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音乐学术发展的“白皮书”

中国音乐学术发展的“白皮书”

时间:2022-11-29 20:0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五年前,在音乐界的媒体上看到“中国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在南京举办的消息,当时便期待能尽快出现一部涵括我国现代音乐学术发展详细状况的著作。近期阅读了由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课题组集体撰著的《中国当代音乐学》一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ISBN 7-103-03191-6,定价:60.00元),感觉愿望得以实现。

这部封面标注为“中国出版集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专著,印装比较考究,书本是以特16开印刷,正文达514页,粗粗测算字数应有六十万字之巨。作为一部“大书”,其中除长达三万多字的绪论和一万多字的结语是为音乐学学科总论性质的文字外,其余18章的正文涉及了当下我国18个音乐学术领域的主要分支门类,包括: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批评研究、音乐声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传统音乐学、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中国当代音乐研究、西方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音乐传播研究、音乐表演艺术研究、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等,是课题组对这些专门学科在当代中国的发生、发展、成熟历程的完整梳理和系统研究。

应该坦承,一直以来音乐学对我们大多数音乐人来说是个既熟悉而又感到敬畏的名词。它的从业者和学习者除了少数专职的音乐学家和肯于坐“冷板凳”的人士外,多数音乐人是怯于或不愿与之为友的,甚至还有部分音乐人士以不懂得相关学问为荣,每每将从事音乐学术研究视为“搞表演缺乏天分、搞作曲缺乏基本功”后的无奈选择。读罢此著后,我们发现这种轻视音乐学术的现象恰应了“无知者无畏”之说,恐怕这也是造成我国音乐艺术事业长久以来提升乏力的原因之一。

通读该著,让人深切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所浸透的汗水和用文字为读者所砌起的攀登的台阶,它在帮助我们记忆现代音乐学术事业在20世纪的当代中国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一、学科涵盖广泛,资料搜集细微,堪为中国现代音乐学术发展的“白皮书”

我国历史上对音乐问题的研究出现得很早且绵延千载不绝,其中也不乏令世人赞叹的杰出成果的问世。但我们今天提及的以现代科学精神所进行的自觉的音乐学术研究,却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在中国萌发的。萧友梅于1916年7月在德国完成的《至17世纪的中国管弦乐队之历史研究》①,成为音乐史上首篇中国人以音乐学术研究为专题写作的博士论文,也是我国最早的现代音乐学术文章之一。在20世纪的20、30年代,以萧友梅、王光祈、青主等人为主所从事的音乐学术活动,开启了中国现代音乐学术研究的先河。如今,已走过差不多一个世纪发展历程的中国现代音乐学术事业,研究领域也从最初的音乐史学、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音乐美学的研究,逐步发展到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的共同发展。

当我国的现代音乐学术事业历经20世纪80年代至新世纪之交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各个学科领域均已积累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也出现了不少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深思的学术命题。世纪的交替催生了学界对音乐学术研究的回顾及再研究。2003年8月,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六位教授所共同承担的该院研究生课程“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的授课内容整理出版②。这部著作的出版为我国部分领域音乐学术的总结回顾和再研究提供了较完整的版本。但也无须讳言,这部著作毕竟只是一所院校内数位教师的成果,学科领域仅限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史学、西方音乐史学、外国民族音乐,以及音乐美学等领域,并没有能囊括中国音乐学术百年发展的全貌。三年后,《中国当代音乐学》的出版,才基本完成了这项百年中国音乐学术再研究的历史和学术使命。

《中国当代音乐学》的课题组虽然由南京艺术学院为主并牵头组织,但课题组以开放的姿态开展科研活动,他们团结了来自全国八所高等艺术院校的17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三年之久的联合研究,集体攻关,其中的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当今活跃于音乐学各领域富有成就和声望的知名专家。以研究领域一线专家来概括和总结学科领域内的发展历程,这种“局内人”的清晰视野和资料把握度,往往使认知更容易到位,也更能够起到点石成金的研究效果。

全书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旨在总括中国音乐学术的总体发展历程,梳理学科建设之外,其余18章均以当下国内音乐学科具有一定发展程度的研究领域为单元,分论各领域自在中国发生至21世纪初年的发展状况和主要学术成就。其中,除了1949年建国前已开始发生发展的传统学科,如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传统音乐学、少数民族音乐研究、音乐美学等,还包括了多门近年来方在国内逐步得到重视并略成规模的“新兴学科”,如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传播研究、音乐治疗学等,当然也包括诸如民族音乐学这样虽然新兴,却已迅速成为国内“显学”的重要学科。

对广大抱着学习态度的读者来说,阅读此著的最大收获,应该是书中随处标注出来的众多的参考文献和大量基于已有成果而叙述的内容。这也成为该著最有价值的一个方面。在以前的一些学科综述性文论中,也有不少论及学科的发展问题,但有不少愿意站在“宏观”的高度“指点江山”,虽让人颇受启发和鼓舞,终觉海市蜃楼、浮光掠影。该著从头至尾的所有叙述均以大量的文献和学科实例为依据,有血有肉,在使读者“宏观”把握全局的基础上,也积累了各学科既有的诸多细微的史料、史实。部分章节如第九章“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第十六章“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等学科的撰述,显示在页面上的注释文献往往达到与正文等量,甚至超出正文篇幅的规模。研究者其中所做的资料搜集和案头分析工作可见一斑。

