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

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

时间:2022-12-21 10:0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起风疹块,地无定处,时隐时现,消退后不留痕迹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每日发作,病程超过6周即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本病属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因涉及感染、药物、食物、接触物、精神因素、物理因素、自身免疫等多方面因素。荨麻疹的病因复杂,约有3/4的患者不能找到病因,本文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确定慢性荨麻疹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符合《安德鲁斯皮肤病学》[1]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①突然发作,皮损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板块,境界清楚;②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③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的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④皮疹经过六周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为慢性荨麻疹;⑤一个月内未使用过长效激素和免疫调节剂,无其他免疫性疾病;⑥年龄在14~70岁。

1.3 排除标准 ①患有自身免疫病、糖尿病、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肺、肾、胃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

1.4 方法 临床检测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迪皿,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 mg/d,治疗8周后再检测以上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 结果

见表1,治疗前慢性荨麻疹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7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但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

表1

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x±s)

指标正常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

高切还原粘度4.41±0.657.46±1.81*4.68±0.62△

低切还原粘度13.24±1.4416.38±2.67*10.06±1.41*

血浆比粘度1.59±0.121.65±0.80*1.61±0.39*

红细胞压积41.8±2.0446.75±3.06**44.75±2.43*

红细胞电泳指数16.85±0.9518.78±2.11*12.76±1.41*

红细胞聚集指数6.53±0.609.51±1.38*5.79±0.39*

纤维蛋白原3.34±0.504.77±0.43*3.34±0.36*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P<0.01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系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的反应性疾病。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一定的循环或微循环障碍,刘承煌[2]报道52例荨麻疹中微循环异常者占90.4%,其中慢性荨麻疹占91.7%,患者不仅在皮损出有微循环障碍,在无皮损的甲皱处也同样有潜在的微循环异常。本文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好转,说明本病患者存在全身的或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的障碍。

参 考 文 献

[1] Richard B.Odom.德鲁斯皮肤病学.徐世正译,科学出版社,2000,9:146-172.

[2] 刘承煌.荨麻疹患者甲皱和皮损处循环的变化.中华皮肤科杂志,1991,24(5):326-329.

推荐访问:流变 荨麻疹 患者 血液 检测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