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冬季膏滋方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辨证应用

冬季膏滋方在干燥综合征中的辨证应用

时间:2022-12-04 20:5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通过分析冬季养生的特点,结合膏滋方的特色优势,介绍干燥综合征膏滋方分型论治及常用药物。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膏滋方;冬季;辨证施治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临床上多见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常见眼干、口干,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受累时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血清学检查可见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中医辨证论治可以控制病情,或改善患者症状,但患者需长期用药控制疾病进展。中医学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养生规律,人亦应之。本文主要介绍膏滋方的治疗优势、冬季养生的必要性,并将笔者冬季运用膏滋方治疗SS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膏滋方治疗燥证的特色

膏方又称膏滋,通常以大剂量滋补强壮类药物为主,配伍攻疾祛邪之品组成,浓煎之后用阿胶、蜂蜜等收膏,用以滋补脏腑,改善体质,预防疾病,消除病痛[1]。其特点是药性较缓和,适合长期服用,药力持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膏滋方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的《五十二病方》即载有“治伤痉……予其汁,傅”[2],《灵枢·痈疽篇》中出现了豕膏,《灵枢·经筋篇》中出现了马膏。后世历代中医文献都有膏滋方应用的记录,膏方理论完善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因其服用方便,口感较佳,易于保存而被广泛接受,是冬令进补及预防疾病常用剂型之一。

2 冬季调治的理论依据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言:“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3]阐述了中医养生治病要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合,尤其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对于临床养生治病有重要意义。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4]自然界中冬主封藏,寒气当令,阳气沉敛,天人相应,人亦应之,精气内敛,故冬季人体气血津液亦趋于向里,往表输布相对减少。即“冬三月,此谓闭藏,……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3]。所以冬季养生,必须顺应冬之气,首要是藏,藏的是阴阳之气,藏的是二天之精。人体精内藏,则散表输布相应不足。“燥胜则干”[3],对于SS患者,冬季干冽则会加重口干、眼干、皮肤干燥症状。冬季调护一则需要养藏精气,二则养阴润燥。SS冬季养生治病最适合封藏,配以膏滋方可以彰显其药性缓,宜长服,药力久,疗效好的特色优势。

3 膏滋方的组方原则

膏方的使用原则需要从整体出发,结合时令气候、地理方位及个体体质等因素考虑,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又因其含大量滋腻之品,易碍脾气,所以脾胃失和之人服用膏方之前一般需要服用“开路”之方健脾和胃。在膏方的组方选药方面,张华东教授在调和阴阳脏腑气血津液的基础上,更重视脾胃气机的升降,强调调理中焦脏腑功能,以防滋腻太过阻遏中焦气机,酿生湿浊痰热。他常在膏方中加入太子参、山药、白术、黄芪等益气健脾,半夏、枳壳、木香、陈皮、砂仁、豆蔻等行气醒脾,令脾胃运化有序,气机升降有常,从而真正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3]为改善体质,膏方中也经常根据个体情况运用峻烈之品达到以偏纠偏的目的。

4 膏滋方的辨证运用

4.1 膏滋方常用药物的分类

4.1.1 滋阴生津类 麦冬、天冬、百合、玉竹、女贞子、黄精、南沙参、北沙参、石斛、生地黄、玄参、郁李仁、松子仁、枸杞子、山药等。

4.1.2 养血活血类 川芎、鬼箭羽、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制何首乌、龙眼肉、牡丹皮、赤芍、三七、红花、丹参、益母草、鸡血藤、酸枣仁、牛膝等。

4.1.3 理气类 陈皮、乌药、佛手、山楂、枳壳、厚朴、木香、大腹皮、枳实等。

4.1.4 化湿利湿类 苍术、茯苓、佩兰、藿香、茯苓、薏苡仁、厚朴、冬瓜皮、砂仁、豆蔻、白芷、泽泻、猪苓、车前子、赤小豆等。

4.1.5 温里驱寒类 附片、干姜、肉桂、小茴香、吴茱萸、花椒、高良姜等。

4.1.6 补气类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白扁豆、大枣等。

4.1.7 补阳类 杜仲、五味子、肉苁蓉、鹿茸、淫羊藿、紫河车、仙茅、续断、菟丝子、沙苑子、补骨脂、益智仁、蛤蚧、冬虫夏草等。

4.1.8 清热类 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菊花、知母、秦皮等。

4.1.9 祛风湿类 威灵仙、木瓜、防己、秦艽、桑枝、五加皮、桑寄生、天麻等。

4.2 SS的常见证型与选方

4.2.1 气虚型 口干咽燥,眼干目涩,全身乏力,纳呆,精神萎靡,心悸,气短,腰脊酸痛,脱发,自汗,盗汗,舌淡或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弱或细数。治宜益气扶正,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150 g、人参150 g、炒白扁豆150 g、炙甘草150 g、当归100 g、陈皮60 g、升麻20 g、大枣150 g、西洋参200 g、炒白术150 g、麦冬150 g、玉竹150 g、沙参150 g、菟丝子100 g、沙苑子100 g、淫羊藿30 g、乌药60 g、佛手60 g、山楂60 g、枳壳60 g。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加入阿胶200 g、鹿角胶200 g、黄酒250 mL、冰糖200 g,熔化收膏。每日早、晚各服2匙,温开水冲服。

4.2.2 血虚型 口眼干燥,面唇爪甲色皆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无苔,脉细无力。治宜补血益气,方选人参归脾汤加减。药用当归150 g、熟地黄200 g、白芍100 g、龙眼肉200 g、酸枣仁60 g、红参150 g、黄芪200 g、白术100 g、茯苓60 g、制远志30 g、木香30 g、炙甘草60 g、制何首乌100 g、鸡血藤150 g、麦冬150 g、玉竹150 g、沙参150 g、大腹皮60 g、枳壳60 g、厚朴30 g。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加入阿胶200 g、龟甲胶200 g、黄酒250 mL、冰糖200 g,熔化收膏。每日早、晚各服2匙,温开水冲服。

