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

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

时间:2022-11-30 11:30:1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社会建构论的兴起受到知识社会学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依据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实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实在的知识并非我们所作的“发现”,而是一种“发明”,是根植于一定社会和历史的人们互动和协商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心理现象不是一种“精神实在”,而是一种话语建构,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这一观点颠覆了传统心理学的本体论基础,对心理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建构;方法论;心理学;建构论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8)12-0111-07

作者简介:叶浩生,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教授 (南京 210097)

长期以来,心理学一直以经验实在论作为其元理论基础。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心理学家努力寻找客观的方法和程序、精确的数量化指标,以便确立有关“心理实在”的客观知识。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兴起挑战了经验实在论的观点,为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另类(alternative)的元理论基础。

一、社会建构论的兴起

在认识论方面,传统心理学一直受到经验论和唯理论两种哲学思潮的影响,而经验论一直占据优势的地位,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更多受到经验论观点的影响。经验论和唯理论是西方启蒙时期思想家反对宗教神学的产物。为了抵抗教会以宗教教义判断一切的宗教神学观点,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把人置于中心地位,强调了经验观察和个人理智的决定作用。经验论主张,知识并非“神授”而是来源于感觉经验,唯理论则认为通过感官得到的经验知识杂乱无章,不具备必然性,真正的知识是人的固有理智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否定了知识的神学观,强调了个体在知识获得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经验论的知识外源论(exogenic perspective)观点和唯理论的知识内源论(androgenic perspec-tire)观点曾经对心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科学心理学的形成时期,费希纳(Fechner,G)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倡导了外部物理世界和内部精神世界的数量化关系。而冯特以经验论的观点为基础,通过感觉经验的实验内省来验证内在心灵的存在。这样,启蒙时期以来为反对宗教神学而建构出来的“个体心灵”就在科学心理学中得到了具体化和实体化,科学心理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这个内在的实体,发现它的结构和规律。物理学探讨外部物理实在,心理学探讨内部精神实在,虽然两者的着眼点不同,但都是科学,使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心理学的科学观由此得以奠基。

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自行为主义产生以后,心理学的知识观完全转向了经验主义的外源论观点。虽然这一时期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的研究中,以“先天的经验组织”解释知觉的整体性,体现了康德“先验范畴”的理念,但从总体上,西方心理学几乎完全受到经验主义外源论观点的左右。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认知图式、加工机制、信息存储、知觉模式、自我意识等概念开始进入心理学领域,行为不再仅仅是环境刺激的结果,而且也是认知过程的产物,唯理论的知识内源论观点得到体现。但是心理科学的元理论基础是经验论的,从总体上说,心理学家相信知识是对外部世界的精确表征和反映,即使认知心理学家也虔诚地相信,有关认知的知识是对认知过程的客观表征。但是,如果知识仅仅是对一个客观实在的表征和反映,那么认知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怎么得到体现?所以从根本上说,认知心理学的元理论基础仍然是经验主义外源论的。

这种把知识归结为一种个体占有物的个体主义倾向和把知识的起源归结为外部世界的反映论观点使得心理科学呈现出下列特点:第一,追求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精确性,强调方法的严格性。第二,从个体内部寻找行为的原因,试图超越历史和文化的制约性。第三,为了获得客观的结论,研究者力求摆脱价值偏见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努力做到客观公正、价值中立。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镜像(mirror metaphor)隐喻成为心理科学的根本隐喻(root metaphor),心理学家虔诚地以为心理的内容来自于外在世界,心理学的真正知识是对精神实在的精确表征或反映。

但是这种科学观早在社会建构论产生之前就受到严肃挑战。狄尔泰曾经提出,科学有两类:一是研究物质现象的自然科学;另一是研究人及其创造物的精神科学。自然科学的目标是“说明”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而达到“预测”和“控制”的目的。精神科学的目标首先是理解,理解有意义、有目的的人文现象。精神科学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这些意义是客观的观察所不能及的。因此,狄尔泰倡导了与实验心理学相对立的描述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家布伦塔诺的人文主义倾向就受到了狄尔泰的影响。

