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学生互反馈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学生互反馈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时间:2022-12-18 16:1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近年来,国内关于反馈教学法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对教学信息的利用和反馈在各研究中尤为突出。本文旨在对学生之间互反馈方法进行归纳分析,对其概念、理论结构、教学方法、应用实践及意义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对我们具有启迪性的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反馈;互反馈;学生;理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反馈理念自古以来在各领域就有的广泛应用。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反馈机制较多的应用于机械控制与电子技术。维纳将这种“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称之为“控制论”。反馈放大器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反馈理论的形成,而维纳控制论的建立使反馈进入非工程领域。[1]教学是一个完整有序的、有目标、有方向的信息传递系统。反馈控制论认为传统的教学系统中主要的信息流向有:主信息流向是教师---媒介---学生;反馈信息流向学生---教师。目前教学反馈多是对这两种信息流向的研究。学生做为教学主体,存在于学生内部的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同样也影响着教学效果,关于学生之间的反馈研究正在逐步深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的概念、理论依据、教学方法、应用实践及意义进行总结,为今后教学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启迪。

1.学生互反馈的概念及由来

反馈又称回馈,在控制论中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教学反馈指在教学系统中教学信息有方向性的输入和输出,及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按照形式分为正、负反馈,教学系统中的反馈大多采用一般控制论原理观点,教学系统的输出信息反送回输入端,对系统的状态产生影响,如果这个影响的效果是使教学系统消除偏差则为负反馈,加大偏差则为正反馈。教学中负反馈调节可以克服由于系统内外干扰造成偏差,使教学有序地开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教学中更提倡使用负反馈法。[2]从时间上分为正时差反馈、零时差反馈和负时差反馈三种类型,正时差反馈引起认知冲突,同步反馈形成认知结构,负时差反馈完善认知结构。[3]学生互反馈是以教学反馈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之间的反馈活动的信息交流方法,在其他学者研究中又称为同伴互反馈、生生互动。

2.学生互反馈的理论及教学方法

2.1理论依据学生互反馈其实质是个体之间通过教学系统中的信息交流相互促进提高其认知发展的过程。各研究中主要的理论依据有:系统控制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互赖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发展论、认知精制理论、动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本研究中重点介绍一下理论:

2.1.1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人有使用符号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人积极的接受各种刺激并作出选择、组织和转换,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作为学习模型,形成规则,并通过对这些规则的重新组织,形成自己的行为。研究中有这样的观点:人的行动后果影响着人在类似情况下是否会采取同样行为的发生;[4]学习有代替性,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进行学习,而非直接参与,仿照他人行为所获得的理想结果来设计自己的生活,而不愿效法使自己行为导致不良后果。[5]班杜拉后来还提出替代学习模式。有研究表明,让学生分担责任和采取互动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比较积极的感情,形成更好的组际关系,使后进生形成较好的自我形象。[6]

2.1.2社会互赖理论最初见于20世纪初,科特.勒温在团体见解的基础上,提出团体的核心为成员间在共同目标下的互依性。随后,勒温的学生和同事们又进一步发现,完成目标任务的驱力激发了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行为。莫顿.多依奇在此基础上提出合作和竞争的社会互赖理论,戴维.约翰逊教授对此理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这种互依性主要为合作的互依性和竞争的互依性。积极合作的互依性,合作者之间关系融洽,共享资源,共负责任,互相促进共度难关,个人成功以他人成功为基础并寻求多赢;竞争的互依性,个体间相互竞争,消极对立,无共勉共享,个人的成功以他人的失败为代价。合作学习是该理论的核心。戴维.约翰逊等人还提出合作学习的六个关键要素:积极的互依性、个体职责和个人责任、促进式互动、恰当运用社交技能、组进程和建构竞争努力和个体努力的条件。[7]

2.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想源于认知主义,皮亚杰认为学习是新经验与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双向作用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是信息的积极加工者,学习的目的是发现学习,并转化为自我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知识的生成性、主观性;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特的个人经验和已有能力,理解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个体性;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在组织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有: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及支架教学。建构主义教学中一般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共性因素。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及学习过程;关注教材设计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活动设计;关注学生对初级和高级知识的获得;关注知识技能的记忆及学习在不同情景的迁移;不仅关注以学科为中心的学习,还注重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外部管理,还强调学生的自我引导式学习。[8]