4.2.3 阳虚型 口眼干燥,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畏寒怕风,四肢不温,容易感冒,小便清长,夜尿多,大便或溏或干,舌淡胖,苔薄白或无苔,脉虚弱或沉细。治宜阴中求阳,方选自拟补火益元膏。药用巴戟天120 g、

川杜仲150 g、淫羊藿100 g、制附片60 g、干姜60 g、肉桂30 g、红参100 g、蜜黄芪150 g、制何首乌100 g、菟丝子100 g、桑叶100 g、女贞子100 g、怀牛膝100 g、怀生地黄150 g、熟地黄100 g、枸杞子150 g、天麻150 g、当归120 g、玄参100 g、北沙参100 g、炒白术150 g、陈皮60 g、佛手60 g。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加入阿胶200 g、鹿角胶200 g、黄酒250 mL、冰糖200 g,熔化收膏。每日早、晚各服2匙,温开水冲服。

4.2.4 阴虚型 口干,眼干,颧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尿黄便干,体质虚衰,心悸气短,头晕眼花,精神状态差,面色无华,长期低热,舌淡或红,光滑无苔,舌面有裂纹。治宜阳中求阴,方选自拟育阴资生膏。药用熟地黄200 g、生地黄200 g、麦冬100 g、玉竹150 g、枸杞子120 g、墨旱莲150 g、女贞子150 g、山药200 g、白芍150 g、五味子50 g、

制何首乌150 g、菟丝子100 g、龙眼肉100 g、当归150 g、生黄芪200 g、天麻50 g、地骨皮60 g、灵芝150 g、炒枳壳50 g、木香50 g、炙甘草50 g、生晒参100 g、炒白术150 g、茯苓150 g、红枣50 g。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加入阿胶200 g、(下转第74页)

(上接第68页)龟甲胶200 g、黄酒250 mL、冰糖200 g,熔化收膏。每日早、晚各服2匙,温开水冲服。

4.2.5 气阴两虚型 口干,眼干,皮肤干燥起屑,形体羸弱,长期低热,全身乏力,纳呆,精神萎靡,心悸,气短,腰脊酸痛,脱发,常恶风怕冷,自汗,盗汗,易感冒,舌胖质红或淡红,多伴细裂纹,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或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方选路氏润燥汤加减。药用太子参250 g、山药150 g、麦冬200 g、生地黄200 g、玉竹150 g、天冬100 g、百合100 g、女贞子100 g、黄精100 g、南沙参100 g、北沙参100 g、石斛100 g、玄参100 g、枸杞子200 g、丹参100 g、赤芍60 g、乌梢蛇60 g、补骨脂100 g、益智仁150 g、炒白术100 g、枳壳60 g、木香60 g、

砂仁30 g。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加入鹿角胶200 g、龟甲胶200 g、黄酒250 mL、冰糖200 g,熔化收膏。每日早、晚各服2匙,温开水冲服。

4.2.6 寒湿型 口干,眼干,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常腹痛、腹泻,长湿疹,手足长年冰冷,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腰膝冷痛,舌淡暗,苔白或无苔,脉沉细。治宜补火化湿,方选自拟温阳除湿膏。药用羌活60 g、独活60 g、苍术100 g、防风60 g、

细辛30 g、蛇床子100 g、菖蒲100 g、防己100 g、南星60 g、白芥子30 g、薏苡仁100 g、黄精100 g、胡麻100 g、枸杞子100 g、五加皮100 g、桂枝60 g、

厚朴60 g、陈皮100 g、半夏60 g、干姜60 g、吴茱萸20 g、续断100 g、桑寄生150 g、乌药100 g、

山茱萸100 g、黄芪150 g、枳壳90 g、木香90 g、大枣100 g。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加入阿胶200 g、黄酒250 mL、冰糖200 g,熔化收膏。每日早、晚各服2匙,温开水冲服。

4.2.7 湿热型 眼干,口干,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黏腻,浑身无力,脾胃不和,纳呆,烦躁易怒,头身困重,口渴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或干燥无苔,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自拟除湿膏。药用黄芩100 g、黄连60 g、车前子100 g、防己100 g、威灵仙100 g、苍术60 g、海金沙60 g、龙胆草30 g、木通60 g、泽泻60 g、赤小豆60 g、薏苡仁100 g、半夏60 g、生地黄90 g、熟地黄90 g、鲜芦根60 g、

槟榔60 g、黄芪150 g、桂枝30 g、菟丝子60 g、枸杞子100 g、白扁豆150 g、生白术200 g、茯苓200 g、陈皮60 g、木香60 g、建曲60 g、山楂60 g。

上药煎取浓汁,文火熬糊加入阿胶200 g、黄酒250 mL、冰糖200 g,熔化收膏。每日早、晚各服2匙,温开水冲服。

5 结 语

SS是一种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的慢性免疫性疾病,是风湿科常见病种之一。笔者在冬季三因制宜运用膏方治疗SS,旨在标本兼顾,既对症改善患者干燥的症状,又从整体出发,调理患者体质。但目前本病还是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发病机制并未明确。SS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及辨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6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6):74-80.

[2]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M].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39.

[3]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25.

[4]黄帝内经灵枢经[M].任延革,点校.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40-141.

收稿日期:2014-11-18;修回日期:2014-12-21

推荐访问:辨证 综合征 干燥 冬季 膏滋方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