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自然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探索与思考

自然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探索与思考

时间:2022-12-20 14:2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地球·生物·人类——重庆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该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达到科学与艺术的良好结合。自然博物馆在现今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游憩以及传播等功能,并与公众、城市发生着日益密切的联系。博物馆的展览要以人为本,面向大众;贴近生活,增强体验;体现时代要求,推行“探索与发现”的教育理念。同时,以展览为平台组织教育活动和文创开发,满足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自然博物馆应当以积极的态度融入社会,谱写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关键词 自然博物馆 展览策划 文创产品 社会化

0 引言

近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地球·生物·人类——重庆自然博物馆基本陈列”荣获精品奖,这是重庆自然博物馆在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后获得的又一荣誉。“地球·生物·人类”基本陈列包含了中央大厅和六个主题展厅的常设展览,内容丰富、体系完善,达到了科学与艺术的良好结合。下面笔者以该展为例,阐述自然博物馆融入社会的探索与思考。

1 适应社会发展的自然博物馆

1.1 自然博物馆的价值

自然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矿物、岩石、土壤等自然标本为己任,欧美国家一般将其称作自然历史博物馆。该类博物馆因涉及到自然界的各种起源和成因话题,常能引起大众兴趣,是最受大众喜爱的博物馆类型。

关于这类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我们的前辈先贤早有认识。中国自然博物馆事业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杨钟健(1897—1979)先生,留学期间遍游欧洲的博物馆,归国后曾做这样的启蒙宣传:“陈列馆益处甚大,一方面可提高学术,一方面又可广为普及科学,同时也为保存国家宝藏之唯一合理机构。”“我每到一个城市所首要看的不是庄严的宫殿、秀丽的公园或整肃的教堂,而是伟大的陈列馆。”

1.2 自然博物馆职能的演变

自然博物馆是社会发展和自然科学兴起的产物。15—17世纪,地理大发现带来物种大发现,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纷纷建立或向现代转型,基于标本储藏和开展比较研究的需要,必然使用一定规模的空间,这类场所一旦向社会开放便成为自然博物馆的雏形。

18世纪中叶,伴随工业革命的步伐,欧洲各国加强了对自然标本的收藏、研究。1793年在巴黎正式建立了法国国家自然史博物馆,随后的一百年间,西方列强纷纷建立起规模宏大的自然史博物馆,对自然标本进行调查、描述和分类。自然博物馆为分类学和系统发生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世纪初,随着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的兴起,自然博物馆的科学研究作用一度被弱化。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西方社会率先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博物馆在培育公众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方面的独特作用,并从此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现代自然博物馆的根本任务。

当代自然博物馆融汇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游憩以及文化传播等多重功能,与公众、城市发生着日益密切的联系。因此,一座现代化的自然博物馆,不仅要面对过去,更要面向现在和未来,充分运用藏品及现代化的展示、传播手段,呈现庞杂的实物标本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建设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科学传播体系,以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知识需求和精神愉悦。

1.3 我国自然博物馆的发展

我国博物馆是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社会力量共建的成果。1979年全国各类博物馆仅有300余家,截至2016年,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4 873家。遗憾的是,我国的自然博物馆在各类博物馆中所占比例极小。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只有上海、天津、大连、重庆4座城市拥有独立建制的自然博物馆。即使在当下,综合性、多学科的自然博物馆也不超过10所。伴随新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田野生物学新方法的应用,区域和地方的自然博物馆在调查了解当地物种资源、动物区系和植物群落等方面的作用突出,已有多座城市正在建设自然博物馆或将建设项目纳入近期计划。特别值得欣喜的是,加快国家自然博物馆建设已经写入了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预示着中国自然博物馆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2 倾心打造自然博物馆常设展览

2.1 展教理念先行

常设展览既彰显了博物馆的宗旨和使命,也是对馆藏研究的集中体现。要做好一项展览,应当理念先行,首先回答“展什么”和“怎么展”的问题。

(1)展什么?

在传统自然博物馆中,大多以实物展示为主,内容涉及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以及人类起源史等。然而在现代社会,自然博物馆还应对大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实现新角色转变,成为环境保护的尖兵。这要求自然博物馆不但要展示自然历史、自然现象,还要揭示自然规律,关注人和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从而全面诠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站位的问题。

(2)怎么展?

