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敢为人先,任重道远

敢为人先,任重道远

时间:2022-12-20 19:3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4�#]7+,]4߾m5N4o_{ky主任(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8-23

当代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John S. Brubacher)曾说:“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历史已经证明,校史悠久、传统优良和学风严谨的大学,对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剑桥、哈佛如此,清华、北大也是如此。因而,对于任何一所开放进取的大学而言,务实的校庆活动,既是一种总结多年办学成果、巩固优良传统、增强师生凝聚力的途径;更是一个面向未来思考学院发展大计的契机。

2013年正值武汉音乐学院建校六十周年——1953年11月19日是武汉音乐学院前身“中南音专”举行开学典礼的日子。就在当晚,作曲系由首任系主任谢功成主持,在北楼二楼教室召开了师生见面会,昭示着作曲系正式成立。迄今,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作为建校之初的三个系部之一,也走过了一个甲子的岁月,并成长为融教学、创作、科研与艺术实践为一体、包括五个教研室(作曲、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视唱练耳与音乐基础理论)和两个中心(计算机音乐实验中心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研究中心)在内的学术团队,创造了许多骄人的学术成绩。当下,我们重温几代作曲系人的精神传统与卓越成就,当能从中获得坚定前行的动力,推动作曲系的学科建设、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向前发展。

图1 1979年发起并主办“全国首届和声

学学术报告会”

一、学科建设:从教材、课程到专业

一个教学单位的核心工作是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前提则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成立之初,除了系主任谢功成,还有孟文涛、王义平、黄容赞、罗惠南和曾理中这5位元老。在后来的发展中,作曲系有过两次关键性的人才队伍建设。首先是1956年前后,通过工作调动和毕业留校这两种途径,作曲系的师资队伍由6位增加至19位,譬如:廖宝生经谢功成辗转联系,从越南应聘而来;马国华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分配而来;郑英烈毕业留校;钟信明由上海音乐学院苏联专家班学有所成归来;童忠良由东德留学归来,等等。其次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作曲系将赵德义、晏成佺夫妇、周振锡、匡学飞等优秀系友从全国各地调回系里任教;同时,还以毕业留校的方式陆续增添高鸿祥、刘健、刘永平等科研能力突出的硕士研究生,为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图2 1985年发起并主办“全国首届青年

作曲家新作交流会

建校伊始,作曲系的学科重任当属教材建设。当时,作曲专业的学制为三年,作曲主课教学以钢琴曲写作为载体,从曲式结构切入、由乐段到奏鸣曲式进行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理论课程设置如下:第一学年开设和声课,教材为该丘斯(P.Goetschius)《和声学》(缪天瑞翻译),授课时间为一年半;第二学年开设对位课,教材为该丘斯的《对位法》,授课时间为半年;第三学年是曲式和配器课,课程性质暂时定为知识性课程。由此可见,当时作曲专业学制虽短,但却奠定了作曲技术理论学科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在紧张的政治学习和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老师们为了教材建设可谓费尽心思。1956年学校改制,作曲系学制由三年改为五年。当时全国各领域正掀起向苏联学习的高潮,系里不但想方设法引进苏联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研究中吸收欧美体系之所长。和声课程方面,教研室每周安排出固定的教研室活动时间,教师们轮流汇报学习苏联和声体系的心得并展开热烈讨论。1962年下半年,童忠良在系教师会上做了关于“和声功能网”的学术报告,和声语言已经涉及晚期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走在了苏联和声教程的前面。复调课程方面,廖宝生在使用苏联教材的同时,还翻译了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杜布瓦((T.Dubois)的《对位与赋格教程》,并很快运用到了教学当中。曲式课程方面,孟文涛早于中南音专成立之前,曾翻译出版了英国理论家普劳特(E.Prout)的《复对位与卡农》和《管弦乐法教程》(上下卷),这些高质量的专业教科书不仅满足了中南音专的教学之急需,也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配器课程方面,王义平使用苏联瓦西连科(C.Н.Василенко)的《交响配器法》,还常常例举他熟悉的法德乐派名作,分析极其精细。可见,当时作曲系的理论教学体系不但是在朝着系统严谨的方向努力,而且学术氛围也是兼容并包。经过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课程体系已经成熟完善。上世纪九十年代,作曲系的诸多教学成果经人民音乐出版社结为“传统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出版,之后逐渐成为全国众多专业音乐院校和师范类音乐学院的专业教材,至今畅销不衰。

图3 1986年承办“全国第二届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

“改革开放”后,作曲系的学科建设重心从教材转向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国门重新打开,教师们认识到当时的教学内容已经滞后于音乐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武汉音乐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成为全国最早招研究生的音乐院校之一,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则是全校首个硕士点。这标志着作曲系的工作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客观上也对学科建设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推荐访问:任重道远 敢为人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