公式(1)、(3)可得,V冷冻前≈V冷冻后,故气泡现象在冷冻前后无明显变化。

1.3LCD真空泡现象

控制制盒条件,使液晶盒受到大的形变力作用。同时经-40℃冷冻、摔击、再冷冻,出现明显真空泡现象。该现象随温度上升至室温,真空气泡在较长时间内很难消失,如图4所示。

这主要是因为,当液晶盒受到大的形变力作用后,发生弹性形变,即h变化。受外有应力等作用,以及低温环境条件下,液晶收缩时,屏内的压力降低,屏内压力与屏外大气压之间产生压差,在压差作用下,液晶屏在厚度方向上的形变加大[4]。

由公式(1)可知,低温下,P形变大,-40℃ > P形变小,-40℃,此时,V形变大,-40℃ < V形变小,-40℃。整个液晶屏体积发生变化,为维持与外界的压差平衡,屏内产生一个大的压强P超标,-40℃,导致负压产生。

假设,当lim P形变大,-40℃ =∞时,液晶屏总体积需要趋向无限小。但由于屏内的体积一定,故屏内的体积变化是一定的,产生了真空气泡。虽温度回升,但在差压平衡条件下,屏内的压强依然较大,导致V冷冻前 > V冷冻后,产生真空泡,并且在长时间内难以消失。

2结论

LCD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发泡可能存在低温气泡、气泡、真空泡现象,但有本质上的区别。低温气泡随温度变化,能逐渐消失;气泡产生时,不随温度变化而发生显著性改变;而真空泡经温度变化,在长时间内都不会消失。

通过进一步的机理初步分析,为实际生产制作工艺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

参考文献

[1] 范志新. 液晶器件工艺基础[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227.

[2] 吴明坤. STN LCD于不同信号下之影像残留[J]. 逢甲大学,1994,13.

[3] 高鸿锦,董友梅. 液晶与平板显示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7.

[4] 童继雄,刘呈贵. STN-LCD低温发泡临界温度估算[J]. 光电子技术,1997(17),3:182-183.

[5] 马文蔚. 物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李永忠(1972-),男,广东兴宁人,工科学士、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1996年桂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工业分析专业本科毕业,2010年取得汕头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曾参加清华大学举办的液晶与平板显示技术高级研修班,现就职于汕头超声显示器有限公司,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工作。E-mail:yongzhongli@goworld-lcd.co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推荐访问:发泡 机理 初探 类型 LCD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