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视觉力的情感表现

视觉力的情感表现

时间:2022-12-15 15:2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视觉力是艺术形式与艺术情感的直接作用,是视觉形式引起的关于力的心理对应。文章以力学现象作为出发点切入对视觉力的分析,探讨视觉力原理、表现方式以及应用。

关键词:情感 视觉力 视觉力 形式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世间一切物理活动都可以被看作是趋向平衡的活动。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状态。视觉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于不稳定形式。其力度的强弱等同于该形式用以摆脱稳定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图1中的小圆点使人们感觉到这些圆点正由中心向四周运动或者由四周向中心运动。其视觉力与我们试图将圆点拉回稳定位置所需要的力量相对抗并且大小相当。这一力量无疑被看做圆点摆脱方框中心的根本原因。我们越是盯着这些圆点看,就越会对这一力量的存在坚信不疑。内心对于稳定与平衡的渴求给予了这些原本静止于画面的视觉元素如此活跃的生命力。因此,视觉力是视觉形式引起的关于力的心理对应,也是一种生理力。尽管这些力是发生在大脑皮质层的生理现象,但它在心理上却与视觉对象本身属性一致。如果力学的应用推动了科技的发展,那么艺术家对于视觉力的应用将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情感。

二维形式当中,视觉力往往来自于运动,或某一形式与经验图示的叠合。如图2所示,由于水平放置的圆切弧线与桥梁的图示相叠合,所以这一形式被认为承受着稳定的重力。下方的弧线却使人感觉到有一股自下而上且大小不等的力量将其向左上方顶起来。我们的情绪也将随着视觉力不断加强而越来越激烈。与此相同,当正方形旁边放置一个长方形时,我们会感觉它是正方形遭到挤压后产生的形态。菱形则是一个被拽歪了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在推拉之后变为各种形式的三角形。伴随着这些不稳定、变化丰富的形式,观者内心将体验到各种力的作用。

立体形式中视觉力更偏重于体现形体的各种张力。不同形式的张力会产生决然不同的审美情感。图3第一个瓷瓶收缩的颈部造型与膨胀的腹部造型形成对比,使整个瓷瓶成为外界压力与内部张力共同作用的美的产物。第二个瓷瓶颈部纤细的直线与腹部饱满而单纯的弧线相互融合。似乎有一股自下而上、柔和至极的气流在腹部正处于循环往复之中。第三个瓷瓶内强而有力的上升气流被瓶口紧紧裹住,像是一个气功大师深深吸一口气将所有力量汇集至胸腔。第四个瓷瓶近乎于球体的上腹部叫人胆战心惊。好像只要用针刺一下,这个鼓得不能再鼓的肚子就会爆炸。

以形体为语言的雕塑艺术要求每一处形体必须很好地揭示其紧凑而完整的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完整的外部张力。其视觉力表现为各形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来自外界的压力作用于薄薄的肌肉组织和脂肪之上,使光洁平整的背部当中隐隐凸显出肩胛骨的形状。肩胛骨的对外张力与外界压力在对抗中达到了平衡。背部浅浅的“峡谷”告诉我们在脊柱的两旁覆盖着掌控背部动作的层层肌肉。腰部轻微地扭动使这些肌肉发生运动。它们相互交错着发挥各自的作用。肌肉以及脂肪之间隐现着的“山坳”意味着大气透过皮肤向身体内部挤压。左边的腹外斜肌由于受到身体的扭动使肌肉受到压力,于是腹外斜肌与胸廓之间形成了一道迷人的低点。结实的臀部象征着青春、活力以及生命的开始,体现出水珠才所具有的表面形态。在图5中少女形象的头颈肩关系的处理上,艺术家十分强调颈部作为头部与胸腔的强有力的连接体。有意强调颈部向两端分别插入头和胸这两体块的关系。手臂与胸腔、上臂与下臂的连接关系使人感觉类似榫卯结构一般的结实。在胸廓与骨盆相连接的位置被一层紧凑的腹直肌牢牢地拉扯和覆盖。叉开而坚实的腿部就像两支钢柱一直通到颈部。作品体现出艺术家对于形体间咬合与

穿插关系的理解。其形体间强有力的连接关系使作品体现出有如建筑物一般坚实不可摧,同时也彰显了艺术家的个人气质。

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将情感以视觉力的方式注入形式之中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形式产生出与艺术情感相统一的视觉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形体都能够产生视觉力从而引发情感。平均的形式容易使各种力量相互抵消,还会使我们无法识别元素间的差异而失去耐心。在图6的这件古代青铜器皿中,鸟造型本身充满着力的变化。紧紧贴伏于地面的腹部以及从头部自上而下、流畅而婉转的线条将一股强大的力量直插入底座。向后扭动的头颈曲线打破原本的安静和稳定,将一股力量向身后延展。鸟造型在这巧妙的回眸之间构成具有明显倾向性的运动。然而当另一只完全相像的鸟镜像般出现在它对面时,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生动而丰富的力被完全抵消,原本具有倾向性的力在相互拉扯过程中居于平衡。此时我们再也找寻不到任何具有总体倾向性的力量,也使画面所要表达的情感变得模糊不清。

