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林高校使命教育实现路径研究

农林高校使命教育实现路径研究

时间:2022-12-21 18:1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建设人才,然而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7》《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数据,我国农村居民文化状况呈金字塔结构,大专及以上学历仅占2.93%,中专及高中学历占12.7%,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达84.4%,农民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仅为7.3年,且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加速向城市流动,高素质农业人力资本紧缺,农业人才储备不足,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建设[1]。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破解农业人才瓶颈制约,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综合利用教育资源,灵活设置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2]。农林院校具有明确的行业针对性与优势,能够有效统筹资源、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研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在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中责无旁贷。

一、农林高校毕业生服务“三农”建设现状

我国建设有本科类农林高校41所,专科学历培养层次的农林院校76所[3]。由于环境、产业发展、政策、教育、就业服务、收入、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林高校毕业生非专业流向明显,学农不务农的现象较为普遍[4]。通过对东北林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所本科院校2009—2015年的本科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扣除继续深造的学生,大概有19%的毕业生在涉农领域就业,约4%的毕业生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5]。对辽宁省农林高校2009—2015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大概有31%的毕业生选择在涉农领域就业,6%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显示,91.1%的学生倾向于城市就业,仅9.1%的学生选择到农村就业,部分学生选择基层就业的初衷是作为“跳板”方便下一步考取公务员[6]。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一面是农村劳动力大量逸出、农业高校培养的技术人才逃避涉农就业,两种趋势构成尖锐的矛盾,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对于农林学科而言,生源质量不高,学生专业效能感偏低、专业认可度低、从业匹配度低,学生转换专业的倾向较为明显,考研就业过程中逃离农科专业的倾向较为明显,这也成为农科专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可以在宏观上归纳为外源负面影响与内源性思想认知两方面。外源负面影响方面,一是社会对农业农村的成见根深蒂固,投入大收入低、面朝黄土背朝天、身份低微等,使得逃离农村成为青年人的选择趋势;二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农产品的价格增长缓慢,导致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农业劳动竞争力不强,农民的耕种积极性不高,对科技的需求疲软;三是农村基层就业薪资待遇、医疗卫生条件等与城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就业环境不理想,职业发展前景吸引力不强。内源性认知方面,裹挟在社会舆论环境、就业环境中,农科类学生对专业表现出明显的不自信,缺乏专业归属感、自豪感,缺乏立志服务现代农业的内在驱动力。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高素质人才基层就业,201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各省市区均相应出台了具体的落实办法,以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工作,基层就业环境正在逐步优化。但是客观条件的改善引发主观认知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由于对涉农领域根深蒂固的成见,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对农业、农村依然排斥。面对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与大学生逃离农业之间的矛盾,农林高校提出爱农情怀培育的使命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农业发展前景,增强对农业文化的自信,树立服务农业发展的远大志向。

二、爱农情怀培育的实现路径研究

爱农情怀培育在本质上是使命教育、责任教育、担当教育在农科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深化与应用。其中包含三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一是了解华夏灿烂的农耕文明,认识农业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培養肩负农业发展使命的责任感;二是心怀农业,即使不在农业科技一线工作也要关注农业发展趋势,在有能力时反哺农业、开展农业领域的投资与创业;三是扎根一线,服务三农,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志愿深入基层把论文写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为农业现代化腾飞插上翅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8次提到“共同体”的概念,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和谐生命共同体。“共同体”理念站在了全人类发展进程的高度上,形象地概括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荣辱与共的群体关系,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魄力,也为高校思政工作提出了新使命、新要求、新方向和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的共同体存在,培养胸怀理想、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知行卓越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农林高校的专业优势、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学生内心构建个体与祖国的荣辱共同体意识、与学校的教育共同体意识、