以物为基,彰显自然本色。自然博物馆应构建以实物为主体的展陈体系,关注展品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及展品背后的故事,通过对展品的精心整理,主动关联展示主题,以展品组合的方式形成展览内容的核心支撑,以揭示科学发现的过程,解读自然现象的奥秘,讲述地球重大事件。

以人为本,体现时代要求。现代自然博物馆不仅关注自然历史,而且关注科学发展,激励大众探索发现;不仅关注物种多样性,而且关注物种与生活环境的关系,鼓励大众保护自然生态。因此展览要努力贴近生活,面向大众,增强体验。

2.2 注重谋篇布局

(1)改变叙事方式

主题制展陈体系的构建。主题制又叫主题单元制,是与传统的学科制相对应的策展方式,它不拘泥于学科知识体系,更为关注观众认知和创意表达。需要指出的是,主题制与学科制并不完全对立,同样要求扎实的学科知识,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在展览主题的确定上,应结合展品及其研究深度,設定有限的目标,明确展览的重点。在展示单元的安排上,应紧扣展览主题,形成渐进式内容单元,且宜采用扁平化结构,减少层次划分。

导引式展陈文本的编写。好的展览文本不限于对知识内容的文字梳理,还应关照展览空间,描述展览空间,对表现形式提出初始建议。文本写作应反复斟酌切入点,形成故事线,力求循序渐进,生动有趣。

(2)建构内容体系

“地球·生物·人类”基本陈列主要布局于六大展厅,各展厅之间有序组合,形成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的内容体系。其中:地球厅以新地球观为指导,多维度揭示地球科学进展;进化厅串联进化脉络,阐释进化机制;恐龙厅以众多化石标本展现恐龙奇观,引导大众探秘;动物厅借助肯尼斯·贝林捐赠的野生动物标本,突出生物地理特色,阐释物种间关系,让观众经历一场寰球动物嘉年华;环境厅回顾文明进程中的人地关系,揭示生态、环境问题,启迪大众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重庆厅展示当地自然历史变迁、人与环境相依存的生存智慧,宣传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理念。

(3)创新策划方法

策展工作的核心是梳理内容,技巧是讲好故事,功力在博古通今。具体工作任务是解决好主题提炼与内容框架、故事线索与要素组合、形式构思与设计提示等问题。因此,要求策展人视野开阔,具备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同时要求具备较强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对视觉艺术敏锐的审美鉴赏能力。策展人在整个展览工作中扮演着编剧和导演的双重角色。

接下来,以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厅为例,对策展进行具体分析。恐龙厅以恐龙世界为题,解读恐龙家族的多姿多彩和恐龙研究的精彩纷呈,共分四个展览单元:

第一个单元“发现恐龙”,描述了恐龙化石是如何被发现的。我们决定寻找一件能够抓住观众眼球的事件,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以调动观众的观览兴趣。于是我们细致刻画了合川马门溪龙的发掘场景,并将这只明星恐龙出土时的情景置于展厅入口,自然而然吸引了所有观众的注意力,紧随其后的恐龙发现历史、中国恐龙研究情况等知识的讲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单元“解剖恐龙”,实际上是要介绍恐龙研究的科学方法,可以说非常枯燥。如何呈现这部分内容呢?我们作了巧妙突破,采用呈现的方式,形成两个重要展项:一个是恐龙实验室,把修复化石的场所搬到展厅里来;二是学者书屋,借呈现恐龙学者的工作环境而引起对恐龙研究成果的关注。一个好的展览,必须深入浅出,用观众看得明白的内容取代生涩的知识讲解。

第三单元“恐龙再现”。所谓“再现”,是相对于那些埋藏于岩石中已经解体的恐龙骨骼化石而言。如图1所示,我们利用修复后的恐龙骨架组成大气磅礴的骨架阵列,给观众巨大的视觉冲击,辅以简洁的图文说明,两者相互关联,让观众穿越时空,驰骋想象,遨游恐龙世界。

第四单元“回望恐龙”,主要介绍恐龙及同时代其他古生物的相关知识。这里不可回避地需要讲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内容,之所以安排在最后,是由于此时观众的兴趣已经被点燃,容易产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综上,笔者将自然博物馆的策展方法简要概括为:以标本诠释自然世界,以线索串联历史进程,以事例阐释科学原理,以探究启迪创新思维。