以图7中的雕塑作品为例,人物形象的小腿左右两边曲线由于受到比目鱼肌外形的影响。“高点”分别处于相互错落的位置。外部曲线的高点处于线条的上部,而内侧曲线的高点处于偏下的位置。从空间与体量的角度来看,肌群包裹中的胫骨无疑显露出小腿肌肉群各不相同的起始点与结束点。除了身体简单的左右对称,人体造型当中几乎不存在完全对称的形体。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将导致肢体形态的变化。写实主义盛行的年代,艺术家通过解剖学了解人体形态的相关知识。这有助于他们从骨骼与肌肉的运动中掌握形体的视觉力变化,以便使这些形式中的视觉力冲击欣赏者的感官,让他们信以为真。

中国绘画十分讲究“势”的运用。“势”是事物总体的运动趋势,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最普遍的规律。完整的雕塑作品无论其形体动态的强与弱都应具备其总体的明显倾向性。在图8中这件汉代青铜雕塑中,野猪在竭尽全力向前奔跑的途中遭遇不测。两只猛虎分别从前后对它进行了致命攻击。两股迅捷而猛烈的杀伤力正威胁着这头奔跑当中的猎物。然而由于野猪的体量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们感觉到它应该有足够的力量在这场搏斗中坚

持到最后。在这场力的较量中,身后的老虎已经跃上野猪的背脊,野猪的臀部正受到一股强大的压力,以致在接下来的动作中将呈现坐地的趋势。来自前方的老虎则更为巧妙而凶狠地对野猪实施攻击,它凭借着惯性俯身直插并且撕咬住野猪的腹部,后爪有力地将野猪颈部拉向地面。除了这三股力量的对抗作品中用多余的细节进行修饰,以突出作品主题与动势。运动中大量富于表情的动作或姿态并不适用于艺术,因为他们的印象难于辨认。

节奏是所有生命体得以存在的原始节律,也是那一次又一次推动海浪或心脏跳动的生命原动力所固有的基本特征。作品中的节奏往往体现为各视觉力间相互呼应、停顿与协调的关系。以艺术家魏小明的这件绘画作品为例(图9),构图中左右两边的少女相互呼应成为一个弧形。这一弧形被中间的少女间隔开,好像音乐中的一个休

止符。仙鹤、少女仿佛摆脱了地心引力漂浮于空中。上升之力使构图呈现出飘逸、浪漫的情感。人物形象在动态上尽管各不相同,但在方向上取得了一致。一种

无形的力量正将她们送往远方。使视觉力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达到了有如音乐般的动人旋律。

人体作为雕塑艺术的惯用语言,以其形体变化的生动性展现出无穷的艺术魅力。不同形体、不同动态的身体存在着不同的视觉力,这些力量彼此联系而产生节奏。图10这件浪漫主义题材作品中,各个形体间以一种柔和而美妙的力量相互衔接。圆润而饱满的形体起伏好比音乐当中各小节之间应有的张力运动。脚趾轻轻点地的造型取消了女性身体应有的重量,仿佛游走于行云流水之间。一只小怪物正轻轻托起少女的左脚,怪物细长的尾巴与少女饱满的身体形成体量上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梦境中所展现的女性丰盈之美。视觉力运动将牵引着我们的目光往复盘旋于所有形体起伏之上。

艺术家创作时所遗留下来的笔触或者塑痕也往往被看做作品艺术情感的较为直接的体现方式。每一个笔触作为一个完整的视觉力形式有其自身的形状、颜色或者体量。用笔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都会使工具与画面在力的作用中留下千变万化的形态。以布德尔的作品《贝多芬》为例,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对于贝多芬及其音乐作品的理解,使手中的黏土充满激情地飞舞。狂野、理性和浪漫的气质从雕塑家手中的黏土中得以一次次的升华。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当艺术家的指尖每一次划过黏土表面时的激情与冲动。这些存留在作品表面的笔触或痕迹所彰显出来的视觉力形式与我们从贝多芬及其作品中感受到的力量在审美情感上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视觉力是使形式产生情感的直接原因,是视觉形式所包含的引发艺术情感的原动力。艺术家在情感的推动下创造出视觉力形式。观者内心被视觉力激发出审美情感并与作品产生共鸣时,完成对该作品的审美。这一过程中视觉力一直充当着情感与形式的媒介。因此,当我们被某一个形式所感动,使观内心发生震动和共鸣的并不是形式,而是形式中的视觉力。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视觉力形式。只有视觉力形式能够感动观者。艺术家的作用是将普通形状或图示表现为有视觉力形式。而形式只是作为视觉力的载体使观者与作品产生共鸣。在图像文化突显其负面功能的时代,视觉逐渐失去原有的意义和效刚。这将导致艺术形式与艺术感受之间形成断裂。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都应该恢复眼睛对于生动艺术形式的捕捉能力,恢复其敏锐的视觉理解力。不然,今天的“视觉消费者们”就只能依靠那些支离破碎的学说或观点阅读艺术作品了。

推荐访问:视觉 表现 情感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