2.1.4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1978年首次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其核心概念,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指导或能力更强的伙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9]研究发现,合作活动的功能首先是在集体中以儿童间的关系为形式形成的,然后才成为个体的心理功能,即反省源自于争辩。教学中的最近发展区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也体现在学生与较强的同伴的合作学习中。

2.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控制的教学方法有:

2.2.1反馈教学法:是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原理建立的新教学法,是师生双方在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由教师引导(控制)学生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学习,以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为目标,突出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新颖科学的集各种教学方法优点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方法。[10]突破教学中教师教与学生的学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和控制教学过程的角色。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流向;关注反馈过程中的情感效应;强调对反馈活动的及时评价以及反馈活动的时空性。本调查中的学生之间的互反馈采用反馈教学法的模式,然而更注重研究学生之间的正负反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2.2合作学习:又称合作教学初兴起于美国,90年代传入我国,其教学效果显著,是当代教学改革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其内涵包括:小组活动为主体、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目标导向、小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有: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及小组调查法。[11]其理念体现在六个方面: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和评价观。[12]曾琦提出了真正的合作学习需要具备的五个基本要素: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混合编组。[13]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进行反馈的信息来源,并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效果。

3.学生互反馈的应用实践及意义

在语言教学和技能教学中有很多关于学生之间互反馈教学的应用研究。首先在语言教学中,众多研究发现由于学习者的能力及兴趣相当,同伴反馈能提高同伴阅读意识,培养积极学习态度,锻炼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更好的促进学习效果。在英语的语言教学中,过程写作教学法的同伴互评反馈模式被广泛研究应用。白丽茹对同伴互评反馈模式理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同伴互评+教师讲评”循环反馈模式。[14]王飞等认为,电子同伴反馈方式虽然教学中很受喜欢,但是传统的面对面同伴反馈方式更益于写作能力的提高。[15]对于同伴互评效果的测量,白丽茹研究编制了科学规范、简便易施的同伴互评反馈模式测量评价表。在该研究中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可信性和跨时间稳定性,能够反映测量评价表所要测查的主要内容。[16]其次,技能教学中,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杨荣芳等研究发现学生互反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加快学生学习新技能的进程及准确性。[17]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护士培养,邹红等认为同伴互助学习法中护士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挑选合作伙伴能有效提高ICU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效果;[18]在体育教学中,陈最新、詹建国等研究“分层合作学习法”,该方法以不同层次(小组)的反馈信息为指导,引导各小组内部、组间以互助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良好的意志品质、互帮互助、创新探索的教学思想。[19][20]蔡国松研究发现运动技能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在增强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21]

小结

为了适宜社会需要和发展,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生之间的互动反馈,充分调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培养学生评判想思维能力,有利于辅助教师反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学生自身知识的储备、人际交往技巧及反馈能力的培训,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兆经.反馈理论的演化及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1,(5):43-49

[2]吴中江.试论教学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8-13

[3]杨红萍.论反馈原理与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6):34-35

[4]程晓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BruceJoyce,EmilyCalhoun.归纳教学模式(赵健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7]张智.社会互依理论的发展及教育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6(5):108-112

[8]吴宝瑞.高等教育心理学[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

[9]Thomas L. Good,Jere E. Brophy.透视课堂(陶志琼等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0]刘显国.反馈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1]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32-34

[1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68-72

[13]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12

[14]白丽茹.基础英语写作同伴互评反馈模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检验[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1):51-56

[15]王飞,王松.二语学生对电子同伴反馈和传统同伴反馈的看法[J].考试周刊,2011,(49):124-125

[16]白丽茹.大学英语写作中同伴互评反馈模式测量评价表的编制[J].现代外语(季刊),2012,35(2):184-192

[17]杨荣芳,白建英,代彦玲.学生互反馈法在护理技能操作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3170-3172

[18]邹红,李亚洁.同伴互助学习法在ICU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4B):11-14

[19]陈最新,楼晓冬.互动分层合作学习对田径运动成绩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113-116

[20]詹建国.分层合作学习法在跨栏跑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5):656-658

[21]蔡国松.合作学习在网球选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6(2):30-32

推荐访问:在教 学中 反馈 现状调查 学生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