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示范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示范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时间:2022-12-15 16:5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结合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原有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明确其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工学专班、三学期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未来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出深化方向。

关键词 示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在区域汽车维修行业、企业的参与以及帮助下,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改革,明确了“工学专班”是学院人才培养必须依托的载体。可是,“工学结合”的实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也是示范院校立项建设以来的重点工作,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与实践。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就业面向

通过多轮的专业市场调研和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制造與装配的岗位需要,掌握汽车维护保养、汽车检测、汽车故障排除、汽车销售、汽车保险理赔、汽车装配、汽车质量检验等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能够从事汽车快速保养、汽车机修、汽车销售、前台接待、出险勘察、汽车总装、汽车质量检验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依据多年的产业、行业、企业调查和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持续跟踪,确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汽车使用、检测、管理、维修、制造与装配等方面的工作,具有汽车调试、汽车故障检测、维修、维修企业管理、汽车质量检验等能力,能直接在生产一线、汽车检测站、汽车特约经销商等企业从事一线技术岗位工作[1]。

2 “工学专班、三学期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构建

打破原有的“2+1”教育模式,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制定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要求,细化“顶岗实习”并重新界定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段,真正实现工学结合,轮流交替。因此,有必要采用“一学年三学期”的设置。

学校培育过程中,专业教学的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均设置三个学期,这两个年级分别安排一个学期完成认识实习和跟岗实习。大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通识课程的学习,完成学生角色的转变;第二学期主要进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实施大课堂同平台,打通专业群内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第三学期借用部分暑假时间到一线企业进行认识实习,使学生对汽车行业、实践企业和工作岗位有一个初步认知,并完成调查报告。大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原理)、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二学期进行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维修基础等专业项目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同样借用部分暑假时间进行跟岗实习,此阶段学生已掌握较好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的实践技能,通过“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言传身教,使学生快速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大三年级则安排两个学期,第一学期进行专业综合项目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学习;第二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此时学生已初步具备独立从事岗位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学生需要完成剩余实践课程的企业学习和毕业实习报告的作业。

2.2 实施情况

“工学专班、三学期制”的核心要义为“工”与“学”有机结合、相互交替、共同促进。外延上,学校专业教学学期与企业工作实习学期轮流安排,使学生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层层递进,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学生成长典型的“三阶段”;内涵上,呈现出专业课程体系内的“工”与“学”相互融合,依托我院特有的“三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下到企业进行三轮实习,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对未来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识充分,自我定位更加准确,符合目前我院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2]。

3 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教学的载体,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长期的调研论证和毕业生的跟踪反馈,我院确定了核心课程、项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专业三课程体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机电维修、整车销售、汽车制造与装配等工作,通过上述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得出学生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构建并完善本专业的“三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一方面包括专业平台课程,可以采用大班级授课,包括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等;另一方面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车辆拆装与调整方面的课程,使学生达到汽车修理工初级的水平。项目课程主要是对原有的专业课程知识进行项目化处理,任务单一,能力明确,项目的学习都是某一单项技能的训练,包括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维护与保养等课程,使学生达到汽车修理工中级的水平。实践课程主要在学生进行各类实习时开设,由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是对学生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包括汽车企业管理、综合职业能力训练等课程,使学生达到汽车修理工高级的水平。

3.2 工学专班课程开发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目前20余家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为支撑,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根据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将专业学生就业面向的岗位任务归纳成学习任务,并重新编排,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开发出具有我院专业特色的工学专班课程,实现学校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以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任务组合课程,按照工作任务编排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在素养、知识、技能等方面达到工作岗位要求。以《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整门课程包含6个典型工作任务:发动机电控系统整体结构认知;发动机怠速不稳的故障检修;发动机启动异常的故障检修;发动机加速无力的故障检修;发动机尾气排放超标的故障检修;发动机爆震的故障检修。

同时建立包括企业技术骨干参与的专兼结合的课程建设团队,开发符合工学专班特点的课程标准、专业教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明确课程的重点、难点,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融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明确课程考核的方式和方法[3]。

4 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

4.1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仍然停留在简单的用工需求上,企业对于专业学生的前期培养并不积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省示范院校建设重点立项建设专业有必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找到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途径,探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4.2 打造“教练型”教学团队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教师流动性较大,尤其是高水平的教师缺失严重,这已成为制约民办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院在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的基础上,要创造平台,加大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打造“教练型”教学团队。

4.3 精细“工学专班”课程

经过多年实践,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经构建了符合“工学专班”要求的“三课程体系”,专业课程的开发已日趋完善,下一步将重点进行课程的精细化处理,保证课程的与时俱进。同时,也应进行课程小班化教学的尝试,解决目前大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4]。

参考文献

[1] 李晓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8):29.

[2]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7-79.

[3] 势义红,张慧兰,辕棱娟.高校推行三学期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8(5):42-44.

[4] 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91.

推荐访问:构想 示范 院校 实践 检测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