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员的角色转换

论“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员的角色转换

时间:2022-12-09 09:55: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深度融合,创造公共图书馆新的发展常态。“互联网+”环境对公共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要积极应对“互联网+”环境的挑战,转换角色,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分析与策略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员 角色转换

1.“互联网+”

1.1“互联网+”的概念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最早提出是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严格说来,“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增长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模式[1]。

1.2“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有六大特征:一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了;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二是创新驱动。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三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话语权不断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治理会是很大的不同。四是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力量,互联网的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五是开放生态。关于“互联网+”,生态是非常重要的特征,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推进“互联网+”,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研发由人性决定的市场驱动,让创业并努力者有机会实现价值。六是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2]。

1.3“互联网+”的环境

2015年07月04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公共图书馆收集、整理、存储文献知识和服务读者社会机构,它在知识经济时代“互联网+”的环境下,正致力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化的根本转变,必将以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为平台,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提档升级,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员必将转换角色,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发展。

2.“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新使命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就是互联网思维在公共图书館行业的具体运用,是互联网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先进的生产力推动公共图书馆深化改革,创新公共图书馆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激活公共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促使公共图书馆整体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为此,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新的历史使命。

2.1公共图书馆跨界融合

“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跨界融合。“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就是在公共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跨出图书馆原有的界限,与机关、学校、社区及信息开发、利用机构等大融合,促使图书馆实现自身变革,进而重塑融合。盐城市亭湖区图书馆与亭湖区政府合作,将分馆设在区政府内,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分馆与总馆信息共享,既方便政府公职人员信息查询,又推进区图书馆自身的变革。

2.2公共图书馆创新驱动

互联网思维的求变特质,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应积极策应求变的特质,尊重客观发展的规律,顺势而动,释放创新能力,推进图书馆自我革命。如果说“互联网+”是整个社会的功能体系的话,那么公共图书馆就是“互联网+”环境中的一个知识传递的节点。这个节点必须适应“互联网+”的创新革命,以创新为动力,增强公共图书馆驾驭知识、控制知识、传输知识的能力,进而为社会解决获取知识的困难,在创新服务中壮大自己、发展自己。

2.3公共图书馆人性尊重

“互联网+”的环境体现着人类的崇高境界,最显著的理念就是尊重人性的思想。“互联网+”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在这里,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信仰,不分年龄大小,不分健康与否,一切都没有差别,只要能自由进入“互联网+”的环境中,就可以自由发挥。这一理念正是公共图书馆追求的历史使命和价值所在,是公共图书馆为之奋斗的工作目标。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更努力体现尊重人性的最高境界,为任何人提供极为便利的、获取知识的条件,为满足一切读者的精神需求、知识需求、技能需求及休闲、娱乐等需求。这是人性得到尊重、人性光辉普照的体现。

2.4公共图书馆开放生态

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公共图书馆处于条块割据、相对封闭的状态。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按照地域或行政区划设立公共图书馆的层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图书馆、省(市、区)图书馆、省辖市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等,这是纵向结构的设置模式,虽然以中国图书馆学会、各省图书馆学会、各市图书馆学会的平台,搭建一个纵向的联系载体,但是各级公共图书馆之间行政隶属关系不同,相互之间处于独立状态。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就是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封锁,推进开放的生态。这正好能突破公共图书馆原有的发展瓶颈,推动公共图书馆深化改革,走开放生态之路,激发公共图书馆的活力,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总之,“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面临变革与创新的挑战,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图书馆员的角色必须转换。因为在公共图书馆的所有要素中,图书馆馆员是决定性要素。

3.“互联网+”公共图书馆馆员的角色转换

“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提出公共图书馆跨界联合、创新驱动、人性尊重、开放生态等新的历史使命,这些使命的完成,必须有符合“互联网+”素养的图书馆员,“互联网+”时代呼唤图书馆员角色转换。人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图书馆员在图书馆生产力里的作用显然是决定性的。因此,面对崭新的“互联网+”时代,原有的图书馆员角色就难以胜任,必须与时俱进,成功实现角色转换。角色转换包括人格转换、知识转换、能力转换、价值转换、目标转换等[3]。

3.1人格转换。“互联网+”图书馆员应当具有完美的、健康的、尊重人性的人格。这种人格是“互联网+”环境对人格的一种提升,以尊重人性为前提,以尊重人性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中心。人格体现的是一种人性美好的尊严,拥有的是一股积极向上的精神,传递的是一种刚毅不屈的意志。具有这样人格的公共图书馆员,对读者是满腔热情、体贴入微的周到服务;对同事是关爱备致、兄弟姐妹般的温暖帮助;对待自己,严以修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人格是力量与美的升华,是人生理想的境界。

3.2知识转换。知识是支撑公共图书馆员完成“互联网+”新的历史使命的基础。要实现知识的转换,就必须重新学习、再学习。这里的知识外延广泛,内涵丰富。既指一般性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指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既包括学校教育所涉足的知识,又包括社会教育、继续教育所增长的知识。简言之,凡是与“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员相关的知识都属知识转换之内。

3.3能力转换。公共图书馆既是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文献的服务行业,又是有一定学术性的业务单位,无论是开展服务,还是开展学术研究,都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种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这些能力主要有汉语言文学和外语表达、运用能力,信息存储、筛选、鉴别能力,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管理与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协调、公关等方面的能力。

3.4价值转换。人是社会中的人,任何人在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员应当以献身公共图书馆事业为人生最大的价值,也只有当个人的价值在为全社会谋利益的时候,才具有永恒的意义。

3.5目标转换。“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决定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层次、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因此,它的目标不再是图书保管员,而应当是信息员、网络员,是知识的导航员,是解决读者问题的专家。

4.实现角色转换的对策

4.1重视制定规划。“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十三五”之初,就要重视“角色转换”的规划。公共图书馆要为本单位员工做好角色转换的宏观规划;公共图书馆员要客观地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冷静分析,正确寻找自己的位置,将个人微观规划与单位宏观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转换适中,科学合理。

4.2引入竞争机制。竞争能打破常规的约束,使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发挥作用。竞争是铁面无私的,优者胜,劣者败。竞争又是公平合理的,依法竞争,人人平等,童叟无欺。

4.3实行奖惩机制。实行奖惩机制,运用奖惩杠杆作用,规范员工扬善惩恶。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榮誉、经济、行政的奖励对人的激励作用是很巨大的;同样,行政、经济的处罚对人的促动作用也是很大的。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奖惩”杠杆作用,规范人的言行。

4.4健全继续教育机制。“互联网+”时代,一方面知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大显身手。另一方面,知识极度“爆炸”,知识衰老加剧,知识更新频繁,知识污染严重,这又让人不得不加强知识学习,以适应知识的更新换代。“互联网+”图书馆员之所以能承担起知识的导航责任,就在于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教育。因此健全继续教育机制,不断促进图书馆员知识更新,以适应工作之需。

参考文献:

[1][2]“互联网+”.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E4%BA%92%E8%81%94%E7%BD%91%2B.

[3]詹勋武.新世纪图书馆员的定位[J].图书情报工作,2000(6):56-58.

推荐访问:互联网 馆员 角色 转换 环境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