与农业的责任共同体意识是关键,是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树立与祖国共荣辱的意识,能更好地将个人价值追求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树立与高校的教育共同体意识,能更好地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理念与办学宗旨成长成才;树立与农业的责任共同体意识,能更好地认识农业发展前景、将个人职业抉择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建立关联。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育学农初心,提供爱农动力,协助学生实现助农行动,辅以制度保证,最终达到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技人才的目标,由此构成爱农情怀培育实现路径(如图1)。

(一)强化理想信念使命教育,将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教育,坚定学农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高校肩负历史使命,能否把握好青年一代成长的“灌浆期”,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于学生思想深处,扣好青年人生的第一颗红色扣子,决定着学生对家国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

一是要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平台,成立大学生“初心研习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习社”等政治学习社团,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理论研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党的最新理念方针政策,用青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解读党的历史使命与任务,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形成由点到面的示范效应,带动全校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领悟其中蕴含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抵挡不良文化思潮的能力。

二是依托党团学组织,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按照教育部“学起来、教起来、传起来、研起来、干起来、实起来”的要求[7],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引领与监督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十九大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将理想信念与共产主义信仰根植到大学生内心深处。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公民与国家的荣辱共同体,以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己任,将个人价值实现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认识学生与学校的教育共同体,按照学校的培养计划立志成长成才;认识农科大学生与农业发展的责任共同体,树立学农爱农的初心,以服务“三农”为人生追求。

三是将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延伸。构建各门课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特别是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专业兴趣,培育专业责任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要求每位教师在专业课程教授中,用自己的专业背景为学生解读专业内涵,专业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行业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当前国家发展需要行业做出哪些贡献,为学生解答好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树立起专业使命感、责任感与自豪感。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要求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我人格魅力、奉献精神感召学生,不仅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要做塑造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做好生涯规划教育,爱农教育的目标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从事农业工作,而是在学生的内心种下爱农的情结,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理性规划,引导一部分有兴趣有志于农业的学生最终走向农业岗位,鼓励在其他行业服务的学生积极关注农业发展,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反哺农业。

(二)坚持文化养成教育,以优良校园文化浸润品格,培养爱农志趣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对民族文化充满自信的人,更容易获得对国家对民族的荣耀感、归属感、责任感。同样,对于农科类大学生而言,对农业文化、专业文化、校园文化的自信水平,往往决定着对农业领域的热爱程度。

一是以华夏灿烂的传统文化、农业文明熏陶学生的爱农情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是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光辉璀璨的华夏文明,农林高校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农耕文化的魅力,开展农史教育,在专业课程中加入华夏农耕文明教育,从后稷教民稼穑讲起,讲述《泛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古农书中记载的智慧与经验,将农业兴衰给人民生存带来的影响用故事呈现出来,根植历史,激发学生对华夏农耕文明的热爱。

二是以高校办学宗旨、办学历程以及社会贡献为素材凝练大学精神,以此为引领塑造学校优良文化。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1934年为振兴农业,救国民于水火,再求民族之生路,全国家之命脉,爱国将领于右任、杨虎城等选址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后稷教民稼穑之地——陕西杨凌,建成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战火纷飞、饿殍遍野的西北大地带来希望。正如奠基词 “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所言,学校从1984年以来坚持“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辦学理念,一代代的科学家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为农业发展贡献着西农智慧、西农方案。其中涌现出一批人格高尚、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在他们身上闪烁着可贵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学精神和科学精神。例如,被国内外同行誉为“蝶神”的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教授,早年留学意大利,抗日战争爆发后愤然弃笔从戎,退伍后,又主动来到条件艰苦的杨凌,从事科学研究60余载,学子逾千,著作等身,奠定了中国在国际昆虫学领域的地位。像周尧教授一样解民生之困,矢志“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科学家在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很多。他们将个人价值追求与国之大计、人民福祉相联系,成就了不朽的人生价值。凝练他们的优秀品质,讲好老一辈科学家的感人故事,用话剧、歌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用沙画、动画、微视频等方法展现给学生,将这些精神传承下去,能够切实激发学生爱农的志趣与从事农业工作的历史使命感。

