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公共图书馆“三网融合”应用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三网融合”应用研究

时间:2022-12-08 20:30:2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三网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三网融合”在国内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图书馆界也对图书馆如何利用“三网融合”开展了一定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讨,但在看到其带给图书馆发展机遇的同时,思考图书馆如何更好利用“三网融合”推进图书馆事业更应是图书馆人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建设 三网融合 应用实践 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 G2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109-03

Application of Triple Play in China Public Library

Cao Ping (Kuitun City Library of Xingjiang, Kuitun, Xingjiang, 833200)

Abstract:Triple play is a resul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volu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developing stages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and practice about how to use triple play in library have already in progress in china library community. Thinking about how to employ triple play advance library career clearly needed to take a far more prominent place on the agenda of library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library construction; triple play; application practice; research and thinking

CLC number: G258.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109-03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渗透兼容,能够通过电视、手机与网络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1 ]“三网融合”之后,可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以致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在2010年我国提出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后,国内相关行业开始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三网融合”,思考其给自身行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对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来说,在探讨与实践“三网融合”带给图书馆发展机遇同时,如何提高图书馆资源传播效率、拓宽和加深图书馆服务、发展图书馆事业则是图书馆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 “三网融合”在国内外的建设概述

1.1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背景及历程

我国提出发展“三网融合”,有着一定的背景,首先,从技术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管理体制面临着全面转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系列通信国际标准的建立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所有数字信息可以表示为“1”、“0”,一举打破了通信业、计算机业和有线电视业等行业之间的技术界限,以前那种“一种业务一个网络”的网络形态和经营思路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技术革新必然导致国家信息产业体制的变革;其次,从国际的竞争角度看,欧盟、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国近年来纷纷放松对电话公司、互联网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的管制,允许它们互相渗透、互相竞争,为了国际接轨并参与国际竞争,我国通信业顺应国际趋势融合改革显得势在必行;再次,从资源的整合共享角度来看,目前的通信业业务分隔,不利于资源整合共享,也不利于信息社会背景下民众以较低成本快速获取信息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信息需求。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发展“三网融合”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产物,更是社会资源整合共享发展所需,在我国的开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三网融合”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早在2001年3月15日“十五计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三网融合”概念,期间虽经“十一五规划纲要”再度提出强调,但整体建设推进速度不快,一直到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通知,我国推动“三网融合”才取得实质性进展,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在2015年实现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各自的业务全面融合目标,至此,国内探讨多年的“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

1.2 世界各国的“三网融合”发展历程及现状

“三网融合”最早源于上世纪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中,是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世界各国对“三网融合”也均较为重视,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均已实现了“三网融合”的技术改造。

(1)美国。《1996年电信法》规定,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从事电信服务,不必申请获取特许权;特许权管理机构不得禁止或限制有线电视运营商及其附属机构提供电信服务,也不得对其服务施加任何条件;电信企业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有线电视系统以及开放的视频系统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因而《1996年电信法》被认为是美国“三网融合”的基石性文件,这份文件为三网融合扫清了法律障碍,彻底打破了美国信息产业混业经营的限制,增强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创造自由竞争的法律环境。原先分属不同领域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差异越来越小,“语音+视频+数据”一体化的模式日趋普遍,并正朝着“语音+视频+数据+无线”的方向发展[2 ],这种“捆绑服务”为美国民众带来了价格、快捷与高新技术应用等颇多的收益。

(2)日本。日本三网融合发展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出大批IT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在日本进行三网融合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了巨大的引导作用,相关企业积极介入并努力消除芥蒂,再加上日本国民广泛参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目前,日本的“三网融合”有很高的水平,如:2003年,日本在东京都圈、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开始播放数字电视;2006年全国各地均可收到数字电视,到2011年7月,日本模拟电视播放全部中止;到2008年年底,日本因特网利用人数为9091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80万,占总人口的73.5%,其中利用手机上网者为750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219万,电脑和手机并用上网者为6196万人。人们可利用手机通过因特网平台享受到电视服务。N H K电视台、富士电视台等近几年均开辟手机频道,电视机不仅可以收看电视,还可以通过网络接受各种服务,也可以上网。[3 ]

