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日本身体知研究的脉络

日本身体知研究的脉络

时间:2022-12-14 11: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为了清晰体育中身体知研究的可能性,对日本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结论如下。(1)体育领域关注身体知,主要是为了宣扬学校教育中体育的独特价值;学校教育关注身体知,则是为了批判此前学校教育的弊端。(2)研究取向上,可归为三类:广义的运动学习与运动教育论、以身体知为焦点的文化论、揭示身体知的结构及机能的机制论。(3)身体知的机制论研究方面,现象学意义上的相关研究,突出强调身体知在运动学习中的始源特征,主要探讨了其发生、发展与传承的机制,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以提高运动学习的实效性动机,重视借助数学描述把内在知觉言语化。

关键词:身体知;体育的独自性;运动形态学;系统科学;人工智能科学;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15)01-0038-08

1.序

复合词“身体知”的“身体”并非物理学、解剖学意义上“冷冰冰的毫无生气的躯体”(“客观的身体”),而是指运动与感觉同在的“身体”(胡塞尔的“动感身体”,德语Kin?sthese),“活生生、有血有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身体”(梅洛一庞蒂的“现象的身体”);“知”则不仅仅意指单纯意义上的“知识”,而是突出强调当事人在遇到新情况时能够准确判断、完善解决的“智慧”。从“知”(认识)的方式来看,“身体知”的认知方式并非言语构成的逻辑思考,而是直观、切实的行动。从“身体知”的视角审视教育及体育中“懂”与“会”的问题时,“会”将被赋予“知”的位置,即,“身体知”是由“懂”与“会”交织而成的知的整体。学自行车,摔倒几次之后突然“会”了,弹奏不熟练的曲目,经反复练习,熟练了,皆为“身体知”使然。

近年来,国内体育学界已开始关注身体知研究。贾齐(2002)指出,要想深入探究运动学习的价值,切实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理论研究水平,“暗默知(tacitknowledge)与形式知(explicit knowledge)关系的研究、身体知的研究等具体课题”必不可少。进而,他(2008)把体育课程性质定位于历史性社会性“运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认为其价值由表里一体的两个侧面构成。表层价值是运动技能的形成(外显行为的变化),深层价值是(运动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与情感体验。深层价值——(运动性)认识能力的发展与情感体验,可与身体知同义理解,浅层价值则可理解为身体知获得发展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他倡导的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中,他以身体知为立脚点,对运动学习·指导应遵循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拙文(2009)亦曾指出,若要超越“体质教育论”的局限,使“身体教育”真正确立,同样离不开身体论、身体知的研究的实质性进展。另一篇拙文(2012)也曾以日本体育学者金子明友的身体知论为研究对象,从其身体知论的渊源、结构、核心思想三个方面,对身体知的含义予以了梳理。

直接使用“身体知”一词的文献之外,还有一些文献未直接使用“身体知”一词,但其观点与身体知的思想极为接近。杨炳荣(2003)受教育哲学中“默会知”(“暗默知”)研究的启发,指出应该把体育教学过程理解为“一个特殊的认识、感受和体验过程”,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之处在于用身体去认识、感受和体验,即身体知的过程。毛振明(2004)对传统的体育目标体系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了“体育实践能力”的目标体系,强调“懂”与“会”或知识与技能的统一。深入思考的话,“懂”与“会”或知识与技能统一的“场”,实际上只能是“身体”,因此,若要深入探究“体育实践能力”的深层学理,同样离不开身体知的研究。张洪潭(2007)站在传授知识的立场,认为体育课程的主旨与其他课程一样在于知识的传承,只是其他文化课传习的是“认知性知识”,体育课传习的则是“操作性知识”。从认识主体的角度考虑时,“操作性知识”的认识主体实为身体(包括精神),因此“操作性知识”可与“身体知”同义理解。

以上相关文献,关注身体知的角度与重视程度有所差异,但共通之处在于全都站在身体知的立场,反思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弊端,尝试重建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课程体系。这对提升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总体而言,以上研究尚都停留于问题提出水平,无论研究的广度还是研究的深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际上身体知的相关研究大致有两个分支:一是教育人类学中“身体经验”方面的研究,突出强调认知体系中“身体经验”的首要位置,如德国的Grupe,O在分析sports的内涵时曾把“身体经验”赋予“一次性经验”的位置;二是认知心理学中“具身认知”的研究,突出强调身体与认知不可分割的特征,如被认为是诱发“后认知主义”变革的原动力(Gomola&Calvo,2008)的认知心理学中“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研究,其最显著特征在于突出强调身体与认知的同在性。分支虽然不同,但它们共同的思想源头主要为梅洛一庞蒂的现象学身体论,以及迈克尔·波兰尼的“默会知(识)”思想。

当前,国际上的身体知研究,日本非常具有代表性。受胡塞尔现象学,尤其是梅洛一庞蒂的现象学身体论影响,二战之后,身体论在日本哲学界愈加受到关注。身体论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反思近代以来理性主义招致的诸种现代问题,试图从复兴感性(身体)寻找出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从身体论的角度审视传统认识论的局限性时,“身体知”一词应运而生。进而,身体知的研究很快就跳出哲学领域,受到了临床医学、教育学、认知科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00年之后,以体育学界的身体知体系论的确立与认知科学领域、系统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科学领域为标志,日本的身体知研究,在体系性与深人性方面皆取得了显著突破。

为了从广度上全面把握身体知研究的状况,清晰体育中身体知研究的可能性,本研究将以体育领域为中心,对日本的身体知研究的状况进行全面梳理。

2.日本身体知研究的全貌

推荐访问:日本 脉络 身体 研究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