2.3 强化艺术设计

公众参观博物馆是为了寻找一种文化体验,现代自然博物馆把对自然的思考深度、对艺术的追求方向传递给公众,寓教于乐、寓教于美。重庆自然博物馆高度重视艺术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控。

(1)空间利用与总平面设计

如图2所示,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一座异形建筑,各个展厅均为不规则形状,展厅内还有大面积倾斜墙面,这对空间利用提出了严峻挑战。公共空间在保证自然清新、简洁大气的前提下,侧重于功能设计。而各个主题展厅的设计重点则是做出适当的空间规划并形成流畅的参观动线。笔者认为,观瞻体验最为深刻和精妙之处莫过于在倘佯中感受空间变化所带来的新奇和愉悦。恐龙厅地平面积约2 000 m2,我们巧妙利用高达14 m的空间结构,搭建钢体结构夹层,形成了局部三层、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既保留了展厅的恢弘大气,又拓展了展览面积,使有效使用面积接近2 800 m2规模,成为国内最大的独立设置的恐龙展厅。

(2)视觉效果与差异化表达

以贝林厅为例,这类动物展在全国博物馆几乎大同小异,基本采用场景展示法,这源于标本捐赠者肯尼斯·贝林先生的建议。为了使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贝林厅有所创新,经过多次深入沟通,在尊重贝林先生意愿的基础上,采取了多样化的展陈形式。我们精选出一些姿态优美、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尝试运用艺术手法,如艺术展台、展柜、景箱、动感剧场等,形成别具特色的展区,既成为主体内容的关键提示,也成为形式艺术的点睛之作,从而激发了观众强烈的参观兴趣。

(3)整体风格与艺术性处理

视觉艺术设计决定整体风格,这是我们强调并坚持的主张。据此,全馆统一了各级标题和文字内容的书写格式,统一了字体、字号。此外还为每个展厅确定了标识和形象色,单元说明板按统一的造型艺术设计制作。内容文字简明扼要,在每个展厅的收尾处均书写“一句话”作为结束语。以贝林厅为例,结束语是“世界因多姿多彩物种而精彩,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由此提醒观众,保护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自己;失去動物伙伴,人类也无所依存。而进化厅则是以“化石记录了古生物演化轨迹,生命还将延续其精彩,只要生命存在,进化永不止息!”为结束语,宣传的是进化论这一伟大学说。

(4)科技手段与选择性利用。

对于科技手段的使用,重庆自然博物馆持谨慎态度,高新技术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运用,强调使用的恰当合理,不能因此而冲淡观众对展品的欣赏,而更多的知识内容则纳入触控多媒体查询机,这类看似简单的信息装置,在每个展厅多达20个点位,每点装置都承载着丰富的拓展知识内容,在满足观众选择性学习的同时,也不会造成对陈列以实物标本为主的大效果的干扰,展览环境和谐统一。

3 推动文创与展教活动结合

3.1 关于文创创意产品

博物馆文创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创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具有创造性劳动的原创展览;二是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服务项目;三是具有文化创意的衍生商品。

狭义文创,即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博物馆纪念品。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文化软实力、鼓励文化消费的新形势下,博物馆迎来了发展文创的大好时机。不过,开发和经营活动一定要明白其衍生品性质,是衍生就不能脱离母体。谁是母体?当然是博物馆的展览。一旦与展览内容脱离或联系不够紧密,观众就会降低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情景消费冲动,从而影响销售业绩。

3.2 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态度

国内博物馆对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态度,大致有三类:一类是特别兴奋、积极,大都是一些小型博物馆;第二类则存在一种盲目的自信,似乎从中发现了无限商机;第三类则是持冷静、审视的态度。调查分析表明,故宫博物院文创工作成效显著,与其品牌的巨大号召力有密切关系。因此,把馆办好,做出影响力是促进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前提。

