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面向21世纪 改革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面向21世纪 改革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时间:2022-12-07 09:50:2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一、改革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迫切性

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21世纪社会的需要,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市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目前高等教育中按专业培养模式的弊端愈来愈突出,与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严重不适应。由于专业范围狭窄,使得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及向新技术领域的转移和发展。行业的兴衰及产品的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相关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受专业面过窄的影响,内容重复、冗余的部分甚多,使学科间交叉、渗透、综合很难实现,因而人才培养综合素质不高,难以培养出复合型、开发型的人才。很多教师由于受专业划分的氛围限制,长期固定在单一专业和课程中谋求发展,结果业务上难有大的突破。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相关学科间游刃有余,才有可能占领科学技术的前沿。若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就难以办成一流的学校,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所以,在教学改革中,应该加强学科建设,调整系的建制,变按专业培养人才模式为按学科培养人才的模式,以改善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人才的全面素质及向新技术领域转移、开拓的能力。

作为理、工、农、医院校的学生必修的某些基础课,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是建立在以经典物理学、微积分数学为基础的20世纪以前的科学结构和体系上的,由于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进入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远远不够,导致普遍存在着先进的科学前沿理论与陈旧的基础课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矛盾。近几年来,每届都有一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普通物理等一些课程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有些系也不愿开设普通物理课,其主要原因是内容陈旧,有的与中学重复多。现在的普通物理课程体系不改革就难以适当地引入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内容,致使广大理、工科学生的物理基础和时空观停滞在19世纪,这显然与培养21世纪人才是格格不入的。还有些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问题。时至今日,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理论、非线性理论、量子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本世纪建立的科学理论,已成为当代科学和高新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要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现代化,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二、改革中的一些做法

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改革,它涉及面广、影响长远,要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我校的这项改革还在不断地深化着。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变按专业培养人才模式为按学科培养人才模式

按学科培养人才就是在学科下不分专业,设主修方向。前3年(1—6学期)一个学科内的必修课是相同的,在第7学期,按不同的主修方向选修不同的课程组,通过选修6门左右主干课程区分出不同的主修方向,第8学期再按主修方向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从第7学期开始根据国家和个人择业的需要,分主修方向,这样有利于打下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机械、电子、数据处理、经济、管理等基础,使学生具有综合素质,适应的口径宽,大大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

从1989年起,我校实行按大类招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专业口径窄、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这种改革已为按学科培养人才打下了基础。按学科培养后,我校原有的24个工科本科专业就成了按7个学科(系)培养。这7个学科是:机械、材料、自动化、计算机、管理、化工、轻纺。按学科培养后,原来有些跨学科的专业就存在着向何处去的问题。我们的作法是:首先分析相应专业基础阶段与上述7个学科中哪一个学科相接近,然后确定该专业在低年级时就与相近学科共同培养,到适当的学期再加开所跨学科的有关课程及相关的实践环节。

要把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模式转变为按学科培养人才的模式,需要做好如下两件事:

1.取消专业教研室,组建学科组。

教研室办专业的现状是专业调整难于进展的体制因素。目前高校存在着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组织,真正掌握专业培养方向的是教研室,尤其是专业教研室。对于专业业务内容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设计等等,专业教研室实际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基础课、技术基础课的内容取舍也以专业教研室的建议为主要依据。这种局面经过几十年的延续和强化,已经凝固为一种管理模式,很多专业从创立至今,教学体系基本没有变化,教学内容既不能做到整体优化,也不能主动适应社会需要而及时开拓。

大系小专业的格局,削弱了系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功能。高校中的系应该是按学科设立的教学行政组织,主要负责教学、科研,从各个方面搞好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按学科培养人才,若仍沿用专业教研室的体制,是难以奏效的。系(学科)下设学科组,学科组不负责办专业。这样,学科(系)能够视野开阔,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合理选派任课教师,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与科研、技术服务人员的分流,达到总体的优化。同时,在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上,也能集中力量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建设,以期形成优化网络。只有系(学科)才能从组织管理上确保按学科培养人才的构想,才有可能打破原专业间界面固化难于交叉融合的局面,才有可能促进学科发展,保证多学科的渗透,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使学科建设在动态中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