(3)欧盟。与我国的三网融合之路相比,欧盟虽然提前完成了这个进程,但从1994年欧盟发表《开放电信基础设施和CATV网》绿皮书开启“三网融合”的第一步,到2005~2006年,欧盟范围内的规模性三网融合终于正式展开,其发展历程长达10年之久。在这个发展历程中,欧盟紧跟发展需求,及时制定管理指令或法律,如《完全竞争指令》、《有线电视指令》等[4 ],这些法规指令的出台为欧盟各国的“三网融合”发展起到了巨大规范推动作用。值得说明的是,在欧盟的政策制定、法律规定等环境影响下,欧盟成员国也对“三网融合”非常重视并根据实际付诸行动,如英国一方面鼓励通信企业的融合发展,如英国电信作为英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现在不仅同时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也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电视频道;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进军网络,推出了在线电视服务,并凭借内容优势吸引了大批网络用户;另一方面重视融合过程中的行业管理引导,以促进网络融合的产业发展。如在2003年,成立了融合了原有电信、电视、广播、无线通信等多个管理机构的新的职能通信业管理机构Ofcom[5 ],来引导和管理英国的三网融合。

2 我国图书馆界对“三网融合”的学术关注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当前我国图书馆界学者对“三网融合”的学术关注研究进展,笔者利用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进行了以主题为“三网融合”+“图书馆”的相关学术检索(检索日期:2011-05-01),共检索出符合主题文献8篇,从这些文献的发表时间看,都是2010年和2011年发表的,最早的学术文献是王丽华发表于《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7期的“三网融合对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影响”一文,说明开始关注是在近两年;从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来看,8篇文献发表于8种报刊上,如《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研究》等,文献分布较为松散;从学者分布来看,没有同一作者研究成果超过1篇,说明我国学者对“三网融合”结合图书馆的研究者较少且分散,也没有形成该领域的领军人物,是检索文献较少、资料不全面、角度不多样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三网融合”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从研究内容分布来看,文献研究较集中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应对策略、对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图书馆发展趋势等,而对于更深层次的图书馆服务流程、服务方式方向、内外资源整合、行业内外共享等并没有涉及,因而可以说我国当前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3 我国图书馆界基于“三网融合”的应用实践

3.1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6 ]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开始于2010年12月15日,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库群、覆盖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以及优秀中华文化集中展示平台、面向不同用户群体的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公民终身学习平台和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将借助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现有网络通道,以及VPN等现代网络技术,建设海量分布式公共文化资源库群,搭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省、市、县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建立分级分布的数字图书馆框架体系,为社会公众提供统一检索平台和统一服务平台,与各地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使国家数字图书馆和各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果都能在全国范围内共享,从而最终实现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惠及全民,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图书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贡献。

“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预留与我国科研、高校等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平台接口,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与其他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全面联通,建立一个超大型、跨行业、跨地域的全国数字图书馆网络体系。读者只需要打开一个网站,便可尽览全国各地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和相关资料,而阅览方式也充分借助了“三网融合”的优势,除了互联网,还将通过手机、手持阅览器、电视等媒介实现。

3.2 杭州数字图书馆[7 ]

2010年12月29日,杭州数字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将网络、手机、电视三种媒介融合并向市民开放,彻底颠覆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用户通过网站、手机、电视都可以进入杭州数字图书馆尽情借阅,电视图书馆使杭州市民足不出户,打开自家的电视,通过遥控器操作就能进行图书馆的书籍借还业务,可以阅读3000种期刊,可以在线观看图书馆的名家讲座,可以咨询各类图书借阅服务内容;同步开通的还有“手机图书馆”,任何杭州市民手持手机就能进行杭州图书馆内书籍的借阅。杭州数字图书馆“三网融合”后,通过与华数传媒等机构的合作,将数字电视平台、智能移动终端平台与网站平台整合成综合性的杭州数字图书馆——“文澜在线”。网站、电视和手机三个数字图书馆分别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网络的定位是各层次市民,电视是中老年读者和周末休息人群,手机则针对上班族和年轻人。另外,杭州数字图书馆将服务直达用户桌面,杭州用户不需要注册都可通过“文澜在线”网站免费获取数字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所有杭州图书馆的注册用户,不论是否在杭州地区,都可以通过杭州数字图书馆的手机平台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所有杭州有线电视用户,都可二十四小时点击杭州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杭州数字图书馆是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后实现网站、手机、电视“三网融合”的结果,实现了把杭州图书馆这个“市民大书房”搬回家中的构想。[8 ]