经验论和唯理论所倡导的个体主义知识观在20世纪初期受到韦伯、舍勒和曼海姆等人知识社会学的质疑。他们认为科学知识并非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客观发现,而是一定的意识形态、文化实践、政治导向和社会利益的产物。知识社会学的观点为社会建构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受经验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传统心理学追求客观性、力图使研究者保持“价值中立”的态度,避免个人信念、主观意识和价值倾向的渗入。这种“科学与价值无涉”的信念随着实证主义的衰落,在人文科学阵营受到普遍质疑。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利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理论观点,矛头直指启蒙时期以来形成的实证主义科学观、技术理性和自由资本主义。这些学者不满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实证性分析,而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的哲学和社会学批判,形成了社会批判理论,其目的是揭示所谓科学真理和技术理性背后隐藏的价值偏见。这些强力的声音首先影响了心理学中的女性主义者。她们指出,传统心理学以貌似客观、公正的理论概念,把女性描述为缺乏主见、受情绪支配、依赖和顺从的,其隐藏的观念是男尊女卑,所发挥的功能是维护了父权制社会的价值秩序。这种分析使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传统科学心理学的价值倾向,动摇了人们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信心,进一步促成了社会建构论观点的形成。

社会建构论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否认语言的镜像功能,主张语言并非中性的载体,而是具有社会建构的特征。这一观点的形成受到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强烈影响。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语言是中性的,语言描述具有客观性的特征。在语言描述和描述的对象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结构主义的产生挑战了这一观点。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结构,外在的表现是内在的结构决定的。语言同样如此,外在的语言的描述实际上是内在的、深层次的语法结构决定的。这样一来,传统上被奉为客观的语言描述不再是由所描述的事件决定的,而是语言本身的结构驱动的。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认

为所谓内在的结构也是一种话语。如果有关这些内在结构的叙述也是由语言构成的,那么我们怎么可以确定这个深层次结构的存在呢?这一观点更进一步地解构了语言描述的客观性基础。社会建构主义正是利用了语言学的武器,分析了知识和实在的建构特征,在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元理论的革命。

二、社会建构论的理论观点

1985年,美国心理学家格根(Gergen.K)发表了《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这标志着心理学中社会建构论思想的确立。经过23年的发展,社会建构论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股重要思潮。我们分析社会建构论的基本主张,展示它作为一种元理论的基本特色:

1 实在是社会的建构

经验论主张在主体之外存在着一个外在的世界。知识是对实在的映照或反映,知识只有同外在的实在具有一致性时,才能被称之为“真理”。但是“社会建构论建筑在这样一种信念上,即实在是社会建构的”。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语言及其范畴进行的。唯理论早就提出,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简单的映照或表征,而是以固有的理性范畴作用于世界,我们所得到的所谓“实在”只是各种理性范畴运用的结果。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也表明,人们通过语言而得到的所谓实在并非实在本身。语言是一个依赖于自身的系统,语言符号的意义并不决定于语言所指涉的对象,而是依赖于同一语言体系中其他的语言符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实在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在通用的意义上隐喻事物的人工性质。”如果说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深层的含义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建构它,它根本就不存在,或者至少说,它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此外,建构过程是通过语言完成的,那么由于语言符号的社会文化属性,随着社会和文化历史的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实在。这样一来,一个引入深思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一个独立于社会建构之外的实在呢?社会建构论的批评者们质问道:难道贫穷、爆炸、出生和死亡不是实实在在的吗?难道在人们的认识之外不是存在着一个客观实在吗?

对于这一难解的问题,社会建构论试图回避本体论的回答。格根指出:“建构论并不否认爆炸、贫穷和死亡,也不否认一般意义上的外在世界的存在。但是,社会建构论也不准备做出任何的确证。就象我曾经指出的那样,建构论在本体论上是沉默的。世界就是世界……但是一旦我们尝试表达存在的东西,我们就进入了话语的世界,而在那个时候,建构的过程就开始了。这一努力不可避免地同社会互动过程交织在一起,使得我们进入了历史,进入了文化。”其他的社会建构论者也指出,实在是社会的建构并不是说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客观世界是被我们建构出来的。社会建构论强调的是有关对实在的认识和信念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实在的社会建构》一书中……伯格和拉克曼一开始就大胆地宣称,实在是在社会互动中创造出来的,但是立即又补充道,他们所说的实在同通常使用的术语含义是不一样的,实在在他们看来仅仅可视为对于这个世界的信念,即我们对实在的知觉,而非实在本身。”这意味着,社会建构论在本体论上并没有陷入虚无主义。他们强调的是有关实在的认识和信念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认识和信念属于知识范畴,这样一来,就引申出第二个命题,即知识是社会的建构。