三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爱农的情怀。十九大报告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等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们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事实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去寻找祖国的变化印记,鼓励他们多角度挖掘身边的新气象新风貌新成就,以国家日新月异的进步激发自豪感,建立对祖国的归属感,形成对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大力宣传现代农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将学校专家教授、校友在农业发展中做出的卓越贡献进行展示,增强学生对农业文化的自信、对农林学科的自信,增强对国家对农业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三)做好社会实践公益教育,以创新创业提升综合能力,引领助农行动

通过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国情民情。积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科技支农、社会调查、院村挂钩、义务支教、勤工助学、环保宣传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9],探索 “项目带动”“联合组队”等多种社会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思考农业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把“育人”作为开展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项目带动和品牌建设为牵引,依托学科优势,统筹实践资源,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舞台。一是学校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政策提供保证,将暑期“三下乡”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赋予两个学分,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委员会,吸纳优秀校友企业家、涉农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专业合作社经理人参与社会实践方案设计、项目立项评审等工作,侧重大学生“三观”塑造。二是高举旗帜,坚持主线贯穿,聚焦新时代,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中国”“全面小康”“农业现代化”“一带一路”等时政热点主题,组织学生深入基层调研考察、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新时代国情社情民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三是统筹资源,坚持协同配合,强化校内协同,在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大实践”育人格局;加强校际协同,与全国农业高校联合开展“稼穑之路——农科学子助力精准扶贫”主题实践,发起成立“全国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创新实施新时代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推进校企协同,与知名企业签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每年假期选派学生进行顶岗实践、就业见习,为青年学生搭建实践舞台;促进校地协同,与地方政府搭建“校地协同合作”模式,积极打造“田园使者”“志愿者进社区”“青春驿站”“农村幸福院”等实践育人共同体品牌,将“爱农情怀”培育融入实践全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一批农业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应该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走向试验田、走入农户家,从生产实际出发,以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引领农业未来发展为目标,将创新、创意与创业相结合。开展挑战杯、“互联网+”创业大赛、农业产品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比赛,鼓励学生跨学科组队,引导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特别是信息工程、机械自动化、经济等领域的学生主动有所作为,与农林水畜牧领域相结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鼓励学生以所学专业为基础,在乡村大地上探索创业契机,为现代农业的腾飞插上翅膀。

三、小结与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不能因为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为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帮助广大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是一个艰巨但意义重大的任务,需要一代农科人才扎根基层,矢志科教兴农。基于农林高校大量调研数据显示,不足30%的学生未来可能选择涉农行业工作,不足10%的学生愿意去基层工作,说明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严重制约着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主观上,对农业的成见、对农业文明的无知、对职业抉择的功利化、对专业的不自信,导致学生“谈农色变”。客观上,虽然涉农行业或者农村基层的就业环境依然不够理想,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确实已经取得很大改观,我们坚信农业在未来会更具发展潜能。

对农林高校而言,开展使命教育,扭转学生的不良认知,树立正确的农业发展理念是关键。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勇担历史使命,积极探索农林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一手抓专业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科技推广、科技研发的能力,两手抓两手硬。将“学农爱农助农”提高到爱党、爱国、乐于奉献的精神高度,深挖大学精神和学科文化内涵,培育优良校风学风,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让更多学生带着使命感学习,将个人志趣与国家发展需求紧紧结合在一起。当然,农业教育不仅是农林高校的责任,全社会要形成合力,创造优良舆论环境和就业环境,鼓励更多学生投身农业,投身祖国边疆建设,成长为“顶天立地”,即头顶信仰,肩负责任,心系民生,脚踏实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3][6]代兴梅.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林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J].农村经营管理,2018,(2).

[4][5]李英禹.农林高校毕业生服务现代农业的驱动机制与对接措施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

[7]孙尧.写好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奋进之笔[N].中国教育报,2017-11-08.

[8]黄蓉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三因”要求论析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0).

[9]孙其信.以“三学”促“三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5-11-16.

推荐访问:农林 路径 使命 高校 研究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