4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我国图书馆建设思考

4.1 “三网融合”背景下图书馆机遇与挑战并存

毋庸置疑,“三网融合”为图书馆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可以使得信息服务的内容由单一的文字转向“文字+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的综合体,并通过手机、网络、电视传向读者,信息的传送将会更加呈现媒介广泛、传递表现更加丰富、获取成本更低局面,在极大的减少图书馆基础建设投入的同时,可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但在这些显而易见的机遇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三网融合”带给图书馆的仅仅只是这些吗?笔者以为,“三网融合”对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技术的每次深刻革命变化,带给图书馆的一方面是快捷方便的技术手段,能延伸或加深图书馆的服务,如Web2.0带给图书馆的信息推送、互动交流、学科建设等,但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带给图书馆的挑战,如对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流程、服务需求的更高要求变化;其次,信息社会走资源整合、共享道路成为近年来图书馆的共识,“三网融合”便是在通信领域的整合与共享典范,作为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知识平台,如何满足社会需求,基于融合后的统一网络实现跨地域、跨行业、跨平台的信息服务要求,关乎图书馆应用融合网络的效果,也关乎图书馆的事业发展。

4.2 行业组织是图书馆“三网融合”成功应用的保证

纵观国外“三网融合”的成功经验,建设过程都是一直伴随着法规的制定及行业实施步骤的科学规划,如英国的网络融合就经历了统一产业标准、基础设施融合、延伸拓展等三个阶段,但在中国,由于是在2010年才提出要加快“三网融合”进程,因而在融合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尚属空白,当然相信随着建设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也会出台。但在期待国家出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我国“三网融合”的进程外,笔者认为图书馆行业也应成立自己的“三网融合”图书馆应用与实践组织/协会来指导我国图书馆的实践应用,因为随着图书馆利用“三网融合”进行信息服务与资源建设,图书馆的资源类型更加丰富,服务手段也将更加多样,但如何将异地、多类型的资源整合共享起来,成立统一、规范的图书馆联盟,解决整合共享过程中的业务指导、规范标准、行业协调、侵权纠纷等问题,急需行业组织/协会的协调与主导。

4.3 聚合与共享应是图书馆未来建设的主旋律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理想发展模式是图书馆在利用融合后的统一网络基础上,对内整合自身资源,通过手机、电视与网络延伸服务,对外共享跨地域、跨行业的社会、行业资源,内外结合,构造一个上至国家图书馆、下至乡镇文化站/文化室的资源丰富、服务多样、覆盖广阔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每一个图书馆都是建设的主体,每一位读者都能通过融合网络享受提供的服务。在这种理想模式下,聚合与共享成为图书馆建设的主旋律,一方面,需将聚合理念应用到图书馆的建设方面,利用聚合原理将各种类型的资源整合,以一种简单生动的形式通过手机等终端呈现给用户;另一方面,走共建共享道路,应借鉴已建立的成功联盟,如CALIS,按地区、按行业建立图书馆联盟,共享丰富的社会信息资源。

5 结语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势头及3G、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普及,使得信息的传递与获取变得更为多元与便捷,为此,我们要加快图书馆建设,积极利用“三网融合”的开展为图书馆发展带来的机遇,催生新型服务业态,积极开展延伸服务,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三网融合[EB/OL].[2011-03-20].http://baike.baidu.co

m/view/21572.htm.

[2]美国三网融合占得先机[EB/OL].[2011-03-20].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6/21/c_12241683.htm.

[3]日本如何实现三网融合?[EB/OL].[2011-03-20].http:///ro

llnews/201012/t20101230_3021086.html.

[8]傅晨琦,叶辉.杭州数字图书馆率先实现网站、手机、电视“三网融合”[N].光明日报,2010-12-30:(1).

作者简介:曹平(1967-),男,新疆奎屯市图书馆馆员。

推荐访问:公共图书馆 我国 研究 三网融合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