2 知识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不是一种“发现”,而是思想家的“发明”,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协商和互动的结果。格根指出:“那些被我们视为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并非归纳的结果,也不是一般假设的建立和证实。对于经验一实证主义知识观的猛烈批评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这样一种传统的观点,即科学理论可以以一种直接和抽象的方式‘反映’或‘映照’实在……从建构论的观点来看,理解过程并非由自然的力量所驱动,而是处于一定关系的人们积极的、合作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理解的方式不再建筑在客观的职业知识上,在社会建构论的视野中,这种知识根本就不存在,相反,对于他人的理解是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人们之间日常社会互动而获得的”。

社会建构论强调了知识的社会起源。科学本身是一种社会事业,科学活动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其研究的问题、选择的方法、结果的解释都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科学实践的经验研究表明,研究什么问题或不研究什么问题、怎样解释研究的结果等并不取决于个体科学家的理性,而取决于科学群体的协商和互动过程。一项研究结果究竟能不能被视为科学发现,并不取决于科学家个人判断,而是科学家集体协商的结果。所以,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并非仅仅取决于科学活动的对象,即实在本身;科学之外的社会因素在知识的产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识的生产过程并不产生于社会真空。任何一种知识的产生都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知识的社会建构属性除了表现在知识的社会起源外,还表现在:第一,知识的生产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解释过程。科学活动并非仅仅发现事实和数据。这些事实和数据究竟能不能作为知识还取决于科学群体的解释。第二,在科学实验中,科学家积极的寻求与其理论预期一致的结果,如果实验的结果与预期不一致,科学家往往不是放弃理论,而是修改实验,直到取得与理论预期一致的结果。第三,知识总是产生于一定的理论背景中,根据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观点,对于事实的解释是在理论框架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某一事实可以被称为知识,但是在另一理论体系中,可能就不能称为知识,而理论体系,即范式,具有文化历史属性。这也表现了知识的社会建构特征。

在心理现象的分类方面,知识的社会建构属性十分明显。柏拉图曾经提出,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组成。这种划分方式是对灵魂的真实写照吗?实际情形是,柏拉图的三分是为了论证他的理想国中的社会秩序:国王贵族具有理性的灵魂,武士具有意志的灵魂,而普通百姓具有欲望的灵魂,所以国王要通过武士控制普通百姓,以防止欲望的泛滥,保持社会的稳定。西方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区分为认知、情绪和意志正是受到了灵魂三分法的影响。因此,认知、情绪和意志的心理分类并非对“心理实在”的写照,而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产物。所以,知识是建构的,知识的生产依赖于社会交往活动。

3 心理是社会的建构

传统心理学把认知、记忆、思维、人格、动机、情绪等心理现象视为人体内部的一种精神实在,这些精神实在如同物质实在那样,简简单单的就在那里(out thcre),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和发现。从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发现这个人体内部精神实在的机制和规律。但是社会建构论站在反基础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话语的“精神实在”。从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出发,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术语所指涉的对象并非独立于话语的“实在”,而是社会互动过程中起交流作用的语言范畴。所谓心理现象是建构出来的,“心灵仅仅存在于会话之中”。所谓的“知觉”、“记忆”、“动机”并不指涉任何真实的存在,“心灵”、“自我”、“精神”等仅仅存在于特定的话语实践和社会交流中。“这些术语所指涉的实体为我们所熟

悉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存在,而是因为它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中的流行及其意义。……它们仅仅存在于我们或者整个社区从会话上维持的生活形式中。”格根指出,抑郁、愤怒、爱等并不是一种心灵状态,如果没有这些术语,这些事件根本就不存在,“情绪”、“自我”等这些心理谓词是根据这些术语所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建构出来的,每一种语言都创造了与它关联的事实领域。那些被认为是心理实体(如个性、人格等)和心理现象(如态度、情绪、记忆等)并不存在一个本体论的基础。所以“社会建构论强调了历史性、情景依赖性和与人类活动相关的所有现象的社会语言构成特性。人的心理过程基本上是社会性的,是通过会话的公共实践而获得的”。

心理是社会的建构意味着心理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有其固定的机制与规律。不管社会怎样变迁,文化怎样不同,自然现象都保持自身的相对稳定性,与人对它的认识无关。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建构,心理现象存在于社会交往和互动中,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例如,角色心理是人在一定社会情景中对自己位置的感受。这种感受只存在于社会的人际互动中,没有社会的存在,就没有这种感受。另外一些心理现象,如成就动机、骄傲或自卑等都具有同样的特性。

