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理工类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于理工类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时间:2022-11-27 19:05: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理工科类的高等教育中,导论课程一般会作为专业基础性课程,在大学中的低年级开设,其教学质量对专业课的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其学习发展特点进行系统分析,无疑将有利于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通过进一步分析理工类导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并综合分析高校新生的学习特点与动机,提出了有利于改进导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导论课程;学习特点;学习动机;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13-0035

随着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推广,理工类高校也逐渐开始重视应用类及高新技术类专业课的设置。以我校材料物理专业为例,为了使所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具有材料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使其可成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相关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专业设置了等离子体技术及应用和功能薄膜材料的制备与开发这两个实用性方向。对此,材料物理专业设置了工业等离子体原理,功能薄膜材料,材料物理与化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材料导论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材料导论作为专业基础课,针对大一新生开设,以使高校新生对材料的研究有一个通识的概念。

一、导论课程的目的

从整个教育教学的目的来看,导论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获得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加深并扩宽学生对专业学科的理解和认识范围,起到对专业课的引导作用。但从导论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来看,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及学习动机的引导,促进学生获得有利于专业学习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逐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对于本专业设置的材料导论课来说,其课堂教学的目标就包括了引导学生从结构、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观察思考材料,掌握各材料的优缺点及产生的原因,从多角度去重新认识熟悉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二、高校新生的学习特点与动机

由于导论课程一般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因此为了更好的达到导论课程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对高校新生的学习方法及动机进行着重分析。大学的学习内容普遍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同时对于某些具体的科学问题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这显然有别于高校新生熟知的初、中等教育,大一新生需要一個适应期以熟悉接纳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的大学新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的学习经历中,已经形成了学习的习惯,只是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完成作业”的任务式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为新生适应高校的学习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技能,但高校的教学还是需要通过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以适应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校新生已普遍接受了多元化的学习的途径,但却还需要灌输自主学习的概念同时养成独立、批判性的学习理念。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的打压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行为,而是应该在课堂中适当的引入利用手机来学习相关的基本概念或者以手机为具体实例来探讨具体科学问题的相关环节。让学生乐于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可以从另外一种角度来审视自己周围的物体,培养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讨的兴趣。

在学习动机方面,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中学习动机的多元化现象更为明显,但比较突出的是,高校新生已经在综合考虑自身、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情况,逐渐开始重视学习动机的间接性、社会性及职业性等方面的内容,并开始淡化因成绩、奖励、赞赏或惩罚所激发的学习动机。因此,高校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适当的转变教学思路,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纳入到教学目标中,而不是机械性的或强迫性的要求学生的课堂行为。总体而言,大一新生的学习特点与动机均处在一个转换适应期,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

三、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基于导论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中的教学目的,结合高校新生的学习特点和动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导论课程的课堂上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

1. 充分运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在导论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考虑逐步弱化相关科学概念的陈述性教学模式,将概念的教学融入到对相关现象的解释当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可以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但却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现象,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看待问题,使学生可以从启发式教学中获得成功感。

2. 注重开设课堂讨论环节

在已有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讨论课的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迁移的能力,逐步放弃对科学概念只进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与知识,使学生可以自主的去完成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通过概念间的同化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可以自主自愿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 弱化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导论课程的课堂教學中,可以尝试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引导学生针对课堂所提出的问题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与讨论。鼓励学生走向讲台,从学生运用知识的状态,适时的提出需要着重阐述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课堂的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四、结束语

导论课程的教学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通过进一步审视理工类高等教育中,导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并综合分析高校新生群体的学习特点,对导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与思考。有理由认为,在导论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引入优化的教学方法,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冷余生,谢飞厚. 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2]陈娟,彭彩红.适应行业经济发展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J]. 中国轻工教育, 2006, (2): 3-4.

[3]张日新, 梁昱庆, 汪令江,等.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3:1-4.

[4]尹琳琳, 张科贵. 导论性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的思考——以食品专业导论课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12):313-314.

[5]程谋森, 向敏, 程文科. 空天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7, 40(1):103-107.

[6]俞琼. 科学争议性问题教学的调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2016022)。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 导论 理工类 探讨 课程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