2.科学调整系级(学科)机构。

为便于学科建设,按学科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管理,要按大学科设立系,将原来的部分教学系进行理顺调整,组建新的教学系(学科)。也要将与原专业相关的专业教研室人员及技术基础课教研室从原所在系调整到有关的系(学科)中。这样,有利于组织教学,提高办学效益。

这种改革需要广大干部和教师进行观念上的转变。为此,去年上半年,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我们分系、按学科地进行了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经过历时近3个月的研讨,多数人认为按学科培养人才是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积极支持这项改革。紧接着,我们就制定了从95级开始按学科培养的教学计划。新计划与旧的按专业培养的计划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培养模式发生了变化。即变培养专业型人才为学科型人才,使毕业生基础更宽厚、知识面更广、适应能力更强。前三年的“大基础”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了更大的适应性和可能性。

第二,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按学科培养的教学计划彻底改变了原来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把几个专业的共同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部分专业课重新筛选,组合成新的前三年的课程结构体系,然后再构建后一年的主修方向的课程结构体系。

第三,精减了课程及学时。按学科培养的教学计划,把学时不同但内容相近的课程

理顺,以相同学时开出,从总体上精减了学时。这样不但节省了任课教师数量,还节省了备课时间和精力,有利于合理利用实验实习设备、场所等教学资源,从客观上可直接促进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四,加强了对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主要作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按学科培养的新计划加强了学生外语的应用能力(增添了写作课等内容)、计算机运用能力(对其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的充实与调整)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加了电工电子实习环节等)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按学科培养人才的计划中增设了59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减少了必修课学时,增加了选修课学时。

(二)进行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综合改革

1.分课程组,进行系列课程改革。

为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更有成效,从1993年省教委确定我校为“两课”教学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学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打破了原来的课程体系,开设了《中国革命史论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和《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概论》6门课。这是一组系列课程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经验,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做了经验介绍。

在调查、分析和研究国内外各类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及方法基础上,从教学内容到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全面地进行了较大的改革,由原来的两门课,改设成3门课,并且分两个阶段进行改革。第一阶段是把多年不变的讲授BASIC语言内容改成当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C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为主要内容,BASIC语言只是一个过渡,只作为学习c语言的基础,且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完成。随着课程进行还增添了课程设计。第二阶段将把普遍应用的一些先进软件引入教学,如windows技术、microsoft技术、VB等,使教学内容能赶上国内外先进水平,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

2.教学研究课题立项,进行重点研究和实践。

为了深化按学科培养人才模式改革,在1996年我们申报了省级立项教研课题《地方工科院校面向21世纪按学科培养人才模式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我校数学教研室通过省“八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高等工科数学教育改革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改革的基本模式的研究》及省教委重点课题《高等工科数学教育改革及工程数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系统研究》等的系列研究工作,对我国面向21世纪工科数学教育的改革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他们的做法是:逐步试验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向现代化、离散化、计算机化方向发展。他们在高等数学中精减了某些传统内容,增加了数值计算内容,并配置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在工程数学中,进行了少概率多数理统计的教学实验,编写了相应的教材。为使工科数学内容现代化,培养面向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他们还开设了数学模型课程。在这个课程里现代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系统理论及非线性理论得到了一定体现。实践表明,学生的建模、求解模型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1996年,我校由受过这方面训练的学生组队参加了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获两项二等奖,为我国、我省争得了荣誉。

3.从培养能力和素质入手,进行综合改革。

我校的工科基础化学实验课过去一直分为无机化学实验课、有机化学实验课、分析化学实验课和物理化学实验课。经过改革,建立了具有工科特点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新体系,开出新的3门既重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训练,又能联系实际、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能拓宽知识面的较高水平实验项目的实验课。新3门实验课是:基本操作及基本性质,无机制备及有机合成,物质分析及物性测量。新3门比原来节省30学时的课时,还开设了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这一改革正在部分班级中试行。

4.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新内容新体系。

经验证明:在课程内容中增加直观的、图表的、模型的内容,既有利于记忆,又可减少课程内容,还能使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为此,我们尽力采用CAI、CAD、CAT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此外,我们还调整了教研室,进行了教育思想大讨论,以适应上述改革。

我们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刚刚起步,许多改革都有待深化。改革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前进。

作者系吉林工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长春130012)

责任编辑:海 文

推荐访问:教学内容 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面向 改革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