从心理是社会的建构这一观点出发,社会建构论认为所谓的心理现象并非一种内部实在,而是一种话语形式。作为一种话语形式,心理现象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是存在于人际之间,存在于社会互动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例如,心理学家一直视人格为一种内部结构。虽然这种结构是功能性的,但却是一种稳定的精神实在,控制着人的行为。如果某人有攻击行为,则会说这个人内部有攻击的人格特性,因为外在的行为受到内部人格结构的制约。但是社会建构论认为所谓人格结构只是现代心理学的话语,并不是一种实在。如果在人的内部确实存在人格结构,那么在一切情景中都应该表现出与内在结构一致的行为,可实际上,在不同的情景和场合,行为表现并不一致:在这一场合,我们可能腼腆、羞涩、沉黩寡言,但是在另一场合情形可能恰恰相反。这说明行为是被情景决定的,而不是被人格结构决定的。所以,社会建构论主张人格并不存在于人的内部,而存在于人际之间。人格词汇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有关人格的词汇表述得都是人际之间的,如友好的、害羞的、好斗的和仁慈的等等,这些有关人格的术语和词汇都具有人际关系的色彩。其他的心理范畴,如情绪、动机、态度等同样如此。这些心理范畴都有一个意向的(intentional)对象:情绪总是对某个人的情绪,动机总是某种活动的动机,态度也总是对某人或某事的态度。总之,对象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离开了社会活动,这些范畴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所以,心理范畴并不存在于个人内部,而是存在于社会水平上,如果没有社会交往、人际互动,这些心理范畴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心理是社会的建构。

三、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建构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实在,把知识和心理置于社会交流和互动中,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虽然其理论观点带有一些相对主义的色彩,但为心理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促进了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

首先,社会建构论把人格、情绪、记忆和思维等心理现象定位于人际互动的社会交往过程,从社会起源的角度分析心理现象,这对于克服心理学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倾向具有积极的意义。承袭启蒙时期以来有关个体内在心灵的假设,科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执着于心灵机制的探讨,目光独一无二地投向了个体的内部,对于行为的文化和历史因素则极少予以关注。冯特把个体的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试图用物理学的实验方法探讨直接经验的元素。虽然他在后期关注了文化风俗和语言对高级心理过程的影响,另创了民族心理学,但是在实验心理学内却没有形成气候。与冯特对立的意动心理学家布伦塔诺虽然反对经验元素的探讨,但仍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内在的意识活动。这种个体主义倾向甚至影响到以群体心理探讨为己任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立者F.奥尔伯特宣称社会心理学首先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学,因为社会心理是由个体心理组成的。在此之后的各心理学流派,无不从个体的内部,或者从对个体直接的环境刺激的角度认识心理与行为,认为心理和行为理所当然具有个体属性,文化和历史的因素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造成了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的盛行。但是社会建构论的分析表明,有关个体心灵的假设只是启蒙时期思想家用以对抗神学权威的一种社会建构,而并非等待我们去开垦、探讨、发现的一种客观存在。格根指出:“自我的概念随文化和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着巨大的差异。事实上,我们具有内在和隐秘思维、感受、意愿、倾向等等能力的假设并非被某个‘客观的实在’所要求,而本质上是任意的东西。……近年来,对于个体主义及其伴随的个体心灵话语的不满有增无减,作为西方文化传统的承袭者,我们不仅假定了个体主义的真理性,而且肯定了它的普遍适用性。然而,随着全球化过程的展开,众多的不同观点涌现出来。……个体主义能成功地引导我们顺利通过21世纪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培育另外的可能性吗?”所以,社会建构论主张把注意的中心从个体转向关系,在社会互动和交往的过程中看待自我、人格、情绪和动机等心理现象。“建构论的元理论邀请我们进入个体的社会重建过程。换言之,在组成社会建构论运动的对话中,社会先于个体。例如,更多的注意将给予语言、对话、协商、社会应用、会话、礼仪、文化实践和权力的分配……由于建构论的元理论是对人的行为的个体主义概念的反动,因此,在探索个人的社会性和关系方面,它具有更多的潜能。”从关系的角度看待心理现象,则心理现象不再是个体内部的精神实在,而是社会互动中的话语建构。作为一种话语建构,它的意义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获得,其功能也正是服务于社会实践。此外,作为一种话语建构,各种心理范畴也仅仅存在于社会交流中。社会建构论的这一观点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心理,把心理置于社会实践活动中,这对于克服心理学的个体主义顽疾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把心灵置于社会实践活动中,从关系的角度看待心理现象,对于促进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心理学一直以自然科学为楷模,逃避文化因素的分析。科学心理学形成时期,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已是公认的成熟学科,在人类社会生活领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心理学若要跻身其间,则必须向这些学科看齐。物理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对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产生了强烈影响。冯特借鉴物理学和实验生理学的方法,在感觉、知觉等低级心理过程的研究中贯彻自然科学的实验原则,建立了实验心理学。对于冯特来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仅限于低级心理过程,高级心理过程则必须用具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学进行探讨。但是冯特的学生以及他同时代的一些德国心理学家却突破了冯特的限制,把实验方法应用到包括高级心理过程在内的所有领域。然而,实验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必须控制无关因素,把自变量和因变量分离出来,以便确定两者的因果联系。在研究自然现象时,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因为自然现象是稳定的。但是