二、宏细得当,繁简相宜,注重创新和实用

对于写作和出版图书,当下被普遍认为是件并不太难的事情,其主要原因无非是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国内出版机构的灵活运作,以及社会知识的积累、传播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缘故。然而,对于一部真正的学术著作来说,要想富有创新性或使其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那么著作内容的丰富和选材的宏细得当就应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中国当代音乐学》一书虽然首要观照的是1949年以来至21世纪初中国音乐学术的发展历程(见该书“后记”的叙述),但以学术的发展特点来说,却非以社会政治的断代或历法的划分那样能够如此清晰明了地解决。因此,要对中国当代音乐学术进行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就注定要详略得当、繁简相宜:既要交代学术发展的“源”与“流”的继承性、连续性,又要“断代”恰当,安排有节。在本书的20个组成部分中,有些章节是需要涉及“近代历史”的,有些甚至要涉及西方历史,如绪论“音乐学的历史、现状与方法”,就既要涉及中国近代音乐学的历史以突破时间界限,也要涉及西方音乐学术的发展历程来突破地域的限定。著作者在这里并没有跳离“中国当代”,也没有被限制在“题域”之中,而是采取宏细得当、繁简相宜的撰述方式,题意之外的相关叙述从简从略,题意之内的部分则详加叙述,甚至对许多重要文献加入了大段的引语直接说明问题。

世纪交替之际,也曾经有部分优秀的学科综论性质的文章刊发于重要的学刊,如王安国教授的《从借鉴吸收到融汇化合:中国(大陆)当代作曲技术理论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③一文,就十分详细地分析、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音乐形态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刘大冬教授发表的《80年代中国指挥学科建设及理论研究纵横观》④,则对我国音乐指挥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鉴于此种情况,相关研究者并没有进行重复性的研究,也没有进行所谓商榷、质疑式的批驳研究,而是很好地尊重并利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的研究。这种既尊重前人又勇于并敢于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学术著述作风是值得提倡的。

对于洋洋六十万字之巨又注疏甚众的大著来说,如何处理好注释格式,做到文献信息齐全而不显啰嗦,章节长大而无碍阅读,其中是有一定学问和讲究的。在此方面,《中国当代音乐学》采取的两种方式值得当下许多学刊和著作者学习:(1)文中已经交代的信息不再注释中重复出现。如文章叙述中已经出现了学者名及作品名者,注释中仅交代其刊发的媒体和刊期或出版社、出版年代,不再将学者名及作品名等文字重列。(2)随页注释,随页编码。现在不少学刊采取文尾注释的方式,虽然遵从了某种规定,却忽略了读者的方便使用,实为舍本逐末的做法。

三、学海无涯,“同志仍需努力”

通过阅读学习这部著作,我们也感觉到它虽然在许多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应该能够为大多数音乐学人所称赞并接受,但我们也期望它能够做得更好,为我国的音乐学术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特提出如下两点参考意见:

其一,“当代”是个永远没有终结的时间概念,对当代音乐学的研究也永远没有终结。因此,选择这个课题就注定是个可以无休止研究下去的开放式课题。作为读者和同人,我们衷心希望课题组能够继续存在下去,以持续关注和研究我国不断嬗变和进步中的音乐学术事业,按照学术的发展规律,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第二版、第三版……的《中国当代音乐学》,以利音乐学术的发展、以飨代代的各学科学人。

其二,在未来的修订版次或其他类似的集体攻关项目中,应保持撰述体例的尽可能统一。作为多人组成的研究集体,由于各位学者写作风格的不同,文笔的优劣,以及学科特点和学科发展程度的不同,极易造成写作风格的差异。但作为统一完整的研究集体,又必须要求有尽可能统一的研究方法、尽可能统一的行文著录格式等。在本著中,虽然多数章节保持的是历时基础上的横向研究,但也有章节是以完全横向的领域分述来展开的,还有以研究的方法和对象来进行分节的;在至为重要的对当前学科发展的评点环节,有以专节予以详述的,有以简短结语“点睛”式的,也有骤然煞尾不予任何评述的;在标注的态度和格式上也显示了迥异的风格。这些统一工作当然应主要由课题组的负责人来制订、协调和检验执行,在成果的结题出版阶段,出版机构的编辑人员也应积极予以弥补。

①孙海《萧友梅留德史料新探》,《音乐研究》2007年第1期。

②该课程由中央音乐学院的周青青、郑祖襄、梁茂春、李应华、俞人豪、张前六位教授共同承担。见六人合著《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之“前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③王安国《从借鉴吸收到融汇化合:中国(大陆)当代作曲技术理论各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黄钟》1991年第2、3期连载。

④刘大冬《80年代中国指挥学科建设及理论研究纵横观》,《中国音乐年鉴》1991年卷。

陈荃有 人民音乐出版社期刊中心主任、《音乐研究》常务副主编

郝玫馨 鲁东大学音乐系教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推荐访问:白皮书 中国音乐 学术 发展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