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巨优公文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评价

时间:2022-11-27 09:11:1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不用低分子肝素,其余药物均足量应用。结果:治疗组患者不稳定心绞痛的情况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稳定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对于改善患者的不稳定心绞痛症状疗效显著。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资料及方法

按WHO诊断标准[1]选择2007年3月~12月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62例,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39~81岁,平均55.8岁,入院24小时内均有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类型:初发劳累型11例,恶性劳累型25例,自发型4例,混合型22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方法: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0.3~0.6ml(3000~6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7~15天。对照组不用低分子肝素,其余治疗两组无差别,其中ACEI、β-受体阻滞剂只要无禁忌均足量应用。两组均未行溶栓治疗,故两组除低分子肝素外,其他具有可比性。

疗效评定标准:按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术研究指导原则》评定。①临床症状疗效:用药后心绞痛消失或基本消失,硝酸甘油耗量减少>80%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及硝酸甘油耗量减少50%~80%为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硝酸甘油耗量<50%为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多及硝酸甘油耗量增加为加重。②心电图疗效:治疗后静息心电图原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恢复正常或ST-T改变有明显改善,为显效;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治疗后回升>1.5mm,但未正常,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为有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为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ST段下移>0.5mm,主要导联T波倒置加深≥50%或直立T波变为平坦或倒置,为加重。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1例,显效21例(67.74%),有效9例(29.03%),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31例,显效3例(9.68%),有效11例(35.48%),无效17例,总有效率45.16%,两组比较P<0.01。

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比较,见表1。

讨 论

大量临床应用证实,低分子肝素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死亡率,能使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运动耐量增加,缺血时的心率压力乘积增加[2]。低分子肝素改善了ST段降低1mm和ST段降低到峰值的时间,未发现大出血事件的增加。低分子肝素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心肌患者的侧支循环。增加心肌血氧供应,改善心肌缺血、高凝状态和脂类代谢。低分子肝素在治疗冠心病时疗效确切。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上能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随访中除常规治疗组出现1例心梗外,其余未见明显出血、紧急血管重建、死亡事件。

参考文献

1 赵玉杰.降纤酶与巴曲抗栓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的抗凝与溶栓疗效的比较.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18(5):121.

2 王旭.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4,7(4):267.

推荐访问:肝素 不稳定性 心绞痛 临床 分子

版权所有:巨优公文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巨优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巨优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8054162号-1