心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任何一个心理因素都与其他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内在的生理原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社会生产方式和政治上的权力结构等无不对心理和行为产生微妙的影响。但是在心理学的实验中,这些因素却必须加以控制和分离,否则就不符合科学的实验程序。最终,心理学家为科学牺牲了文化。虽然心理学家也认识到行为受到文化的影响,但是因为要坚持所谓的科学方法而不得不放弃文化的考虑。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则认为,既然文化影响到每一个人,且任何行为都受到文化的影响,那么文化类似于数学中的公约数。在数学计算中,去除公约数并不影响计算结果。那么在心理学的实验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搁置文化的考虑呢?这种思维的结果是心理学的大多数研究成为“去文化”的,心理学成为一门“文化迟钝”的学科。

第三,社会建构论有关心理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论点有助于心理学家重新认识心理与文化的关系,并进而影响到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来看,心理并非是与物质世界相映照的实在,而是一种话语建构,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作为一种话语建构,心理是通过语词建构的:“我们认为人所具有的东西,如具有某种人格、被某种驱力或愿望所驱动、具有爱、恨、嫉妒等情感等等,并非基本人性组成部分,似乎无论有没有关于它们的语言,都存在于某个地方。实际上,我们之所以有这样一些认识,是因为语言的作用。通过语言,我们结构化了我们的经验,……这意味着人总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建构,因为我们居住的世界里语言是多样化的。”换言之,心理是文化的建构。然而,语言是文化的,是历史的,不同的文化条件下,甚至在同一文化条件下的不同历史时期,语言的形式和内容都有差别。所以心理现象的分析不能与文化隔离,必须在文化历史过程中分析心理是怎样被语词建构的,这些建构又受到哪些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以这样一种观点看待心理学研究,则必须进行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心理的文化制约性,目前西方心理学中质化研究的复兴就是这一努力的结果。

然而,不把心理看作一种实在,而视为一种社会建构,从根本上解构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于心理科学来说可能并不是一种福音。科学之所以为科学,是因为科学有某种实在作为稳定的研究对象,有系统的探索方法。如果心理学研究的并非一种实在,而是一种社会建构,那么心理学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心理学家一直相信他们的学科同物理学和化学一样,是一门科学,物理学研究物理实在,心理学研究精神实在,所以心理学家借鉴了物理学的实验方法。如果心理根本就不是一种实在,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幻觉”,是语言的建构,实验法必然无用武之地了,那么心理学应该向何处去呢?

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心理现象的解构并不会造成对心理学的伤害。“指出心理学的对象是社会或个体的话语建构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效果不‘真实’,或者不能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它们。”例如,“抑郁”在经验主义科学观的视野中是一个有着医学原因的病理现象,但是在社会建构的视野中,抑郁仅仅是人类社会经验的一个标签。这并不意味着抑郁根本不存在,也不意味着抑郁不会给人带来痛苦,或者心理治疗束手无策。社会建构论强调的是去除抑郁的本体论基础,把抑郁植根于人们的社会互动中,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抑郁的成因,格根指出:“关键的问题不是这些理论假设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是真是假,而是这些特殊的预测在真理的地域游戏之外有什么效用。在我看来,后现代的经验主义将取代‘真理游戏’,转而寻求对文化有用的理论和有着重要文化意义的发现。行之有效的经验主义需要一种文化上、伦理上、政治上的实用主义。”

这种实用主义有助于建设一个与社会文化有着和谐关系的心理科学。长期以来,在追求经验真理的过程中,心理学发展了一种自然科学化的倾向。心理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更关注了抽象概念的探索。为了贴近自然科学,心理学家在抽象的情景中研究抽象的问题,脱离了文化的要求,研究成果缺乏文化的效度。社会建构论要求心理学家成为一个积极的文化参与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特定建构的文化意义。这样一种心理科学同文化紧密联系,较之那种抽象的、自然科学化的心理学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责任编辑:周小玲)

推荐访问:方法论 论及 理学 建构 蕴含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