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是创意,是创造力。首先开发文创这类创造性劳动必然带来人力成本的增加,成本摊销难免会推高产品价格,从而对大众消费形成约束。针对这个矛盾需要有深思熟虑的解决方案。其次,人才队伍不配套影响文创开发,这项工作如果仅靠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干,显然是不太可行的,社会力量的介入不仅需要而且必要。第三,人均消费尚处于低水平。重庆自然博物馆2016年文创产品的收入达1 400万元,在全国算是名列前茅,但与300多万的年观众量相比,人均消费不足5元,远远低于大都会博物馆人均消费128元的水平,与上海博物馆人均消费10元也有成倍的差距。总的来说,中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才刚刚起步,未来之路漫长。

3.3 与展教结合的实践探索

文创产品开发的产业链很长,博物馆宜做上游环节工作,通过挖掘馆藏资源,开展诸如策划、设计等活动来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再通过适当的知识产权交易(转让、授权、分享等)取得应有收益。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经验是将文创开发与举办临时展览和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我们与一家文化企业合作举办的“世界恐龙艺术大展”特别展览为例,配套投放数百种原创产品销售,销售收入与门票收入大致持平。另一实例是与邮政部门合作,借发行《中国恐龙》特种邮票的机会,举办全国首发仪式,同时配套策划了“邮票上的恐龙”特展,推出了首日封、邮折、明信片等纪念品,社会反响相当不错。如今,我们对临展项目提出一项特别的审批要求,没有文创产品的展览一般不予接纳。

4 融入博物馆大发展时代

4.1 博物馆面临的社会问题

全球化:博物館应注意保护与收藏的多样性,维护自身的独特身份,避免在全球化浪潮中迷失自我。

博物馆与经济及生活质量的关系:博物馆不应为迎合经济创收的趋势而削弱自身的主要职能。

博物馆的社会角色:鼓励博物馆成为反思与辩论历史、社会、文化和科学问题的空间,提供多元视角促进社会融合和包容。

博物馆与信息和通信技术:充分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分享和传播知识,更好地实现主要职能。

4.2 融入社会求得新发展

当今,博物馆正处于一个复杂的变革时代,有三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一是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博物馆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彰显,教育功能上升为首要功能;二是内涵式发展成必然要求,需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挖掘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进而提高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能力;三是融合发展成为新的方向,文教融合、文旅融合、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正在形成新的发展态势。

5 结语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将博物馆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自然博物馆与其他类型的博物馆一样,已经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机构,还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机构。这就需要自然博物馆人密切与社会的联系,积极投身于社会变革的时代洪流,充分行使其主要职能,为谱写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社会发展[J].四川文物,2011(1):3-18.

[2]宋向光.当代博物馆的社会责任[J].中国博物馆,2012(4):47-50.

[3]张颖岚.博物馆策展人制度及策展人才培养[N].中国文物报,2015-04-28(06).

[4]武贞.博物馆临时展览与策展人[J].博物馆研究,2013(2):36-40.

[5]华翰.博物馆文创的核心价值是创新[N].中国文物报,2016-07-15(01).

[6]张惠瑶,贺鸣.博物馆文创衍生品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6(4):28-33.

[7]单霁翔.什么阻碍了博物馆文创的发展[N].光明日报,2016-05-06(05).

[8]张振鹏.博物馆运营全面进入文创时代[N].中国财经报,2017-02-16(07).

[9]严建强.特展与博物馆社会角色拓展[J].东南文化,2013(2):105-111.

[10]侯江.杨钟健的博物馆文论[J].博物馆研究,2012(3):3-9.

作者简介:欧阳辉(1964—),男,博士,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古生物研究,现为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E-mail: oyh-8@163.com。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f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integrating into society// OUYANG Hui

Author"s address Chongq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 E-mail: oyh-8@163.com

Abstract "Earth, Organisms & Human: Basic Display of Chongqing Natural History Museum" won the "The 14th (2016) National Top 10 Exhibition Boutiques" award, which achieves high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art with rich content and perfect system. With the functions of research, collection, conservation, exhibition,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play a characteristic role nowadays, and have an increasingl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ublic and city. Exhibitions of museums need to be people-oriented, close to life, enhance the experience,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educ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reflec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t the same time, museums can develop culture creative products based on exhibitions, tightly combine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to meet the public"s need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Natural history museums should integrate into the community with a positive attitude for a new chapt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useums.

Keywords natural history museum, exhibition planning, culture creative products, socialization

推荐访问:博物馆 融入 探索 思考 自然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